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CSI)调控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快通道麻醉的效果,评价CSI在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T组),两组均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并行CSI监测。C组根据麻醉医生经验用药,未以CSI反馈指导用药;T组则以CSI反馈调整异丙酚的用量,使CSI值维持在55±5之间。两组术后进行Steward评分,以术毕10 min内(≤10 min)Steward评分达4分及以上(≥4分)拔管者为快通道麻醉实施成功。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前1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CSI值;统计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快通道麻醉成功率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T组CSI值低于C组(P=0.000),且存在组间与时点的交互作用(P=0.000);两组患者T0和T6时点的CS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T1、T2、T3、T4、T5时点的CSI值均低于C组(P<0.05)。T组的异丙酚用量明显小于C组(P<0.05),而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早于C组(P<0.05)。T组无术中知晓,C组有2例术中知晓,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躁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快通道麻醉成功率高于C组(P<0.05)。结论 CSI应用于调控快通道麻醉,可以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防止术中知晓;可以减少全麻药用量,加快麻醉恢复,提早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从而提高快通道麻醉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调控下麻醉深度监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指导下异丙酚维持麻醉的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6月-2009年6月ASAⅠ—Ⅱ级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3例,两组于麻醉效果满意后,均采用微泵(Graseby 9300型)泵注1%异丙酚维持镇静。实验组通过维持AEP—index值于15~30左右来调节异丙酚的效应部位浓度值。比较两组异丙酚的用量及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AEP-index值在相同时相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异丙酚的实际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1+-36.26)mg,(512.37+-39.53)mg。P〈0.05。两组患者SBP、DBP、HR在各个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维持期,实验组AEP-index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出现术中知晓。结论以AEP-index对异丙酚行麻醉深度监测有助于指导麻醉用药剂量、调控麻醉深度、减少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全麻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指数(CSI)的改变,以评估其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通过CSI改变判断麻醉深度来调节麻醉药物和剂量,B组患者则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来调节剂置和用药。常规监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电图、心率、SPO2、CSI;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在麻醉诱导期进行OAA/S(警觉/镇静)评分,计算CSI对于OAA/S的等级相关系数。结果:麻醉期间,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B组要短,并且拔管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少于B组;B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SI波动明显大于A组(P<0.05);CSI与OAA/S评分具有显著的等级相关性。结论:CSI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指导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4.
肖旭 《中外医疗》2011,30(35):18-19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病人不同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行脑颅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监测3组病人的术中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记录各组药物的用量、手术完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中知晓率。结果 BIS组及NT组的RR、MAP、HR、SPO2与对照组的数值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患者用药量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相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手术以BIS为反馈值调控麻醉药,或采用NT麻醉深度检测仪给予麻醉药都能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有利于病人术后快速苏醒,准确判断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期间麻醉深度指数(CSI)的变化,评价其在指导麻醉维持用药方面的价值。方法将ASAⅠ-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根据CSI值来调整丙泊酚用药;B组凭借麻醉医生经验调整丙泊酚用药。记录患者入室10min(To)、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3min(T2)、切皮时(T3)、手术刺激最强时(L)、拔管前(T5)、出手术室(T6)等各时点的CSI监测值,计算全麻药的用量。诱导期每20s记录一次CSI值并进行OAA/S评分。结果A组CSI值在各时点波动较B组小;A组术中麻醉药追加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导期CSI与OAA/S评分具有显著的等级相关性。结论采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全麻手术,指导麻醉医师调控用药,提高了全身麻醉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140例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期间麻醉深度指数的变化,评价其在指导麻醉维持用药方面的价值.方法 将ASA Ⅰ~Ⅱ级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根据麻醉深度指数来调整丙泊酚用药,B组凭借麻醉医生经验调整丙泊酚用量.记录患者入室10 min(T0)、插管前1 min(T1)、插管后3 min(T2)、切皮时(T3)、手术刺激最强时(T4)、拔管前(T5)、出手术室(T6)等各时点的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值,计算全麻药的用量.诱导期每20 s记录一次并进行OAA/S评分具有显著的等级相关性.结果 A组麻醉深度指数在各时点波动更小,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麻醉药等追加量更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全麻手术,指导麻醉医师调控用药,提高了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质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麻醉深度监测仪的诞生使量化脑电信息变为可能,对监测麻醉深度水平,指导术中用药剂量,降低麻醉风险有重大意义。熵指数仍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优点是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同时反映皮层及皮层下的脑电信号,有监测镇静和镇痛的能力。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熵指数也会受到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本文就熵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快通道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我科2008年3月~2009年10月20例心血管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以咪达唑伦、小剂量芬太尼、丙泊酚、爱可松诱导,术中行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持续泵入、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早期拔管,术后镇痛。结果:术后20例全部在6h内拔管,术毕即拔管4例。ICU滞留时间12~24h,住院时间6~8d。结论:心血管手术可以实施快通道麻醉,缩短患者在ICU和病房的滞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深度指数(NTI)监测下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行无痛人流术的11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均实施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Narcotrend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A组麻醉深度在D1(NTI为47~56分)水...  相似文献   

10.
王太 《医学争鸣》2009,(22):2630-2630
0引言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临床应用中已经被证实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镇静深度.麻醉深度指数(CSI)是一种新的监测镇静深度的指标,目前有关CSI的临床研究还少见报道.本研究我们旨在观察比较在无手术刺激条件下CSI及BIS监测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患者镇静深度的准确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I)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择期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的门诊病人,年龄18~40岁,ASA I~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I)预期值:27~36,对应的脑电图分级(NTS):E0;B组NI预期值为37~46对应的NTS:D2;C组NI预期值为47~56对应的NTS:D1.3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推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至预期的NI值后开始手术.记录手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HR、MAP、Sp02的变化;体动反应;术后改良5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患者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结果 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多于B组、C组(P<0.05);H R、MAP、Sp02的变化A组与B组、C组及基础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体动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明显多于A组、B组(P<0.05);术后改良5min OAA/S评分中A组清醒率明显低于B组、C组,留观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C组(P<0.05).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可反馈指导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用药,能有效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术中知晓,并能加快病人术后意识恢复,其适宜的NI值为37~4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性心内直视手术病人30例,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吸入为主的复合麻醉方法。结果30例病人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在6h以内,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复合麻醉达到了快通道麻醉的要求,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 ,作者应用异丙酚复合中小剂量芬太尼麻醉 ,并与大剂量芬太尼麻醉进行了比较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2 5例 ,分为快通道 (1 2例 )和对照组 (1 3例 ) ,其中房间隔缺损 8例 ,室间隔缺损 1 7例 ,男 1 5例 ,女 1 0例 ,年龄 5~ 1 4岁 ,体重 1 6~ 4 0kg。排除标准 :手术复杂不适合早期拔管者 ;肝、肺、肾功能异常 ;重症肺动脉高压 ;术中或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术后多巴胺用量大于 3μg/ (kg·min)而延长拔管时间者。 2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及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1…  相似文献   

14.
高龄患者心血管手术的快通道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应用快通道麻醉技术行心血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73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丙泊酚、维库溴铵及芬太尼麻醉诱导,持续泵入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维持,术后常规镇痛,尽早拔管。结果:术中芬太尼平均用量(13.2±1.6)μg/kg,异丙酚用量(550±25)mg,平均麻醉时间(232±26)min,CPB时间(109±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5+29)min。术毕即气管拔管2例,ICU6h内拔管48例,平均拔管时间(243±30)min,术后均顺利恢复。ICU停留时间(2.7±1.6)d,术后住院时间(10.1±4.9)d。结论:高龄患者也可安全采用快通道麻醉方法行心血管手术,术后早期拔管、早期活动可加快身体康复,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快通道麻醉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性心内直视手术病人30例,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吸入为主的复合麻醉方法。结果30例病人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在6h以内,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咪唑安定—异氟醚复合麻醉达到了快通道麻醉的要求,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 2006年4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心脏手术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快通道法进行麻醉,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试验组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 表明,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A)、硬膜外联合快通道麻醉(B)(每组34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03mg/kg、瑞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8-10μg/(kg.min)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维持用微泵注射瑞芬太尼0.05-2μg/(kg.min)、丙泊酚60-120μg/(kg.min)、间断追加维库溴铵。B组诱导前先选T7-8-T8-9间隙硬膜外置管注入0.5%利多卡因3ml试验量诱导出现阻滞平面,术中以硬膜外镇痛为主。麻醉苏醒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10分钟内≥4分送回病房,否则送入PACU或ICU,同时记录术中觉醒、术后躁动、麻醉药用量。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Steward评分≥4分者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可让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尽早苏醒,减少进入PACU或ICU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麻醉深度指数(CSI)复合喉罩技术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静脉复合全麻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经膀胱前列腺电切的老年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通过维持CSI值于40~60左右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Ⅱ组仅凭临床经验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观察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时(T2)、电切镜置入时(T3)、手术进行30min时(T4)、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4分时(T5)6个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CSI.记录异丙酚和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麻醉清醒时间,即停用异丙酚至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达4分时的时间.结果Ⅰ组平均清醒时间为(9±3)min,Ⅱ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5±6)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异丙酚的实际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Ⅰ组的CSI值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SBP、DBP、MAP明显较Ⅰ组低.结论 通过CSI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量化指标,可有效应用于喉罩通气时的老年患者短小手术静脉复合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的过量使用.  相似文献   

20.
易凡俨 《中外医疗》2011,30(36):92-92
目的 研究中等剂量芬太尼对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18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的患者,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时采用30μg/kg的芬太尼,观察患者的清醒时间、复苏状况及拔管时间.结果 18例患者苏醒时间较早,过程平稳,拔管时间<6h.结论 在心脏手术快通道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