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安氏II1分类深覆错畸形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是纠正深覆,即打开咬的问题,这是整个治疗的重点。打开咬的方法有平面导板、摇椅弓等,而笔者采用多用唇弓。咬打开后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多用唇弓有压低上下前牙(P>0.01)而后牙身高不明显(P>0.05)作用,适宜曲线过大的深覆。  相似文献   

2.
打开咬[牙合],矫正深覆[牙合]是正畸的难点,也是在矫治中占用时间较长的一部分,我们在临床上通过应用平面导板和斜面导板配合方丝矫正技术,可以缩短矫治时间,迅速打开咬[牙合],对下颌后缩的病人,可以引导下颌向前,建立良好的覆[牙合]覆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深覆[牙合]的特点和临床矫治要点,为临床矫治成人深覆[牙合]提供参考。方法:对18例青年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用固定平面导板打开咬合,方丝“T”型曲压低上前牙并控制转矩,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矫治前后骨面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前后上下前牙的唇倾度、牙槽高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平面导板加方丝“T”型曲在成人深覆牙合矫治中主要是通过下前牙的唇倾、上下前牙的压低来改善深覆[牙合],对成人深覆[牙合]的矫治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自制[牙合]重建器在OSAHS口腔矫治器重建咬[牙合]中的作用,探索一种操作简便、重建咬[牙合]效果确切,能精确控制下颌在垂直向、前后向及前牙中线位置,且医患双方都易于接受的OSAHS口腔矫治器重建咬[牙合]新方法。方法:[牙合]重建器按照垂直向需打开的距离不同分为大、中、小3个型号,每种型号又按照下颌需前伸的距离不同分3个挡位,每个挡位相距5mm、[牙合]重建器前端设前牙中线引导位。热凝塑料制作,含氯消毒剂消毒,可重复使用。30例研究对象(男23例,女7例),年龄(24.3±53.8)岁。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按照OSAHS口腔矫治器的枪重建要求使用传统枪蜡和自制枪重建器进行咬枪重建,随机数字表选择使用传统[牙合]蜡和自制枪重建器进行咬枪重建的先后顺序,主客观指标对自制[牙合]重建器和传统[牙合]蜡进行OSAHS口腔矫治器咬枪重建的临床效果评价。客观评价指标为:秒表记录两种方法进行咬枪重建全过程所需的时间;主观评价指标为:采用满意度量尺来衡量研究对象对两种咬枪重建的方法与过程的满意程度。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用自制枪重建器进行OSAHS口腔矫治器咬[牙合]重建的时间为(2.11±0.64)min,用传统牙A蜡进行OSAHS口腔矫治器咬[牙合]重建的时间为(13.85±8.51)min,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满意度调查方面,30例研究对象对[牙合]重建器的满意度分别为8.1±0.62,对传统枪蜡的满意度分别为2.5±0.81,枪重建器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枪蜡,两者差异也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枪重建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重复性好,由于其能准确引导患者下颌在垂直向、前后向与前牙中线的精确位置,故使咬枪重建的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5.
平面导板在深覆(牙合)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矫治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作用要点。方法:对18名生长发育期的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用平面导板来打开咬合,并对咬合打开前后的硬软组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①上下后牙及牙槽高度均增加,下后牙及牙槽高度的增加值大于上后牙及牙槽高度的增加值,而对前牙及牙槽高度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②上下颌骨在水平方向上无改变,但下颌平面角与下面高/全面高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大,后面高/前面高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小;③覆[牙合]减小,Spee氏曲线得到整平;④松弛的下唇肌肉得到紧张,从而改善了侧貌外形。结论:平面导板使覆[牙合]减小主要是后牙及后牙齿槽突高度增加的结果,对生长发育期的低角重度深覆[牙合]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功能训练器对乳牙期、替牙期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27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乳牙列患者3例,均为Ⅱ类关系,其中Ⅲ度深覆[牙合]2例,1例伴Ⅲ度深覆盖。替牙列患者24例,其中Ⅰ类关系11例,Ⅱ类关系8例,Ⅲ类关系5例,均表现为前牙区拥挤,其中个别切牙反[牙合]4例,Ⅲ度深覆胎伴Ⅲ度深覆盖2例。均采用肌功能训练器治疗,根据年龄和错[牙合]畸形类型,选用相应INFANT、T4K、IgN训练器,要求患者日间戴用1h以上,晚间睡觉时间戴用,并按要求进行呼吸和吞咽等训练,每1.0~1.5个月复诊1次。结果6~10个月后,24例配合良好的患者,牙齿拥挤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获得完全纠正,面型改善。结论肌功能训练器治疗乳牙期、替牙期因不良习惯及口周肌功能异常导致的错[牙合]畸形是有效的,患者的良好配合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马育霞  郭微  刘亚军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54-1557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方丝弓技术拔牙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名前牙深覆盖达到8~1lmm且ANB平均为7.4^o伴Ⅲ。深覆[牙合]的恒牙期患者,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并对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0例患者治疗后覆盖、覆[牙合]均达到正常,NA-PA平均减少4.4^o,ANB减小2.3^o,SNA减小1.9^o。下颌Spee氏曲线与上颌补偿曲线明显整平。结论: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其改善的关键在于上切牙内收前深覆[牙合]的矫治。  相似文献   

8.
侯玉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7):1803-1804
目的:探讨活动平面导板在深覆(牙合)矫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需要进行深覆(牙合)矫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观察组采用活动平面导板进行矫治,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前牙覆(牙合)时间、打开咬合时间、矫治结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良好,未出现崩瓷或者隐裂,活动修复体基托没有出现折裂;对照组患者2例患者出现隐裂,2例出现活动修复体基托折裂。结论:采用活动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疗效确切,咬合打开时间短,疗程短,是一种治疗深覆(牙合)矫治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军  周洪  邹敏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9):1274-1276
目的:采用Ni-Ti摇椅弓结合Forsus固定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AngleⅡ^1类深覆[牙合]患者,比较分析正畸治疗前和治疗后颅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及特征。方法: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挑选22例治疗结束的AngleⅡ^1类覆[牙合]Ⅱ°以上年龄在10.5~13岁的深覆[牙合]的病例,将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SNA角减小、SNB角增大,下颌骨体和升支长度增加、颌凸角的减小;上下切牙夹角减小、覆[牙合]变浅;Z角、鼻唇角明显增加,上唇突距、下唇突距、软组织面角明显减小。结论:磨牙伸长的同时有下颌升支的代偿性生长;在生长期引导垂直向生长可有效地改善深覆[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窝和关节盘的受力情况。方法:利用CT和MRI对软硬组织的不同成像特点,将两者的图像融合并通过改变前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建立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的几何模型,然后对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力学加载,以观察不同组织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时颞下颌关节的受力情况与正常袷的分布特点相似,但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也有所增加。结论:前牙闭锁性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应力值增大,变化范围的增加可能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节段弓、“2×4”矫治器在替牙期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运用体会,探讨替牙期简易而适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替牙期牙错[牙合]患者172例,年龄7.5~11岁,错[牙合]畸形分别为中切牙间隙、前牙扭转、前牙散在间隙、前牙拥挤、前牙反[牙合]、前牙开[牙合]、前牙深覆[牙合]及深覆盖,均采用节段弓或“2×4”矫治器治疗。结果:172例替牙期牙[牙合]畸形均得到纠正和改善,达到预期效果,完成时间为20~150天。结论:节段弓、“2×4”矫治器有设计灵活、效果明显、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疗程短、患者舒适等优点,适宜应用于替牙期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何贵州 《中国美容医学》2013,(24):2400-2401
目的:比较改良式Hawley保持器与常规Hawley保持器对深覆(牙合)患者矫治结束后的保持效果。方法:选择36例重度深覆(牙合)矫治完成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Hawley保持器进行保持,对照组采用常规Hawley保持器进行保持。戴用保持器2年后,制取模型,测量保持前后的PAR指数7项指标。结果:戴用保持器2年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覆(牙合)指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深覆(牙合)患者经过矫治后深覆豁容易复发,戴用改良式Hawley保持器可以有效防止深覆(牙合)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初步研究影响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治疗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为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WHO出版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抽样调查,采用分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1479名大学生进行错[牙合]畸形检查登记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治疗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为69.46%,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占42.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口腔健康态度、家庭收入、错[牙合]畸形影响美观、影响口腔功能、影响求职择偶、矫治器影响美观、戴用矫治器痛疼不适、治疗费用太贵、治疗时间过长等9种因素影响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治疗行为。结论:本研究采用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徐州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率极低。广泛开展正畸预防治疗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  相似文献   

14.
打开咬,矫正深覆袷是正畸的难点,也是在矫治中占用时间较长的一部分,我们在临床上通过应用平面导板和斜面导板配合方丝矫正技术,可以缩短矫治时间,迅速打开咬(牙合),对下颌后缩的病人,可以引导下颌向前,建立良好的覆覆盖。  相似文献   

15.
李晋  李永明  林杨  郭煜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785-1787
目的:观察Tip-Edge矫治技术Ⅰ期矫治成人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0例成人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Tip-Edge矫治技术进行治疗,Ⅰ期矫治结束后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的头影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患者Ⅰ期矫治平均疗程为4.6个月。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患者咬合打开前后,U1-NA、U1-SN分别减小13.68°(P〈0.01)和12.25°(P〈0.01),UIC-PP减小1.32mm(P〈0.05),U1-NA减小4.16mm(P〈0.01),LI-MP减小2.82mm(P〈0.05),LIC-MP减小2.08mm(P〈0.05),覆[牙合]、覆盖分别减小3.94mm(P〈0.01)和2.03mm(P〈0.01),其他各项测量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成人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Tip-Edge技术可以通过快速压低上、下颌前牙,改善上下颌前牙的倾斜度矫正深覆[牙合]、深覆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应用对生长期安氏Ⅱ^1类骨性错[牙合]的牙、颌、颅面的影响。方法:选择11例早期安氏Ⅱ^1类骨性错[牙合]采用头帽肌激动器联合矫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11例患者经过6~8个月的治疗,抑制上颌骨发育,促进下颌骨生长效果显著。ANB角、U1-NB距、U1-NA距、wits值、覆[牙合]、覆盖减小,SNB角、U1-L1角、Po-NB距显著增加(P〉0.05),上下颌间关系协调。磨牙关系为Ⅰ类或偏Ⅲ类关系。结论:头帽牵引和肌激动器联合矫治适用于骨性安氏Ⅱ^1错[牙合]的早期矫治,可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侧面型。  相似文献   

17.
多用途弓在矫治安氏Ⅱ^1类高角深覆[牙合]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用途弓在矫治安氏II1类打开咬合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前牙深覆[牙合]达Ⅱ度以上的高角正畸病例,平均年龄13.8岁。在矫治中使用多用途弓打开咬合,咬合打开的时间平均3.9个月。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的ANB角减小1.2°;U1-PP距减小0.85mm;LI-MP距减小1.05mm;OB减小4.6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U6-PP距增加0.72mm;L6-MP距增加0.54mm;GoGn-SN增加0.83°;后前面高的比值(S-Go/N-Me)增加1.6%;下前面高的比值(ANS-Me/N-Me)增加2.8%(P〉0.05)。结论:多用途弓在安氏Ⅱ1高角深覆病例的矫治中,能快速有效地压低前牙,打开咬合,上下颌磨牙的垂直高度、面下1/3高度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生长发育期骨性Ⅱ^1类错[牙合]低角型患者的32项X线头影测量值与正常[牙合]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此类患者的颅面软硬组织的变化和特征。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Ⅱ^1类错[牙合]低角型患者60例,治疗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磨牙为远中关系,角ANB〉5°,下颌平面角Go-Gn-SN〈28°),年龄11~13岁,男、女各半。结果SNA角、ANB角、上颌切牙倾斜度(U1-NA)、下颌切牙倾斜度(L1-GoGn)、腭平面角(PP—FH)、上下齿槽座点到功能性[牙合]平面距离(Wits值)、后下面高(PLFH)、上下中切牙覆[牙合]程度(U1-L1/N-Me)、下中切牙高度(Me-L1/N—Me)均明显增加;下颌平面角(Go-Gn-SN)、[牙合]平面与下颌平面角(OP—MP)、[牙合]平面与眶耳平面角(OP-FH)、上下中切牙交角(U1-L1)、前下面高(ANS-Me)、前下面高/前全面高(ANS-Me/N-Me)、前下面高/后下面高(ALFH/PLFH)、下颌基骨长(B'-J’)均明显减少;软组织侧貌唇部突度(NB-Pg'-Ls)、颏唇沟深(Si-Pg'-Ls)、下唇厚度(Li-L1)明显增加。结论骨性Ⅱ^1类错[牙合]低角型患者具有前下面高减少、后下面高增加、腭平面顺时针旋转,[牙合]平面、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深覆[牙合]加重;软组织呈现出上唇突出、下唇卷缩、颏部后缩的突面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前牙反[牙合]和正常殆在息止[牙合]位时舌的自然姿势特征,探讨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舌位置是否有特征性变化。方法征集正常[牙合]志愿者20名(男8名,女12名,正常黯组),平均年龄23.8岁;反[牙合]患者20名(男11名,女9名,前牙反[牙合]组),平均年龄24.6岁。问诊调查舌的习惯姿势位,并用硫酸钡标记舌背中线和腭黏膜中线。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息止[牙合]位侧位片,用t检验比较两组息止[牙合]位的舌位置。结果(1)正常[牙合]组整个舌背在硬腭、软腭处都与上腭完全贴合,舌尖置于上切牙舌隆突处;前牙反[牙合]组为舌背在软腭部有部分贴合,在部分软腭和硬腭区域远离上腭。舌体不易保持贴上腭位。(2)舌体的侧面轮廓在正常[牙合]组呈现向前上挺立,在前牙反[牙合]组表现为后下倾倒状。舌的最高点位置:正常组在硬腭与软腭交界区域;前牙反[牙合]组较正常殆组向下向后移位,在软腭与悬雍垂交界区域。(3)前牙反[牙合]组舌体位置(LP)比正常[牙合]组低(P〈0.01);两组的舌高和舌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息止[牙合]自然姿势位时前牙反[牙合]组较正常[牙合]组的舌位置低。  相似文献   

20.
雍敏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2):214-214
深覆(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殆畸形,其矫治的关键,在于咬(牙合)打开的效果。如何快速而有效的打开咬合,成为正畸工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笔者使用方丝弓技术加固定平面导板矫治14例深覆殆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