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用于深Ⅱ°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深Ⅱ°烧伤创面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33例,随机分为纳米银敷料组(实验组)18例及磺胺嘧啶银软膏组(对照组)15例,创面换药每日一次,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2.2%(4例)和5.5%(1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6±2.4天;对照组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7%(7例)和13.3%(2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6±3.4天.结论:纳米银敷料可有效治疗合并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深Ⅱ°烧伤创面,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菌肽天蚕素B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抗菌效果。方法于30只ICR小鼠背部切除全层皮肤(创面为1 cm×1 cm),将铜绿假单胞菌菌液涂抹于创面制成感染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磺胺米隆组、抗菌肽组,伤后3 h分别用含等渗盐水、100 g/L磺胺米隆溶液、1g/L天蚕素B的纱布湿敷,每组10只。伤后1~4 d对各组小鼠创面行大体观察;伤前和伤后4 d测量体温,抽取血液观察白细胞变化;伤后4 d检测痂下肌肉组织细菌定量和观察存活情况。结果对照组创面分泌物多、创面潮湿;磺胺米隆组、抗菌肽组创面结痂、干燥、无明显分泌物。各组小鼠术后体温多数上升、白细胞计数均减少。抗菌肽组痂下肌肉组织细菌定量为(42±50)集落形成单位(CFU)/g,明显少于磺胺米隆组(886±804)CFU/g(P<0.05),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1±28)×105CFU/g(P<0.01)。对照组小鼠伤后4 d存活数明显少于抗菌肽组、磺胺米隆组(P<0.05)。结论天蚕素B对ICR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与非艾滋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及药敏结果的差异性,以期提高对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32例艾滋病患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27例非艾滋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耐药率的差异性。结果〓艾滋病及非艾滋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感染途径均为呼吸道。观察组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对照组临床症状相对更复杂。观察组分离出耐药菌株20株(62.5%),对照组分离耐药菌24株(88.9%)(P<0.05)。观察组菌株对亚胺培南及美洛配能较敏感,对照组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及美洛配能敏感。结论〓艾滋病与非艾滋病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临床表现及耐药性方面有差异,临床上须综合分析患者病情,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及LasI和RhlI突变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皮肤溃疡创面后生物被膜形成的差异,探讨铜绿假单胞菌LasI及Rhll基凶在活体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共60个创面,分成3组,前两组分别接种导人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的野牛型铜绿假单胞菌及LasI和RhlI突变株铜绿假单胞菌,另一组不接种细菌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 7 10 d切取标本,每个标本分成两等份,分别进行细菌学检测和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二组上皮化及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 除了第7天外,在第1、3、10天感染了野牛型铜绿假单胞菌创而组织内细菌数多于LasI及RhlI缺陷组的细菌数.空白对照组细菌数则更少,且野生组上皮化较慢,生物被膜较厚.结论 活体内LasI及RhlI基因缺损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组织感染能力均低于野生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烧伤整形术后感染者53例作为感染组及50例未感染者为对照组,分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表明,联合使用2种及以上抗生素(OR=2.622,P0.05),手术时间≥200min(OR=2.800,P0.05),术后有瘢痕(OR=3.433,P0.05),术后有残余创面(OR=2.703,P0.05)均为烧伤整形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6.42%)、铜绿假单胞菌(30.19%)及大肠埃希菌(20.75%)。结论: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抗生素使用种类过多、手术时间过长及瘢痕及残余创面,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手术时间及消除瘢痕及残余创面可作为烧伤整形术后感染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常寄生于烧伤创面,可引起移植皮片的坏死、创面扩大甚至全身感染,局部用药作用有限,抗生素常因耐药而无效。Smith已证实噬菌体能有效治疗埃希大肠杆菌感染。现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豚鼠皮肤移植存活的影响和噬菌体的控制作用。伯明翰医院烧伤科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719菌株,对小鼠有很强的毒性。用Adams的方法从污水中分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本实验所用的是从169份噬菌体标本中筛选出最有效的噬  相似文献   

7.
FE复合酶防治烧伤后期肉芽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FE复合酶控制烧伤后期肉芽创面常见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将FE复合酶50 ml溶于等渗盐水0-150 ml中,使其终浓度为1-3 U/ml,用无菌纱布浸湿该液后湿敷创面,1-2次/d;对照组15例,用庆大霉素+ 等渗盐水纱布湿敷创面,1-2次/d。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5 d取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检测两组患者创面的细菌种类及所用药物对创面细菌的敏感率;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植皮术后3、5、 8、10、12 d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患者创面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治疗组对MRSA、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3.8%、100.0%、100.0%、100.0%、100.O%、95.0%,高于对照组的17.6%、31.3%、28.6%、44.0%、33.3%、28.0%(P<0.01)。治疗组植皮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0.6±1.5)d,明显短于对照组[(15.3±1.7)d,P<0.01]。治疗组患者植皮术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植皮术后10 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为(85.4±2.4)%,与对照组(51.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E复合酶可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提高烧伤后期感染创面植皮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法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7年8月—2021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收治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 根据对残余创面采用的清创方法, 将患者分为超声清创组[34例, 男22例、女12例, 年龄(31±13)岁]和传统清创组[30例, 男19例、女11例、年龄(32±13)岁]。对2组患者创面行相应的清创后, 根据患者创面所在部位及皮源情况选择邮票皮片或大张皮片进行移植治疗。对于Ⅰ期手术后未愈合创面, 则行二次清创+植皮术, 2组创面的清创方式均分别同其Ⅰ期。术后3 d, 采用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创面中细菌情况并计算细菌阳性率。术后7 d, 计算创面中皮片成活率及皮下血肿发生率。出院时, 统计患者创面愈合时长及清创次数并计算二次清创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术后3 d, 超声清创组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者2例、铜绿假单胞菌者2例, 传统清创组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者5例、铜绿假单胞菌者3例、鲍曼不动杆菌者1例、肺炎克雷伯菌者1例、阴沟肠杆菌者1例;超声清创组创面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传统清创组(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术后发生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6)在积液腔低位安置留置针接负压引流器,试验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将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注入积液腔,比较2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总引流量、皮下积液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有4例、对照组有3例失访,共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试验组患者的引流时间较对照组短,总引流量较对照组少,皮下积液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发热、积液区皮肤红肿和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疗效确切,能缩短引流时间,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术中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腹腔置药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铜绿假单胞菌腹腔置药组(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术毕于瘤床放置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8~10ml.分别在术前、术后10、20、30 d采集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测定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亚群,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淋巴细胞总数[(1.77±0.58)×109/L]与对照组[(1.61±0.52)×109/L]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实验组CD3+细胞(76.36±9.47)与对照组(68.63±10.34)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实验组NK细胞(14.92±8.65)与对照组(14.61±10.31)比较明显提高(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实验组CD8+细胞(30.89±9.89)与对照组(30.53±9.26)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而两组的CD4+细胞数和CD4+/CD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实验组的1年生存率(94.9%)高于对照组(8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腹腔给药方式安全可行,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