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20mg/kg野百合碱隔周2次腹腔注射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PAH组以及阿托伐他汀组。在第0周(第1天)和第1周末(第8天)以野百合碱(20mg/kg)2次腹腔注射建立大鼠PAH模型。首次腹腔注射的同时,阿托伐他汀组大鼠通过灌胃接受10mg/(kg·d)的阿托伐他汀。第2周和第4周末分别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WT%)、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百分比(W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R)、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iR)。结果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第2周末,3组大鼠mP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4周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AH组和阿托伐他汀组mPAP明显升高[mPAP:(33.55±3.47)、(25.46±4.04)比(18.91±2.13)mmHg],但阿托伐他汀组低于PAH组(均P0.05)。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的第2周和第4周末,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H组和阿托伐他汀组WT%、WA%水平较高[第2周:WT%:(42.17±4.12)%、(33.83±1.23)%比(28.95±2.97)%;WA%:(65.91±4.92)%、(58.37±3.42)%比(49.08±2.84)%;第4周:WT%:(55.79±4.15)%、(40.69±2.53)%比(29.38±4.50)%;WA%:(79.75±3.30)%、(64.11±3.18)%比(49.44±6.28)%],但阿托伐他汀组低于PAH组(均P0.05)。同时,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大鼠肺小动脉的EDdR和EDiR;但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管收缩功能未发生改变。结论以20mg/kg野百合碱隔周2次腹腔注射可以建立稳定的PAH模型。阿托伐他汀通过改善肺动脉血管重塑以及血管舒张功能缓解野百合碱诱导的PAH。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压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内皮素-1及受体的影响。方法 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模型。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野百合碱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每组各8只。通过Masson染色显示肺泡内动脉血管壁肌化情况;测定收缩期肺动脉压力(S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I)、血清及肺匀浆中bFGF和受体、肺匀浆中内皮素-1及受体水平,各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①高、低剂量治疗组与野百合碱组相比,SPAP[(40±13),(53±10)与(68±10) mm Hg]及RVI (0.36±0.06,0.38±0.03与0.44±0.05)均降低(P<0.05);②高、低剂量治疗组与野百合碱组相比,血清bFGF均降低[(2.3±1.9),(2.7±1.3)与(6.9±5.4) pg/ml,P<0.05];③高、低剂量治疗组与野百合碱组相比,肺泡内动脉血管壁肌化程度改善及肺小血管中肌性动脉数量减少。结论 吗替麦考酚酯抑制血管肌化、降低SPAP和RVI,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bFGF、内皮素-1及受体的表达抑制平滑肌增殖,从而达到缓解PAH。  相似文献   

3.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9):847-854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AH组以及阿托伐他汀组(ATO组),其中15只用于动物实验,另外15只用于细胞实验。PAH组大鼠接受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PAH模型,ATO组大鼠除了腹腔注射野百合碱之外,通过灌胃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野百合碱造模后第4周周末,Western blot检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乙酰辅酶羧化酶2(ACC2)、磷酸化ACC1(P-ACC1)和磷酸化ACC2(P-ACC2)。另外,以肺组织和PASMC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以及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染色法来评估PASMC增殖水平。结果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第4周周末,PAH组的SREBP1-c、ACC1和ACC2在肺组织内以及PASMC内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ATO组的水平较PAH组升高。野百合碱干预后,大鼠肺组织以及PASMC内的PCNA、P-ACC1和P-ACC2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阿托伐他汀可部分逆转这一过程。同时,MTT染色显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BB)干预过后的PASMC的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这一过程[对照组(0.15±0.01)比PDGF-BB组(0.27±0.04)比10~(-5) mol/L ATO组(0.17±0.02)比10~(-6) mol/L ATO组(0.20±0.0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PASMC增殖,而这一作用可能是由于其调节脂肪酸代谢相关SREBP1-c/ACC通路而产生。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辛伐他汀减轻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梗阻性肺动脉高压(PAH)模型肺血管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环磷酰胺(CTX)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AH)模型进行干预,观察CTX在该模型中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建立MCT诱导的PAH模型,用CTX对模型进行预防干预和治疗干预,分别在建模2、4周,通过右心导管技术测量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与模型组比较,判断干预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移植不同细胞数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及移植后不同时间内ADMSC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内的定植情况。方法实验分两部分:(1)不同时间细胞定植(时效):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肺动脉压对照组1(Ctrl1)、肺动脉高压组1(PAH1)、正常肺动脉压移植组1(Ctrl1-ADMSC)和肺动脉高压移植组1(PAH1-ADMSC)。PAH1和PAH1-ADMSC腹腔注射野百合碱。Ctrl1-ADMSC和PAH1-ADMSC于野百合碱注射2周后移植1×10~6/mL ADMSC。各组分别于移植1、3、7、14和21d后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取肺组织切片并予滂胺天空蓝和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ADMSC在肺血管的定植。(2)不同数量细胞移植与定植的关系(量效):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肺动脉压移植组2(Ctrl2-A)、肺动脉高压移植组2(PAH2-A)。PAH2-A腹腔注射野百合碱。2周后各移植5个不同细胞数量(A0:0、A1:5×10~5、A2:1×10~6、A3:5×10~6、A4:1×10~7/mL)的ADMSC,21d后观察mPAP及ADMSC的定植。结果(1)PAH1-ADMSC中肺血管中定植的ADMSC呈时间依赖性减少[1~21d分别为(12.00±3.29)、(7.00±1.69)、(5.50±1.41)、(4.13±1.25)、(1.75±0.71)个]。与PAH1比较,PAH1-ADMSC的mPAP在移植7d后降低[(23.36±2.47)比(27.37±2.18)mm Hg,P0.05]。(2)PAH2-A中肺血管定植的细胞数呈细胞数量依赖性增加[0、(3.13±1.25)、(7.00±2.00)、(13.25±1.91)、(22.00±8.05)个];对比移植细胞数为0的PAH大鼠,移植(1~5)×10~6时,PAH大鼠的mPAP显著降低[(28.6±3.0)、(26.0±1.7)比(39.8±1.8)mm Hg,P0.05]。结论ADMSC可定植于肺血管内,并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的mPAP;最佳移植数为(1~5)×10~6/mL。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循环压力升高为特征的严重肺循环疾病,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法舒地尔(fasudil)作为一种新型异喹啉磺酰胺衍生物类Rho激酶选择性抑制药,已用于PAH的临床治疗。本文观察法舒地尔治疗老年中重度PAH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6型腺相关病毒(r AAV6)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Zs Green在野百合碱诱导的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大鼠中的转染效果及表达,为进一步利用此病毒载体进行PAH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AH模型组和PAH病毒组,每组8只。PAH模型组和PAH病毒组大鼠颈背部皮下单次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建立PAH模型,造模后1d PAH病毒组大鼠气管内注射100μl含1×1011vg r AAV6-Zs Green液,PAH模型组大鼠气管内注射等体积PBS,正常对照组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且气管内注射等体积PBS。造模3周后各组大鼠称重,采用右心导管法检测右室收缩压(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取大鼠新鲜肺组织制备冰冻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查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肺动脉中膜厚度(WT)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Zs Green荧光强度变化。收集游离心脏标本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Zs Gre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AH模型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造模大鼠RVSP、m PAP、RVHI和WT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提示野百合碱诱导PAH大鼠造模成功。荧光显微镜下可见PAH病毒组大鼠肺组织中Zs Green平均荧光强度(A值)为33.471±5.14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581±1.871和PAH模型组的4.167±1.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在肺组织中呈广泛分布,包括肺血管内中膜。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PAH模型组和PAH病毒组大鼠肺组织中Zs Green蛋白相对表达量(灰度值)分别为0.072±0.017、0.067±0.019和0.317±0.062,PAH病毒组大鼠组肺组织Zs Gree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AH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PAH病毒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肺组织结构紊乱并未比PAH模型组大鼠明显增加。结论 r AAV6可介导Zs Green转染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提示r AAV6-Zs Green可能成为PAH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研究表明免疫和炎症反应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 hypertension,PAH)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系统评估特发性PAH患者切除肺中,不同管腔大小的肺动脉中炎症细胞的数量和横断面分布情况,并与健康捐赠者肺作比较,同时在野百合碱诱导的PAH大鼠模型中,应用其所对应的镜像异构适配体NOX-A12阻断基质细胞衍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尤其是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相关PAH,在临床上仍然是治疗的难点,预后较差。动物模型对疾病的研究必不可少,在现有的PAH动物模型中,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PAH模型的炎症反应在PAH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可能是最接近CTD相关PAH发病机制的模型。利用该模型探索控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药物的应用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将对建立CTD相关PAH动物模型以及应用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MCT组和MCT/G-CSF组,腹腔注射MCT诱导大鼠PAH模型,采用G-CSF腹腔注射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动员结束后行肺组织CD34免疫组化染色,第5周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处死大鼠,取肺、右心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1.动员结束后第2天,CD34+细胞浸润至肺血管平滑肌层和血管内皮细胞周围,以及肺泡间隔内;2.实验第35天,MCT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明显狭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CON组(P<0.01);3.MCT/G-CSF组肺血管病变明显改善、肺泡结构完整,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低于MCT组(P<0.05)。结论:G-CSF可以动员骨髓干细胞并归巢致受损肺组织内,部分逆转PAH的血流动力学和病理学改变、减缓PAH的进展,用于PAH的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重构为主要病理改变,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升高为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严重者因右心衰竭而死亡,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1])。本课题采用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梗阻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并使用TG2抑制剂对大鼠PAH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大鼠肺组织中TG2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探讨TG2在PAH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机制,为防治PAH肺血  相似文献   

13.
林伟  吴昊  王毅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5):1145-1148
目的 通过皮下注射野百合碱诱导Sprague-Dawley(SD)大鼠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并探讨尾加压素Ⅱ在此肺动脉高压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野百合碱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野百合碱组一次性皮下注射60 mg/kg野百合碱,正常对照组以皮下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作对照.给药3周后通过右心导管术检测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trl组)、肺动脉高压组(PAH组)和阿司匹林不同剂量治疗组(ASA 0.5组,ASA 1组,ASA 2组,ASA 4组)。PAH组、阿司匹林各剂量治疗组于第0天一次性腹腔注射MCT 50 mg/kg。从第l天开始,阿司匹林各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0.5、1.0、2.0 mg·kg~(-1)和4.0mg·kg~(-1)·d~(-1)灌胃,共30d。第31天,对各组大鼠进行以下检测:(1)统计大鼠的体质量和生存率;(2)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3)心脏大体标本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4)肺组织染色切片,运用IPP 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肺小动脉增厚指数(PATI)。结果与PAH组比较,ASA 2组和ASA 4组体质最增加[(464.6±62.6)g和(473.2±77.2)g比(424.9±68.5)g,均为P<0.05];ASA各治疗组合计生存率较PAH组明显提高(83.75%比60.00%,P<0.05);与PAH组比较,ASA各治疗组sPAP明显下降(均为P<0.05),RVHI显著降低(均为P<0.05);除ASA 0.5组以外,其他阿同匹林治疗组的PATI较.PAH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阿司匹林1、2 mg·kg~(-1)·d~(-1)和4 mg·kg~(-1)·d~(-1)能有效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减轻右心室肥厚和肺小动脉增生。  相似文献   

15.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为恶性进展性疾病。随着PAH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患者预后较前明显改善。在肺动脉高压中心确诊的PAH初始治疗患者,建议其接受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其中,对于特发性PAH、药物相关性PAH和遗传性PAH患者应进行急性血管反应试验,评估应用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急性血管反应试验阴性的PAH患者建议应用初始靶向药物联合治疗,高危患者建议联合静脉前列环素类药物。治疗3~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若为低危状态应继续治疗并规律随访;若为中危状态,推荐联合使用靶向药物;若为高危状态,建议使用包括静脉注射前列环素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并进行肺移植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PAH组、ADSCs组、导入空载慢病毒的脂肪干细胞治疗组(ADSCs-V组)和APN基因修饰的脂肪干细胞治疗组(ADSCs-APN组)。野百合碱(MCT)腹腔注射构建大鼠PAH模型,建模成功后14 d ADSCs组、ADSCs-V组和ADSCs-APN组分别经颈外静脉注射1 ml浓度为1×106cells/ml的ADSCs、ADSCs-V和ADSCs-APN。其他两组注射等量PBS。治疗3 w后分别收集各组大鼠血清,采用磁共振(NMR)技术进行血清NMR氢谱检测分析各组代谢物浓度。采用Chenomx NMR Suite 8.0软件对NMR数据进行PCA、PLS-DA统计分析,利用排列检测方法评价PLSDA模型的质量。结果 PAH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代谢物中血清葡萄糖、乳酸浓度明显升高,血清丙氨酸浓度明显降低。ADSCs-APN移植治疗能降低PAH大鼠血清葡萄糖、乳酸浓度,升高血清丙氨酸浓度。单纯ADSCs移植治疗不能明显改变PAH大鼠代谢模式。结论 APN基因修饰ADSCs移植治疗可以改善MCT诱导的PAH大鼠的Warburg效应和丙氨酸代谢异常,这是其进一步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血管重构的重要机制。单纯ADSCs移植治疗对PAH大鼠的代谢模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2020年6—11月,适应性喂养1周后将27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H组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各9只。PAH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溶液(60 mg/kg)以构建PAH模型,对照组大鼠单次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从第2天起,对照组、PAH组大鼠给予0.5%羟乙基纤维素钠灌胃(3 ml·kg-1·d-1),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灌胃(60 mg·kg-1·d-1),持续给药3周。PAH组中1只大鼠在实验第18天死亡。检测三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重构指标[右心室肥厚指数(RVH)]、肺血管重构指标[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PAM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血浆环磷酸鸟苷(c GMP)、心房利钠肽(ANP)。结果 PAH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RVSP、RVH高于对照组(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RV...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激活,对肺叶切除联合野百合碱注射,诱导重度肺动脉高压(PAH)的预防作用。方法:左肺切除+野百合碱注射建立大鼠重度PAH模型。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Resorcinolnaphthalein(Res)对照组,C组为PAH组,D组为Res预防组,E组为Res+A-779干预组。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弹力纤维染色分析肺血管病变;ELISA、Western Blot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各主要成分的水平。结果:处理3 w后,C组大鼠mPAP、RVHI明显升高,出现了严重的肺动脉中膜肥厚、内膜增生(与A组比较,P<0.05),D组上述4项指标明显减轻(与C组比较,P<0.05);E组则比D组病变严重(P<0.05)。ACE、Ang-II及AT1R水平,D组明显低于C组(P<0.05),而ACE2、Ang-(1-7)及Mas水平D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Res激活ACE2可以抑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平衡,可能是其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迄今为止,尚无特异性药物可完全治愈PAH。现有的分子靶向药物,如内皮素受体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环前列腺素类似物等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依然不能遏制PAH的进一步恶化。为了改善现有的治疗,必须探究新颖的治疗靶点。近年,许多研究证实了分子类物质(尤其是蛋白类分子)在PA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这些蛋白类分子可分为受体类  相似文献   

2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并有复杂发病机制的疾病.表现为肺循环的压力和阻力的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治疗棘手.近年来,PAH的诊断、分类不断更新、完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治疗药物也在不断探索.为PAH的诊治开拓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