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肠癌多向耐药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MDR-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PCR定量法检测16例原发性大肠癌病人的正常大肠粘膜和癌组织中MDR-1mRNA的含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形态等多因素的关系。结果:筛选出MDR-1mRNA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结论:MDR-1mRNA高表达的大肠癌组织可能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nm23基因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同源正常(癌旁)组织标本63对,使用小鼠抗入nm23-H1蛋白单克隆抗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63对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nm23-H1蛋白表达.结果:nm23-H1基因蛋白表达癌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癌旁)黏膜组织(P<0.01),大肠癌伴转移(20/6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43/63)(P<0.01).结论:nm23-H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王宁菊  李云霞  韩恩善 《医学争鸣》2002,23(24):2233-2235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8例乳腺癌nm23-H1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乳腺癌腋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组、远处转移与无远处转移组nm23-H1基因高表达分别为56.8%比83.8% (P<0.05)和41.2%比78.4% (P<0.01),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nm23-H1基因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PR表达无显著相关. 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nm23-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1.7%(13/60),nm23-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1.7%(37/60),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 CD44v和nm23-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量与肿瘤腋下淋巴结转移等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 6 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 3 H1和CD44v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nm2 3 H1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2 1.7% (13/ 6 0 ) ,nm2 3 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D44v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 6 1.7% (37/ 6 0 ) ,CD44v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结论CD44v和nm2 3 H1基因在乳腺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正、负性调控作用 ,对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DR-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PCR定量法检测16例原发大肠癌病人的正常大肠粘膜和癌组织中MDR-1mRNA的含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形态等多因素的关系。结果:筛选出MDR-1mRNA的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关。结论:MDR-1mRNA高表达的大肠癌细胞可能较相对低表达的大肠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扩散转移能力;MDR-1基因的作用可能不仅限于细胞耐药性,还影响细胞的其它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中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42%(腺癌69.23%,其它类型22.22%,P<0.05),与临床分期(P<0.05)和病理分级(P<0.01)呈负相关,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70%和25%,P<0.05),与肌层浸润无相关性。结论:nm23-H1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nm23-H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抑制作用,对78例肺癌存档石蜡块进行重新切片,采用nm23-H1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nm23-H1蛋白表达与肺癌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肺癌细胞分化及发生有关(P<0.01)。结果提示nm23-H1基因对肺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肺癌中nm23-H1基因不具有肿瘤转移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与nm23基因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nm23/NDPK的表达及与癌恶性度和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80例喉癌原发灶中NDPK表达阳性率58.8%;其中无颈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69.8%,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4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度恶性原发灶中NDPK表达阳性率68.8%,高度恶性阳性率45.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度恶性原发灶NDPK表达阴性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低度恶性NDPK表达阳性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P<0.01)。结论:nm23基因在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病理学参数对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影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参数,发现淋巴结转移的高危人群。方法对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施行根治性切除的1051例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病理学参数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子包括年龄、有症状、有家族史、肿瘤部位、T分期、病理分级、大体类型、组织类型。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强度依次为部位>家族史>浸润深度>年龄>病理分级,症状、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则影响不大。结论利用临床病理学参数可以预测和发现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但有转移倾向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nm23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于久飞屈汉廷虞有志(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北京100044)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对于转移的确切机制迄今未明,它涉及肿瘤细胞自身与宿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受多种相关基因的调控。nm23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CD4 4V6、CD4 4 S、nm2 3 H1在结直肠癌组织、移行粘膜及正常粘膜间的表达 ,探讨他们与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以及它们预测同期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CD4 4V6、CD4 4 S、nm2 3 H1在癌组织、癌远端 3cm处的移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 ,同时记录有关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 CD4 4V6、CD4 4 S、nm 2 3 H1阳性表达率分别在癌组织中为 70 18%、4 2 11%及 54 39% ,显著不同 (P <0 0 5)。CD4 4V6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正相关 ,nm2 3 H1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CD4 4 S 在移行粘膜与正常组织表达有显著差别 (P <0 0 5)。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预测同期肝转移方程 :P =exp(- 4 3342 2 6 776X5- 2 5 112X7 2 6 85 1X11)1 exp(- 4 3342 2 6 776X5- 2 5 112X7 2 6 85 1X11)式中X5为CD44V6,X7为nm2 3 H1,X11为分化程度 ;灵敏度 96 15 % ,特异度 93 5 5 % ,符合率 94 7%。结论 ①结直肠癌组织CD4 4V6表达增多 ,CD4 4 S及nm2 3 H1表达降低。CD4 4V6及nm2 3 H1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有关 ,CD4 4V6变化较nm2 3 H1在前。②直肠癌手术时癌远端至少应切除 3cm长的肠管。③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同期肝转移风险值大于  相似文献   

14.
nm23表达变化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11例原发性胃癌组织nm23表达变化与肿瘤组织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增殖和癌胚抗原(CEA)表型的关系,发现nm23低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型,侵袭程度和CEA表型显著相关(Paarson列联系数P=0.28,0.31和0.38,P〈0.05),nm23低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90.4%)比正常表达者高(47.4%,P〈0.05),提示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nm23-H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45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和切端组织中KAI-1、nm23-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和nm23-H1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切端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者KAI-1、nm23-H1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且二者会随着浸润深度及Dukes分期的增加而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KAI-1 mRNA的表达均与nm23-H1的表达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583和0.327,P<0.05).结论 KAI-1和nm23-H1低表达均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测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m23-H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蛋白表达,试探讨其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中nm23-H1蛋白染色,利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m23-H1蛋白染色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肿瘤和上皮细胞胞浆中。淋巴结转移组nm23-H1,蛋白高染率为15.15%(5/33),无淋巴结转移组高染率为52.38%(22/42),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nm23-H1蛋白染色水平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同肿瘤大小、部位、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多因素分析发现颈淋巴结转移与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关系最密切(OR=0.1846)。结论nm23-H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低可能是影响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检测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对临床判断和预测口腔鳞癌的转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的作用及其表达与口腔颌面部鳞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染色技术,对54例口腔颌面部鳞癌和15例口腔颌面部非癌组织进行nm23-H1表达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癌症组(37.04%)nm23-H1阳性率低于非癌组(73.33%)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民族(30.43%,41.94%)nm23-H1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低分化组(33.33%)阳性率低于高分化组(40.0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癌转移的鳞癌原发灶与无淋巴结癌转移的原发灶组织比较,有转移组(14.29%)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组(45.00%),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l的低表达与口腔颌面部鳞癌的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肺癌侵袭和转移是多基因、多步骤共同作用的结果,协同促进了细胞癌变、侵袭和转移.其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失调控,最终导致肿瘤转移.近年来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的研究表明nm23-H1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与肺癌细胞的转移潜力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基因转染技术,通过体外实验研究nm23-H1对nm23-H1基因缺失肺癌细胞株L9981转移表型的影响,初步探讨nm23-H1基因对肺癌的治疗价值,以期为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大肠癌nm23基因与癌组织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43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与癌组织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NDPK在大肠癌原发灶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74.4%,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84.0%),比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61.0%)高,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灶中nm23/NDPK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说明nm23/NDPK对肿瘤的浸润转移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7例原发性乳腺癌的手术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组织进行nm23-H1蛋白表达测定,分析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等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原发灶中nm23-H1表达阳性率为51·72%,区域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26%,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86.49%,差异非常显著(P<0.001)。同时,随着乳腺癌核分裂的增多及病理学分级的增高,nm23-H1表达率下降,呈负相关趋势,nm23-H1表达在生存期≥5年及<5年间及有无复发、脏器转移间差异显著(P<0.001)。提示:测定乳腺癌组织中nm23-H1表达对判断转移和预后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