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医学》2003,25(11):2118-2120
目的分析6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CD8+、CD8+CD28+、CD8+CD28-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CD4+低于对照组(P<0.05),而化疗前后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CD8+CD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化疗有效者CD4+、CD4+/CD8+、CD8+CD28+升高(P<0.05、P<0.01),而CD8+CD28-降低(P<0.05);化疗无效者CD4+/CD8+、CD8+CD28+降低(P<0.05、P<0.01),CD8+CD28-升高(P<0.01).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效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上检测CD8+、CD8+CD28+、CD8+CD28-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早期全血中CD3^+(CD3阳性淋巴细胞)、CD4^+(CD4阳性淋巴细胞)、CD8^+(CD8阳性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多发伤与免疫的关系。方法观察2005年-2007年我院多发伤患者人院1wk内CD3^+、CD4^+.CD8^+浓度的变化。结果24h内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48h之后CD4^+值降低不明显,而CD8^+降低,CD4^+/CD8^+比值恢复。结论严重多发伤后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在72h之前达到高峰,此后缓慢地回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患者CD8^+CD28^—和CD8^+CD28^+细胞亚群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HCC)病人外周血CD8^ 细胞亚群及CD8^ T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CD8^ 细胞亚群及CD8^ T细胞上CD28分子(即CD8^ CD28^ 和CD8^ CD2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HCC病人CD8 细胞百分率升高,CD8^ CD28^ 细胞百分率降低,CD8^ CD28^-细胞百分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CD8^ CD28^ ,CD8^ CD28^-细胞百分率与CD8^ 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CD8^ CD28^- 细胞数与CD8^ T细胞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HCC病人CD8^ 细胞升高,CD8^ 细胞上CD28分子的表达是异常的,即CD8^ CD28^-细胞数升高。CD8^ CD28^ 细胞细胞数降低;CD8^ T细胞的升高是CD8^ CD28^-细胞亚群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瘦素、CD4^ T/CD8^ T细胞比值的关系。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79例及BMI为18.5~25.0的42例健康者,检测血清瘦素浓度和CD4^ T/CD8^ T细胞比值。结果:(1)不同营养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瘦素含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而CD4^ T/CD8^ T细胞比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2)女性肿瘤患者的血清瘦素含量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BMI为18.5~25.0的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人血清瘦素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肿瘤组CD4^ T/CD8^ T细胞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4)以瘦素为因变量,BMI、性别、年龄、CD4^ T/CD8^ T细胞比值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瘦素含量与BMI、性别显著相关。结论:恶性肿瘤合并营养不良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营养正常和肥胖的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女性高于男性。BMI正常的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正常人无差异,说明此时瘦素还发挥正常调节作用。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瘦素含量的因素中,BMI、性别是最主要的因素。不同营养状况的肿瘤患者之间的血清瘦素水平有明显差异,而与其相对应CD4^ T/CD8^ T细胞比值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瘦素影响免疫反应可能有更复杂的途径和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IL—6,TNF,CD4^+/CD8^+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舒国顺  胡辅珍 《湖南医学》2000,17(6):408-410
目的:揭示重型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2例重型胰腺炎(SAP),15例轻型胰腺炎(MAP)病人和13例正常人(N)的外周血用ELISA法测定IL-6及TNF;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4^+、CD8^+细胞。结果:SAP组IL-6水平明显高于MAP组及N组(P〈0.01),但MAP组与N组比较无差异(P〉0.05)。IL-6大于100pg/ml时预测SAP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93.33%;三组间TNF检出率无差异;CD4^+百分率在SAP组明显下降(P〈0.01)。SAP组IL-6与CD4^+百分率呈明显负相关(r=-0.6196,P〈0.05)。结论:SAP早期IL-6升高和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可能属其早期反应,测定IL-6有助于轻、重型胰腺炎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分析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者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水平。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76例无症状HIV阳性的静脉吸毒者,165例HIV阴性的静脉吸毒者及61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CD3~ 、CD4~ 、CD8~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 /CD8~ 比值。结果:HIV感染组与静脉吸毒组及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间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性(F=105.02,F=159.13,F=220.08,P<0.01=;CD4~ 细胞计数和CD4~ /CD8~ 比值表现为HIV感染组<静脉吸毒组<健康对照组(q=18.4,q=24.6,q=11.1,q=51.8,q=56.7,q=13.3,P<0.01),CD3~ 细胞计数呈现为HIV感染组>健康对照组>静脉吸毒组(q=19.8,q=6.5,q=10.8,P<0.01),CD8~ 细胞计数表现为HIV感染组>静脉吸毒组>健康对照组(q=27.2,q=24.9,P<0.01;q=3.48,P<0.05)。结论:HIV感染和/或静脉吸毒均可不同程度的导致CD4 和CD8 细胞水平的改变,有关静脉吸毒合并HIV感染对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观察三七多糖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只SD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创伤对照组(B)、创伤后三七多糖 2 8 5mg·kg-1 d-1治疗组 (C ) ,5 7mg·kg-1·d-1治疗组 (D)和 114mg·kg-1·d-1治疗组(E)共 5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它组均行双侧股骨离断术 ;共给药 5d ,第 6天早晨取标本 ,使用流式细胞仪测CD+ 4 细胞和CD+ 8细胞 ,用ELISA法测血清IL -2水平 .结果 :创伤后 ,CD+ 4 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1) ,CD+ 8细胞无明显改变 ,但CD+ 4 /CD+ 8明显降低 (P <0 0 1) ,血清IL -2浓度和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不明显 (P>0 …  相似文献   

8.
9.
菌血症患者C4^+/CD8^+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淑华  史兵伟 《海南医学》2009,20(12):141-142
目的动态了解菌血症患者在治疗前后CD4^+/CD8^+的变化是否可以判断疗效。方法选择20-59岁发热且血培养阳性的病人为实验组,18-58岁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外周血CD4^+/CD8^+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菌血症患者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有效后CD4^+/CD8^+比值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治疗不佳组CD4^+/CD8^+比值处于低水平。结论动态测定CD4^+/CD8^+比值可以判断菌血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韶关市老年HIV/AIDS人群首次检测CD4/CD8淋巴细胞数量情况,获得其分布特征,为制定老年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韶关市2008—2015年新发现的老年HIV/AIDS人群全血样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CD8淋巴细胞检测,同时对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共有HIV/AIDS 147例,其中男性患者95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51~83岁,平均(68.51±17.58)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51.02%;本地户籍134例,占91.16%;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67.35%;其次为同性传播24例,占16.33%;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为3~1 254个/μL,平均(282.57±124.56)个/μL;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地区范围、感染途径、性病史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4,P0.05)。结论韶关市老年人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普遍偏低,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应加强早期监测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1.
HIV(+)与肺结核病人CD4~+、CD8~+变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HIV(+)患者与肺结核病人的CD4+、CD8+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均<0.01),HIV/AIDS患者的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0.01或0.05)。结论HIV/AIDS患者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CD4+T细胞是HIV/AIDS重要指标;CD4+T细胞对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  相似文献   

12.
CD_4~+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会性感染与CD+ 4 细胞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2 2例HIV感染者 /AIDS患者CD+ 4 、CD+ 8进行了 3 6例次的检测。结果 CD+ 4 >2 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 3人次 ( 3 3 .3 % ) ,CD+ 4 <2 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 2 0人次 ( 95 .8% ) ,CD+ 4 <10 0个 / μL时 ,共发生机会性感染 2人次 ( 10 0 % )。结论 HIV感染者 /AIDS患者在CD+ 4 >2 0 0个 / μL时 ,机会性感染的发生较少 ,CD+ 4 <2 0 0个 /μL时 ,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杨红  陈果  周良君  贾蜀光  姚卫 《中国热带医学》2013,13(3):335-336,342
目的检测HIV感染者或病人CD4+T淋巴细胞,了解免疫重建时机,分析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绵阳市2007~2010年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228例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按《全国艾滋病防治规划》要求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并对经静脉吸毒传染者、男男同性接触传染和异型性接触传染三类人群CD4+T淋巴细胞进行分析。结果接受HAART的病人63.2%以上免疫重建较好;三类人群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存在差异。结论当CD4+T细胞计数较高(〉200个/μl或〉350个/μl)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免疫重建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和变化幅度较大时,临床医生应结合病毒载量及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58例HIV/AIDS患者舌象(包括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苔位置等)的横断面研究及其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关系的初步探讨,以期阐明艾滋病痛邪的性质、病机特点、经有偿供血感染HIV/AIDS患者的常见舌象、抗病毒化学药物对舌象的影响以及舌象与不同阶段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判断转归预后及治疗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肥大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与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72例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及30例单纯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腺样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并计算CD+4/CD8+值,分析2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细胞数及CD+4/CD+8值分别为42±9,20±7,2.10±0.17,高于单纯腺样体肥大组16±8,11±6,1.39±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细胞数明显多于CD+8细胞数。结论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患者血红蛋白与肝功能、CD4+T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运用观察血红蛋白判断HIV/AIDS合并HCV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抗病毒治疗前的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分别分为A、B、C组,进行肝功能、血红蛋白、CD4+T细胞计数的观察,予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患者A、B、C组各组间贫血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增高,HIV/AIDS合并HCV组中随CD4+T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发生率有不同程度升高.HIV/AIDS及HIV/AIDS合并HCV各组间肝功能与CD4+T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V/AIDS合并HCV发生贫血亦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医证型分布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医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并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并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病毒载量分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320例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布与证型有相关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μL以下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1~350/μL之间时,以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多见;CD+4T淋巴细胞计数大于350/μL,以气血两亏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多见。分析病毒载量与证型的关系发现,VL(HIV血浆病毒载量)500 copies/mL时,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最多;其次依次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和气血两亏型;500 copies/mLVL104copies/mL时,以气血两亏型最多,其次为痰热内扰型,以及肝郁气滞火旺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104copies/mLVL105copies/mL,以气血两亏型为主。结论经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一定的规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中医辨证证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冰  崔丹  闫惠平  赵秀英 《北京医学》2010,32(3):190-193
目的探讨AIDS患者胃黏膜CD4^+T淋巴细胞的丢失、重建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35例AIDS患者胃黏膜组织冰冻切片和PBMC涂片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方法及免疫组化双重染色,观察CD4^+T淋巴细胞的HIV感染情况。结果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1~4年后,AIDS患者胃黏膜单个核细胞(MMC)中CD4^+T细胞计数仍然低于对照组[(37.44±18.00]%vs(50.35±3.41)%](P〈0.01);但PBMC中CD4^+T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42.70±10.66)%vs(51.00±6.60)%](P〉0.05)。②未治疗组与治疗〈1年组胃黏膜MMC中CD4^+T细胞HIV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76±1.92)%vs(1.88±1.56)%](P〉0.05);治疗1~4年组则明显低于未治疗组[(0.54±0.49)%vs(2.76±1.92)%(P〈0.01);三组AIDS患者PBMC中CD4^+T细胞HIV感染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19.44±8.17)%vs(9.76±6.98)%vs(4.95±8.26)%](P〈0.05)。结论相对于外周血,AIDS患者胃黏膜免疫重建可能是不完全的。AIDS患者胃黏膜CD4^+T细胞HIV感染在胃黏膜CD4^+T细胞的丢失与重建延迟过程中可能并非发挥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外周血各组份与CD4 T淋巴细胞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