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疾病在阴道镜检查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796例.结果 共有844例次宫颈疾病,同一宫颈可同时有两种以上疾患,以慢性宫颈炎为主,占87.9%.阴道镜异常图像的频率出现与宫颈上皮的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成正比.CIN和宫颈癌阴道镜的异常图像多为白色上皮、点状血管.结论 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尤其对早期诊断CIN和早期诊断宫颈癌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阴道镜下定位活检诊断宫颈病变1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静  徐晓琴 《四川医学》2004,25(7):798-799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及其阴道镜图像特征。方法 分析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定位活检的108例患者的阴道镜检结果。结果 108例中组织学诊断CIN54例,占50%,其中宫颈湿疣38例。包括亚临床湿疣(SPI)13例。CIN的异常阴道镜图像主要为醋酸白色上皮及血管异常。结论 阴道镜是CIN和早期宫颈癌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在诊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宫颈亚临床湿疣(SPI)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郭英  韩璐  王建秀 《新疆医学》2004,34(4):67-68
由于阴道镜可直接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能协助诊断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因此阴道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早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诊断技术之一。本文就我院1年多来阴道镜检查1050例中经病理诊断的CIN及早期宫颈癌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阴道镜检查69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91例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在镜下定点取活检。结果:经病理证实:慢性宫颈炎355例,宫颈息肉285例,宫颈湿疣32例,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3例(其中CINⅠ 10例,CINⅡ 2例,CINⅢ 1例),宫颈癌6例。临床诊断宫颈湿疣28例,阴道镜下诊断宫颈湿疣32例(已经病理证实),漏诊4例占12.5%;阴道镜下诊断CIN 46例,而经病理证实为CIN 13例(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有26例),诊断符合率为28.26%,因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多样化,以醋酸白上皮多见,与病理结果的差异与多种因素(如炎症、创伤、操作者的经验等)影响有关。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尖锐湿疣、CI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尖湿疣、CIN的一项可行、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为癌前期病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1例CIN患者的阴道镜图像,阴道镜指示下活检CIN的发生率及CINⅢ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从而了解阴道镜对CIN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电子阴道镜对液基细胞学(TCT)检查阳性(≥ASC)及临床可疑宫颈病变的患者共315例进行检查,并在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结果 315例患者阴道镜诊断CIN共150例,其中高度病变41例,低度病变109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CIN为134例,其中CINⅢ14,CINⅡ25,CINⅠ 95,阴道镜对CIN的诊断符合率89.33%,对CINⅡ、CINⅢ的诊断符合率95.12%.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尤其是高度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诊断中作用。方法:应用美国维伦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348例。结果:同一宫颈可同时有两种疾患,以慢性宫颈炎居多,占70%。阴道镜异常图像出现的频率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成正比。CIN和宫颈癌的阴道镜的异常图像中以白色上皮、点状血管为多。结论:电子阴道镜是诊断宫颈疾病尤其是CIN和早期宫颈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2116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2116例阴道镜下对异常图像者定位活检以病理结果作对照进行宫颈病灶准确性的对照分析。结果:2116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8例,其中包括CINⅠ226例,CINⅡ65例,CINⅢ17例;宫颈原位癌13例,浸润癌53例,慢性宫颈炎(包括宫颈息肉)16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宫颈湿疣65例。1例病人可有1种或多种阴道镜下异常图像。浸润癌阴道镜下图像主要是血管异常;原位癌(CIS)阴道镜下图像均见醋酸白色上皮,多数伴有点状血管、异型血管、镶嵌或白斑等;CIN以醋酸白色上皮出现率最高,异型血管、点状血管、镶嵌、白环白腺次之;慢性宫颈炎以不典型点状血管及醋酸白色上皮检出率居多。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尤其是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联合应用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经病理诊断的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和宫颈癌病例60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低级别病变35例,CINⅡ306例,CINⅢ189例,宫颈浸润癌74例;CIN病例接受宫颈锥切371例,发现宫颈浸润癌19例;直接全子宫切除49例,发现宫颈浸润癌5例;部分CINⅢ锥切后补充全子宫切除未再发现病变升级病例;阴道镜活检诊断高级别CIN的准确率为61.6%(237/385),其中CINⅡ53.9%(123/228),CINⅢ72.6%(114/157),阴道镜活检漏诊宫颈浸润癌24例(均为早期浸润癌),阴道镜活检分别诊断为宫颈低级别病变1例,CINⅡ2例,CINⅢ21例,不同病变级别漏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37,P<0.01);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诊断宫颈浸润癌93例,占94.9%,且80.6%(75/93)为早期浸润癌。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锥切可实现宫颈癌的正确诊断和早期诊断,并避免隐匿性宫颈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6月-2009年5月我院采用光学阴道镜对1000例妇女进行检查,其中179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结合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疾病以慢性宫颈炎居多,为103例,占57.54%,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6例,检出率20.11%,CIN中的异常阴道镜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最多见.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筛查、诊断有重要价值,是宫颈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拟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诊断应用。方法针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行宫颈防癌普查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对126例阴道镜拟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126例阴道镜拟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经病理确诊CIN117例,其中CINI71例、CINII32例、CINIII14例,宫颈浸润癌4例,阴道镜诊断CIN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86%。结论阴道镜检查方法安全、可靠、方便,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成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任倍莹  孙秀利  徐海燕 《吉林医学》2010,(27):4767-4768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0例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结合病理学诊断。结果:500例电子阴道镜检查中,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诊断以慢性宫颈炎较多,占29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83例,宫颈癌9例,宫颈湿疣8例,正常宫颈6例。电子阴道镜异常图像的出现频率与CIN宫颈癌成正比。结论: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筛查,尤其对诊断CIN和宫颈癌有重要价值。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是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阴道镜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莉  高巧莲  张恩娣  龙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22-2624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诊治的3 541例患者,对其宫颈阴道镜检查结果及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患者287例,其中CINⅠ228例,CINⅡ29例,CINⅢ(包括宫颈原位癌CIS)30例;宫颈浸润癌87例,慢性宫颈炎1 899例,亚临床人乳头状病毒感染(SPI)147例,宫颈息肉4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平滑肌瘤14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亚临床人乳头状病毒感染(SPI)有重要价值。对CIN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统一阴道镜评分标准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组织病理检查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554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异常,或筛查正常而肉眼观察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比较LEEP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变化.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为49.82%.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CINⅡ/Ⅲ级的占14.36%;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Ⅱ/Ⅲ级(含原位癌)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浸润癌的占3.89%.两种方法诊断CINⅡ/Ⅲ级的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6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诊断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的最终诊断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0和0.84,均有很高的一致性;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77%,对CINⅡ/Ⅲ级的漏诊率为20.64%.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有效方法,阴道镜宫颈活检可能漏诊高级别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2010年扬中市免费宫颈癌筛查中159例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刮片细胞学阳性率CINⅠ44.44%、CINⅡ73.33%、CINⅢ76.19%,阴道镜检查阳性率CINⅠ66.67%、CINⅡ88.89%、CINⅢ90.48%.阴道镜检查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刮片(TBS分级)检查,CINⅠ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阳率显著低于CINⅡ和CINⅢ,CINⅡ和CINⅢ的阳性率无差别.结论 联合采用宫颈刮片(TBS分级)、阴道镜、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能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减少CINⅠ的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元月至2008年12月156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中正确率97.6%,假阴性率(漏诊率)2.4%,敏感度为100%.(2)阴道镜醋白上皮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CIN I 88.3%、CINⅡ 93.3%、CINⅢ 100%.(3)宫颈疾病以35-45岁之间占的比例最大(48%). 结论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结果准确可靠,特别对CIN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宫颈癌发生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卢湾区妇幼保健院等3家医院在门诊对9 450例妇女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其中7 699例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结果 经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7 016例,宫颈湿疣21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癌472例.阴道镜诊断慢性宫颈炎6 847例,宫颈湿疣219例,CII及癌633例.阴道镜拟诊为CIN (包括CINⅠ、Ⅱ、Ⅲ)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8%、97.7%、70.5%和99.9%.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的出现率最高,占85.16%,若与镶嵌、碘阴性或白斑同时存在,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结论 电子阴道镜能早期发现CIN和早期宫颈癌,干预其进展,可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并及早治疗宫颈癌,结合病理活检是宫颈癌筛查安全、可靠、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检测系统(TCT)宫颈细胞涂片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尤其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324例宫颈病变患者的TCT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结果并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CT检查炎症及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与病理结果炎症及轻度CIN符合率为86.42%(121/140),阴道镜检查炎症及低度CIN与病理结果炎症及轻度CIN符合率为76.49%(198/25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宫颈炎症及早期CIN,TCT与阴道镜检查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CT检查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SCC)与病理结果CINⅡ、CINⅢ及SCC符合率为56.75%(42/74),阴道镜检查高度CIN及SCC与病理结果CINⅡ、CINⅢ及SCC符合率为76.66%(49/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中、重度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阴道镜检查诊断价值高于TCT.结论 TCT与阴道镜联合检查并配合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可提高宫颈疾病尤其是CIN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从收治的接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或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中抽取125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LEEP术后病理检查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其符合率为50.4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及疣样病变/扁平湿疣]诊断符合率为39.19%,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CINⅡ/Ⅲ)诊断符合率为72.09%。采用Kappa分析后得知,Kappa=0.62,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一致性较高。经阴道镜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8例接受LEEP术病理检查,共5例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CIN),占62.50%,其中1例为HSIL(CINⅡ/Ⅲ),占12.50%;阴道镜确诊为疣样病变/扁平湿疣患者31例,接受LEEP术病理检查,共3例确诊为HSIL(CINⅡ/Ⅲ),占9.68%。此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准确性为100%。结论:阴道镜宫颈活检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一定检出价值,但检出微小浸润癌存在漏诊可能性,筛查HSIL及以上疾病则必要使用LEEP术病理活检,其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0.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华  申艳  王祝鸣 《中国医刊》2003,38(1):37-38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LC-2000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398例。结果:共有422例次宫颈疾病,同一宫颈可同时有两种疾患,以慢性宫颈炎居多,占88.39%。阴道镜异常图像出现的频率与CIN、宫颈癌成正比。CIN和宫颈癌的阴道镜异常图像中以白色上皮、点状血管为多。结论:电子阴道镜是诊断宫颈疾病尤其是CIN和早期宫颈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