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与探讨2005~2008年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方法采用VITEK-32型和VITEK-2 Compact型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152株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同时对2008年由ICU(重症监护病房)及非ICU病区分离出的54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52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脓液、血液、尿液等;阴沟肠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该菌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91.7%~100.0%;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80.9%~100.0%,其中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在34.6%~54.2%;2008年该菌对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和91.7%,而非ICU(46株)和ICU(8株)病区中,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3.5%,87.0%,同时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为8.0%~9.7%,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率高,呈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应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严格消毒灭菌,遏制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233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分离菌2116株,革兰阴性菌1225株,占分离菌的57.9%,其中阴沟肠杆菌233株,占分离菌的19.02%.用MicroScan Wor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测定20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版标准,应用WHONET5.1分析软件,计算MIC50和MIC90,判断敏感率(S%),中介率(I%),耐药率(R%).结果阴沟肠杆菌对广谱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80%,对含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45.7%,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33.7%.仅对亚胺培南敏感(94.3%).结论我院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引起重视,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王佩芬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12(2):81-82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从标本中分离同的775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痰液的检出率最高(65.3%)其次伤口分泌物(14.7%),以住院患者为(95%)结果:对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敏感度为88.2%,其次为阿米卡星(50.7%),环丙沙星(29.3%)对青霉素类及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呈高度耐药,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是院内感染的常见 相似文献
4.
78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沟肠杆菌(E.cloacae)是肠杆菌科中的常见细菌,也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其耐药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为了解其耐药状况,并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及时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本文对近3年本院分离的78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临床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院2006-2009年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趋势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207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及ICU;标本的主要来源为痰及咽拭子(75.3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性最高,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及头孢西丁的耐药性最严重,耐药率均>80%.结论 阴沟肠杆菌对8-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形势不容乐观,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参考,同时注意分离菌株的流行趋势,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诱导性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7.
354株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2007年1月~2009年6月间大庆地区354株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分析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仍然最高,为98.7%,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都小于90.0%;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依次为91.6%、90.9%、70.0%、57.7%、57.1%。结论阴沟肠杆菌既存在头孢菌素酶(Amp c酶)问题,又存在ESBLs的问题,且多重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应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内获得性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我市三家医院住院患者分离41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该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达87.8%,对亚胺培南最敏感。结论:本菌的耐药性严重,且有多重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探讨其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感染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至2004年本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2系统鉴定菌种,并用K-B纸片扩散法及微量肉汤稀释法(VITEK2系统测MIC)检测阴沟肠杆菌的体外耐药情况。结果:4年间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明显增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等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到2004年底,亚胺培南仍保持着对阴沟肠杆菌的100%敏感率。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在科室老师指导下,对临床所送的合格标本按照《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接种、分离、培养,采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检测,微量生化反应及K-B法辅助检测。结果从327株革兰阴性菌株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42株(12.84%);神经外科12株(28.57%),骨外科10株(23.81%);痰液22株(52.38%),分泌物14株(33.33%)。药敏结果显示,42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加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1.43%、26.19%、26.19%、28.57%,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40%左右,其余抗生素耐药率都在50%以上。以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为ESBLs检测纸片,阳性率为76.19%。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于神经外科和骨外科,容易引起患者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产酶率高,具有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粤西地区阴沟肠杆菌(ECL)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分离及鉴定阴沟肠杆菌,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五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83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尿液,分别占48.2%、20.5%,其余分别来源于血液、脓液、分泌物等;菌株分布于多个病区;药敏结果显示,均出现较高的耐药水平,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6.4%,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也较高,在60-3%~90.4%之间,但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呈现多重耐药现象,亚胺培南仍为治疗阴沟肠杆菌严重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检出的55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ESBLs)检测,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K-B琼脂扩散法,产ESBLs的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法。结果 55株阴沟肠杆菌在临床的分布以痰液为主,占49.0%,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美平)和亚胺培南(泰能)无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低的耐药率,耐药率为7.27%,对头胞噻肟、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唑啉有较高的耐药率,耐药率为80.0%、100%和100%。ESBLs阳性株耐药率在头胞噻肟、头孢吡肟、头胞他啶(复达欣)、庆大霉素和头孢西丁比ESBLs阴性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阴沟肠杆菌,特别是ESBLs阳性株耐药性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烧伤病房产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57株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均不同程度增加,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同样为烧伤病房常见的院内感染细菌之一,其耐药性不容乐观。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33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aph(3′)Ⅵ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33株阴沟肠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和厄它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唑啉全部耐药,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坦耐药率均在90%以上。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3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63.6%、81.8%。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aac(6′)-Ⅰ87.8%(29/33)、ant(3″)-Ⅰ63.6%(21/33)、aac(3-)II 54.5%(18/33)、ant(2″)-Ⅰ45.4%(15/33)及aph(3′)-Ⅵ24.2%(8/33)。aac(3)-Ⅰ、aac(3)-Ⅲ、aac(3-)IV、aac(6′-)II未检出。携带1种或1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32株(97%)。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阴沟肠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便于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129株阴沟肠杆菌,菌株来源主要为痰占63.75%、尿液占11.63%和其他分泌物。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耐药率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the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ampC gene expression of Enterobacter cloacae.Methods Disk diffusion tests were made for detect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gainst Enterobacter cloacae. AmpC gene wa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verified by DNA sequencing. AmpC gene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antimicrobial agent sensitive phenotype.Results The sensitivity rates of 144 strains to imipenam, cefepime and cefoperazone/sulbactam were 98.61%, 65.97% and 63.89%,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rates of 144 strains to other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 lower. Among the 144 strains 120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 by PCR for ampC. The PCR product showed high homology to the GenBank ampC sequence. Stably derepressed strains, hyperinducible strains and unexpressing or lower level expressing strains accounted for 30.0% (36/120), 37.5% (45/120), and 32.5% (39/120), respectively. Fifty-six out of 120 strains (46.67%) also produced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 The hyperinducible strains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all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 except 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 and cefuroxime, while the stably derepressed strains were only sensitive to imipenam and cefepime. However, sensitivity to cefepime decreased if the strains also produced ESBLs.Conclusions The durg resistant status of Enterobacter cloacae is severe. Clearing out the expressive status of ampC gene will be helpful in selec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linic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7.
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新型氨基糖苷类乙酰转移酶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新型氨基糖苷类乙酰转移酶基因[aac(6')-Ib-cr基因]的分布.方法 PCR检测aac(6')-Ib-cr基因并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纸片扩散法测定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改良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 ERIC-PCR法进行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同源性检测.结果 81株阴沟肠杆菌中,3株aac(6')-Ib-cr基因阳性(3.7%); 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第2、3代头孢菌素等显示多重耐药2株产ESBLs和AmpC,1株产ESBLs;ERIC-PCR电泳图谱型显示,3株aac(6')-Ib-cr基因阳性细菌均不属于同一型别.结论 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存在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为多重耐药、非克隆传播菌株,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间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特点。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结果:2年中共分离阴沟肠杆菌172株,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69株)I、CU(47株)和神经内科(33株)。标本来源以痰为最多,占53.5%。分离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其中头孢西丁和氨苄西林均达到了90%以上。美罗培南、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对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74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基因(14种)。结果 74株中TEM、OXA-1 group、DHA、ACT-1、aac(3)-Ⅱ、aac(6’)-Ⅰ、ant(3”)-Ⅰ、qnr、sul Ⅰ、dfrA1和dfrA17阳性率分别为58.1%、2.7%、27.0%、64.9%、16.2%、64.9%、28.4%、4.1%、74-3%、2.7%和27.0%,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TEM、ACT-1、aac(6’)-Ⅰ、sul Ⅰ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