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根治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为“胃瘫综合征”。有文献报道发病率为0.4%~5%[1]。我院行胃癌根治术268例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发病率约4.5%。就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6月28日~2004年6月28日我科共行胃癌根治术268例,其中12例术后并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男8例女4例。年龄42~76岁,中位年龄55.6岁。术前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明确。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残胃空肠毕Ⅱ氏结肠前吻合。12例患者在术后7~12d发生“胃瘫”,均发生在由全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期间。表现为突发性上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诊治策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1 86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同期1 953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诊治策略。结果: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而获治愈。出院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后进行准确的诊断、心理疏导、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必要的药物治疗及胃镜治疗是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癌切除术后胃瘫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也有学者称其为胃术后无张力症[1].现收集本科胃癌术后发生PGS 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GS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幽门梗阻、精神因素、胃肠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每日补液量和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幽门梗阻、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B-Ⅱ式吻合和不良心理因素等为胃癌根治术后PG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发生PGS的相关因素较多,对于术前幽门梗阻、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采用B-Ⅱ式吻合和不良心理因素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PG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胃瘫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胃动力障碍引起的胃暂时性不能排空,或排空延迟而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认识不足,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从而加重病情。因此,正确的诊断,对避免盲目治疗有重要意义。我院1997年~2003年共实行胃大部切除术409例,其中发生胃瘫17例,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发病率、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0至2005年585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5例中有24例出现胃瘫综合征表现,发生率为4.1%.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10~38 d内治愈.结论 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肿瘤、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疗效.方法 对21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 21例均痊愈,治疗时间7~49 d,平均23.5 d.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轻瘫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7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瘫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 ,由于胃动力障碍引起的胃暂时性不能排空 ,或排空延迟而发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如认识不足 ,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从而加重病情。因此 ,正确的诊断 ,对避免盲目治疗有重要意义。我院 1997年~ 2 0 0 3年共实行胃大部切除术 40 9例 ,其中发生胃瘫 17例 ,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莱芜市人民医院 1997年~ 2 0 0 0年共实行胃大部切除术40 9例。其中胃恶性病变 2 65例 ,良性病变 14 4例 ,发生胃瘫的恶性病变 12例 ,良性病变 5例。其中行B 1式手术发生 8例 ,行B 2式手…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193例,术后出现PGS 9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年龄≥65岁、术后低蛋白血症和术后使用镇痛泵是PGS的高危因素。经非手术治疗,PGS在术后6周内一般可以恢复。结论对老年患者需慎用术后镇痛。胃瘫治疗需综合处理,胃镜刺激有助于PGS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胃癌术后胃瘫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2006年间行226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13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分析发生胃瘫的原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与年龄、手术创伤、手术操作不当、支配胃的迷走神经被切断、术后镇痛、精神心理因素、电解质紊乱等相关.结论:胃癌术后胃瘫治疗应中西医结合,预防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9例胃瘫综合征的病历资料。结果:综合应用禁食,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洗胃,限制性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胶体,应用胃肠动力药,补充足量B族维生素,针炙,上腹部理疗,适时胃镜检查,2—8周后9例病例人全部治愈。结论: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是内科问题,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是治疗的基本措施。应根据胃瘫综合征的分型,分别采用使残胃和吻合口消除水肿或促进胃肌张力及蠕动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9例胃瘫综合征的病历资料.结果:综合应用禁食,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洗胃,限制性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胶体,应用胃肠动力药,补充足量B族维生素,针炙,上腹部理疗,适时胃镜检查,2-8周后9例病例人全部治愈.结论: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是内科问题,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是治疗的基本措施.应根据胃瘫综合征的分型,分别采用使残胃和吻合口消除水肿或促进胃肌张力及蠕动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总医院1990年1月-2005年12月因胃癌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456例的病历资料。结果: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456例,发生胃瘫综合征9例(1.97%)。贫血、低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正常者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幽门梗阻者术后胃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幽门梗阻者。X-ray造影和胃镜检查都显示残胃排空障碍、无蠕动;残胃黏膜高度水肿、吻合口被黏膜遮蔽者6例(66.67%);残胃扩张、松软无力、胃黏膜水肿较轻,吻合口未遮蔽者3例(33.33%)。结论:胃癌根治性远侧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残胃无力、排空障碍伴扩张或黏膜水肿。其原因可能与手术损伤残胃(包括肌层)的迷走神经或血液淋巴循环有关。术前有幽门梗阻者易发生胃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方案与策略。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经12~74天的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而放弃治疗。结论胃瘫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可能与消化道解剖结构改变、神经-精神因素、肠肽类激素分泌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经积极的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精神调节等保守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痊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长期禁食水与胃下部癌患者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确诊为胃癌的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术前不禁食水,术后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第1天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第2~3天根据患者情况增加饮水量至500 ml,第4~5天经口行肠内营养等全流质饮食并根据患者情况逐步过渡到半流食。对照组术前1天禁食水,术后给予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术后1周左右开始试行进食,并保证两组患者的术者、手术方式、营养支持、抗感染及抑酸等治疗方案一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胃瘫发生例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营养状态、感染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方面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长期禁食水可以增加胃下部癌根治术后胃瘫发生风险,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可以降低胃下部癌术后胃瘫发生几率,不增加感染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胃瘫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其特征为胃排空迟缓,也称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 e,PGS),近年来国内外倾向称之为胃瘫(gastroparesis)[1]。胃瘫主要发生于上消化道术后,较少见,易误诊为吻合口狭窄或机械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的89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以观察手术前后机体营养学指标改变,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和肠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胃瘫又称为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nyed gastric er-rpuresis,FDGE),是指手术后,特别是胃大部切除后继发的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段等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残胃排空障碍[1],是胃手术后的1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4%~5.0%[2,3],经非手术治疗多可治愈。现将我院2005年~2007年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体会(附9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瘫(Gastroparesis)或胃轻瘫是胃肠动力系统的非机械性的胃排空延迟导致的临床症状,它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等一系列症候群.常常发生于某些外科手术后,如消化道术后和肾,心肺移植术后。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共遇见了9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胃瘫的患者,特别是食管胃高位(颈部)吻合术后,其治疗有其独特性。现收集、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钴胺穴位注射结合常规西药治疗与护理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运用甲钴胺穴位注射配合多潘立酮治疗和护理,每天1次,1 m L/次;对照组29例单纯多潘立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均胃液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3.7±35.6)m L/d和(686.3±63.1)m L/d(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胃管留置天数、胃瘫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3.3±4.7)天、(10.3±3.4)天、(19.3±4.1)天vs(19.5±5.6)天、(23.2±4.5)天、(31.5±4.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