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病理对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 (IFP)的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观察 5例IFP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标记。结果  5例均表现为胃肠道粘膜下息肉样肿块 ,向腔内突出炎性生长 ,病变由小的薄壁血管周围环绕具有长的胞浆突起的梭形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在较大的血管周围呈洋葱皮排列。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常以嗜酸细胞为主 ,ABC结果病变组织为纤维及肌纤维母细胞标记。Vimentin( 5 / 5 )、SMA( 3/ 5 )。结论 确诊胃肠炎性纤维性息肉诊断首选病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病理对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的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观察5例IFP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标记。结果 5例均表现为胃肠道粘膜下息肉样肿块,向腔内突出炎性生长,病变由小的薄壁血管周围环绕具有长的胞浆突起的梭形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在较大的血管周围呈洋葱皮排列。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常以嗜酸细胞为主,ABC结果病变组织为纤维及肌纤维母细胞标记,Vimentin(5/5),SMA(3/5)。结论 确诊胃肠炎性纤维性息肉诊断首选病理。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首由Kaijser(1937)描述。国外至1977年累计约200多例。国内文献可收集到80例,加上本文作者的6例共86例。我们以为,本病并不十分少见。由于以往深入研究不够,命名混乱,临床上又无特异性,易与恶性肿瘤混淆,临床医生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命名本病名称混乱,人们从不同角度给与不同名称,诸如炎性纤维性息肉、炎性纤维性假瘤、嗜酸性胃肠炎、特发性胃肠道嗜酸细胞浸润、过敏性胃小肠病、血管周细胞瘤、Loffler氏综合征的胃病变、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等。以“嗜酸性胃肠炎”或“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能较好地反映本病临床  相似文献   

4.
结肠息肉可分5类,即腺瘤性息肉(常见,并包括家族性息肉病和Gardner氏综合症)、乳头状瘤、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息肉样粘膜增生。一般认为,炎性息肉和息肉样粘膜增生与癌的发生无关,错构瘤性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症与癌的关系不明。人口尸检中,约8%有一个以上大肠息肉。Rider报告结肠癌发病率在有息肉者比无息肉者高5倍。而对结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息肉和胃腺癌中抑癌基因PTEN编码产物的变化。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镜中心活检标本和肿瘤外科术后大体标本,其中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型息肉、胃腺癌,每组60例,SP免疫组化检测PTEN基因编码产物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质表达在正常胃黏膜为100%,在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型息肉PTEN蛋白质的表达分别为98.3%,91.6%,78.3%;在胃腺癌中PTEN蛋白质的表达为61.6%。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型息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型息肉与胃腺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炎症性息肉、增生性和腺瘤型息肉以及胃腺癌中,PTEN蛋白呈下调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息肉和胃腺癌中抑癌基因PTEN编码产物的变化。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镜中心活检标本和肿瘤外科术后大体标本,其中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型息肉、胃腺癌,每组60例,SP免疫组化检测PTEN基因编码产物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质表达在正常胃黏膜为100%,在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型息肉PTEN蛋白质的表达分别为98.3%,91.6%,78.3%;在胃腺癌中PTEN蛋白质的表达为61.6%。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型息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型息肉与胃腺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炎症性息肉、增生性和腺瘤型息肉以及胃腺癌中,PTEN蛋白呈下调性表达。  相似文献   

7.
幼年型息肉为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息肉,但亦可发生在成年人。病理上以腺体扩张伴囊肿形成及丰富的纤维性间质为主要特征。长期以来对此型息肉的性质与来源、恶变与否等争论颇大,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些问题,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肠肿瘤病变中CMV DNA的检测及其致病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是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如大肠癌、腺瘤和炎性息肉等。而大肠又是诸多病毒感染的器官之一,特别近年来国内实验报道了在大肠肿瘤病变中发现人疱疹病毒HHV及EB病毒。为了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大肠肿瘤中的检出率以及评估疱疹病毒对大肠肿瘤的致病作用。我们利用巢式PCR技术在大肠肿瘤病变中对巨细胞病毒DNA进行探测,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种类 取经我院手术的大肠肿瘤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块20例,年龄37~64岁,平均53岁。其中恶性病变8例,分别为:腺癌5例,炎性息肉恶变2例,绒…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已屡见报道 ,但对老年复合性息肉却报道甚少。所谓复合性息肉即在同一患者的大肠中患有两者或两者以上不同类型的息肉。本组在 2 2 1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中发现复合性息肉 2 6例 ,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大肠息肉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内镜下黏膜切除技术(EMR)或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完整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32例患者的47个大肠息肉,包括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另选12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及20例结肠腺癌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ⅠR的表达,分析IGF-ⅠR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结果:经Mann-Whitney U检验炎性息肉IGF-ⅠR与其正常黏膜中IGF-Ⅰ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经Mann-Whitney U检验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IGF-ⅠR与其正常黏膜IGF-ⅠR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故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IGF-ⅠR水平比其正常黏膜高.IGF-ⅠR在正常对照组、炎性息肉组、管状腺瘤组、绒毛状腺瘤组和大肠癌组5组病例间经Spearman's双变量等级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4,P<0.001.3组之间从年龄、性别及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IGF-ⅠR水平比其正常黏膜高;IGF-ⅠR在正常组织、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依次增加.IGF-ⅠR在评价息肉处于黏膜增生-腺瘤-癌变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达  何超 《实用肿瘤杂志》2000,15(3):191-192
目的 分析老年人息肉的特点及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 对261例门诊老年人(≥60岁)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41.6%,其特点为:(1)息肉的分布从远侧到近侧大肠呈逐步递减趋势,以直、乙状结肠最多见。(2)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中青年龄组,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3)大肠息肉中各组织学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腺瘤性息肉62.8%,炎性息肉22.9%。癌变率在绒毛  相似文献   

12.
1987年9月至1989年11月在纤维结肠镜(下称肠镜)下,以激光治疗54例结肠息肉,在169颗息肉中,大于2cm者有29例38颗,经临床追踪观察,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9例中,男21例,女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5岁。治疗前经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炎性,息肉27颗,幼年性息肉5颗,腺癌性息肉4颗,绒毛状腺癌恶变2颗。病变直径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了我院1966年至1985年间收治的220例直肠息肉病,其中成人占60.5%,儿童占39.5%,直肠低位者占55.9%,单发性息肉占85%,多发息肉占15%,腺瘤性息肉占75%,炎性息肉占6.8%,总癌变率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老年大肠复合性息肉的认识。方法 在221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中发现复合性息肉26例,观察复合性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老年大肠复合性息肉并非少见,检出率为11.8%,多位于直,乙状结肠,占38.7%,以炎性息肉和腺瘤并存者居多,占89%,恶变率26.9%,多肠段息肉检出复合性息肉率高,为21.3%(P〈0.05),年龄以70 ̄79岁检出率最高,为26.3%(P〈0.05);其检出率与数  相似文献   

15.
宫颈息肉为临床常见的炎性增生病变,诊断并不困难。而当其炎症呈淋巴组织假瘤样增生时,病理极易与粘膜恶性淋巴瘤相混淆.本院1991年发现2例宫颈息肉,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相似、病理诊断曾一度误为恶性淋巴瘤,值得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患者年龄分别为38岁、35岁。职业为医生和商人。患者均因性生活后少量明道出血和白带多而求诊。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息肉.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及肝脾未见异常。B超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宫颈息肉。门诊部息肉摘除送病检。1病理检查息肉肿瘤物分别为1.scmXI·ZcmX0scm和1·s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老年大肠复合性息肉的认识。方法在221例老年大肠息肉患者中发现复合性息肉26例,观察复合性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老年大肠复合性息肉并非少见,检出率为11.8%,多位于直、乙状结肠,占38.7%,以炎性息肉和腺瘤并存者居多,占89%,恶变率26.9%,多肠段息肉检出复合性息肉率高,为21.3%(P<0.05);年龄以70~79岁检出率最高,为26.3%(P<0.05);其检出率与数目、性别无关(P>0.05)。结论要重视老年复合性息肉,对多发性息肉要尽可能做多个息肉病理检查,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普查发现760例直肠息肉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宁县5个公社30岁以上25,842人行大肠癌普查时,发现直肠息肉760例。检出率为2.94%,男女比为1.74:1。息肉体积多在0.6cm以下,占87.4%;距肛缘8-11cm最多,占44.9%;膝胸卧位5~7点多见,占31.8%。镜下分为绒毛腺瘤、混合腺瘤、管状腺瘤、早期腺瘤、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虫卵性息肉、纤维性息肉和其它9型。管状腺瘤最多,占全组的64.2%,此型中60.9%伴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Ⅱ级以上占16.2%。绒毛腺瘤和泥合腺瘤,检出率很低,但皆伴不典型增生,且都在Ⅱ级以上。早期腺瘤无不典型增生。其它各型息肉,多伴有不典型增生,但Ⅱ级以上者甚少。全组,有血吸虫卵沉着者占33%。  相似文献   

18.
钙化性纤维性假瘤1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彤箴 《中国癌症杂志》1999,9(4):297-298,I005
目的 掌握钙化纤维性假瘤的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个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介绍钙化性纤维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相似疾病鉴别。结果 钙化性纤维性假瘤好发于青少年、软组织内,形态上以大量胶原为主,少量纤维细胞、散在钙化小体,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钙化性纤维性假瘤是一种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的软组织假瘤。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分析了我院1966年至1985年间收治的220例直肠息肉病,其中成人占60.5%,儿童占39.5%,直肠低位者占55.9%,单发性息肉占85%,多发息肉占15%,脉瘤性息肉占75%,炎性息肉点6.8%,总癌变率为0.09%,三例家族性息肉,2例癌变,1例有显著增生。根据文献记载及本组病例分析,直肠息肉的好发部位及生物学发展过程均与直肠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科以纤维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切除结肠带蒂(包括亚蒂)息肉15例。息肉大小有1.×1.0cm~2,最大为2.0×1.5×0.7cm~3,病理结果为炎性息肉、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样息肉伴中度不典型增生等,其中高分化腺癌1例(腺瘤性息肉恶变)。息肉切除过程中,由于术前充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肠道清洁,器械、药品准备齐全,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术后酌情处理、严密观察患者,因而无任何意外情况发生,为临床明确诊断提供了依据,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为癌症患者争取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