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醋酸强的松龙皮疹内注射治疗结节性痒疹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8年 1月至 1 999年 1 0月共收治结节性痒疹 4 6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2 9例 ,年龄 1 9岁~ 35岁。 1 4例全身泛发 ,皮疹多达 2 0 0余个 ;另 32例为四肢伸侧散发。病程 1个月~ 2年不等。有 1 5例患者初诊治疗 ;有 31例为复诊 ,经全身抗组胺、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类药物 ;外用皮炎平、肤轻松霜治疗疗效均不明显。治疗方法与结果 :皮疹及周边皮肤常规消毒 ,抽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 5ml,2 %利多卡因注射液 5ml摇匀备用 ,以单个皮疹一注射点自皮疹边缘斜行进针达对侧 ,深度不超真皮层 ,边缓慢退针边用力注射 ,每个皮疹进药 0 .2~0 .3ml…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在3个月前注射了第一针乙肝疫苗,医生要我1个月后去注射第二针。但我因工作繁忙忘记了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请问,我该如何进行补救?山东张翔张翔读者: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接种乙肝疫苗采用的都是"0、1、6方案",即人们完成乙肝疫苗接种需要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其中,第一针乙肝疫苗的注射时间可由接种人自行选择。在注射完第一针  相似文献   

3.
<正> 编辑同志: 近遇乙肝疫苗过敏1例,系首次使用。基本情况如下: 患儿6岁,女,初次注射乙肝疫苗后2小时,全身出现皮疹,搔痒。近日未吃特殊饮食,无药物、植物接触史。 查体:体温37.5℃,全身皮肤有密集散在大小不等红斑丘疹,颜面双眼睑,口唇明显水肿,睁眼及张口均受影响。 治疗:给扑尔敏、维生素C及钙剂治疗。3天后痊愈。  相似文献   

4.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上以2岁以内,尤其4~12个月的婴幼儿突然高热、热退出疹为特点.发热通常为生后第一次发热(疫苗反应除外),发热时一般情况多良好,热退皮疹出现前部分患儿伴哭闹烦躁不安,皮疹出现后精神渐好转.现对我院2002年2月~2010年12月确诊为幼儿急疹的患儿334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1.病例介绍 患儿.男6岁.于5天前被狗咬伤后于县防疫站分次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第二针后出现双眼红肿,全身皮疹,呈片状.不高出皮肤.按之不褪色.住院治疗。 住院后给予10%US.10ml加10%葡萄槽酸钙10ml.静推.5%US40ml加Vitc4.0静推.硫代硫酸钠0.25加5%US10ml静推.治疗4天后皮疹及眼部红肿消失,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为血源性疫苗,接种后一般全身反应轻微,约10%的人局部有轻度反应,但未见接种乙肝疫苗引起婴幼儿过敏性休克的报告.我院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近10年,接种万余人次,在3个月前遇到1例过敏性休克,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男婴,SO天,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出生时正常.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1U,20天时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10Vg,无不良反应.50天时作第二针乙肝疫苗注射10ug.病史无异常.注射当时无不良反应.sh后(郎m)患儿须燥,哭闹,不肯吃奶,30min后,患儿回后青紫,呼之不应.体检:发育良好,面…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醋酸确炎舒松—A与2%普鲁卡因,以1:2配成复方溶液,视皮损大小,注入0.5~1ml药液于皮损结节的基底部,每隔5~7天注射1次,治疗结节性痒疹3例,均获治愈。例1,男,25岁,四肢伸侧,颈及腰背皮肤患有豆大褐色坚硬结节,奇痒10余年,经久不愈,诊断为结节性痒疹。在采用本疗法后,痒症在3~5天后消失,半个月后硬结脱落痊愈,随访8个月无复发。其余2例,经1~2次局部注射法治疗后,在1个月内痊愈。【讨论】结节性痒疹为一较少见的皮肤病,病程长,治疗效果差。经本疗法治疗的3例,效果均满意。我们的体会是:治疗时应注意从结节旁斜刺进针抵基底部,对较大的结节皮损边退针边推药液。垂直进针难以穿透结节;也不宜注射过深,以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黄柏在小儿留置针贴膜致皮肤过敏处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本科收治的留置针贴膜出现皮肤过敏的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临床资料等进行分析,并分析对16例留置针贴膜过敏患儿局部使用黄柏湿敷的疗效观察。结果 6例皮肤损伤轻度患儿黄柏湿敷2次后均有不同程度退疹、症状减轻,6次(3天)后基本转归痊愈;6例中度患儿黄柏湿敷4次后水泡收敛,潮红减轻;8次(4-5天)后基本转归;4例重度患儿4次后水泡收敛,潮红减轻,3天左右结痂,7-8天痊愈。结论小儿贴膜致皮肤过敏的处理中应用黄柏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例 1 男 ,2 5岁 ,因发热 4d入院。患者入院前 4d出现咽痛 ,发热 ,予抗感染治疗后咽痛缓解 ,但发热不退 ,体温在37 5~ 39 8℃ ,伴四肢关节疼痛 ,无红肿 ;伴皮疹 ,发热时疹出 ,热退疹退 ,以躯干为主。无腹痛腹泻 ,无尿急尿痛等。入院查体 :体温 39℃ ,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的红色斑疹 ,压之褪色 ,无出血 ,无抓痕 ,无色素沉着 ,无溃疡焦痂等。余未见异常体征。查血常规示WBC 6 5× 10 9/L ,N 0 80 ,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发热查因 :①急性上感 ;②伤寒。予氨苄青霉素联用氧氟沙星治疗 ,3d后皮疹消退 ,但体温不退 ,改为氯霉素联用氧氟…  相似文献   

10.
月经疹是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皮疹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常于月经前1—3天发生。其状有荨麻疹、丘疹或小疱疹等。均有瘙痒症状。个别有的还表现为结节性红斑、紫癜、色素沉着等症。其疹可分布于全身任何部位,但以四肢及腹部出现较为稠密。这些症状常随月经结束而消退或减轻,故称之为月经疹。笔者运用调理冲任方法治疗月经疹8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已婚6例,未婚2例;年龄21岁——46岁;其中7例月经周期不正  相似文献   

11.
治疗近一年来,我们用溶菌酶治疗水痘患儿84例,年龄最小为6个月,最大为12岁。根据典型皮疹、流行季节及接触史而确定诊断。水痘的自然发展规律,其皮疹在起病后3~5天内陆续分批出现,故斑疹、疱疹、痂盖同时混杂存在,约需6~7天后不再见新疹发出。本文84例用溶菌酶(剂量按每天每公斤10毫克,分3~4次口服)后,在疗程1天内无新疹出现者29例(34.5%),疗程2天内无新疹出现者76例(90.4%),疗程3天内84例均无新疹出现。同时,皮疹演变可顿挫,即针尖样斑丘疹不经疱疹而隐退,84例中,斑丘疹隐退在疗程一天内者19例(20.3%)、疗程2天内者68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性,20岁,确诊血吸虫病,入院前四年来曾先后六次接受锑剂长短程疗法,每次均于治程中期(在锑剂总剂量的1/3~1/2),发生高热、全身严重药物性皮疹,而中止治疗。1963年5月来我所试用小剂量锑剂脱敏疗法,开始时每日注射2毫升,每隔4~5天递增1毫升,直至每日注射6毫升为止。注射至第4针时,颈部及四肢皮肤出现密集细小的丘疹,有蚁行感。继续注射且增大剂量未见皮疹进一步发展,数天后皮疹消退,有轻微脱屑,顺利完成治程。例2:男性,40岁,系晚期血吸虫病,脾脏已切除。  相似文献   

13.
3例水痘肝炎     
1 病例摘要 例 1 患者女14岁,因出现皮疹4天,发热2天于2007 年11月11日入院.入院前4天,腹部有少量水泡疹,略瘙痒,在当地诊所对症处置3天,无好转;次日出现发热,体温为38.2℃,皮疹进一步增多而来我院.患者有明确与水痘病人接触史.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9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05/80mmHg,神志清楚,疲倦,全身可见密布大小不等的水泡疹,泡浆混浊,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已破溃,结痂,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以躯干、面部部为主,口腔粘膜、颊粘膜可见数枚疱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心、肺、腹部无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热皮疹22年,伴头疼17年"于2006年8月11日入院.患者1岁半时(1984年7-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可至39~40 ℃,伴皮疹,集中在躯干、头面周边及鼻周,大片斑丘疹,发红、不痒、不疼,晨4点开始发热,至上午10点后开始退热,热退疹消,隔日再次发热,解热镇痛药治疗可暂时退热,7岁(1990年春天)诉头疼,发热时著,伴恶心,当年秋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当时查腰椎穿刺,诊为:"感染性脑膜炎",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效,后予激素治疗1个月,无发热皮疹及头疼,自行停药10余日再次出现发热头痛皮疹,情况同前,自行间断不规律应用激素(5 mg地塞米松肌内注射)或解热镇痛药治疗至今,一直持续头痛,间断发热皮疹,热退疹消,伴咽痛及结膜充血.  相似文献   

15.
<正> 患儿,男,9岁,以“全身皮疹4天”等主诉于93年12月30日入我科。6天前患儿受凉后引起发烧,在家自服复方APC1片,2天后全身出现红色粟粒样皮疹,略高出皮面,搔痒明显,体温略高,家属未予注意,2天后皮诊转为小米粒至绿豆大小遍布全身的脓疱疹,高出皮面,搔痒,精神差,食欲差,门诊以“药物疹”收入。入院查体:T:36.8℃,P:84次/分,R:20次/分,全身皮肤可见密集的小米粒至绿豆大小的脓疱疹,性状  相似文献   

16.
1976年我们在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疫区及近水库的人群中进行钩体菌苗予防接种,共接种20,123人,接种后出现三例过敏性紫癜。报道如下: 例1:邹××,男,17岁。6月22日在大队医疗站注射钩体菌苗1.0ml。三天后双下肢出现针尖至粟粒大的紫红色皮疹,不疼,微痒,未引起注意。一周后注射第二针,剂量为2.0ml,病情加重,全身出现新鲜出血点,下肢皮疹增多,上肢及躯干也出现皮疹,双膝、腕关节肿胀疼痛伴有功能障碍,腹疼(有时呈阵发性绞痛),排柏油样便十余次。公社医院印诊:过敏性紫癜,与注射钩体菌苗有关。经脱敏和止血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症状又加重,于8月2日转县医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本组2004年8月~2006年8月76例中,男48例,女28例,年龄4~13个月,其中6~10个月64例。全部病例起病急骤,均有发热,体温38.6~39℃8例,39~41℃68例。发热持续天数<3天18例,3~4天48例,>4天10例,生后属首次发热64例(84%)。发热3~5天体温骤降64例,逐渐下降12例。伴腹泻34例,伴流涕18例,伴咳嗽8例,惊厥2例。咽部充血38例,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58例。出疹率100%,皮疹出现于体温下降后68例,于体温下降同时体表开始出疹8例;出疹部位以躯干部为主,四肢远端较少出现;皮疹颜色为淡红色玫瑰疹,斑疹或斑丘疹,皮疹持续2~3天自然消退。2例在病后2个月…  相似文献   

18.
王小兰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1):674-674
为了解矿区儿童HBsAg的水平 ,我们对接种了乙肝疫苗的 10 5名儿童 ,3年后进行调查 ,结果HBsAg阳性率 37.1%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矿区内 10 5名儿童 ,男 5 7例 ,女 4 8例 ,年龄 3岁半 ,母亲HBsAg阴性。出生 2 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第 1针 ,按 0、1、6程序注射完乙肝疫苗。疫苗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 ,剂量 5微克 /支。化验方法为空腹采集静脉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做乙肝全套。2 结果HBsAg阴性 6 6例 ,HBsAg阳性 39例 (男 2 0例 ,女 19例 ) ,阳性率 37.1%。其中男性阳性率 35 .1,女性阳性率39.6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最佳注射时间进行研究性探讨。方法:对接种的1 757名儿童的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比较确定乙肝疫苗注射的最佳时间。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新生儿乙肝疫苗注射时间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对于普通儿童,按0~1~6程序接种(即出生后24 h内及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注射)。免疫效果会维持4~5年,至3~6周岁时再加强注射一次就可产生较高抗体。通过对1 757名3~14岁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的乙肝表面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1 757名3~14岁HBs Ag成阴性的测试者中,抗-HBs Ag阳性率为67.59%,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3~6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78.68%,7~10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66.80%,11~14岁年龄组儿童的阳性率为57.2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学龄前儿童是HBV的易感者,此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产生较高抗体,所以学龄前儿童是接种乙肝疫苗的最佳时期。虽然成年人和老人也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毒感染率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自 2 0 0 2年 3月~ 12月我院计划免疫接种门诊 ,接受 30 0名满 30天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第 2针 ,发现皮肤和巩膜轻度黄染、胆红素值偏高 ,其中 15 0例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后黄疸消退快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 0例高胆血症小儿中男 138例 ,女 16 2例 ,均为足月新生儿 ,顺产 2 0 7例 ,剖宫产 93例 ,出生体重 3 1~ 4 1kg,无产伤及窒息 ,无头颅血肿 ,出生后 2 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第一针 ,均于 30天来我院计免门诊接种乙肝疫苗第 2针。经检查 ,发现皮肤和巩膜有轻度黄染 (采用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制造的Mj33婴儿经皮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