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生长抑制情况,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浓度梯度为0、1.0、2.0、5.0、10.0 mmol/L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进行干预,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①0、1.0、2.0 mmol/L丁酸钠作用ACC-2细胞后,细胞无明显的形态学改变,5.0、10.0 mmol/L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变小变圆,部分细胞从瓶壁脱落,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②1.0 mmol/L、2.0 mmol/L丁酸钠作用72 h,5.0 mmol/L、10.0 mmol/L丁酸钠作用48、72 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③2.0、5.0 mmol/L丁酸钠作用ACC-2细胞72 h后平均凋亡率分别是(33.63±2.52)%和(41.10±2.48)%(P<0.05).结论 丁酸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青蒿琥酯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用透射电镜观察青蒿琥酯对肿瘤细胞形态学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MTT实验表明青蒿琥酯作用HeLa细胞72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青蒿琥酯可引起HeLa细胞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在一定范围内与药物浓度呈正比;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结论 青蒿琥酯可抑制HeLa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可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对人腭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经不同浓度ART处理体外NACC细胞株后,噻唑蓝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R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RT对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ART对NACC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1)ART对体外NACC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这种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24 h、48 h、72 h ART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13.09、74.80、35.61 μg/ml;(2)ART处理后的NACC细胞出现形态和结构的改变;(3)ART可以明显地抑制NACC细胞的迁移(P<0.05);(4)不同浓度ART均能促进NACC细胞凋亡,随着ART浓度的增加,NACC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5)低浓度ART可将细胞阻滞在G1期,当浓度达到50.0 μg/ml时,ART可将细胞阻滞于G2期.结论 ART对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调整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肿瘤干细胞存在的可能性,并为今后关于其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了解ACC—M的分裂和增殖的特点。结果在单细胞体外培养6d后,ACC—M单细胞只有23.64%的细胞存活,其中仅有8.62%持续分裂、增殖。结论ACC—M肿瘤细胞存在肿瘤干细胞,并不是所有的ACC-M细胞都能克隆增殖,只有一小部分细胞能不断地分裂增殖,大多数细胞最终死亡或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个人类腭部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作进一步探讨。方法:取人腭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经原代培养并传代成系,命名为NACC细胞系,采用免疫组化法对NACC细胞系及另一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行多种细胞中间丝染色。结果:NACC细胞为亚三倍体核型,单层贴壁生长的上皮癌细胞系,异种接种可致瘤。NACC及SACC-83细胞均有抗keratin,CFAP,EMA,smooth muscle actin,vimentin,S-100蛋白不同程度阳性。结论:NACC细胞系生长稳定,为源自干细胞的不同分化程度和发育周期的癌细胞所组成的细胞群体。可能含有肿瘤性闰管细胞、肌上皮细胞及未分化的多潜能干细胞等细胞成分,保持了腺样囊性癌的大部分特性,行体内、外试验时能较好地反映该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食管腺样囊性癌属食管少见恶性肿瘤 ,国外文献报告约占食管肿瘤 0 .0 7%~ 12 % ,目前国内外报告总例数约 5 0例 [1 ]。我院自 1990年建院以来收治的 70 6例食管癌手术中仅发现 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8岁 ,因进行性吞咽困难 ,伴胸骨后烧灼感、呕吐 2 0 d入院 ,食管吞钡检查示 :食管胸中段癌。1998年 5月2 7日行剖左胸食管部分切除、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术中见位于第 6胸椎下缘食管有 2个分别约 3.5 cm× 3.0 cm、 2 .5 cm× 2 .0 cm的椭圆形肿物 ,无外侵 ,气管隆突下及食管旁有 4枚淋巴结肿大约黄豆大小。切除食管及淋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不同急性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机制探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U937、HL60、Jurkat细胞株,MTT法检测抑制率;细胞形态学、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Caspase 8和ICA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青蒿琥酯能够明显抑制U937、HL60、Jurkat细胞增殖;8μg/ml以上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三种细胞24h、48h、72h抑制率均为Jurkat〉HL60〉U937(均P<0.01);其增殖抑制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随药物浓度的增高Bcl-2和ICAD蛋白表达量下降,而Bax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8蛋白出现明显的剪切激活带。[结论]青蒿琥酯既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又能通过外源性途径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对Jurkat的抑制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利用SRB法测定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FCM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亚Gl期含量测定和DAN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10μmol/L青蒿素和lμmol/L青蒿琥酯能明显改变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使S期细胞显著减少,G0 Gl期细胞明显增加。青蒿素对MCF—7细胞增殖仅有微弱抑制作用,但其衍生物青蒿琥iB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为0.3lμmol/L。同样,lμmol/L青蒿琥酷引起MCF—7细胞的凋亡和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强于10μmol/L青蒿素的作用。结论 体外研究表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青蒿琥酯比青蒿素作用强。  相似文献   

9.
青蒿琥酯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道家兔眼用青蒿琥酯药物可防止急性血吸虫病发生的试验结果,实验证明,家兔于染后第7天开始服用青蒿琥是16mg/kg,每周服1次,连服4次。服药兔于感染后40天检查均未出现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体征,而相应的急血对照兔,于感染后40天左右检查,则出现典型的发热、食谷差、体重增加缓慢、嗜酸性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清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脾肿大等太体征。血清免疫学检查也发现急血对照组兔的IgG和CAdi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腺样囊性癌临床罕见,今报告2例。例1 男,30岁,教师,因右鼻腔肿瘤鼻塞,病理初诊为鼻腔混合瘤于1986年2月住院。两年前始感右侧鼻堵,有时血涕。查鼻背右侧略隆起,右鼻腔前部被暗红色肿物填满。探查时出血不多,  相似文献   

11.
16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蓉 《海南医学》2003,14(10):17-18
目的 分析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16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行临床资料总结和HE组织学观察。结果 本组腺样囊性癌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11.5%,占涎腺癌的27.0%;男性略多于女性;中年以上好发;发生于小涎腺者多于大涎腺,以腭部为最常见;腺样型103例,管状型42例,实性型2l例;Ⅰ级17例,Ⅱ级128例,Ⅲ级2l例。结论 需与基底细胞腺癌、涎腺导管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上皮-肌上皮癌鉴别诊断;浸润性极强是其显著特点,手术治疗以局部大块切除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53基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SACC-LM、ACC-2、ACC-M和NACC为实验对象,将载有人野生型P53cDNA的重组腺病毒(Ad5CMV-P53)感染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观察Ad5CMV-P53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5种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转染Ad5CMV-P53病毒后,均可以诱导其发生凋亡,使细胞系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Ad5CMV-P53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亲和型酪氨酸蛋白激酶类受体(Trk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病理类型及嗜神经性中的作用和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6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35例正常腮腺组织中TrkA的表达,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CC组织中,TrkA阳性表达率为93.3%,在正常腮腺组织中,腺泡细胞不着色,导管细胞(闰管、纹管、排泄管)有中等强度表达,两者的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rkA在不同病理类型AC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嗜神经现象33例,存在嗜神经现象27例,两组间TrkA阳性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存期分析中,TrkA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TrkA的表达强度与ACC病理类型有高度相关性,ACC与嗜神经性密切相关,TrkA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 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紫杉醇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细胞存活分数,计算辐射增敏率(SER)。结果 紫杉醇对ACC-2细胞具有体外增殖抑制作用。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的平均效应剂量(Do)=1.43Gy,Dq=3.6Gy,10,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29,1.66和1.23。结论 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具有一定的辐射抗性。紫杉醇对其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表现为时间.浓度依赖性效应。一定条件下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具有辐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5.
腮腺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正常腮腺组织,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2例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呈阳性表达,但PCNA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腮腺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腮腺腺样囊性癌组的PCNA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结论: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腮腺腺样囊性癌的理想方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2004年9月-2008年5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腮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手术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腮腺腺样囊性癌可以获得更佳的远期疗效,该联合方案是治疗腮腺腺样囊性癌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误诊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3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都被误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及临床医生对其缺乏全面细致的认识.结论: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对外耳道可疑的病变组织应行活组织病理检查,早期确诊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施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加放疗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初步阐述紫杉醇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辐射增敏作用机制。方法 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紫杉醇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细胞存活分数,计算辐射增敏率(SER)。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时间-浓度条件下紫杉醇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0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29,1.66和1.23。紫杉醇作用时问和浓度越高,ACC-2细胞G2/M期的比率也越高。100,1000nmol紫杉醇作用24h后,G2/M期比率明显升高。10nmol紫杉醇作用24h细胞凋亡百分率20.7%。结论 紫杉醇的辐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一个多因素事件,紫杉醇的G2/M期阻滞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细胞粘附分子-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腺样囊性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腺样囊性癌管状型、混合型、实体型中ICAM-1表达率为88.24%,66.67%,25%。31例发肿瘤最大直径≥3cm者无1例高表达,直径<3cm者有12例高表达,12例复发或淋巴结转移;ICAM-1在直径≥3cm和复发转移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直径<3cm及无复发转移者(P<0.01)。结论 涎腺腺样囊性癌ICAM-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肿瘤进展及复发、转移有关,ICAM-1高表达者复发转移较低。ICAM01可作为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