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55例垂体腺瘤标本的VEGF及MMP-2表达进行研究,分析其表达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和100%,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7.4%和56.5%(P<0.05),MMP-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和93.8%,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3.0%和43.5%(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VEG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0.768±0.050,0.209±0.032,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1.126±0.081,0.425±0.083,P<0.01).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r=0.463,P<0.01),非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VEGF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MP-2及VEGF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与VEGF在肿瘤侵袭及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147、MMP-9和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垂体腺瘤标本的CD147、MMP-9及VEGF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其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CD14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93.1%,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23.8%和52.4%(P<0.05);MMP-9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58.6%和86.2%,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14.3%和42.9%(P<0.05);VE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1%和96.6%,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9.1%和57.1%(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的CD147、MMP 9和VEGF表达两两呈正相关(P<0.05),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CD147、MMP-9和VEGF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147、MMP-9及VEGF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有效指标;在肿瘤侵袭生长过程中,CD147与MMP-9、VEGF的产生有关,VEGF与MMP-9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TIMP-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法检测55例垂体腺瘤标本的MMP-2及TIMP-2的表达,分析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显示MMP-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和93.8%,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13.1%和43.5%(P<0.05或P<0.01)。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TIMP-2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和43.5%(P<0.0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和82.6%(P<0.05)。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MP-2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26±0.081,0.425±0.083,P<0.01)。侵袭性腺瘤组TIMP-2 mRNA表达(0.209±0.032)较非侵袭性腺瘤组(0.768±0.050)显著降低(P<0.01)。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TIMP-2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7,P<0.05),而非侵袭性腺瘤组中无相关性(r=-0.24,P>0.05)。结论MMP-2高表达及TIMP-2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及TIMP-2可以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发生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6例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组)32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非侵袭性组)24例]标本中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侵袭性组HIF-1α强阳性表达率、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93.8%,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的16.7%、50.0%(均P<0.05);侵袭性组VEGF强阳性表达率、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96.9%,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的12.5%、45.8%(均P<0.05)。侵袭性组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2,P<0.05),非侵袭性组HIF-1α与VEGF的表达无相关性(r=0.176,P>0.05)。结论HIF-1α、VEGF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别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参考指标。HIF-1α、VEGF在肿瘤侵袭及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hMSH2、突变型P53及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宫颈癌hMSH2、突变型P533及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定位检测61例宫颈癌和19例慢性宫颈炎组织hMSH2、突变型P53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8%(35/61)和21.05%(4/19)(P<0.05);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9%(43/61)和15.79%(3/19)(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2%(36/61)和26.32%(5/19)(P<0.05);三种蛋白共同表达率分别为29.51%(18/61)和5.26%(1/19)(P<0.05).宫颈癌hMSH2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4%(27/35)、61.54%(16/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22/35)、53.85%(14/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宫颈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9%(27/43)、50.00%(9/18),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伴有hMSH2、突变型P53及PTEN蛋白表达上调,但三者高表达机制各自独立.3种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预警和诊断.  相似文献   

6.
α-干扰素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 (IFN α)及其受体 (IFN αR)在垂体腺瘤的表达。 方法 :对 42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研究IFN α和IFN αR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比较IFN α和IFN αR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 结果 :IFN α和IFN αR在垂体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1.9%和6 9% ;IFN α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6 %和 41% ,二者比较差异显著 (χ2 =5 .2 ,P <0 .0 5 ) ;IFN αR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4%和 47% ,二者比较差异显著 (χ2 =6 .4,P <0 .0 5 )。IFN α和IFN αR在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大多数垂体腺瘤细胞有IFN α和IFN αR表达 ;IFN αR在垂体腺瘤高表达为IFN α参与垂体腺瘤 ,特别是侵袭性垂体腺瘤细胞激素分泌和生长调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鞍膈硬脑膜的侵袭性,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2例垂体腺瘤标本根据术前影像学诊断分为A组(侵袭垂体腺瘤组,13例)和B组(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9例).行鞍膈硬脑膜的取检,分别在光镜、电镜下观察2组鞍膈硬脑膜纤维与腺瘤细胞之间生长方式的差异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组垂体腺瘤中MMP-2、MMP-3、MMP-9的表达.结果 光镜下A、B 2组的鞍膈腺瘤细胞侵袭率分别为84.6%、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下A、B 2组鞍膈腺瘤细胞侵袭率分别为85.7%、6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MP-2、MMP-3、MMP-9A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61.5%、92.3%,B组分别为22.2%、11.1%、3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鞍膈硬脑膜取检可以较好地反映垂体腺瘤的侵袭性;MMP-2、MMP-3、MMP-9的高表达和腺瘤侵袭性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瘤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探讨这些因子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集的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组织标本58例,根据病理检测结果将标本分成侵袭组(34例)与非侵袭组(24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所有标本中HIF-1α、VEGF和MMP-9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侵袭组患者HIF-1α的强阳性表达率及总阳性表达率[47.1%(16/34)、91.2%(31/34)]明显高于非侵袭组[12.5%(3/24)、45.8%(11/24)],P<0.05;侵袭组患者VEGF的强阳性表达率及总阳性表达率[58.8%(20/34)、94.1%(32/34)]明显高于非侵袭组[16.7%(4/24)、58.3%(14/24)](P<0.05);侵袭组患者MMP-9的强阳性表达率及总阳性表达率[55.9%(19/34)、85.3%(29/34)]明显高于非侵袭组[8.3%(2/34)、41.7%(10/24)],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侵袭组患者HIF-1α与VEGF呈正相关(r=0.940,P<0.05);HIF-1α与MMP-9呈正相关(r=0.412,P<0.05);VEGF与MMP-9呈正相关(r=0.783,P<0.05);非侵袭组患者中三者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 在侵袭性垂体腺癌患者体内HIF-1α、VEGF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表达可反应患者肿瘤的发生、发展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应的依据,并且研究结果提示3种蛋白之间还存在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人垂体腺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及其受体IL-17R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5例人垂体腺瘤组织标本,分成2组:侵袭性垂体腺瘤组45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标本IL-17、IL-17R的表达。随机选取其中50例标本(分成2组:侵袭性组25例、非侵袭性组25例),采用RT-PCR法检测IL-17、IL-17R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IL-17、IL-17R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7、IL-17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38.0%和83.0%、49%和86.7%,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强阳性及总阳性表达率分别20.0%和52.5%、20.0%和62.5%。IL-17、IL-17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统计学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T-PCR结果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IL-17、IL-17R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L-17、IL-17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错配修复(MMR)基因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MSI)之间的关系.方法 来源于33个HNPCC家系的大肠腺瘤28例、大肠癌14例,随机留取经病理确诊的32例散发大肠腺瘤和24例散发大肠癌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技术,检测腺瘤及癌组织中COX-2、MMR基因(hMLH1、hMSH2、hMSH6)蛋白表达及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 5个微卫星位点的MSI状态.结果 COX-2在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53.6%(15/28)、42.9%(6/14),在散发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高表达率分别为62.5%(20/32)、91.7%(22/24),HNPCC癌组织中的COX-2表达明显低于散发大肠癌(P<0.05).HNPCC大肠癌中MMR蛋白表达缺失率、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发生率[均为71.4%(10/14)]明显高于散发大肠癌[均为12.5%(3/24),均P<0.05].10例MMR蛋白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中,8例为COX-2低表达;4例MMR蛋白表达阳性的HNPCC大肠癌全部为COX-2高表达.在MMR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HNPCC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的表达均显著少于MMR表达阳性者(均P<0.05).MSI-H的HNPCC大肠癌、HNPCC大肠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低表达率分别为80.0%(8/10)、66.7%(12/18)、66.7%(2/3);与微卫星稳定(M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散发性大肠癌相比,COX-2在HNPCC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COX-2在大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MMR蛋白表达缺失和MSI-H呈明显的负相关;COX-2、MMR蛋白表达、MSI的检测对于进一步研究大肠肿瘤的发病途径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yclinE、cdk2和p27kip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37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eyelinE、cdk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yelinE和edk2在侵袭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侵袭组(P均<0.01),而p27kip1在侵袭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非侵袭组(P<0.01);cyclinE和edk2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两者与p2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均<0.01);cyclinE和cdk2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均呈正相关(P均<0.01),p27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负相关(P<0.01).结论:cyclinE和cdk2的过度表达和p27kip1的低表达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增殖、发生、发展显著相关,三者可能成为判断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6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P-1、PTTG和Cyclin D1蛋白在2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2组垂体腺瘤标本MMP-1、PTTG和Cyclin D1蛋白均有阳性表达,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呈低表达,侵袭性垂体腺瘤均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MP-1、PTTG和Cyclin D1均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I)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了解sD卜l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标本63例,采用Wilson改良的Hardy分类法将其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fionpoly—me:rfl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3例)中的SDF-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进一步比较SDF—I在各种不同内分泌类型的垂体腺瘤之间以及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1)SDF-I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在3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0%,在3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24%。X2检验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x2=9.042,P〈0.05)。(2)SDF-l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结论SDF-1是判断垂体腺瘤是否有侵袭性的指标,对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复发的评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瘸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COX-2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COX-2和Survivin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24/43)和69.8%(3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B-NHL患者COX-2蛋白的表达要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Survivin的表达在B-NHL的不同组织病理学等级和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OX-2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1.000, P=0.030).结论 COX-2和Survivin在B-NHL中表达上调以及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表明COX-2和Survivin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p16、hst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与其肿瘤发生、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70例垂体腺瘤,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8例垂体腺瘤,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结果垂体腺瘤中较广泛存在p16 mRNA和p16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分别为78.6% (55/70)和84.3%(59/70),两者成高度正相关(P<0.01).p16表达缺失或低下肿瘤的体积为2.21±0.72 cm3,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肿瘤的0.80±0.45 cm3 (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55.6% (10/18),非侵袭性垂体腺瘤hst表达阳性率为13.3% (4/30),有显著性差异(P<0.01).hst表达阳性肿瘤体积为3.68±1.02 cm3,显著大于hst表达阴性肿瘤的体积2.16±1.12 cm3 (P<0.05).细胞增殖周期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DI、PI及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38±0.62、11.35±1.26和4.0±1.96,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17±0.31、7.28±0.80和1.95±1.02 (P<0.05).结论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其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并为垂体腺瘤的个体化诊治及预后的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P6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8例NSCLC,(43例鳞癌,35例腺癌)组织中COX-2、P6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8例NSCLC组织中COX-2为61.5%(48/78)、P63阳性表达56.4%(44/78)其中腺癌阳性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鳞癌37.2%(16/43)(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阳性表达率86.7%,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7.3%(9/33)(P<0.01);COX-2在临床分期Ⅰ、Ⅱ期中阳性表达为29.7%,明显低于Ⅲ、Ⅳ期中阳性表达90.2%(P<0.01).P6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97%,而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则为14.3%(P<0.01);P6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阳性率为57.8%,而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为54.5%(P>0.05);P63在临床分期Ⅰ、Ⅱ期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9%和P63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48.8%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提示COX-2在NSCLC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肺腺癌的进展以及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有密切关系,P63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可将P63检测作为鉴别低分化肺癌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环氧化酶-2和糖蛋白P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OX-2和P-gp在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及P-gp在70例B-NHL和25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COX-2蛋白及P-gp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30/70)和34.3%(24/70),在对照组的阳性率表达率分别为8%(2/25)和4%(1/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NHL患者COX-2和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P<0.05).COX-2和P-gp均阴性表达的B-NHL患者化疗疗效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两者阳性表达患者.COX-2和P-gp共同表达为独立于IPI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χ2=13.363, P<0.0001). 结论 COX-2和P-gp在B-NHL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且两者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半乳凝素-3在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半乳凝素-3(Gal-3)在垂体泌乳素腺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6例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和16例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Gal-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均有Gal-3的表达,其中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中Gal-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泌乳素腺瘤(P<0.05).结论Gal-3增高可能与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DJ-1和HSP27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中癌基因蛋白DJ-1、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是否与侵袭性相关。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各20例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J-1和HSP27蛋白水平与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0%(14/20)和80%(16/20),20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均为10%(2/20),侵袭性垂体腺瘤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DJ-1和HSP27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之间均呈正相关(分别r=0.350,P<0.05;r=0.400,P<0.05)。结论: DJ-1和HSP27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MP-2、TIMP-2和CD147 mR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对60例垂体腺瘤中MMP-2、TIMP-2和CD147的mRNA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影像学证实,60例垂体瘤中,30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RT-PCR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及CD147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1);TIMP-2mRNA表达显著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与CD147 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r=0.69,P<0.05).侵袭性腺瘤组中MMP-2与TIMP-2 mRNA表达水平成负相关(r=-0.68,P<0.05).结论 MMP-2、CD147 mRNA高表达,及TIMP-2 mRNA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TIMP-2、CD147可以作为判定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