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1年重庆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韩梅  凌华  王俊  钱天学  韩璞 《重庆医学》2003,32(1):67-68
目的:对重庆市艾滋病流行状况进行监测,分析本市艾滋病疫情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参照《全国艾滋病监测指南》,针对不同人群开HIV体检测,对发现的HIV感染者开个案调查,分析流行特征,结果:重庆市2001年HIV感染率为15.89/10万,感染途径以静注吸毒为主,目前感染者已分全市15个区市县。结论:HIV感染率继续呈较快趋势增长,对主要的感染人群注吸毒者开展行为干预是控制重庆市感染快速增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以获得我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及时总结我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经验及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防治工作。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艾滋病哨点/丙肝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1年我市监测的吸毒人员均为男性,青壮年、已婚者居多,多数吸毒者为初中以下文化,吸毒人群的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大都吸食海洛因。2010年监测的42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占14.0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16.15%,共用针具者占19.12%,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为0.24%,梅毒抗体检测阳性8例,检出率为1.90%,丙肝抗体阳性46例,检出率为10.93%。2011年监测的41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者占21.4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22.87%,共用针具者占37.23%,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23例,检出率为5.59%,丙肝阳性56例,检出率为13.63%。结论我市被调查的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较低,梅毒、丙肝感染率较高,呈上升趋势;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商业性行为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有所升高。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陈洪瑶  罗小莉  唐梅 《求医问药》2014,(16):164-165
目的:探讨我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因素,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高危人群哨点监测统一方案的要求,我市在辖区内针对吸毒者(DUS)、男男性行为者(MSM)、暗娼(FSW)者开展哨点监测工作。监测工作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使用标准化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并为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抗HIV、抗HCV及梅毒检测。结果:近1年,我市有商业性行为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占17.7%,有89.1%的人群在近1年内接受过安全套的宣传与发放/艾滋病咨询检测。结论: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吸毒者。目前,商业性行为和注射毒品仍是我市HIV传播的主要途径,工作人员要对该类人群继续加大艾滋病的监测力度、健康教育及干预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宜春市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以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暗娼、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吸毒者及男性长途汽车司乘人员四类人群开展监测.结果 检测血清样本5392人份,检出HIV抗体阳性7例,阳性检出率为0.12%;梅毒72例,阳性检出率为1.33%;丙肝62例,阳性检出率为1.14%.结论 我市属艾滋病低流行区,性传播途径是本市主要的传播途径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兴庆区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疫情的估计和预测提供信息;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哨点监测方案对辖区2010年、2011年吸毒、暗娼、孕产妇3类人群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用EPI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高达50%以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在此人群中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监测中未发现HIV感染者,2011年HIV感染率为0.25%;2、暗娼中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中、低档次不同,且在低档次暗娼中已出现HIV感染者。结论加强吸毒者和暗娼人群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100%推广使用安全套是有效遏制性病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加强多部门协调、配合,全面落实艾滋病预防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德宏州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现状,为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个案调查表记录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及艾滋病高危因素,并进行采血检测HIV。结果 2012年VCT门诊接待艾滋病咨询者4 096人,采血检测HIV 4 096份,阳性359份,阳性率8.7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人群以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农民为主,并按求询意愿作了转介服务。结论德宏州VCT工作在发现和控制艾滋病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应继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控制艾滋病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是了解鲁甸县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提供足够且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1630例(2005年、2006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05年监测人数为897人、2006年为733人、其中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8%(42/897)、6.14%(45/733),1630例的吸毒者,有72.45%为静脉注射吸毒、57.6%为共用针具吸毒、23.1%有过性乱行为、85.21%在性乱过程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艾滋病在本县处于中流行期,吸毒者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且相当部分吸毒者吸毒与性乱行为并存,加速了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做好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治疗、关怀和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和评价云南省隆阳区和腾冲县吸毒人群毒品滥用、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流行状况,为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吸毒者健康调查问卷”对2013年新人戒毒所的542名隆阳区和431名腾冲县吸毒人员进行调查,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全部知识知晓率99.59%(7752/7784),知识知晓与相关行为实践有差距;最近一年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同伴教育的比例总体不高;HIV抗体阳性吸毒人群与配偶或同居者及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7.65%、80.00%;共用针具吸毒情况在HIV抗体阳性和HIV抗体阴性人群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P〈0.01)。结论共用针具吸毒仍是吸毒人群HIV感染的重要因素,需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同伴教育等干预工作,促进其行为改变,减少因共用针具、性乱、不安全性行为可能导致的HIV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清远市高危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 于2005-2008年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强制戒毒者、暗娼和性病门诊就诊者等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并调查吸毒者和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吸毒人群HIV抗体阳性率介于2.58%~4.15%之间;吸毒者中注射吸毒的比例为82.05%,其中共用注射器吸毒的比例为57.26%;吸毒者中42.39%有商业性行为,而且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53%.在227名暗娼中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暗娼中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9.43%.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抗体阳性率介于0.20%~0.42%之间;34.56%的性病门诊就诊者最近3个月有非婚性伴,而且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6.25%0调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7.17%,其中吸毒者和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53.05%、61.73%.结论 清远市高危人群中以吸毒者HIV抗体阳性率较高,注射吸毒及共用注射器的比例较高,性乱人群中HIV流行水平较低.但存在不安全性行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需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和覆盖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汇集环江县2008~2011年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环江县各类人群HIV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共检测各类人群HIV抗体320 406人份,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0.014%,阳性率居前3位的人群依次为注射吸毒者、HIV抗体阳性配偶/性伴侣和临床可疑就诊者,阳性率分别为50.00%、47.37%、和0.39%,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为93.18%,血传播为4.55%,无母婴传播。结论环江县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高流行趋势。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高危特定人群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遏制艾滋病在环江县高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1.
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干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和HIV抗体阳性率都比干预前低。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2.
揭阳市2005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揭阳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05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853名吸毒者,HIV阳性率为1.17%;55.33%有注射毒品行为,注射毒品的吸毒者中有36.23%承认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32.47%吸毒者承认曾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16.97%的吸毒者每次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时都使用安全套。结论揭阳市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较低,仍处于低流行期,但高危行为存在,应加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位于中越边境的靖西县2004-2009年梅毒、淋病、艾滋病感染及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订性病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梅毒、淋病、AIDS/HIV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人口数为61.7万,近6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共767例,人群发病率为21.6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淋病118例、梅毒595例、艾滋病11例(死亡6例)、HIV阳性43例(死亡10例)。以上3种疾病高发年龄在15~44岁年龄组,占总发病率的68.06%。农民发病人数占59.06%。梅毒病例数2007年后增多明显。自1997年发现HIV感染者后,2004-2009年AIDS/HIV患者每年有所增加,病死率呈逐年上升,平均病死率为29.63%。结论该县2004-2009年梅毒患者增加较快,AIDS/HIV阳性病例有所增多,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株洲市2008—2018年新增报告的≥50周岁HIV/AIDS病例流行趋势及相关特征,为针对性制定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历史数据,筛选2008—2018年≥50岁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感染率趋势、三间分布特点、传播途径构成、病例来源等相关信息。结果 2008—2018年株洲市累计新增报告≥50岁的HIV/AIDS病例521例,占总报告病例的31.54%;平均年龄(58.17±8.76)岁,小学以下文化占55.47%,农民和民工占69.10%,性传播途径占99.62%,样本来源医院途径占70.25%。2008—2018年报告≥50岁新增HIV/AIDS病例在当年新发现报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构成和该人群总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离异或丧偶者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和县乡老年人HIV/AIDS感染者在职业构成、文化程度构成方面均存在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仅有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接触史病例在男、女老年人病例的占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株洲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发展迅猛,性接触传播是主要途径,应根据相应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调整防治战略,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遏制老年人艾滋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广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与落实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0-2010年艾滋病病例报告、血清学横断面调查、新发感染率队列研究和疫情估计等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广州市2000年报告首例MSM病例,至2010年共报告526例,其中2008-2010年报告数占92.2%。2010年血清学监测MSM人群的HIV感染率为7.4%,较2006年的1.3%显著增加。2009-2010年MSM队列研究HIV发病密度为3.2/100人年。2009年疫情估计广州市MSM规模约34 810~61 616人,存活的MSM感染者约有1 666人。结论广州市2000-2010年MSM人群艾滋病感染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发现比例较小,亟需加强该人群的动员检测工作力度,提高病例发现率,并加强病例管理,阻断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HIV current situation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in order to predict prevalence and transmission trends.MethodsRegion-specific population, behavior, serosurveillence, and policy/program data (from 1995 to 2010) were gathered from various local and 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applied to the Asian Epidemic Model (AEM) and used to derive estimates of future HIV prevalence, epidemic trends, and outcomes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ResultsThe AEM projections for 2020 included increased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 (PLHIV; to 136 617), increased HIV prevalence (2.51%), and 8037 deaths from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n this region. However, the overall HIV incidence rate (per 10 000) was projected to decline from 27 in 2015 to 22 in 2020, largely due to a predicted decrease in HIV infection rate (per 10 000) from 658 in 2013 to 621 in 2020 among intravenous drug users. In contrast, the cases of HIV infection per 10 000 was projected to increase from 420 in 2010 to 503 in 2020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d from 8 in 2010 to 15 in 2020 among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predominant risk factor for HIV transmission over the next decade in Liangshan was casual sex. Community-based outreach strategies to reduce injected drug use and casual sex, and to promote condom use, were predicted as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decrease HIV transmission.ConclusionImplement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public health program, with targeting to the region-specific at-risk populations, will help to mitigate HIV/AIDS spread in Liangsha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宁夏 1998~ 2 0 0 2年HIV哨点吸毒人群艾滋病血清学和行为监测情况分析 ,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宁夏 5年来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共检测 332 7人 ,检出HIV感染者 12例 ,阳性率为 0 .36 % ,其中男性 2 871人 ,女性 4 5 6人 ,男女比例为 6 .2 :1,2 5~ 34岁占 5 6 .33%。结论 :1998~ 2 0 0 2年艾滋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 ,静脉注射毒品增多 ,预计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 ,需加大防治措施 ,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8.
聊城市艾滋病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聊城市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现状,探讨HIV感染的流行因素,为控制本市艾滋病的流行及在高危人群中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全市2003~2005年间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测数据和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以及部分女性性工作者的高危行为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年共检测9?539份血清,检出HIV感染者10例,阳性率0.105%;其中3例有献血(浆)史,4例有输血史,2例有婚外性行为史,1例可能由其配偶经性途径传播。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结论:我市HIV感染者主要存在于3类人群,经输血和有偿献血(浆)感染是我市既往HIV感染的主要方式,但HIV的主要传播方式正在向性途径传播转变;我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应尽快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从而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潍坊市AIDS/HIV感染者流行病特征 ,分析其流行趋势 ,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潍坊市 1992~ 2 0 0 3年艾滋病重点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归纳整理 ,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十二年来全市共检测血清 1195 77人份 ,发现HIV阳性者 11例 ,检出率为 9.19/ 10万 ,其中AIDS病人 4例 (死 3例 )。男女比例 7∶4 ,2 2岁~ 38岁 10例 ,6月龄幼儿 1例。职业以农民为主 (9例 )。外地传入 7例 ,本地感染 4例。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三种传播途径均有。 2 0 0 3年HIV检出人数明显增加 ,1992~ 1997年仅检出 1例 ,1998~ 2 0 0 2年检出 3例 ,2 0 0 3年检出 7例。结论 潍坊市属艾滋病低流行区 ,12年期间 ,感染率 1.2 8/ 10万 ,但有向快速增长发展的趋势。今后应加大监测力度 ,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和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