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稚颖  李法曾 《中药材》2007,30(7):780-785
目的:对中国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进行分类鉴别研究。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十字花科独行菜属10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果:独行菜属植物气孔器在叶上、下表皮均有分布,气孔类型主要为不等细胞型,其次为无规则型,在少数植物种类中偶见平列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或弓形、浅波、波状;独行菜属植物在叶表皮特征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一种植物叶上、下表皮同形或近同形,叶表面仅被单毛或无毛;扫描电镜下叶片角质层通常具有条状波纹,气孔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叶表皮细胞形态、垂周壁式样、气孔类型、气孔指数与气孔器大小以及叶片角质层特征等对该属种的区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叶表皮特征研究可用于中国独行菜属种间分类鉴别研究,为该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应用和开发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唇形科香薷属药用种类提供生药学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唇形科香薷属30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形态特征。结果本属植物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在属内变异较大,大致分为平直至弓形,浅波状和深波状三种类型。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变异较小,仅有两种为平直至弓形,两种为浅波状,其余种类多为深波状。所有种类气孔器在叶下表皮均有分布,部分种类在叶上表皮有分布,其类型主要为横列型、具有三个副卫细胞的Diallelocyctic和不规则型。结论香薷属的叶表皮细胞特征不具有系统学意义,但具有一定的分类鉴定和生态学意义。在香薷属药用种类的鉴别中,叶表皮细胞特征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半夏属叶表皮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半夏属叶的表皮特征。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我国半夏属5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叶表皮细胞有多边形和不规则形2种形态;垂周壁式样有平直、弧形和波状3种类型;平列型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呈随机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夏属植物5个种间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气孔指数、气孔长度、气孔宽度以及气孔长宽比均表现种间差异性。结论研究结果为半夏属植物的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7,(7)
目的:对山东菝葜属(Smilax)4种药用植物的叶微形态特征进行比较鉴别。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山东菝葜属4种药用植物的叶表皮和叶横切面微形态特征。结果:叶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气孔类型、气孔指数、气孔器大小以及叶片平周壁与气孔器微形态特征为山东该属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别提供了重要的微形态学证据。其叶横切面特征则具有较高的生态学意义,也可用于种间鉴别研究。结论:本研究可用于山东菝葜属药用植物分类鉴别,也为山东菝葜属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产21种卫矛属药用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积累卫矛属Euonymus L.药用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方面的分类学资料,以探讨和解决分类学中的一些问题.方法:29份材料包括卫矛属5个组的21种植物(16种,4变种,1变型)叶表皮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皮细胞一般呈不规则皱波状或者多裂深波状.气孔只存在于下表皮细胞(白杜和半常绿白杜除外).气孔类型有无规则型、不等型、环列型及其过度类型.结论:研究表明,一些叶表皮形态特征(角质膜、保卫细胞形状、气孔外拱盖内缘、气孔外拱盖表面、气孔类型)包括能为卫矛属植物鉴定提供一些解剖学证据,支持如下分类处理:长梗刺果卫矛、刺果藤杜仲、疏花刺果卫矛应并入刺果卫矛;半常绿白杜并入白杜;披针叶卫矛应并入西南卫矛.  相似文献   

6.
贯叶金丝桃粉系由贯叶金丝桃制成的细粉或极细粉包装与贮存贮存于避光、防潮的密闭容器中。标签注明植物拉丁名、药典名和来源的植物部位。美国药典参考标准<11)USP贯叶金丝桃昔(Hy-peroside)标准品和USP贯叶金丝桃素(Hyperieln)标准品。植物学特征该粉末为浅黄至浅绿棕色,有芳香气味。所含的表皮细胞呈长多边形,并具加厚的连珠状垂周壁,有的带有平列型气孔(偶有不规则型)。所含的叶和尊片的碎片含裂生油和色素腺。所含的花瓣表皮细胞退缩而窄长,壁薄,为平直或波形垂周壁。含有退缩的、木质化并变粗的环状或网状导管,含有木质化、纹孔化…  相似文献   

7.
麻黄属6种植物茎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及微形态特征观察,为其遗传育种及分类研究提供重要微观特征和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6种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密度、气孔长轴、短轴、气孔形态及茎、叶表面特征。结果:6种麻黄属植物之间气孔密度、茎、叶表面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气孔表现出典型旱生植物的特征,略下陷,气孔保卫细胞被厚的角质层覆盖,并形成突起状角质唇状物;气孔大小、形状在种之间无明显区别;叶表面、茎表面气孔均属于无规则型,但形状明显不同,前者主要呈长方形或六边形,后者为窄条形或哑铃形。结论:麻黄属植物气孔的类型及特征比较固定和保守,气孔的大小、形状仅在种内有变异,种间差异较小,分种的价值不大,但在植物分类上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景天属4种药用植物及2种混淆品的叶表皮显微特征,为它们的鉴别提供依据,并进一步探讨气孔参数在药用植物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叶表面片显微鉴别的方法,比较它们(部分种包括不同采集地的样品)的叶表皮细胞形态及气孔参数(包括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宽比)的共性与差异,确立鉴别特征。结果:6种植物叶除具有部分共性特征外,在叶片上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排列状况、气孔分布以及叶缘细胞的形态上有各自的特征。结论:可综合利用叶片、叶脉、叶基部及叶缘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排列状况将景天属4种药用植物及2种混淆品一一鉴别;气孔指数与气孔密度对景天属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铁皮石斛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其茎进行性状特征研究,对其根、茎、叶进行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研究。结果铁皮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4~5个旋纹;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质坚实,易折断;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铁皮石斛根、茎、叶的横切片显微特征如下:根被细胞壁具网状增厚,呈网纹状,木质化的外皮层细胞与通道细胞间隔排列,中皮层细胞中有草酸钙针晶束。茎表皮边缘有10~11个浅波,内侧的黏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基本组织中有网状增厚的细胞和排成4~5圈的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叶下表皮有多数气孔存在,叶肉组织内含少数草酸钙针晶束,叶脉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铁皮石斛根、茎、叶的粉末显微特征如下:网纹状的根被细胞成片;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茎纤维束周围的细胞中含有类圆形硅质块,纵行排列;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导管主要为梯纹、网纹导管;木薄壁细胞常附着于纤维束旁,垂周壁呈连珠状。叶气孔为药用单子叶植物特有的四细胞型气孔。结论所确定的铁皮石斛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均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可作为铁皮石斛的真伪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准确鉴定和进一步研究开发葛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葛叶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药材质脆,气微清香,味淡,微苦涩。显微特征为:上、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被角质层。上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着生,下表皮非腺毛较长,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为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粉末绿色。非腺毛为单细胞,长圆锥状,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多为平轴式,导管为螺纹导管。薄层色谱可检出葛根素的特征斑点。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对葛叶的鉴定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贺敏  王森  张红瑞  黄勇  周艳  夏至 《中草药》2021,52(23):7331-7338
目的 研究叶表皮形态特征对药用植物显微鉴定的意义。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测绘器对25科40种药用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观察、分类和研究,对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0种药用植物气孔轴式分为不规则类、不等类、横列类、平列类和四细胞类5种类型,47.5%的种类属于不规则类;表皮细胞形态分为不规则形、多边形和矩形,其垂周壁分为平直、平滑、V-波形和U-波形4种类型;50%的药用植物气孔指数在10~20,45%药用植物气孔密度为100~200个/mm2,70%药用植物叶片气孔器长宽比为1.00~1.50,为宽椭圆形,42%的药用植物气孔面积在401~600 μm2;77.5%药用植物叶片脉岛数在1.00~10.00个/mm2;88.2%药用植物栅表比在1~10。结论 单一叶表皮特征在药用植物显微鉴定中虽有物种差异性,但不具有专属性,多个叶表皮特征的结合或基于多个叶表皮特征建立的植纹是药用植物显微鉴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冬凌草叶片形态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8种不同叶型冬凌草叶片形态特征、叶表皮特征的观察及叶片主要性状的测量,探讨冬凌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为其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冬凌草叶型多样性进行了观察描述,并采用直尺对叶片主要性状如:叶长、叶宽、叶先端长、宽度进行了测量;对不同叶型冬凌草叶表皮进行了剥离和临时制片,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其叶表皮特征。结果不同叶型的冬凌草其表皮细胞的形状、气孔类型均相同,但其叶基形状、叶长、叶宽、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上表皮细胞和下表皮细胞的数目、气孔长度、宽度及气孔密度等)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冬凌草在长期栽培过程中叶外部形态特征及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出现了一定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11种鼠尾草属叶片和叶柄解剖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刘世勇  王龙  王红玉  张利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4):2629-2634
对11种鼠尾草属植物叶片和叶柄的解剖学特征进行比较。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11种鼠尾草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测量了表皮、木质部、韧皮部等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种鼠尾草叶片均为异面叶,叶片和叶柄表面均覆有毛被。上下表皮均由1层细胞构成。在叶片和叶柄横切面上不同种鼠尾草属植物的结构有差异。其中上表皮厚度等9个解剖特征可作为鼠尾草属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并为鼠尾草属植物亲缘关系鉴定提供了解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柿属药用植物的营养期辅助鉴别方法,对该属6种植物的叶片脉序、叶表皮形态、叶解剖结构、叶粉末等特征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所观察的该属植物叶片的二级脉与三级脉具有鉴别意义;该属植物叶表皮皆具有单细胞非腺毛,大多具有腺毛;个别种的粉末中可见石细胞。通过研究,获得了柿属药用植物叶片的主要区别点,并据此建立了实用的鉴别检索表,为柿属药用植物的营养期鉴定和柿叶生药基原植物的准确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淫羊藿为常用补肝益肾中药材,近年来,其基原问题较为复杂,鉴别研究多重视药典品种或同属相关基原品种,而对其伪品的关注很少.该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基原准确的淫羊藿药材和栓皮栎标本,并通过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方法比较,报道了一种淫羊藿的伪品——壳斗科植物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的干燥叶.研究发现,两者在叶脉、叶缘齿尖等性状特征,以及中脉维管束、非腺毛、表皮细胞垂周壁和草酸钙结晶等显微特征均具有明显区别;且薄层色谱斑点存在差异.研究可为淫羊藿的真伪鉴别和监督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枸杞叶生药学进行研究,为其新资源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形态组织学法和薄层色谱法研究枸杞叶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特征,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枸杞叶中的甜菜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系统描述了枸杞叶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主要包括枸杞干燥叶颜色、形状、大小及叶端、叶柄等性状特征。观察到叶柄密布棒槌状小腺毛、主脉下表面圆齿状等微性状特征;叶横切面显微图完整且详细地呈现了下陷气孔、腺毛、砂晶囊、簇晶、方晶、栅栏组织、厚角组织等重要特征;叶表面有不定式气孔和不等式气孔类型,观察到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得到枸杞叶中芦丁和绿原酸的薄层色谱图;20批宁夏枸杞叶中甜菜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856%。结论 在《宁夏中药材标准》《宁夏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宁夏枸杞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描述,首次对其微性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枸杞叶薄层色谱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广西鸡屎藤属6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准确区分广西的鸡屎藤属类生药。方法:按常规生药鉴定。结果:叶的质地、有无毛茸、毛茸的性质和花序的形态;有无非腺毛和石细胞以及它们的大小、形状和表面特征,叶表皮的角质纹理、细胞外壁突起情况,次生木质部的发育情况,含晶细胞和木纤维的形状及分隔等显微特征均有明显区别。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种间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