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血糖结果,为糖尿病血糖检测提供良好的方法。方法:2013年2月到2014年1月选择我院门诊的糖尿病患者104例,用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值,同时抽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值。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后2 h平均值低于快速血糖仪测定平均值,但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变化值也比较少。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家庭血糖测定适合使用快速血糖仪,而糖尿病的确诊与监护过程适合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检测静脉血浆血糖值,并采同一病例静脉血及末梢血行血糖仪测量血糖值。结果与葡萄糖氧化酶检测静脉血浆得到的血糖值比较,快速血糖仪所测得的静脉血以及末梢血血糖值均较低。葡萄糖氧化酶测得的血浆血糖值与快速血糖仪测得的静脉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快速血糖仪测得末梢血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末梢血血糖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静脉血浆血糖这两种检测方法对血糖的检测结果无差异,快速血糖仪在临床有较广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实验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文件,对我院两个不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测定结果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A组应用CB17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 B组采用意大利产BT2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两个不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TP、Alb的测定结果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TP、Alb的测定结果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T-22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与CB171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其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便携式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76例糖尿病患者血糖空腹及三餐后15min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检测血糖水平的差异。结果: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三餐后血糖水平低于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血糖水平越高,检测结果差异越大。结论:便携式血糖仪能够快速测定患者血糖水平,但在血糖水平较高时,差异较大,仍应采取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 ,高新技术、高新设备迅猛发展 ,生化检验手段光电比色计 ,已被生化自动化分析仪所取代 ,而且在三级医院大型生化全自动分析仪也普遍存在。生化全自动分析仪固然有结果准确、试剂用量少、适合大批标本等优点 ,但试剂昂贵 ,仪器所需客观条件要求高 ,这对于中、小型医院就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而生化半自动分析仪就有操作简单、成本低 ,适合少量标本的操作等优点 ,它不仅在中、小型医院检验科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在大型医院的检验科也起到了补充和应付急诊检验的作用。笔者在使用生化半自动分析仪过程中 ,发现普遍存在的几个…  相似文献   

6.
甘精胰岛素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张晓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24-3925,392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血糖控制差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年龄75~91岁,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乳酸、尿常规,作为对照组。停用对照组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改为甘精胰岛素治疗,对餐后2 h血糖控制不佳者,加用或保留阿卡波糖,作为治疗组。2组饮食、运动无变化,比较2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为(13.20±7.59)mmol/L、餐后2 h血糖为(14.36±3.48)mmol/L;治疗组空腹血糖为(6.25±0.69)mmol/L(t=2.884,P=0.018)、餐后2 h血糖为(9.31±0.92)mmol/L(t=4.438,P=0.001),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降糖止泻饮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腹泻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  张妍燕  董杨颖 《河北中医》2003,25(3):173-174
目的 观察自拟降糖止泻饮治疗老年 2型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5 7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 31例予自拟降糖止泻饮治疗 ,对照组 2 6例予优降糖、谷参肠安胶囊治疗。观察 2组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5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4.6 1%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空腹血糖 ( 11.5 5± 2 .49)mmol L ,餐后 2h血糖 ( 17.78± 4.87)mmol L ,治疗后分别为( 6 .32± 1.6 0 )mmol L、( 7.46± 2 .78)mmol L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分别为 ( 8.5 3± 1.45 )mmol L、( 11.97± 2 .80 )mmol L ,分别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自拟降糖止泻饮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 2h血糖 ,治疗老年糖尿病性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糖检测中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血糖检测的5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患者31例,健康体检者19例,分别应用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指标,并分析POCT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经过测试,POCT血糖仪测定的5个浓度质控品、患者标本变异系数(CV)值均在2.70%~4.10%,符合国家对血糖检测系统重复性的要求;POCT血糖仪检测获得的血糖指标均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0.794,P <0.05);POCT血糖仪在医学决定水平位置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指标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相近,精密度、准确度可满足临床要求,但无法替代实验室血糖检测,可作为空腹血糖监测及糖尿病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将临床病房所用的POCT血糖仪与检验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保证POCT血糖仪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同时用POCT血糖仪与检验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全院73台拜耳血糖仪有70台比对合格。结论: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不能代替检验科的血糖检测结果,血糖仪的质量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中医的主要证型和病机。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1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和无脂肪肝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餐后2 h C肽等指标。根据2型糖尿病中医证素分型,统计合并脂肪肝患者所占类型比例。 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年龄、身高、空腹血糖、HbA1c、T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体重〔(73.4±11.7)kg〕、BMI(26.0±3.67)、空腹C肽〔(4.09±2.40)μg/L〕和餐后2 h C肽〔(6.38±5.46)μg/L〕、TG〔(2.81±2.33)mmol/L〕、HDL-C〔(1.07±0.06)mmol/L〕与无脂肪肝组体重〔(61.4±10.1)kg〕、BMI(22.8±3.23)、空腹C肽〔(2.47±1.74)μg/L〕和餐后2 h C肽〔(4.35±2.92)μg/L〕、TG〔(1.93±1.92)mmol/L〕、HDL-C〔(1.19±0.32)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合并脂肪肝组患者更易出现痰湿证。  相似文献   

11.
丁曦  姚定国 《中医药学刊》2010,(9):1963-19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特征及中医的病机关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T2DM)肥胖和非肥胖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PBG),以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肥胖T2DM辨证分型统计。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F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BMI(26.0±3.67)kg/m2、PBG(15.17±3.79)mmol/L、FINS(10.77±7.93)μU/mL及HOMA-IR(3.64±3.27),与对组BMI(22.8±3.12)kg/m2、PBG(13.77±4.11)mmol/L、FINS(8.97±9.03)μU/mL及HOMA-IR(2.29±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肥胖组患者更易出现湿热困脾证。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血症、IR以及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湿热困脾是肥胖的T2DM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8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酸腰痛、疲乏无力、肢体浮肿、口干咽燥症状积分分别为(1.12±0.73)分、(1.02±0.52)分、(0.83±0.70)分、(0.44±0.42)分,对照组症状积分分别为(1.54±0.69)分、(1.44±0.79)分、(1.25±0.84)分、(0.66±0.36)分;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56±1.37)mmol·L^-1、(8.01±1.36)mmol·L^-1、(1.14±1.06)g·24 h^-1,对照组分别为(7.60±2.34)mmol·L^-1、(8.78±1.44)mmol·L^-1、(2.18±1.39)g·24 h^-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按病例尾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肌酐比值[治疗组分别为(24.5±9.1)mg/L、(2.39±1.6)mg/mmol,对照组分别为(85.9±8.6)mg/L、(5.6±2.1)mg/mmol]均较同组治疗前[治疗组为(142.5±20.8)mg/L、(27.1±5.3)mg/mmol,对照组为(141.6±21.6)mg/L、(26.3±5.6)mg/mmol]明显降低(P<0.01或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FBG、2 hBG、HbA1c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FBG、2 hBG、HbA1c水平[治疗组分别为(5.58±1.57)mmol/L、(7.82±2.43)mmol/L、(7.01±1.22)%,对照组分别为(5.67±1.46)mmol/L、(7.71±2.59)mmol/L、(6.83±2.31)%]均较同组治疗前[治疗组分别为(8.69±1.59)mmol/L、(12.79±2.50)mmol/L、(9.91±1.98)%,对照组分别为(8.72±1.56)mmol/L、(12.86±2.25)mmol/L、(9.89±2.03)%]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有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阻止肾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地高辛中毒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诊断为地高辛中毒的老年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0例患者中CDGX为(3.40±1.05)ng/mL,血Cr(187.5±110)μmol/L,133μmol/L 27人;BUN(16.5±9.2)mmol/L,大于7.1mmol/L者20人;血清钾(4.3±0.95)mmol/L,大于5.5mmol/L者15例;合并应用已知并能使CDGX升高药物者18人,其中1种12例,2种3例,3种以及3种以上3例。在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的患者中,胃肠道反应46例,头痛16例,视力模糊18例;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32例,房颤35例,交界性逸搏心律13例。结论: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和表现有很多种,表现为多因素性,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时,应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老年地高辛中毒患者,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跟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用药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应及时调整用药浓度,分析并制定最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及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诊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择取同期入院检查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糖耐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在6.6%~13.8%,平均值为(9.2±2.6)%,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在4.2%~5.8%,平均值为(4.8±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2h后的血糖平均水平为(14.8±3.2)mmol/L,糖尿均呈现阳性,糖耐量降低发生率100%,对照组2h后的血糖平均水平为(5.8±1.1)mmol/L,糖尿检查无阳性,糖耐量降低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能较好的反应病情,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的早期诊断方法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5例,采用生化及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糖、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采取以患者卧立位肱动脉收缩压变化检查植物神经功能;同时以标准餐加服小钡条试验检测胃排空时间,以6 h确诊为胃轻瘫。结果:胃排空异常者与胃排空正常者相比,空腹血糖(12.65±3.96 mmol/L7.21±1.43 mmol/L,P0.01)、餐后血糖(20.01±5.36 mmol/L14.23±4.61 mmol/L,P0.05)及糖化血红蛋白(9.81%±2.50%7.16%±2.03%,P0.05)明显升高,同时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及胰高血糖素含量较高。胃排空异常者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发生率为53.5%(15/28),而胃排空正常者仅为29.4%(5/17),糖尿病胃排空异常者胃内小钡条排空时间较正常者明显延长(7.61±1.054.12±0.85,P0.001)。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可以综合临床症状评分、血糖及胃肠道激素等监测及影象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微血管病变,高血糖、神经病变及血清胃肠激素异常等均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管理情况,寻找最适合的护理、管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对照组只接受普通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系统性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出院时空腹血糖平均下降(2.21±0.49)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下降(4.32±1.08)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为48例(80%),与对照组相比以上指标下降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未出现新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患者的系统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周围神经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西药组、治疗1组(肺俞、脾俞、肾俞)、治疗2组(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和治疗3组(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每组10只。模型采用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溶液方法进行制备。成模后西药组予口服弥可保,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各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72 h及12周后测定血糖及体质量,治疗12周后取大鼠尾神经组织HE染色以观察各组大鼠尾神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血糖(29.7±1.3 mmol/L)较正常组大鼠血糖(6.1±0.09 mmol/L)明显升高(P<0.05),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尾神经形态结构明显异常,治疗1组血糖(20.6±0.9 mmol/L)、治疗2组血糖(20.5±1.2 mmol/L)和治疗3组血糖(17.1±0.6 mmol/L)及西药组血糖(21.0±1.0 mmol/L)较模型组大鼠血糖、体质量水平及病理形态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3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1组、治疗2组及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体针腧穴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血糖、体质量水平及尾神经病理学形态改变,这可能与针刺腧穴的配伍协同作用相关,通过腧穴配伍协同效应,更好的发挥了针刺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从而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的周围循环状态及病理学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肝素钠抗凝血浆标本在生化检验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对肝素钠抗凝血浆以及血清的21项生化项目的测定结果作相关比较,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方法,选择132例本院门诊的病人,按照常规的方法抽取静脉血液4ml,各取一半分别注入2支不同的试管。其中一支试管为促凝剂,分离胶管,放置于37℃并水浴20分钟,然后通过离心分离出血清;另一试管为肝素钠抗凝管,在抽血后立刻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浆。分析项目分别为: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α-L-岩藻糖苷酶(AFU)、葡萄糖(Glu)、尿素(Bun)、肌酐(Cr)、尿酸(U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以上21个项目均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来进行测定。结果:血清和血浆中TG、TC、HDL-C、LDL-C、ALT、AST、GGT、ALP、ALB、TBIL、DBIL、BBIL、Cr、UA、CK、LDH、α-HBDH的检验结果基本一致(P〉0.05);TP、GLU稍有差异(P〈0.05);而AFU、CK-MB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采用肝素钠抗凝血浆进行生化检验分析,AFU、CK-MB的差异较大,无法准确地报告出结果,其它项目结果无明显差异,可以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20.
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糖调节受损患者59例。分为埘照组31例及实测经络针灸治疗组28例。实测经络针灸治疗组包括足三里(ST36)组、足三里(ST36)+手三里(L110)组、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3个亚组,运用实测经络针灸治疗1月后,比较各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的血糖及平均血糖,血糖曲线下面积(AUC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Is指数(Matsudaindex)、B细胞功能指数(△130//kG30IR、MBCI、I相Stumvollindex)。结果:足三里+三阴交组治疗前OGTT60min血糖(11.02±0.83)mmol/L,120rain血糖(9.06±0.85)mmol/L,平均血糖(8.10±0.62)mmol/L,AUCg(26.28±1.89)mmol·L·h。经过1月的实测经络针灸治疗干预后发现,足三里+三阴交组治疗后OGTT60min血糖(9.77±1.01)mmol/L,120min血糖(6.98±1.85)mmol/L,平均血糖(7.32±0.94)mmol/L,AUCg(22.92±3.32)mmol·L-1·h-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足三里+三阴交针灸组治疗后与其它三组治疗后相比,其OGTT30min、60rain或120min的血糖及平均血糖,AUCg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测经络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的患者,选择足j里+三阴交针灸治疗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高血糖有明显改善,对于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预防严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