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OT)在ICU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ICU需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PDT和OT两组。PDT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OT组20例行常规气管切开术。结果:PDT组平均手术时间(9±4.60)min,出血量(8.6±3.0)ml,OT组平均手术时间(36.5±11.5)min,出血量(25.4±4.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气管切开术无增多倾向(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多,适合在急救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基层医院危重病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病例7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31例)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小于OT组(P<0.05).PDT组出现皮下气肿1例;OT组出现皮下气肿4例,切口出血3例,气管导管脱出1例.PDT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OT组(P<0.05).结论 PDT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基层医院危重病患者救治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韬滔  何清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0):2413-2415
目的 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T)治疗危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PDT患者(PDT组)和24例ST患者(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患者较S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2±1.2)min与(21.0±4.8)min]短、切口[(1.7±0.3)cm与(3.9±0.8)cm]小、术中出血量[(4.6±0.9)ml与(9.0±4.0)ml]少、切口愈合时间[(3.0±0.9)d与(6.0±1.1)d]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患者除切口渗痰发生率(0)较ST组[4/24(16.7%)]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较传统的ST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小、愈合快,且切口渗痰的发生率低,可推广应用于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在急危重症治疗中应用的对照研究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PDT组(21例)与OT组(25例)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从开始穿刺至置管成功5~20min,平均(8±2.6)min.OT组从切皮至置管需20~40min,平均(28±6.8)min,PDT组手术时间明显比OT组短(P<0.01);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OT组为2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拔管后切口的愈合也较OT组快,PDT组为3~5天,OT组为5~7天.结论 PDT简单快捷,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16例,外科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16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气管闭合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及切口渗血量.结果 PDT组与OT组相比,PDT组操作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渗血少、气管闭合时间及切口闭合时间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OT)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综合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综合ICU在2011年3月-2013年10月开展PDT术的48例患者,并选取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T组,出血量明显少于OT组,切口大小明显小于O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OT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适合于综合ICU的危重患者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性选择45例入住ICU(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的不同分组,其中PDT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19例,0T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26例,观察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缺氧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PDT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缺氧时间均小于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出血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在重症肺炎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结果:PD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平均操作时间为(7.8±2.9) min,OT组为(21.3±4.2) min.PDT组操作时间明显比OT组短(P<0.01).结论:PDT操作简单快速,并发症少,可由神经外科医师独立完成,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重症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54例行气管切开术的EICU重症患者中28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另26例行传统的开放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观察2组手术经历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DT组手术经历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小于或短于O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OT组.结论 EICU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措施中,PDT较OT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陈勇挺  陈国强  汪建  徐夏 《河北医学》2016,(6):1029-1031
目的:探讨分析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行576例经皮气管切开术和1500例传统气管切开术,本研究随机各抽取125例,并分别设为研究组与传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02±6.56) min、(15.72±7.33)mL、(1.20±0.28)cm、6.40%,而传统组则分别为(34.18±10.33) min、(51.83±20.57) mL、(3.36±0.60) cm、21.60%,前者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T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低、并发症少等特点,在ICU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需要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组(OT组)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PDT组),各42例。OT组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PDT组行经皮气管切开术,观察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PDT组手术时间为(8.35±1.76)min.切El大小为(1.27±0.20)cm,术中出血量为(6.03±1.70)ml,伤口愈合时间为(4.5±0.5)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安全快速,出血量少,创伤小,伤口愈合时间快,并发症少,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抢救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30例)及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CT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皮下气肿,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操作导管气囊破损情况.结果操作时间:PDT组(6.3±1.6)min,SCT组(16.4±4.1)min,(P< 0.05);术中出血量:PDT 组(4.1±2.7)ml,SCT组(14.6±3.8)ml,(P<0.05).与SCT组相比,PDT组患者伤口长度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皮下气肿及意外脱管率均明显低SCT组(P<0.05).PDT组术后无意外脱管,SCT组4例意外脱管;PDT组无继发感染,SCT组有继发感染2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0±1.5)d,明显早于SCT组(4.0±2.0)d,(P<0.05)SCT组手术过程中有3 例导管气囊破裂.均由气管软骨划破,而PDT组无气囊破裂现象发生.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皮下气肿,伤口愈合快和疤痕小等优点,利于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6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PT组和传统气管切开(open tracheostomy,OT)组,各330例。观察两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PT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小于O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PT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T可以替代O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DT)治疗烧伤后上呼吸道梗阻的疗效。方法烧伤整形科2007年以来对27例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预防上呼吸道梗阻,同期25例患者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OT)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愈后瘢痕情况,分析评价PDT在烧伤科预防上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DT组和O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3±3.83)min和(44.64±9.1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6±10.52)ml和(52.99±16.08)ml,愈后瘢痕面积分别为(1.77±0.84)cm2和(3.61±0.59)c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与OT组相比,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愈后瘢痕长度明显缩短。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微创等优点,对烧伤科预防性气管切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患者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PT)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科开展的PT术90例,并与同期行传统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术中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T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O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T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PT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组的皮下气肿、切口溢痰、套管脱出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O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R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RICU中2005年8月~2009年7月66例有气管切开证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DT组和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组(OT组),每组各33例,PDT组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PD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56例行气管切开患者,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DT)组30例,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 OT)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皮下气肿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PDT组比OT组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气肿的发生率PDT组较OT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且轻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性、简易度和效价比优于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18.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常规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在S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来评价PDT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性研究方法比较PDT组和OT组在住院期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和操作时间.结果:PDT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操作时间6~11分钟,平均8.43±1.70.OT组操作时间14~35min,平均24.45±6.27.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发症发生率低、在SICU危重患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ICU危重症患者寻找一种微创、简便、快速的气管切开方法,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将80例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和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PDT组手术时间(8.5±4.2)min、切口长度(1.4±0.2)cm、出血量(5.4±1.6)mL、切口愈合时间(6.5±1.2)d、瘢痕面积(0.4±0.23)cm2与ST组的手术时间(23.4±9.1)min、切口长度(4.5±0.3)cm、出血量(17.1±3.1)mL、切口愈合时间(9.5±2.1)d、瘢痕面积(0.8±0.37)c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PDT组(5%)明显小于ST组(30%),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外科气管切开术,对于ICU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患者行PDT,观察其手术情况,围手术期及后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安全性等,并与传统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进行比较.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9.5±6.3)分钟,术中出血量(11±9.5)ml,切口长度(1.45+0.15)cm,切口愈合时间(4±2)d;OT组手术时间(26.60±8.15)min,术中出血量(25.5±12.2)ml,切口长度(4.1±0.32)cm,切口愈合时间(9±2)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组手术时间短,愈合快,出血量少,围手术期和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术式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用于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