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患者 ,女 ,4 1岁 ,因月经不规则 8年 ,腰背部酸痛 5年 ,B超示右肾结石 ,以“肾结石”收住泌尿外科。于 1999年 3月行右肾结石取出术 ,术后感左腰腿痛再次入院。骨科体检时发现右髋骨骨折 ,查血钙 3 2 4mmol/L ,磷 0 78mmol/L ,CT示甲状腺后低密度灶 ,诊断为右甲状腺肿块 ,右甲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历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右肾切开取石术后12年余,发现右肾结石5年"收入院。患者12年前因右侧腰腹部持续性绞痛,至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右肾结石、右肾积水,并行右肾切开取石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患者5年前健康查体时,行泌尿系统B超示:右肾小结石、右肾积水,间断服用排石药物治疗,未见结石排出。近5年随访检查发现右肾结石进行性增大,遂来我单位就诊,行泌尿系统B超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2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3个月余”于2018年8月10日收入我科。患者3个月前体检时发现甲胎蛋白升高,行上腹部MRI检查提示肝占位,考虑为血管瘤,未予特殊治疗。2周前,患者于外院复查甲胎蛋白>1210μg/L,行腹部CT检查示肝右叶占位,由肝右动脉供血,考虑为肝癌,为求进一步诊治于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乙肝病毒携带史42年,未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余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2岁。因发现右肾结石10年,尿路感染15天于2011年4月6日入院。10年前检体时发现右肾结石,呈铸型,无腰腹部疼痛,无畏寒、发热,无肉眼血尿,在外未行治疗。15天前出现尿液浑浊,发热,最高体温达38.5℃,无寒战,无恶心、呕吐,伴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在当地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侧腰部包块3年"入院,3年前曾因"右肾结石"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半月即感刀口部不适,后洗澡时发现刀口周围隆起,予以腹带包扎,大便、咳嗽时隆起明显增大,排尿增加腹压时无力,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治疗早期肾癌已部分取代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逐渐成为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重要术式[1]。然而,同期发现小肾癌合并同侧梗阻性肾结石的病例较罕见,文献报道仅为1%[2]。此类病例的治疗方案存在很大争议。目前国内尚无一期行LPN及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的相关报道,Baccala等[2]曾报道过相似病例,但腹腔镜下置入输尿管软镜未找到结石,一期手术失败。我院近期为1例患者行一期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及同侧肾盂切开取石术。患者男,45岁,汉族,体检发现右肾结石并随访2年,外院行CTU发现右肾背侧上极占位,  相似文献   

7.
晏吉宾 《腹部外科》2006,19(1):36-36
例1,男性,42岁。于20d前出现右下腹痛,当地医院以“急性阑尾炎”给予消炎治疗,症状缓解。近3d再次出现右下腹痛,伴发热体温38.5℃。血常规:WBC15.0×109/L。体检:右下腹压痛,腹软,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决定拟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发现,阑尾为急性炎症,行阑尾切除术。同时发现,回肠距回盲部25cm的部位有一段异常肠管与正常回肠并行,约10cm,肠管比回肠稍细,与正常肠管粘连紧密。行部分回肠切除术,剖开肠管,可见两肠腔相通。病理报告:肠重复畸形。例2,男性,6岁。因腹痛、腹泻、粘液血便3d,小儿科以“细菌性痢疾”收入院。体检:腹部膨隆,无…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8岁.因右腰部反复疼痛10余年,加重伴腹胀1天于2005年4月26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及肉眼血尿,既往B超检查示"右肾结石",对症处理后缓解,未做特殊治疗.体检:右肾区叩击痛,右肾下极达脐下5 cm水平.  相似文献   

9.
例1女,32岁。右侧腰部肿块增大伴右下肢跛行约1个月,于1992年5月24日入院。发病以来伴有畏寒、发热、尿混浊、尿频、尿急和尿痛,患者纳差、消瘦。体检:体温38.5℃,贫血貌,右上腹部可扪及12cm×10cm×8cm肿块,界限不清,触痛明显。右腰部饱满,皮温高,有波动感。右下肢呈屈曲状态,活动受限。腹部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提示右肾结石,右肾无功能,左肾功能正常。B超提示右肾结石并有肾周脓肿,右腰部脓肿。行有腰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见脓腔呈多房性,与右肾周相通,下至骼岭下2cm处。吸出粘稠脓液约400ml,脓液细菌培养为奇异变形…  相似文献   

10.
老年患者肾脏手术并发脑梗死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79岁,体重57k。因右腰痛5月余,右腰流脓1月余入院。术前诊断为右肾结石继发感染,肾周脓肿及右腰部窦道形成。房颤史3年,心功能Ⅲ级,间断服用地高辛。B超示:右肾缩小及右肾结石;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心电图示: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HR)74次/min;术前化验检查凝血功能未见异常;其余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变异右肝管损伤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中因胆囊管汇入右肝管而导致右肝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现右 肝管损伤,行右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恢复顺利,分别随访1.5年和4年,无胆管(再)狭窄。1例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右肝管损伤,行右肝管端端吻合术,12号T管支撑6个月予以拔除,随访2年无胆管 狭窄。结论 为防止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损伤变异右肝管,术前行MRCP检查、术中辨清胆囊三角结构, 正确解剖胆囊三角;腹腔镜胆囊切除困难及时中转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右肝管横断,首选行右 肝管端端吻合;若右肝管端端吻合困难,行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发现右肝管结扎离断行胆管空肠吻合。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性 ,12岁 ,学生 ,于 1995年发现右前臂中段有一花生大小的肿物 ,质硬 ,未作处理 ,于 2 0 0 0年发现肿物迅速增大 ,达鸡蛋大小 ,疼痛 ,前臂及手运动、感觉无障碍 ,来院检查 ,X线平片右尺骨中上 1/3交界处见一 14cm× 8cm低密度、溶骨性破坏区 ,病灶边界清楚 ,呈膨胀性生长 ,病灶周围有薄层骨壳存在 ,骨壳内呈肥皂泡样改变。初诊为右尺骨骨化纤维瘤 ,行右尺骨 10cm肿瘤切除取自体右腓骨 12cm移植于骨缺损处 ,AO钢板内固定。术后病理报告 :右尺骨骨纤维结构不良。2 0 0 2年患者再次因发现右前臂肿物复发入院 ,入院后查体见右前臂中上 1…  相似文献   

13.
病人 男,42岁。18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扩大”。40岁起无明显诱因间断发作心悸,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外院行超声心动及CT示:右房扩大。曾口服倍他乐克、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佳。2005年7月,心电监护示:“房扑一比一下传”,心室率250次/min,伴血压下降,收缩压60mmHg(1mmHg=0.133kPa)。晕厥。心电图示右束支不完全传导阻滞。X线胸片正侧位示右心房大,心胸比率0.6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发现和避免较大副右肝管(最大径>3 mm)损伤及损伤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7例LC术中存在较大右副肝管患者围手术期的病例资料。结果 7例较大副右肝管均在术前行MRCP检查时发现,并在术中证实。其中副右肝管损伤1例,术中发现漏胆后一期行胆肠吻合,术后随访期内出现胆管感染,反复发作,予以保守处理,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前常规MRCP检查、术中精细操作、熟悉胆道变异,是预防LC术中较大副右肝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住入ICU需要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啶组在行纤支镜检查前15min给予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并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μg/kg,10min匀速泵入,随后以0.2~0.4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达到镇静程度为Ramsay评分4级,直至纤支镜检查结束。对照组仅行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开始前和检查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电图ST-T段变化。结果:与纤支镜检查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在纤支镜检查结束时心率明显加快、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且与右美托咪啶组检查结束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美托咪啶组纤支镜检查后心率、血压轻度升高,但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美托咪啶组ST-T下移或抬高大于0.05mV的患者仅5例,而对照组为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在行纤支镜检查时给予右美托咪啶适当镇静可以稳定患者的循环系统,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为1例肾输尿管多发性结石患者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时发现部分肾结石随尿排出,继之用加压冲水方法将剩余肾结:百全部冲出,认为此法虽适应证有限,但有其一定的优越性,特介绍如下:患者男性,44岁,1980年11月13日住院。间断性右腰痛10余年,有时为绞痛并向右下腹放射,伴血尿.曾摄 X 线片诊断为肾结石,间断性药物治疗2年无效。一般情况良好,双肾未能触及。腹部平片右肾区显示数枚结石阴影,最大者1.4×1.2cm,第一骶椎右缘处有1.4×1.5cm 圆形钙化阴影,IVP 示右肾积水,左肾正常,诊断右肾输尿管多发性结石并肾积水。11月1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作右肋缘下斜切口,腹膜外显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采用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的8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男60例,女23例,序肾结石43例,右肾结石30例,双肾结石10例,其中孤立。肾1例。结果本组83例患者除1例术中改开放,2例结石残留,其余均一次性碎石取石成功,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92min。术后复查血红蛋白下降8~27g/L,尤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1~2d拔尿管,2~5d拔除肾造瘘管后出院,4周后返院拔除双J管。结论侧卧位PCNL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rimary hyperoxaluria,P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多发性肾结石和肾功能衰竭,单纯肾移植术后预后不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最终确诊为AGXT基因突变的Ⅰ型PH,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肌酐升高4月余,规律透析4个月"入院。2017年12月体检发现右肾结石并  相似文献   

19.
病人:女性,37岁,因“反复右下腹痛2年,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1d”于2007年5月入院。2年来反复发作右下腹隐痛,偶为发作性绞痛,排便后可缓解,伴轻度腹泻,伴纳差、低热。入院前1天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恶心、呕吐。病程中病人睡眠、饮食欠佳,体重下降约10k。体检:体温38.7℃,血压95/60mmHg,贫血貌,营养差,腹稍隆起,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计数12.5×10^9/L,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5岁。1991年因阵发性头痛、高血压,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甲状腺左叶肿块,行手术切除,病理结果为甲状腺髓样癌。术后症状不改善,CT发现右肾上腺占位,在我院行开放性右肾上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提示嗜铬细胞瘤,术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次年又发现右侧甲状腺肿块,如枣大小,未作处理。因阵发性头痛、高血压等症状复发半年,且出现声音嘶哑,于2002年8月再入我院,体检示颈前偏左可及约3 cm大小结节,质中,表面光滑,活动较差,右侧可及数个约1 cm大小肿大淋巴结,活动可。CT提示两侧肾上腺区域可见大小不一的分叶状肿块。经腹腔路径行腹腔镜左侧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