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通过头颅CT和临床检查,回顾性总结分析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11例,原梗死灶出血18例,发生出血性梗死后原有症状加重。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动态头颅CT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与预后。方法 对我科1992年10月 ̄1999年1月收治的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例出血性脑梗死均经CT证实,发病时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经治疗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4例,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等,只要不发生梗死区大量出血,梗死后出血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梗死灶内血液再灌注引起的继发性出血,CT或MRI显示原有的低密度区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阴影。HT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一般认为HI的发生与脑栓塞、梗死灶面积、溶栓、抗凝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等有关。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笔者对56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7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及心源性栓塞为HI的危险因素。据头颅CT表现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结论:头颅CT是诊断HI的可靠手段,对于脑梗死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及心源性栓塞,不论临床症状有无加重,均应在治疗中定期复查头颅CT,及时发现本病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由于梗死后侧支循环的建立,使血液重新涌入梗死的病灶,引起梗死区的出血,脑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死基础上,梗死灶内血液漏出继发出血,CT平扫梗死的缺血病灶中有出血性改变,被称为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由于梗死后侧支循环的建立,使血液重新涌入梗死的病灶,引起梗死区的出血,脑动脉闭塞后在其供血区梗死基础上,梗死灶内血液漏出继发出血,CT平扫梗死的缺血病灶中有出血性改变,被称为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HI)。近几年来,由于CT及MRI的问世及抗凝药物的应用,对临床较重的脑梗死,特别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均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指导神经内科医师更有利于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现将临沂罗庄中心医院40例此类患者作如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晓晖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6):65-67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的认识,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8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预后进行分型。结果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继发性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的多少,按发病时间及部位可分为早发型、迟发型及血肿型、不规则型。早发型及血肿型预后较差。结论出血性脑梗死分型不同,则预后不同。应根据分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6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及意义。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3例中老年脑梗死患者,对其均进行全面性的检查与综合性治疗,再将临床临床诊治特点及意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经过CT、MRI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单发性病灶者24例,表现为多发性病灶者39例。再对患者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积极治疗后,基本痊愈22例,显著好转35例,好转5例;无变化1例,未出现恶化例数,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临床上针对中老年脑梗死患者,通过早期、快速的CT、MRI影像学检查,确定其病灶情况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探讨脑疝的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12年收集的55例脑疝的CT表现。结果:大脑镰下疝23例,小脑幕切迹疝15例,大脑镰下疝合并小脑幕切迹疝17例。结论:颅脑CT平扫能对大多数脑疝做出较为客观的诊断,为临床及早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一侧侧脑室明显移位而无明显狭窄,是大脑镰下疝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12.
现将我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收治42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资料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27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315例,女112例.年龄29~82岁,平均年龄63.5岁,既往无脑梗死病史,均行头颅CT/MRI扫描.首次发病即确诊为脑出血,同时伴发无症状脑梗死212例,非出血部位的有症状脑梗死者39例,混合性卒中(出血灶与梗死灶相同)28例,余为单纯脑出血,经急性期治疗后复查CT/MRI显示均伴发脑梗死.病因调查发现单一病因为高血压324例,冠心病18例,饮酒9例,糖尿病4例,吸烟5例,高血脂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另外多病因中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2例,病因不明24例.临床治疗均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同时促进脑细胞代谢,营养活化脑细胞并降血压、血脂,控制血糖,改善心功能.其中死亡30例,未愈自动出院12例,转院3例,其余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临床随访分析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在急性酒精中毒后48 h内出现肢体、语言、表情功能障碍,经脑CT脑核磁检查确定为脑卒中,对发生卒中部位及临床进行分析随访5年.结果 梗塞部位以基底节区居多,占75%.结论 临床表现重,梗塞面积小,5年随访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0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转化多发生于起病3 d到2周,与大面积梗死、合并冠心病、心房纤颤、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关。本组120例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经治疗后107例预后良好,9例预后较差,4例因同时并发心衰、肾衰等死亡。结论脑梗死后发生出血性转化并非都会使病情加重,早期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为脑梗死血管再通的一种表现,优于阻塞动脉血管未通者,远期预后良好。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正>出血性脑梗死(HI)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后因梗死区血液再灌注等原因所致梗死区内继发出血的现象,临床也称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HT),它是脑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其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转归,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故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对预防和及早诊治,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出血怀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20例出血笥脑梗死病人,详细观察临床特点,并多次复查CT,必要时行增强扫描。结果 所有病例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头痛、呕吐、偏瘫加重及意识障碍加深等),CT表现以不规则出血型改变为主,好发于大脑中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区,大片脑梗死尤心源性脑梗死表现更加典型。结论 脑梗死病人治疗后太加重,CT表现不规则出血型改变者,应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17.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在临床较常见,治疗有一定难度,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和头颅CT表现特征,我们对本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52例中,经头颅CT确诊为HI的3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以减少误诊、提高治愈率。方法 总结 4 0例小脑出血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依出血量多少 ,采用内科或外科治疗 ,显效 2 1例 (5 2 5 % ) ,有效 1 1例 (2 7 5 % ) ,无效及死亡 8例 (2 0 % )。结论 CT是诊断本病的最好方法 ,预后与出血量相关 ,出血量≤ 1 5ml内科保守治疗、出血量 >1 5ml手术治疗均效果满意 ,出血量 >2 5ml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对1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详细观察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加重时复查CT.结果 所有病例在治疗中出现临床症状加重,CT表现以混合型出血改变为主,好发于大脑中动脉或其分支区,大面积脑梗死尤以心源性脑梗死表现更加典型.结论 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症状加重,CT表现以混合出血性为多,应考虑此病. 相似文献
20.
笔者就我院1996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肺结核病患者158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158例 ,男127例 ,女31例 ,年龄50~91岁 ,平均年龄66 9岁 ,年龄分布 :50~59岁48人 (30 3 % ) ,60~69岁59人 (37 3 % ) ,70~79岁36人 (22 8 % ) ,80~89岁12人 (7 6 % ) ,90岁以上3人 (1 9% )。其中1996年21例(13 3% ) ,1997年23例 (14 5% ) ,1998年24例 (15 1 % ) ,1999年29例 (18 3% ) ,2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