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救治的文献报道较少。我矿2004年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该批病人14例,均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救治治愈13例,死亡1例,治愈率92.8%。本文即对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损伤的救治经过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特大面积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特大面积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2000~2003年收治的18例特大面积烧伤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治愈15例,死亡3例,治愈率83.3%。结论 综合运用各项治疗措施,如早期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积极气道灌洗、湿化及应用沐舒坦治疗,早期行肺保护性通气、应用生长激素等,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我院 2 0 0 1年 1~ 12月共收治 16例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 ,治愈 14例 ,死亡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17~ 39岁 ,平均 30岁。烧伤面积分别为 95 / 10 0 (Ⅲ度 /总面积 ) 1例 ,95 / 982例 ,85 / 982例 ,80 / 972例 ,75 / 95 4例 ,35 / 5 2 3例 ,2 6 / 30 3例。均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1 2 治疗方法1 2 1 气管切开 ,氧气治疗 伤后立即行气管切开 ,吸入高浓度氧 ,数小时后 ,血中HbCO可降至正常 ,再改为低于 35 %氧气。方法先经鼻给氧 ,待气管切开后再从气道给氧 ,可提高血氧浓…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大面积烧伤,尤其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5年~2012年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的病史资料,探讨烧伤后不同时期的抢救及治疗措施。结果:经早期抗休克、气管切开、正确创面处理、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治愈率达84.6%。结论:早期积极抗休克,尽早气管切开、正确的抗感染、创面处理及适当的营养支持才能提高烧伤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程兵  赵学军 《海南医学》2011,22(10):107-108
目的探讨环氧乙烷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特点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环氧乙烷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结果经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法,6例患者均救治成功。结论环氧乙烷由于其自身理化特性,在造成皮肤黏膜接触烧伤的同时,其挥发性蒸汽容易造成吸入性损伤,经积极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1月 ,我院烧伤科救治重度烧伤并发吸入性损伤 ,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 12例 ,应用呼吸机合理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均为男性 ,年龄 17~ 39岁 ,平均 (2 8.5± 3.2 )岁。烧伤面积 :70 %~ 97.5 %体表烧伤面积 (TBSA) ,平均 (80 .5±3.6 ) %TBSA。烧伤原因 :钢水烫伤 5例 ,瓦斯爆炸烧伤 3例 ,电烧伤并发火焰烧伤 2例 ,火焰烧伤 2例。均并发吸入性损伤。全组患者均有严重呼吸困难 ,R >30 /min ,缺氧 ,发绀 ,呼吸道分泌物多 ,肺部听诊单侧或双侧可闻及罗…  相似文献   

8.
吸入性损伤是当前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病死率一般在15%~35%,重度吸入性损伤可达90%[1,2].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吸入性损伤病人283例,占同期住院烧伤病人的8.6%,33例死亡(其中5例放弃治疗),病死率11.7%.现就283例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解除呼吸道通气功能障碍是吸入性损伤早期最迫切的治疗任务之一,其行之有效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气管切开。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对吸入性损伤病人实行早期气管切开的适应症选择和教训有以下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0.
苗兴建  王建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95-1596
目的:探讨火焰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2011年3月—2015年1月17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全组平均烧伤面积(18±8)%,Ⅲ度面积(8±6)%,均伴有头、面或颈部烧伤,并伴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对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治愈16例,1例因病情危重死亡,全组总治愈率为94.1%。结论火焰烧伤并吸入性损伤,通过合理及时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和指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时机和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0年12月间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入院后早期接受气管切开治疗。年龄10~70岁,烧伤面积3%~100%,死亡41例(23.6%)。伤后8小时内气管切开者102例,9~16小时27例,17~24小时21例,25~48小时10例,伤后49小时以上14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轻度损伤30例,中度损伤69例,重度损伤75例。结论 对密闭环境下头面部深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可适当放宽气管切开术的指征,伤后24小时内气管切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付发祥  宋蕾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01-1102
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手术时间4 min-8 min,平均(5.7±1.34)min;发生置管困难3例,气管狭窄2例。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在头颈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急救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输液问题. 方法对在1992~2002年间收治的56例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的诊断、输液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休克期的输液情况可归纳为:第1个24h总入量2.2ml/(%TBSA.kg),其中胶体 0.5ml/(%TBSA.kg),晶体1ml/(%TBSA.kg),其余为水分.第2个24h总入量1.8ml/(%TBSA.kg),其中胶体0.4ml/(%TBSA.kg),其余为晶体、水分各半.单纯烧伤与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输液情况,两者并无差异. 结论各种输液公式均可为休克期补液提供参考,最重要的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输液,以保证病人平稳渡过休克为最终目的.单纯烧伤和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休克期输液量并无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爆竹火药爆炸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对救治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4例中治愈59例,病死率29.8%。结论爆竹火药爆炸伤的吸入性损伤并发率高,病死率亦高。救治应早诊断,早治疗,保持气道通畅。伤后立即吸入高浓度氧或纯氧;预防性、及早地气管切开,应用带湿化的PEEP机械通气和气道灌洗;早期处理创面,切、削痂去除坏死组织,防止内脏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道湿化法用于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呼吸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大面积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呼吸道输液泵持续湿化法,对照组采用呼吸道间断推注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粘膜出血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道输液泵持续湿化法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人工呼吸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时机。方法:将183例吸入性损伤病例以8 h为界,分为两组,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分别为96例、57例和30例,行气管切开者84例。结果:全组死亡22例,8 h以内吸入性损伤按照气管切开参考指标,经气管切开者死亡率与8小时以后经气管切开者死亡率比较,2χ=9.099,P=0.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性损伤根据气管切开参考指征,对符合标准的早期预防性切开,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IS例氨烧伤合并重度吸人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合理补液、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诊断明确后即行气管切开并辅以机械通气、休克期后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支气管肺泡灌洗、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是其主要的治疗措施。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治愈14例,好转1例,无死亡,治愈率为93.3%。结论:抓早、抓好各项治疗措施,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早期气管切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下呼吸道黏膜大面积坏死及清除脓血痂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改良气管切开术抢救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12例。常规气管切开暴露颈段气管3~5环,以颈4环为中心,上下弧形切除少许气管软骨,长度不超出2个气管环,分别缝合同侧的皮肤与气管切口1~2针,插入气管套管。结果:改良气管切开术可随时取管,方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时清除下呼吸道阻塞物,预防发生再窒息,12例患者无1例因呼吸道阻塞而死亡。结论:改良气管切开术不仅解除了喉梗阻,而且可观察下呼吸道病变及能有效、安全的清除阻塞物。  相似文献   

19.
何为虎  汪涛 《四川医学》2001,22(11):1018-1019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吸入性损伤后气道粘膜及肺泡上皮的修复作用。方法:依据纤支镜结果将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分别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相应时段进行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摄像记录纤支镜所见及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质含量、胶体渗透压(COP)与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在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中,其气道修复时间BFGF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提前4.5天与3.3天;发生出血、气管支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的机率平均降低64.65及31.9%。BFGF治疗组的BALF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COP以及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BFGF治疗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能促进气道粘膜及肺泡上皮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4例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的治疗分析,探讨适宜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以及减少其相关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吸入性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对其机械通气治疗的模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中治愈21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于吸入性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积极的意义,合理选择和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两种新的通气模式HFJV和HFOV与PEEP/CPAP相比,同样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