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刺激束旁核(PF)对正常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鼠脚内核(EP)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探讨不同频率电刺激PF对EP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管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不同频率电刺激PF对正常和PD状态下大鼠EP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和模式的影响。结果PD模型鼠的EP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较正常大鼠增加20.34%(P〈0.01)。高频刺激(强度0.4mA,波宽0.1ms,时程5s,频率130Hz)PF使93.65%正常大鼠及96.30%PD模型鼠的EP神经元放电活动受到抑制,且抑制效应时程具有频率依赖性。结论高频刺激PF可以减少基底神经节输出核团EP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丘脑底核电刺激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电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ian S  Zhuang P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7):3321-3324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细胞电活动、脑深部刺激(DBS)电极触点位置与帕金森病(PD)症状改善的关系。方法19例PD患者在接受STNDBS治疗的同时采集细胞电活动和肢体EMG。应用单细胞分析、相关性检验探讨不同放电模式细胞活动与症状的关系,PD综合量表进行术前和术后疗效评估。结果在278个STN神经元中发现与震颤相关(12.6%)的放电活动多分布在STN上部,而紧张性(32.7%)和不规则(54.7%)放电活动多分布在STN下部,进一步比较STN上下部各类细胞的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DBS刺激触点的疗效分析发现,上部触点对震颤改善显著,而下部触点对僵直和迟缓的改善明显。结论STN不同放电模式神经元与PD症状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丘脑背内侧核(MD)损毁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 PFC)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阐明MD在PD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6-羟基多巴胺(6-OHDA)脑内注射损毁黑质致密部(SNc)复制PD大鼠模型,在大鼠脑中注射鹅膏蕈氨酸(IBO)损毁MD。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Nc损毁组(PD模型组)、MD损毁组(MD中注射IBO)和SNc+MD联合损毁组(SNc损毁后1周损毁同侧MD),每组6只。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SNc和腹侧被盖区(VTA)中多巴胺神经元数量,尼氏染色判断电生理记录点的位置和MD损毁情况。观察各组大鼠m PFC中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放电间隔(ISI)的变异系数和放电形式。结果:注射6-OHDA后,PD模型组大鼠损毁侧SNc中多巴胺神经元完全消失,同侧VTA中多巴胺神经元数较对侧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SNc损毁组大鼠m PFC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升高(P<0.05),放电形式趋于爆发式活动(P=0.001),平均ISI变异系数增加(P<0.01);MD损毁2周后,S...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LFS)双侧丘脑底核(STN)对杏仁核电点燃癫痫模型大鼠脑内谷氨酸(Glu)表达及海马细胞单位放电(UCD)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LFS组,各组大鼠杏仁核均埋置刺激电极,对照组不刺激杏仁核,癫痫模型组及LFS组均电刺激制作癫痫模型.LFS组在癫痫点燃模型成功后予LFS双侧STN,观察各组大鼠癫痫样行为学改变,并记录海马UCD及脑组织Glu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癫痫模型组海马UCD频率较对照组增多(P<0.05),LFS组海马UCD频率比模型组减少(P<0.05);癫痫模型组脑组织中Glu表达较对照组增高(P<0.05),LFS组脑组织中Glu的表达较癫痫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LFS双侧STN可抑制杏仁核电点燃癫痫模型大鼠脑内海马UCD频率及Glu阳性神经元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5-羟色胺(5-HT)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丘脑底核(STN)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 大鼠右侧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制备PD鼠模型,2周后采用细胞外电生理记录法,通过玻璃微电极向STN微量加压注射5-HT(0.1 mmol/L).观察其对正常大鼠和PD模型大鼠STN神经元放电影响.结...  相似文献   

6.
曹健  刘健  李强  冯洁  王涛  王爽  韩玲娜 《医学争鸣》2007,28(17):1555-1558
目的:观察和分析帕金森状态下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中神经元的活动变化.方法:以6-羟多巴胺(6-OHDA)毁损黑质致密部(SNc)建立的P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记录和分析了PD状态下腹内侧前额叶皮层中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结果:对照组与PD组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为(2.3±0.9) Hz和(4.2±2.0) Hz.与对照组相比,PD模型大鼠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6-OHDA单侧毁损SNc的DA能神经元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增高,表明正常大鼠中黑质对腹内侧前额叶皮层起抑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提示脑神部电刺激术可能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藉此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然而,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的保护效果和黑质致密部(SNc)神经元凋亡进展之间的关系仍不知道.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致密部报销效应及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帕金森大鼠模型,选择大鼠丘脑底核(STN)作为靶点,植入双侧大鼠脑深部刺激电极,给予高频电刺激,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及刺激后情况;通过尼氏染色及末端标记法,观察黑质致密部神经元的变化情况;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和微电泳的方法,分析电刺激对黑质神经元兴奋性功能改变情况,探讨电刺激对黑质神经元的作用机制. 结果: 与假刺激组相比,刺激组PD模型大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凋亡显著减少(P<0.05). 正常大鼠及PD模型大鼠患侧均可观察到黑质致密部神经元自发放电,正常大鼠SNc神经元平均自发放电频率(40.65±11.08)Hz略高于PD模型大鼠患侧残存SNc神经元(36.71±9.23)Hz。电刺激PD大鼠STN时,同侧SNc神经元以兴奋性增高为主,若同时给予微电泳GAB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SNc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明显减少,而GLu受体阻断剂(MK-801)使SNc神经元的神经元兴奋性变化不明显。 结论: 高频刺激STN有保护帕金森老大鼠SNc神经元的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可能与SNc区神经递质的分布和代谢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神经元电活动及5-HT1A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在体观察6-OHDA单侧损毁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后,mPFC中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PD大鼠mPFC中神经元5-HT1A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大鼠mPFC锥体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显著增加、变异系数明显增大、具有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显著增多。PD组大鼠损毁侧mPFC 5-HT1A受体阳性细胞明显稀疏;对照组大鼠mPFC的~层均表达较丰富的5-HT1A受体阳性细胞;PD大鼠mPFC的层表达也较丰富,但~层表达明显稀疏。结论:PD时mPFC神经元上的5-HT1受体功能失调,mPFC中的锥体神经元呈过度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帕金森病(PD)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以6-OHDA部分损毁内侧前脑束的方法建立类似于人类PD早期的大鼠模型,通过电生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D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电活动和形态学的改变,以及EGb对其的影响。结果 PD组SNc、VTA区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染色变浅,形状不规则,DA残存神经元百分比明显降低;给予EGb后,随剂量增加损伤侧SNc、VTA区TH阳性细胞数增加,染色变深,形状规则,DA神经元残存数量明显升高,以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PD组大鼠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放电频率虽低于PD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4组大鼠的DA神经元放电形式均表现为规则放电、爆发式放电和不规则放电3种,其中PD大鼠爆发式放电比率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大鼠爆发式放电比率低于PD组,与正常组接近。结论 PD状态下,SNc的DA神经元电活动增强;EGb能够减少PD大鼠SNc DA神经元的丢失,部分抑制PD大鼠的电活动,对PD大鼠DA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韩氏针刺对海洛因依赖大鼠PAG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针刺组按逐日递增的原则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成瘾模型。玻璃微电极记录模型大鼠及针刺治疗后大鼠PAG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变化。结果 PAG神经元单位放电有单个不匀、束簇状和混合型三种形式,模型组混合型、中频放电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放电形式及放电频率接近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韩氏针刺治疗可以部分恢复由于海洛因依赖导致的大鼠神经元单位放电变化,为海洛因戒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黑质(substantianigra,SN)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影响以及ICI182,780的阻断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OVX组、6-hydroxydopamine(6-OHDA)组、Rg1+6-OHDA组及ICI+Rg1+6-OHDA组。大鼠OVX后应用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制备PD模型,腹腔注射Rg1或侧脑室同时给予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拮抗剂ICI182,780,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H阳性神经元,RT-PCR技术检测SN内TH基因的表达。结果OVX大鼠SN内TH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降低(P〈0.05)。6-OHDA制备的PD模型组损毁侧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基因表达较健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Rg1可显著提高损毁侧大鼠SN内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TH基因的表达(P〈0.01)。此效应可以被ER拮抗剂ICI182,780完全阻断(P〈0.01)。结论ER拮抗剂ICI182,780可以阻断人参皂苷Rg1对OVX PD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大鼠胃体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神经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胃轻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6-OHDA损毁大鼠中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PD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阳性神经元在黑质的分布,并用同样的方法检测GFAP和神经微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在大鼠胃体肌层的分布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GFAP在6-OHDA模型大鼠胃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6-OHDA大鼠黑质内神经元大量丢失,并伴有TH免疫反应性明显降低;6-OHDA大鼠胃体肌层GFAP和NF免疫反应性下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6-OHDA模型大鼠胃体肌层GFAP蛋白下调。结论 6-OHDA模型大鼠胃部GFAP和NF表达降低,可能参与了胃轻瘫发病的过程,本研究可能为PD患者胃轻瘫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徐丽  金清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1):2561-2562,2566
目的探讨利用6-羟基多巴(6-OHDA)制备模拟绝经期妇女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方法应用6-OHDA制备OVX PD模型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大鼠黑质(SN)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进行考察并评价。结果阿朴吗啡可诱导出明显的PD大鼠旋转行为;大鼠损伤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健侧显著减少(P<0.01),纹状体DA及其代谢物DOPAC和HVA含量也较健侧明显减少(P<0.01)。结论本模型具有绝经期妇女帕金森病的基本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synphilin-1 siRNA对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从而探讨synphilin-1siRNA在帕金森病治疗中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siRNA组、siRNA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立体定向将6-OHDA注入左侧黑质制作PD模型,siRNA组、siRNA对照组立体定向将synphilin-1siRNA、阴性对照synphilin-1 siRNA分别注入到各组大鼠的左侧黑质,然后用与第一组相同的方法注入6-OHDA,假手术组注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术后2周用阿朴吗啡(APO)(0.5 mg/kg)诱发旋转,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术后4周取大鼠的术侧中脑黑质利用免疫组化检测synphilin-1,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ir)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ynphilin-1-ir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而TH-ir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siRNA组synphilin-1-ir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而TH-ir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结论:Synphilin-1在6-OHDA诱导的PD大鼠黑质神经元损伤机制中起一定作用,synphilin-1 siRNA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Ed)、神经节苷酯(GW1)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一侧黑质致密部(SNC)、中脑腹侧被盖部(VTA)两点注射6-OHDA的方法 ,建立单侧PD大鼠动物模型.将老年大鼠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NS)、帕金森病模型组(PD)、PD+GM1组、PD+Ed组、PD+GM1+Ed组.14d后观察大鼠阿朴吗啡(APO)诱导的行为学改变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正常组、NS组APO未诱导出大鼠旋行为,SNC未见细胞凋亡.PD各组APO诱导的旋转实验>7 r/min,旋转次数(次)PD+GM1+Ed组(8.0±0.3)<PD+Ed组(12.0±0.6)<PD+GM1组(17.0±1.0)<PD组(23.0±1.3)(P<0.01);6-OHDA可诱导细胞凋亡,毁损侧SNC细胞凋亡数(个)PD+GM1+Ed组(27.63±2.38)<PD+Ed组(38.42±3.54)<PD+GM1组(49.36±3.12)<PD组(62.61±4.03)(P<0.01).结论 6-OHDA可导致大鼠行为改变,诱导SNC神经细胞凋亡,GM1、依达拉奉降低了这种损害,依达拉奉作用强于GM1,联合治疗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模型,观察大鼠在药物干预前后的行为改变。方法选取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OHDA建立单侧毁损PD鼠模型,给予左旋多巴(L-dopa 20 mg.kg-1.d-1)及生理盐水(NS,2 ml)干预满1个月,并设正常对照。观察大鼠的行为并每周1次阿朴吗啡诱发旋转行为,每2两次异常不自主运动(AIM)评分。结果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为75%,PD大鼠的行为改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旋转速度存在先升后降的现象;AIM评分显示异动症发生率为72%。结论选择MFB注射点造模成功率高;PD大鼠行为变化有规律性;LID的发生与波动用药、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改构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D模型组,PD模型加生理盐水组(PD+NS组),PD模型加改构体aFGF组(PD+aFGF组),每组18只.通过脑内立体定向术,将6-OHDA注入后3组大鼠左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和中脑被盖腹侧区(ventral tegmeatal area,VTA)以建立帕金森病模型,PD+Ns组于术后第1天起每隔2d于右侧侧脑室注射10μl Ns,PD+aFGF组于术后第1天起每隔2d于右侧侧脑室注射10μl改构体aFGF(0.2μg/μl),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处理,分别于术后4d,1,2,3,4周用阿扑吗啡(apomorphine,APO)给大鼠腹腔注射(0.5mg/kg),观察并记录大鼠行为学变化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均未出现旋转行为,PD模型组和PD+Ns组大鼠旋转启动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旋转速度逐渐加快,至术后2周旋转行为趋于稳定;在术后2周,PD+aFGF组旋转启动时间[(5.50±1.18)min],较PD模型组[(3.60±1.17)min,P<0.05]和PD+Ns组[(3.10±1.02)min,P<0.05]明显延长;PD+aFGF组旋转持续时间[(25.90±8.80)min],较PD模型组[(55.40±10.14)min,P<0.05]和PD+Ns组[(53.90±12.27)min,P<0.05]明显缩短;PD+aFGF组旋转平均速度[(6.52±1.34)r/min],较PD模型组[(12.90±2.21)r/min,P<0.05]和PD+Ns组[(11.80±3.65)r/min,P<0.05]明显减慢.术后3周、4周,大鼠旋转行为各项指标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术后2周相同.结论 PD模型大鼠具有明显得行为学改变,改构体aFGF能明显改善大鼠的旋转行为.  相似文献   

18.
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建立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大鼠模型.方法 成年大鼠单侧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注射后第7天,通过姿势不对称性、前肢始动不能、前肢使用不对称性、阿朴吗啡诱发旋转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估.观察组织学变化,取鼠脑黑质节段(n=6),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冠状切片.焦油紫(Nissl)染色显示黑质神经细胞;抗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光镜下观察并进行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而且,使另一部分模型动物(n=6)继续存活到第28天,鉴定所选动物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纹状体内注射6-OHDA后第7天,动物行为学出现有意义改变,黑质内神经细胞出现肿胀等变性坏死的早期形态变化,DA能神经元出现有意义减少;注射后的第28天,行为学改变更加显著,神经细胞大量减少,DA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到92%.结论 纹状体内注射6-OHDA后第7天,通过行为学方法能确定早期P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用于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术中实时监测的可行性,并观察此过程中NIRS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大鼠脑纹状体采用两点注入法注入6-OHDA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对正常及PD大鼠进行射频毁损,观察并记录脑组织靶点毁损时的NIRS尤其是优化散射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50只大鼠中有40只经阿扑吗啡(APO)诱导后表现为恒定左侧旋转,旋转圈数超过7 r.min-1。(2)射频毁损丘脑腹外侧核(Vim)时,在各温度点下NIRS出现特征性变化曲线。结论利用NIRS实时活体在位监测帕金森大鼠射频神经核团毁损术是科学、可行的,优化散射系数是监测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