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卵母细胞质量是决定辅助生殖结局的一项重要因素,创建一种简单可靠的卵母细胞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辅助生殖的成功率。新兴的代谢组学有望成为评估卵母细胞质量的新方法。目前,代谢组学已广泛应用于女性生殖相关的科学研究,通过对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卵泡液等样品中的中小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者们寻找到多种与女性不孕相关的标志性代谢物,涉及糖类、脂质和氨基酸等多种物质的代谢,对于临床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综述近年哺乳动物卵泡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至今病因未明,且尚无有效治疗措施,因此寻找早期生物学诊断标志物对于大骨节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结合近年来国际上在骨关节病方面的研究方法和进展,综述了大骨节病既往在代谢方面的研究以及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寻找生物标志和进行病因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营养代谢组学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通过研究小分子代谢产物而了解机体代谢的改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药理学和毒理学的研究,然而在营养学领域却刚刚起步.研究的最终目的虽是一样的,但营养代谢组学却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小分子物质数据库的建立、许多干扰因素对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筛选的影响等.即便如此,由于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虽滞后,但研究者们对营养代谢组学的发展仍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基于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的代谢组学在营养学领域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对2014~2019年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专利的分析,综述了五年来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包括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分析检测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另本文还对代谢组学技术在营养学领域应用的新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相关的研究前沿、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营养学报,2020,42(4):408-412]  相似文献   

5.
营养支持中的物质代谢与营养代谢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40余年来, 外科营养支持已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多方面的研究,成为当代外科治疗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许多病人得以转危为安, 一些疾病的预后由此而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自1999年Nicholson提出代谢组学概念(metabonomics/metabolomics)以来,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与药理学、毒理等各学科相互渗透,并在这些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渐应用至临床各学科,为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代谢组学是对一生物系统细胞在给定时间和条件下的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整体及其对内、外因变化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目前尚缺乏对其进行预测及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代谢组学方法是发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生物标志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系统回顾了应用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HDP的相关成果。通过对22项研究的系统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部分代谢物及代谢物谱有助于对HDP的预测及早期诊断,脂质和肉碱是HDP发生中重要的代谢产物。代谢组学方法是对HDP进行预测及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基于代谢组学研究HDP的生物标志物有望应用于常规临床实践中,并帮助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病生理机制,进而对疾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轻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代谢产物的组成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代谢途径的一种技术。它能够从结构、功能表达、效应机制等微观角度探讨生命现象[1],系统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2]。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居各种死因的首位[3,4]。因此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必要。代谢组学通过先进的仪器检测、数据分析和化学计量方法,对于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临床风险评估、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十分重要[5]。  相似文献   

9.
代谢组学通过对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寻找与生理病理变化相关的代谢物,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方法。卵子发育依赖卵泡液、卵丘细胞等微环境。在卵子发育过程中,微环境为卵子提供能量、营养等,并清除有害代谢物,减轻对卵子的损伤。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表现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子质量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微环境代谢组学发生改变,如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等,影响卵子发育、成熟、受精及后续胚胎发育,是导致高龄女性生育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分析高龄女性卵子微环境代谢组学不仅可以反映其物质组成及代谢水平变化,还可以反映代谢物对卵子的影响,进而评估卵子的发育潜能,为预测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对小鼠肝脏中不同代谢物代谢稳态的影响及其关联的代谢通路,阐释睡眠不足对健康影响的代谢相关机制。方法 2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只,普通饲料喂养。睡眠剥夺组利用小鼠睡眠剥夺仪,每日剥夺睡眠20 h,连续10 d;对照组小鼠同样设备条件下自由睡眠10 d。采集动物肝脏,制取上清液,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 - MS)法检测两组小鼠的肝脏代谢物谱,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 判别分析(OPLS - DA),并通过MetPA数据库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小鼠共检出11种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的权重分析表明,睡眠剥夺对小鼠肝脏物质代谢通路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嘧啶代谢、氨基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及花生四烯酸代谢。其关键差异代谢物依次为尿苷、谷氨酸、5’ - 甲基硫代腺苷(MTA)、谷胱甘肽和花生四烯酸。结论 短期睡眠剥夺即可引起机体谷胱甘肽代谢、嘧啶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等多重代谢紊乱,有损代谢健康。  相似文献   

11.
硫酸化是生物体内大分子物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途径,对其发挥生理功能极其重要。PAPS是体内活性硫酸根供体,它的合成需要在PAPS合成酶(PAPss)的催化下进行。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从PAPSS2基因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PAPS合成酶2(PAPSS2)的突变与大骨节病、骨关节炎等多种骨骼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典型的慢性、地方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它以侵犯儿童生长期关节软骨为主,导致软骨坏死,最终骨端膨大、变形。至今该病的病因未明。但生物地球化学学说认为,大骨节病的发生与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即某些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在病区环境中的含量过多、缺乏或比例失调等问题,会影响体内矿物质的正常代谢而导致大骨病的发生‘“。本文依据有关研究,在总结相关观点的基础上,通过阐述微量元素硒、碘、氟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概况,明确硒、碘、氟与大骨节病究竟有何关联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海大骨节病防治措施。方法回顾青海大骨节病历史,结合当地大骨节病现状,提出防治措施。青海省1981年发现大骨节病,目前病情居高不下,是全国重病区之一。结果青海大骨节病目前应做到因地制宜,根据本省的特殊地理环境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最终消除大骨节病。结论准确掌握病情动态,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每年防治监测工作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骨节病防治研究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历史病情资料回顾并与大骨节病x线病情对比,浅析大骨节病防治效果。结果采取改水、换粮、加硒、投药和改善环境卫生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儿童大骨节病患病率明显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呼伦贝尔市7个病区旗、市有3个市达标,但与国家控制病区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且青海省兴海县上、下鹿村2008年病情监测X线检出率和干骺端检出率分别为18.87%、35.29%和13.21%、26.47%,说明大骨节病防治工作依然严峻;而成人大骨节病现患年龄集中在40~50岁之间。结论大骨节病病因迄今未明,随着儿童大骨节病新发病例减少,突出地暴露出成人大骨节病病情的严重,提示大骨节病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对比检测了大骨节病患者、病区及非病区健康居民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免疫调节功能和红细胞硒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骨节病患者的红细胞C3bR花环率与病区健康居民接近,但明显低于非病区居民,红细胞C3bR花环率与红细胞硒含量和GPX活性呈显著平行相关;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与病区健康居民接近,但明显高于非病区居民,血清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与红细胞硒含量和GPX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说明:大骨节病患者及病区健康居民红细胞免疫及调节功能均有异常,这种异常状态与低硒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淳化县大骨节病流行因素,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淳化县大骨节病历史病区按地理类型划分为原区、河道和山区3个类型,分别从3个类型病区中随机抽取2个病区村进行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病区地形、住房类型、卫生条件、主食品种、人均收入、病区改水、药物防治共7个方面的情况。佶果7个方面条件的改善对大骨节病流行有降低的作用。结论影响淳化县大骨节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在逐步改善,目前淳化县已达到国家控制标准。继续加强防治措施的落实和病情监测,积极探索病因是大骨节病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至今病因未明,且尚无有效治疗措施。因此大骨节病原发性损害研究对大骨节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文献,结合国内、国际骨与软骨的原发性损害研究进展,综述了大骨节病既往原发性损害研究以及通过对大骨节病骨、软骨原发性损害研究和大骨节病其他部位原发性损害的研究,为大骨节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研究线索和新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小麦中无机元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无机元素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小麦中Zn、Cu、Fe、Mn、Ca、Se、As、Pb、Cd等 1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Zn、Cu、Fe、Mn、Ca、Mg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ICP)测定 ,Se、As、Pb、Cd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 :病区小麦与非病区相比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Zn、Cu、Se明显低于非病区小麦 ,尤其硒的含量特别低 ,而Ca含量偏高。结论 :大骨节病病区主食小麦中Se含量均明显低于非病区 ,而Ca含量均明显偏高 ,进一步验证了大骨节病与硒等无机元素有关 ,与必需微量元素锌和铜的缺乏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骨节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骺软骨、骺板软骨和关节软骨多发对称性变性、坏死以及继发性退行性变为主要病变的慢性、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累及我国多个地区。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短指、短肢甚至矮小畸形。目前尚无大骨节病特效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保护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