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哌替啶、非那根、格拉司琼预防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80例准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杜非合剂组),Ⅱ组(格拉司琼组),Ⅲ组(杜非合剂和格拉司琼组),Ⅳ组(对照组)。四组均于硬膜外麻醉起效后静脉注射哌替啶和非那根合剂半量(Ⅰ组),格拉司琼3mg(Ⅱ组),杜非合剂半量和格拉司琼3mg(Ⅲ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Ⅳ组)。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的严重程度及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用药后的并发症。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寒战发生率分别为10.0%,5.0%,15.0%,40%,Ⅳ分别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SpO2组间和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与Ⅳ组相比嗜唾明显增加(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Ⅰ组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后预注杜非合剂和格拉司琼有助于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反应,其中两药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格拉司琼在术前和术后预防性给药预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9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对照组)不预防性给药;Ⅱ组(术前格拉司琼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格拉司琼3mg;Ⅲ组(术后格拉司琼组)手术结束时给予格拉司琼3mg。记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用药情况。结果Ⅱ组患者在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0%,略高于Ⅲ组的16.7%,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组与Ⅰ组的46.7%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应用止吐药物剂量亦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在手术前或手术结束时,应用本研究所用剂量的格拉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华薇  吴爱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599-1600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60例ASAⅠ-Ⅱ级妇科疾病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格拉司琼组(B),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10ml;B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结果:B组PONV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格拉司琼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肖哲文  卢建朴 《海峡药学》2005,17(5):128-129
目的探讨盐酸格拉司琼在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方法用格拉司琼Ⅰ组于硬膜外阻滞完善,切皮前30min静滴格拉司琼3mg.格拉司琼Ⅱ组于关腹后静滴格拉司琼3mg,另设对照组不用格拉司琼.观察3组病例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格拉司琼Ⅰ组和Ⅱ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于切皮前或术毕静滴格拉司琼3mg均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斛柏粉敷脐控制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89例经病理确诊乳腺癌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于化疗前30 min静脉滴注3 mg格拉司琼止吐;观察组在应用格拉司琼的同时,于化疗前晚用备好的斛柏粉10 g外敷于神阙穴,每晚换药1次,至化疗结束后次晨停用.结果 观察组急性呕吐发生率为2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3%(x2=5.050,P=0.025);迟发性呕吐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x2=4.107,P=0.043).观察组食欲明显好于对照组,0~Ⅰ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17、4.047,P=0.004、0.044,);Ⅱ~Ⅲ度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斛柏粉敷脐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沈国全  孙秀洪  顾张善 《医药导报》2007,26(9):1013-1014
[摘要]目的观察曲马多联合格拉司琼对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ASAⅠ~Ⅱ级剖宫产行硬膜外麻醉后出现寒战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为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全部在胎儿娩出后,给产妇静脉注射药物。Ⅰ组采用曲马多1.5 mg·kg-1 复合格拉司琼40 μg·kg-1 治疗,Ⅱ组采用曲马多1.5 mg·kg-1治疗,Ⅲ组采用哌替啶1 mg·kg-1治疗。用药后观察寒战的变化,同时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寒战消失情况比较:Ⅰ组有效率大于Ⅲ组,但和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 结论曲马多复合格拉司琼是目前治疗剖宫产麻醉中寒战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吕桂萍  倪卫国 《中国药业》2012,21(23):81-8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格拉司琼联合阿托品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格拉司琼组(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以及联合给药组(肌肉注射阿托品1mg和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每组各40例,术后24h观察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80.00%)相比,格拉司琼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30.00%)明显降低(P〈0.05);与格拉司琼组相比,联合给药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10.00%)显著降低(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阿托品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格拉司琼治疗妇科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妇科肿瘤化疗病人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治疗组14例 ,在化疗当天使用顺铂前半小时静脉滴注格拉司琼6mg;未治疗组13例 ,在化疗当天使用顺铂等化疗药物期间未给予格拉司琼及其他止吐药物 ;对照组15例不给予特殊药物。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 ,P<0 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5。结论 :格拉司琼能有效缓解妇科肿瘤化疗后严重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对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昂丹司琼(Ⅰ)组;甲氧氯普胺(Ⅱ)组;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联合(Ⅲ)组。三组患者手术后均行PCEA,并通过PCA泵分别将不同止吐药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患者术后24h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组间镇痛效果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吗啡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8%,显著低于Ⅰ组(28%和20%)和Ⅱ组(32%和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和甲氧氮普胺单独应用均能有效防治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的恶心呕吐,两药联合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后PCEA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的分析研究伊立替康单药二线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盲选本院收治的66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给予患者采用伊立替康单药二线治疗,分析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66例患者治疗后,部分缓解16例(24.2%),稳定34例(51.6%),进展16例(24.2%),有效率为24.2%,疾病控制率为75.8%。血液学毒性为Ⅰ度骨髓抑制以及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8例(57.6%),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4例(36.4%);非血液学毒性为:Ⅰ+Ⅱ度恶心呕吐38例(57.6%),Ⅲ+Ⅳ度恶心呕吐5例(7.6%),Ⅰ+Ⅱ度迟发性腹泻24例(36.4%),Ⅲ+Ⅳ度迟发性腹泻4例(6.1%)。结论给予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单药二线治疗,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阿扎司琼和格拉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三组,在开始缝皮前静注格拉司琼(G组,n=40)3mg、阿扎司琼(A组,n=40)10mg、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40)。结果在术后6小时内和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G组(175%、325%)和A组(125%、175%)明显低于C组(400%、675%)(P<001),A组在术后6小时内恶心呕吐与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后7~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50%vs15.0%)(P<005)。结论阿扎司琼和格拉司琼均可显著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对于预防早期恶心呕吐两者疗效相当,但阿扎司琼对晚期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要优于格拉司琼。  相似文献   

12.
格拉司琼不同给药模式对吗啡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格拉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吗啡术后镇痛引起的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作用.方法 6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均分为三组.Ⅰ组格拉司琼3 mg加入镇痛泵中;Ⅱ组格拉司琼3 mg在给吗啡负荷量前5 min缓慢静脉滴注;Ⅲ组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 mg(同Ⅱ组),另外在镇痛泵中加人格拉司琼3 mg.记录并比较术后VAS疼痛评分、PONV、和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Ⅰ组PONN发生率高于Ⅱ、Ⅲ组(40% vs.20%and 10%)(P<0.05),且大部分发生在术后24 h内.排气时间三组分别为(49±12)h、(45±10)h、(47±12)h,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应用格拉司琼需给予负荷量,从而有效减少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用于预防术后 PCA 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10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术后均行病人自控硬膜外吗啡镇痛( PCEM A 的患者随机分为 2组,每组 50例。Ⅰ组为格拉司琼组, 组为对照组,进行临床 ) Ⅱ分析。结果 格拉司琼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16.7%,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53.2%,格拉司琼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格拉司琼应用于术后 PCA 能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 PCA 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联合应用格拉司琼、氟哌利多的预防恶心、呕吐韵作用。方法:选择阑尾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格拉司琼组)、B组(氟哌利多组)、C组(格拉司琼与氟哌利多组)、D组(对照组),观察四组种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恶心、呕吐的情况,并记录鼓肠情况。结果:C组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中未发生鼓肠,P〈0.05,但心率、血氧饱和度、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特别是禁食时间不到6h者,术中都存在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手术的操作。现在提前静滴格拉司琼3mg,氟哌利多2mg,能有效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既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此方法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及格拉司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25%罗哌卡因组,Ⅱ组为0.20%罗哌卡因组.Ⅲ组为0.125%罗哌卡因组,三组均复合吗啡(6μg/ml)和格拉司琼(0.03mg/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2ml/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和48h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麻醉并发症。结论0.20%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格拉司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运动阻滞作用.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3种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致恶心、呕吐(PONV)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行LC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于手术结束前Ⅰ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5mL,Ⅱ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Ⅲ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5mg,Ⅳ组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20mg,分别于手术后24h评估并记录患者的PONV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其余3组24h内PONV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Ⅳ组24h内PONV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组口干、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方案预防PONV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花费较低,是3种治疗方案中最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庞军  陈燕 《中国药房》2002,13(1):23-29
目的:比较格拉司琼与恩丹西酮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以相关疗效指标及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格拉司琼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3.6%和86.8%,每化疗周期人均费用为210.48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51.77和242.37;恩丹西酮的有效率分别为72.9%和83.7%,每化疗周期人均费用为381.35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23.11和456.62。两组患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格拉司酮能有效地预防化疗后的恶性、呕吐,成本-效果比优于恩丹西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吐效果。方法:随机将A SAⅠ~Ⅱ12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G+D组)于术毕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8 m g和地塞米松5 m g;格拉司琼组(G组)于术毕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8 m g;对照组(C组)则于术毕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观察术后24 h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G+D组恶心发生率为5%(2/40),明显低于G组的17.5%(7/40)和C组的35%(14/40)(P<0.05)。G+D组呕吐发生率为2.5%(1/40),明显低于G组的15%(6/40)和C组的32.5%(13/40)。G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控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格拉司琼。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学》2016,(5):1173-117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帕洛诺司琼对微创胆囊切除术后预防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间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将其分为Ⅰ组(30例)、Ⅱ组(30例)和Ⅲ组(30例);Ⅰ组患者给予帕洛诺司琼0.25 mg,Ⅱ组患者给予帕洛诺司琼0.5 mg,Ⅲ组患者给予帕洛司琼0.75 mg;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推注帕洛诺司琼注射液不同剂量后,不同时段(0~3 h、3~24 h、24~48 h和48~72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 rate,CRR)。结果:3组患者在0~3 h、3~24 h和24~48 h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症状明显缓解;Ⅲ组患者在各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在前3个时间段内,Ⅱ组与Ⅰ组比较,完全缓解率较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3个时间段内,Ⅲ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采用静脉推注0.5 mg帕洛诺司琼可有效预防微创胆囊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其疗效优于0.25 mg和0.75 mg帕洛诺司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观察新型5-羟色胺(5-HT3)受体阻滞剂格拉司琼对患者自控镇痛中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普通外科择期手术术后需自控镇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Ⅰ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Ⅱ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依次缓慢静脉注射,麻醉维持吸入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拔管后开始静脉自控镇痛(PCIA),配方:曲马多1500mg+生理盐水至100mL。专人观测患者PCIA期间的不适及并发症,记录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及止吐药应用情况,同时记录术后是否有头痛、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恶心发生率Ⅰ组、Ⅱ组分别为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呕吐发生率Ⅰ组、Ⅱ组分别为1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的不良反应率Ⅰ组和Ⅱ组分别为13%和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司琼与昂丹司琼均可有效地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且不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