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越来越引起关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常用标志物,其含量升高与脑梗死相关[1].笔者对13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hs-cRP浓度测定,以探讨hs-CRP浓度对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与30例健康样本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从病程第1天即开始升高,至第7天达高峰,以后降低,重型患者明显高于中、轻型患者.结论 CRP水平的升高不仅能反映体内炎性系统反应的程度,也能反映脑卒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对ACI患者85例,对照组85例,进行hs—CRP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的hs-CRP,ACI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有斑块组与无斑决组的hs—CRP。结果:ACI组与对照组hs—CRP分别为7.53±1.9和1.86±1.52mg/L,有显著差异(P〈0.01);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别为8.54±3.58和4.16±2.52mg/L,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不同时期hs-CRP含量和3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1)脑梗死患者第1、第3、第7、第21天hs-CRP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第3、第7天hs-CRP含量较第21天hs-CRP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梗死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评估预后,对脑梗死的预测和干预处理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以往血清铁蛋白多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研究.近年来,研究[1]发现其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亦起着重要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highly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作为重要的炎性标志物,其与脑梗死的关系亦为人们所重视[2].作者测定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及hs-CRP水平,探讨二者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梗死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尽管近几十年对脑梗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预后仍相当差,存活者中50%~70%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不是简单的动脉壁脂质沉积性疾病,而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对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脑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脑梗死病情判断的意义.②方法 测定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hs-CRP 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③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CRP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轻型患者血清hs-CRP 浓度变化不明显.而中、重度患者血清hs-CRP 浓度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梗死灶患者血清hs-CRP 水平明显高于中梗死灶和小梗死灶者(P<0.01),而后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 血清hs-CRP 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并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hs-CR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洪雁  方芳 《右江医学》2013,(3):334-33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临床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5例作对照(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梗死面积大小和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与hs-CRP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hs-CRP是脑梗死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子,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和评估病情轻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人院24h内(急性期组)和治疗 2周后(恢复期组)的血清 hs-CRP水平,以50例健康体检人员 hs-CRP含量作对照,观察不同大小梗死灶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脑梗死患者血清 hs-CRP水平变化.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的血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急性期组血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1);大面积梗死患者 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hsCRP水平越高(P<0.01).结论 血清 hs-CRP水平反映了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监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灶大小、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并对其相关程度做出评价。方法:分别采集3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的血脂、血糖、血清hs-CRP样本进行常规检测,对比分析成分差异,关注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较正常水平高(P<0.05),hs-CRP的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血糖、收缩压及年龄的增长呈正比(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增长呈反比(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共200例)为实验组,其中高血压患者100例,非高血压患者100例。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各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用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实验组的Hcy、hsCRP分别是(27.0±7.6)μmol/L、(10.5±2.4)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1.2±2.3)μmol/L、(2.2±0.9)μmol/L(P0.01),高血压组的Hcy、hsCRP分别是(33.5±9.8)μmol/L、(13.5±5.2)mg/L,均高于非高血压组的(24.5±4.9)μmol/L、(10.9±4.2)μmol/L(P0.01)。结论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显示有密切相关,提示联合该二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c-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两组(n=5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并应用促通技术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颅直流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并应用FMA (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cy、hs-CRP水平分别为(11.41±1.15)μmol/L、(9.32±1.87) 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5±4.33)μmol/L、(12.36±1.85) m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MA、BI评分分别为(66.7±24.6)分、(70.5±12.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22.6)分、(47.2±12.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ACI患者146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score)评分,将所有入组病例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7分,82例)、中型组(NIHSS评分7~15分,46例)、重型组(NIHSS评分>15分,18例).测定各组ox-LDL、hs-CRP、Hcy水平及IMT值,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Ox-LDL水平重型组显著高于轻、中型组,中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重型组显著高于轻、中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与轻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重型组显著高于轻、中型组,中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IMT值显著高于轻、中型组,中型组显著高于轻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LDL、Hcy水平随ACI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提示ox-LDL、Hcy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Hs-CRP与ACI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脑梗死的风险预测因子.IMT值反映动脉血管壁形态变化,可作为AS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17例,分为C反应蛋白正常组(CRP≤3 mg/L,115例)和C反应蛋白增高组(CRP〉3 mg/L,102例),对患者随访1年,计算危险比(risk ratio,RR)以比较预后。结果:脑梗死患者CRP增高组预后明显较差。3、6、12个月后的RR死亡分别为3.76、2.58和2.08(均P〈0.05),而3、6、12个月的RR再发脑梗分别为4.51、3.38和2.93(均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能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Hcy、hs-CRP水平和IM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两组颈动脉硬化程度和斑块性质。并比较不同IMT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hs-CRP和IMT分别为(20.61±5.84)μmol/L、(8.16±1.84)mg/L和(1.56±0.34)mm,均高于对照组(12.42±3.67)μmol/L、(1.52±0.67)mg/L和(0.67±0.28)mm(P0.01)。脑梗死组IMT增厚率和斑块形成率分别为26.67%和60.00%,均高于对照组12.00%和34.00%(P0.05,P0.01)。脑梗死组硬斑发生率为9.26%,低于对照组的64.71%;软斑发生率为61.11%,高于对照组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呈增高趋势(P0.01),血清Hcy、hs-CRP水平与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升高,二者与IMT呈正相关,可能共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军涛  牛凡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70-71,74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探讨其变化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ACS患者2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hs—CRP和IL-10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均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hs—CRP和IL-10水平虽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S组患者血清hs—CRP/IL-10比值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SAP组血清hs—CRP/IL-10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和IL-10水平均升高,hs—CRP/IL-10比值增大,示有炎症反应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炎症反应不平衡可能与ACS患者斑块的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17.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晨 《海南医学》2008,19(9):1-2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hs-CRP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148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BP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hs-CRP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8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hs-CRP水平,并按hs-CRP水平将其分为低hs-CRP组和高hs-CRP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既往病史,分析可能影响脑梗死急性期hs-CRP水平的因素.于各患者发病90 d后随访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低hs-CRP组相比,高hs-CRP组年龄较大,糖尿病发病率较高,重度脑梗死人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糖尿病、入院时脑梗死严重程度与hs-CRP水平升高独立相关(P =0.023,0.005,0.014,OR=1.296,1.973,2.399).高hs-CRP水平、脑梗死较严重、糖尿病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独立相关(P=0.001,0.021,0.003,OR=1.072,2.399,1.337).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脑梗死严重程度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hs-CRP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急性期hs-CRP升高可能是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和β-防御素-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40例急性结膜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6和β-防御素-3的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结膜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β-防御素-3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结膜炎患血清hs-CRP、Il-6和β-防御素-3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