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1年1月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31例病例,其中13例行B-Lynch缝合为研究组,18例行宫腔填塞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例切口Ⅱ级愈合;对照组2例切口Ⅱ级愈合,2例出现产褥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及早使用B-Lynch缝合,对于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琴  刘燕  尤俊谦  彭莲抒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96-1297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2例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产后出血有效率为100%,子宫复旧良好。结论:改良B-Lynch缝线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基层医院也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桂红 《右江医学》2007,35(6):660-661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剖宫产中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的69例分为改良缝合组(38例)和未用改良缝合组(31例),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结果未采用改良缝合组有13例行子宫切除,术中出血量≥1000 ml 15例;改良缝合组38例,有5例子宫切除,术中失血量≥1000 ml 6例。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剖官产出血的原因及剖官产指征的分析.总结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病历资料.结果 剖官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索;切口撕裂.晚期产后出血.结论 剖宫产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出血率.重视高危因素.提高手术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官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欣母沛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疗效和时机.方法 选择合并有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胎儿、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180例,随机分为缩宫素组6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宫肌注射+缩宫素20U静滴)、欣母沛一组6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予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缩宫素20U静滴)、欣母沛二组60例(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 U宫肌注射+缩宫素20 U静滴,当产时出血量达到650ml者+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比较各组术中、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结果 欣母沛一组的产后出血率为8.33%,明显低于缩宫素组23.33%和欣母沛二组20.00%的产后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欣母沛一组术中、产后2 h和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欣母沛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术中预防性使用欣母沛,明显减少了术中和产后出血量,降低了产后出血率;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产妇预防性使用欣母沛者较发生产后出血后再用欣母沛者,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率.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改良B-Lynch缝线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天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4):148-149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线术在治疗阴道分娩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3年3月-2007年9月采用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阴道分娩后严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3例。结果13例患者治疗后出血均停止,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 改良B-Lynch缝线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且更彻底,成功率高,是阴道分娩或宫颈充分扩张后的试产失败行剖官产后宫缩乏力及合并有其他原因所致的宫颈部位弥漫性出血的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桂平 《中外医疗》2008,27(14):126-126
目的 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调查在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66.1%,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6.82%)与阴道产产后出血发生率<2.96%)间差异极有显著性(χ2=11.05.P<0.01),有妊娠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生率(20.10%)与无妊娠并发症产后出土发生率(1.68%)差异极有显著性(χ2=134.76,P<0.01).结论 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是避免和有效治疗宫缩乏力,降低剖宫产率,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浙医大妇女保健院1981年剖宫产率为18.57%,并对866例剖宫产的五项主要指征作了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占16.28%,臀位占22.51%,骨盆狭窄占22.17%,相对头盆不称占7.04%,宫缩乏力占2.30%。以上五项中有绝对指征行手术者347例,相对指征147例,指征不足115例,指征不足行剖宫产中有74.8%为社会因素。剖宫产围产儿死亡率8.9‰,产妇术后感染2.77%,产后出血3.76%,同期阴道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24‰(P>0.10),产后感染1.63%(P>0.25),产后出血6.21%(P>0.2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110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易导致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对产后出血110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86例,占78.18%;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78例,占70.91%,剖宫产的产后出血42例,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阴道助产,自然分娩的出血率最低.有孕产史者、巨大儿、双胎妊娠、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妊娠并发症的产后出血率高.  相似文献   

10.
柯国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7):506-507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产后出血患者35例.在持续静滴缩宫素、舌下舍服米索前列醇疗效不佳的基础上宫颈注射(顺产)或宫体注射(剖宫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阴道出血减少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35例患者中27例效果显著(77.14%).7例有效(20%).1例无效(2.86%).恶心、呕吐、腹泻5例(14.29%),体温升高1例(2.86%).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方法简便,可有效防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1.
应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253例(包括双胎、巨大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随机分为三组,第一时机组(n=87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U静滴+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第二时机组(n=81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当产时出血达到400ml者+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第三时机组(n=85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静滴+缩宫素20U宫肌注射,当产时出血达到600ml者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ml者+欣母沛250μg宫肌注射.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三组术中出血量F=1.50,P>0.05无显著性差异;第二时机组与第一时机组产后24h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第三时机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时机组及第二时机组,有显著性差异,F=7.6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时机组及第三时机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时机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时机组与第三时机组产后出血发生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预防性使用或刚出现宫缩乏力立即使用欣母沛者比发生产后出血用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再用欣母沛者,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尤其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1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玮  莫可良  曾定元  陈江鸿  唐移忠 《广西医学》2011,33(11):1451-1453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分娩产妇11 378例,发生产后出血164例,发生率为1.4%.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57.3%),胎盘因素(32.9%)及软产道裂伤(7.3%).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腔填塞甲硝唑纱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凡产后或剖宫产术后因宫缩乏力、胎盘附着面出血引起的产后出血 ,出血量>800 ml者,在使用宫缩剂或缝合出血面无效时,给予子宫腔填塞甲硝唑纱条止血.术后18~24 h经阴道取出纱条.结果:60例产后出血者经子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成功.1例因胎盘植入,填塞纱条无效行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率为22.95%,稍高于同期剖宫产术后感染率(19.88%),但差异无显著性(u=0.60,P>0.05).结论:子宫腔填塞甲硝唑纱条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快速控制产后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官产时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09年2月在我院剖宫产时发生宫缩乏力的患者132例,给予缩官素、米索前列醇,按摩子宫.官腔内填塞纱垫处理后观察10 min宫缩无好转,行子宫B-lynch缝合.结果:132例患者全部有效,阴道流血减少,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切除子宫.随访无一例宫腔粘连及肠梗阻.结论:B-lynch缝合术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对症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应用于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可行性以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56例行剖宫产中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宫腔纱布填塞,治疗组行三联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1d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子宫坏死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确切疗效,可行性高且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钳夹术联合药物在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中的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9至2009年7月阴道分娩中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产妇10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用缩宫素10 U肌肉注射+卡孕栓1 mg置入阴道后穹隆,钳夹组56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宫颈钳夹术,观察其治疗有效时间、产后2 h的出血最、产后24 h总出...  相似文献   

17.
唐雪梅 《中外医疗》2010,29(29):37-37
目的探讨小剂量催产素在社会因素剖宫产中的术前应用,以期降低术中宫缩乏力的发生率。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因社会因素择期剖宫产100例孕妇,对其中60例实施术前小剂量催产素静滴诱导宫缩。结果观察组中,在诱导出宫缩后行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催产素静滴用于择期剖宫产的术前准备,其术中宫缩乏力率、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剖宫产前补钙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血钙含量与产后出血量是否有内在联系.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108例,术前随机分为补钙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结果 产后出血量补钙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前补钙对防治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应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24小时内的失血量和出血原因、剖宫产指征,寻找防治措施,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526例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剖宫产术后出血率3.9%,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结论:剖宫产术本身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为保障母婴健康,应提倡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与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产科2008 年1月~2011 年1月住院分娩的16339 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阴道分娩13235 例,产后出血327 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47%; 剖宫产3104 例,产后出血161 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19%.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后出血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8 例产后出血原因中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占64.96%),其次依次为胎盘因素(占20.08%) 、软道损伤(占12.70%) 、凝血因素(占2.2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在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同时,提倡自然分娩,重视孕期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及时使用宫缩药物,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积极对因处理并及时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