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残存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成年杂种妊娠犬脐血,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脐血间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向肌源性细胞分化,DAPI荧光标记,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灌注移植入成年杂种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区域,2、4、8周取心肌标本,采用HE染色及TUNEL法检测犬心肌梗死模型中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为脐血间质干细胞,在5-aza诱导作用下可向肌源性细胞定向分化,2、4、8周后在移植区域观察到带荧光的心肌纤维和细胞核,排列方向与残留心肌组织基本一致,荧光标记的肌纤维相互连接。经TUNEL法检测可见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梗死区域均有凋亡的心肌细胞分布,但移植组凋亡细胞明显低于非移植组;HE染色有相似的阳性率,阳性细胞多具有凋亡的形态特征。结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除能形成心肌再生外,尚能减少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的心肌细胞凋亡,达到延缓心室重构的目的。应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杨国红  王伟 《医学综述》2009,15(7):981-983
心肌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干细胞移植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体内外可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目前进行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表明局部移植MSCs可以促进血管再生,阻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为更有效的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静脉移植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及早期抗炎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及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 (rMSC)培养后 ,制备成悬液备用。 3 7只SD大鼠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 ,随机分为 4组 :ArMSC加地塞米松组 (n =10 ) ;BrMSC组 (n =10 ) ;C地塞米松组 (n =10 ) ;D心肌梗死对照组 (n =7只 )。 4周后 ,观察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相比 ,rMSC加地塞米松组、干细胞组的左室结构与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5 ) ,干细胞组低于地塞米松加干细胞组 (P <0 . 0 5 ) ,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联合抗炎治疗心肌梗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移植转染HSV1-tk报告基因的BMSCs至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探索报告基因显像用于活体监测移植BMSCs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OI=100的Ad5-HSV1-tk转染BMSCs后,对BMSCs活性和分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并鉴定。采用Ad5-HSV1-tk体外转染BMSCs(3×106个细胞),随后移植到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左心室下壁心肌后,采用Micro PET/CT成像(18F-FHBG)进行活体监测移植干细胞。对完成显像研究后的心肌组织进行相关体外分析。结果:采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HSV1-tk转入BMSCs后,干细胞的形态及流式表面抗原特征没有改变。随后将BMSCs移植到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左心室下壁,成功采用18F-FHBG Micro PET/CT显像在心脏移植区域获得了干细胞的特异性影像,大鼠心脏区域18F-FHBG摄取为(0.413±0.128)%ID/g;对照大鼠心脏区域18F-FHBG摄取仅为(0.017±0.003)%ID/g。随后体外分析证实HSV1-tk基因在BMSCs中正确表达。结论:移植在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的BMSC可以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进行在体示踪,HSV1-tk报告基因可以用于活体监测移植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5-氮杂胞苷(5aza)诱导后能否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及诱导后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后能否存活,为心肌细胞的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从人脐带华尔通氏胶培养出MSCs,检测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表面标记。经5aza诱导,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RT-PCR方法检测诱导后细胞能否表达心肌细胞标记物,诱导后细胞经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移植到梗死心肌,观察移植后细胞能否存活。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5aza诱导后能表达心肌细胞标记物,诱导后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后细胞能存活。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5aza诱导能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诱导后细胞移植至体内能存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心肌细胞移植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出现CD34^ 造血干/祖细胞,然后将其注射入致死量照射小鼠体内,以研究其重建造血功能。方法 胚胎干细胞自由分化形成胚胎体后,加入造血刺激因子混合液以诱导产生CD34^ 造血干/祖细胞,将这些造血干/祖细胞注射入经致死剂量照射的小鼠,观察小鼠存活率的改变,并取存活2个月的小鼠骨髓和脾脏,PCR检测嵌合体形成。结果 体外分化第13日CD34^ 造血干/祖细胞比例可高达17.36%,将这些细胞注射入致死量照射小鼠后,可提高存活率达86.67%,存活小鼠的骨髓和脾脏均检测到供体来源的细胞。结论 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获得CD34^ 造血干/祖细胞,且后者具有其相应的正常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供体数量不足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干细胞具有不断增殖和分化的潜能而成为胰岛细胞来源的研究热点。胚胎干细胞和骨髓、胰腺、肝脏等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胰岛内分泌细胞。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如何提高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效率和改善分化所得胰岛细胞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NKX2.5融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NKX2.5-pEGFP)质粒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基因修饰后MSCs移植入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评价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构建NKX2.5-pEGFP基因质粒,以lip02000将质粒转染入MSCs。将基因修饰后MSCs植入心肌梗死后10d的大鼠心肌梗死区(MSCs组,n=20),同时将注射等体积无血清改良依格尔(DMEM)培养液于心肌梗死区的大鼠作为DMEM组(n=20)。移植注射后4周,通过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左室缩短分数(FS)等研究其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移植4周后,MSCs组大鼠LEvF[(79±4)%]较DMEM组[(47±3)%]显著提高(P〈0.01),MSCs组大鼠FS[(48±9)%]较DMEM组[(25±6)%]显著提高(P〈0.01)。结论:移植NKX2.5基因修饰后的MSCs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最近研究表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在体内外均可以发育分化出神经组织细胞,这对于了解神经发育的机制和研究神经组织退化性或者脑组织损伤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及其基因表达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杨关林  李峥  陈岩  张哲 《医学综述》2009,15(1):34-3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化为各种组织的能力。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最危重的病症之一,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发病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穆叶赛  程祖亨 《医学综述》2007,13(14):1096-1097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成许多种类的细胞,包括心肌细胞。近年来,骨髓干细胞已被用于心肌再生。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改善了梗死心肌的功能。移植的时机是骨髓干细胞能否分化成心肌细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宿主心肌匹配整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与宿主心肌匹配的解剖结构基础.方法 采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1 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模型.术后1周,将来自同种供体、经体外扩增和Rt-GFP转染MSCs后植入梗死区.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MSCs分化的心肌样细胞缝隙连接(Connexin-43)的表达.结果 植入梗死区中的MSCs表达Connexin-43.移植组梗死区面积缩小,左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脏功能改善.结论 移植的MSCs通过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电机械匹配结构即缝隙连接(Connexin-43),使新增加的心肌细胞能够与宿主心肌同步收缩,从而更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Human neural stem cells (HNSCs) can be isolated from both the developing and adul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HNSCs can be successfully grown in culture, are self-renewable, and can generate mature neuronal and glial progeny. Embryonic HNSCs can b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specific neuronal phenotypes. HNSCs successfully integrate into the host environment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to the developing or adult CNS. HNSCs transplanted into animal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have induced functional recovery.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rials are difficult to assess, but have not become overtly apparent throughout preclinical investigations. Major hurdles remain to be overcome before human clinical trials can be embarked up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锌指转录因子(GATA4)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GATA4-pEGFP基因质粒,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利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入MSCs。40只SD大鼠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于术后10 d测定心功能指标。将模型鼠随机分为MSCs 组和DMEM组,每组各20只。MSCs 组将GATA4-pEGFP基因修饰的MSCs植入心肌梗死后10 d大鼠心肌梗死区,DMEM组同时注射等体积无血清DMEM于心肌梗死区。移植注射后4周,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和左室缩短分数(FS)。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呈梭形或条形,贴壁生长 。 GATA4-pEGFP重组基因质粒转染MSCs 2周后,可见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移植4周后,MSCs组大鼠LEVF(85%±7%)明显高于DMEM组(47%±4%)(P<0.01); MSCs组大鼠FS(52%±6%)明显高于DMEM组(35%±8%)(P<0.01)。结论: GATA4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心房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方法选实验用小型猪12头,结扎左前降支远端,制造心梗模型。同时取左心耳少量组织,酶解后体外培养扩增心房细胞。28d后将实验猪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将体外培养扩增的自体心房细胞移植至心梗区,对照组移植不含细胞的培养液。移植前和移植后4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两组的左室功能,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检查心梗区移植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扩增得到的是包含心房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的混合细胞,移植至心梗区后可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值。心梗区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可见移植的心房细胞。结论自体心房细胞移植至心梗区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是较理想的心肌细胞移植备选细胞。  相似文献   

16.
艾旗  袁春菊 《医学综述》2014,20(21):3908-3910
近年实验研究与初步临床研究表明,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减少心肌梗死体积,促进心肌梗死区域血运重建,增加有功能的心肌细胞数量,并改善心功能,为心肌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总体疗效有限,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移植干细胞在心肌内存活率低、定向分化不足。近期国内外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环境是移植干细胞在心肌内存活、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促进心肌梗死缺血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毛细血管新生,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等。5-氮胞苷诱导、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和用心肌细胞裂解液培养以及仿生电刺激等方法都可诱导干细胞有效分化为心肌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为心肌梗死后7~28 d。干细胞在移植局部横向分化为心肌也受到质疑。干细胞移植是否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心肌样细胞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能定向分化成心肌样细胞。本研究旨在将分离出来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标记后注射到心壁内,观察其能否分化成心肌样细胞。方法:将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用Brd U标记,将标记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注射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的大鼠左心室壁内,假手术组仅注射等量的培养液(元细胞)。结果:反复传代可获得大量纤维状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rd U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标记率约为41.4l%。手术组细胞注射部位心脏组织中部分细胞内可见抗心室肌肌凝蛋白重链单克隆抗体(MHC)、抗Brd U抗体及抗心房利钠肽抗体、抗Brd U抗体双染色阳性颗粒,假手术组仅为单染色阳性颗粒。结论:移植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能在心脏提供的特殊微环境下分化成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增殖和标记,同时以液氮冷冻左室游离壁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分别将2×106个细胞悬液或冷D-Hanks液注入心肌梗死区数个不同部位。于移植后1周、2周和4周依次获取心肌梗死区标本。随机于第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各抽取两个标本进行透射电镜检查,凋亡细胞计数,RT-PCR检测所有标本bcl-2 mRNA的表达。结果:部分心肌细胞呈调亡细胞初期形态改变,实验组和对照组调亡指数分别为0.02和0.08。bcl-2 mRNA在术后第1,2及4周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加(P<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量两组均呈迅速降低的趋势(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可促进心肌梗死区Bcl-2蛋白表达,并减轻大鼠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存在多种组织内的成体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脂肪组织和脐带血。随着对MSCs分离、培养、鉴定的程序化、标准化,使其成为实现心肌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MSCs植入受损心肌后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抑制心肌重构、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然而MSCs体内存活时间短、有形成肿瘤风险,使其尚未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为提高MSCs的治疗潜能、保障其治疗安全,基因修饰、药物诱导、生物工程等多种方法从基础走向了临床,使MSCs成为实现心肌修复的优质资源,为心肌梗死、终末阶段心力衰竭带来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