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肢导引功对中风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上肢导引功组(治疗组)、Bobath疗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实施上肢导引功,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6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STEF、上肢FMA评分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TEF、上肢FMA评分、MB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导引功对提高中风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用药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分别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采用简式Fugl-M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量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量表评价患者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01),且观察组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能够进一步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肢功能训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105例,随机分为A组(任务导向训练组)、B组(上肢功能训练器组)、和C组(上肢功能训练器联合任务导向训练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采用简式Fugl-M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量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量表评价患者上肢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三组患者训练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并且,C组训练后的FMA评分、STEF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训练后(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训练、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均能改善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但自制上肢功能训练器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NE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NEMS加常规康复组(治疗组)30例,常规康复组(对照组)30例,6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上肢/手分缀、简式Fugl-Meyer上肢功能评价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2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Brunnstrom上肢/手分级、Fugt-Meyer上肢功能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其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171-174+179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系统对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8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上肢机器人训练,观察组给予虚拟现实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第4周、训练第8周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Brunnstrom分期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训练后两组STEF评分、FMA-UE评分、MBI评分均呈显著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第4周和训练第8周时的STEF评分、FMA-UE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第4周、第8周和对照组训练第8周Brunnstrom分期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第4周、第8周时的Brunnstrom分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现实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系统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其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上肢机器人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与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VR组、机器人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VR组额外增加VR技术训练;机器人组额外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和VR技术训练,各组均持续治疗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中文版上肢动作研究量表(C-ARAT)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3组患者FMA-UE、C-ARAT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FMA-UE[(36.18±6.34)分]、C-ARAT[(30.19±5.17)分]和MBI[(68.93±9.45)分]评分显著优于VR组和机器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与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将67例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训练,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训练.所有入选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FMA和MBI的评分均有所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FMA和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JF能有效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0 min,观察组20min常规治疗结合20 min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治疗周期均为4周,5 d/周,1次/d,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应用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MA和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运动点腧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本体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点腧穴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分及上肢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FMA评分、STEF评分、MBI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0%,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和常规康复训练均有利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本体感觉障碍的恢复,可有效升高患者的FMA评分、STEF评分、MBI评分,运动点腧穴经皮穴位电刺激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上肢运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臂、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在M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脑卒中偏瘫疾病治疗期间,采取高压氧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文体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文体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按相应康复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运用Fugl-Meyer评定(FMA)表(上肢部分)、简易上肢功能评定(STEF)表、修订的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判断康复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上肢FMA评分、STEF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文体训练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提示文体训练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文体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中风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偏瘫伴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取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1次/d,每周5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以下评估: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运动想象对提升偏瘫患者的手功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郭根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9):2145-2146
目的 探讨"运动想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照组仅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方案,采用简式Fugl-Meyer(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动想像"疗法结合常规康复可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领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1968-1969
目的: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治疗组和常规康复(RRT)治疗组。CIMT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4周,RRT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IMT组的FMA和MBI值比RRT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并于中药熏蒸后给予康复训练。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等级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等级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常规康复治疗、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的痉挛状态及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运动想象训练(mental practice,MP)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tDCS治疗基础上联合MP,1次/d,每周5d,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FMA、MBI分值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FMA分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联合tDCS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功能性电刺激在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运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和常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常规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评分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常规康复训练相比,结合了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42例,行NMES)、观察组(纳入42例,行CIMT+NMES),评价组间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徒手肌力检查(MMT)、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有效率。结果 (1)治疗前,组间FMA、STEF、MMT、BI、NIHSS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STEF、MMT、BI、NIHSS更佳,P<0.05;(2)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0.48%)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CIMT+NMES,能够增强疗效,尽快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上肢功能康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梁辉  卢英  吴赞华  曹湾  郭佳  李荣祝 《微创医学》2021,(1):34-37,5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运动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以及针灸、推拿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BTX-A注射联合ESW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患者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上肢Fugl-Meyer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康复治疗相比,BTX-A联合ESW能更迅速且持久地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肢屈曲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肢体疼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自2009年4月~2010年2月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患者25例,随机分为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组(改良组,13例)及常规康复治疗组(常规组,12例)。改良组给予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仅在治疗时间内给予健侧上肢配带限制性手套限制,同时给予集中强化的塑形训练;常规组给予主被动关节活动、神经发育疗法及功能性电刺激等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4 h,每周5 d,连续2周。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 eyer运动评价表(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 I)进行评分。结果常规组治疗后FMA、ARAT及MB I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改良组治疗后ARAT、FMA及MB 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改良组治疗后各项评分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