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5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孝江  张长征  李晓帆  苏宏  冯善顶 《西部医学》2009,21(12):2153-2154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5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中根据病变程度决定钩突切除的多少和筛窦切除的范围,并同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术后随访1~3年。结果治愈267例(53.4%),好转198例(39.6%),无效35例(7%),总有效率为93%。并发症27例,发生率为5.4%。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良好。手术的关键是解除鼻腔、鼻窦的引流和通气障碍。术中应同时纠正鼻腔的各种解剖异常,重视钩突的生理功能,妥善处理围手术期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鼻内窥镜下手术的8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随访3-6个月,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Ⅰ型治愈27例,治愈率为93.10%;Ⅱ型治愈25例,治愈率52.08%;Ⅲ型治愈3例,治愈率为37.5%,Ⅰ型效果明显好于Ⅱ型、Ⅲ型,Ⅱ型效果明显好于Ⅲ型,各分型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出现鼻腔粘连1例,眼睑淤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5%.结论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有利于鼻窦生理功能的改善,且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是慢性鼻窦炎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瑞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77-497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6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04%,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9%,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7%,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向东  吕瑁  闫欣荣  徐戈 《西部医学》2011,23(6):1119-11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高原人群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75例长期在高原生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术后给予综合治疗和随访。结果患者1年后的治愈率为80%,好转率16%,主要并发症为鼻腔粘连或干燥。结论给予高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联合其他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5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筛窦开放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朱正尧 《黑龙江医学》2011,35(6):449-45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03~2010-07间,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4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治愈42例(65.62%),好转18例(28.12%),无效4例(6.25%),总有效率(93....  相似文献   

7.
卢新丰  郭自奇 《中外医疗》2010,29(12):10-10,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70例患者,经过鼻内窥镜治疗,治愈45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70例患者,经过传统手术治疗,治愈23例,好转3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14%;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窦腔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60例,患者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2月-2015年4月之间,对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其各项临床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评价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有46例痊愈,10例好转,4例无效,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56/60﹚;1例鼻塞,2例头痛,不良发应发生率为5%(3/60﹚。结论鼻内窥镜手术不仅能有效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还具有较高的疗效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并探讨2组不同方法对鼻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治愈44例,好转58例,无效26例,有效率为79.6%;研究组治愈80例,好转40例,无效8例,有效率93.8%,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较佳,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复发少、较好保留鼻腔、鼻窦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儒贤  罗佐彦  吴忠强 《吉林医学》2010,31(16):2473-2474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记录手术方式、术中病变及术后处理方法,术后全部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其中I型、Ⅱ型(Ⅰ、Ⅱ期)92例,治愈92例(100%);Ⅱ型Ⅲ期35例,治愈30例(85.71%);Ⅲ型33例,治愈20例(60.6%)。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3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4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结果344例患者中,Ⅰ型治愈率95.7%(245/256),好转率4.3%(11/256);Ⅱ治愈率82.5%(66/80),好转率15%(12/80),无效率2.5%(2,80);Ⅲ型治愈率25%(2/8),好转率50%(4/8),无效率25%(2/8)。Ⅰ~Ⅲ型总有效率为98.8%。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2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133例,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127例,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影响实验组疗效的因素.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3%)显著高于对照组(7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息肉(87.04%)﹑既往鼻窦手术史(80.56%)﹑变应性鼻炎病史(85.71%)﹑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65.00%)﹑术前未进行围手术期处理(55.57%)﹑术后未坚持综合治疗(61.90%)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无上述情况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安全可靠.但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不利因素较多,需要患者积极遵医嘱配合,特别是术前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坚持综合治疗,以消除不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窦灌洗辅助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及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中药鼻腔灌注液进行鼻窦腔灌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灌洗(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5 mg地塞米松+16万U庆大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黏膜纤毛传输功能(MTR)、嗜酸粒细胞(EOS)数目、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以及IL-5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7%(45/47)比80.9%(38/47),P<0.05];治疗后,观察组MTR显著高于对照组[(6.3±1.3)mm/min比(5.7±1.1)mm/min,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EOS、IFN-γ、IL-4以及IL-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1.4±2.8)个比(16.0±2.3)个,(10.2±1.4)pg/L比(19.2±2.6)pg/L,(37.0±4.5)pg/L比(45.3±7.8)pg/L,(38.8±7.1)pg/L比(45.6±8.3)pg/L,P<0.05],且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鼻窦灌洗辅助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有效促进患者黏膜纤毛功能康复,减轻黏膜水肿和炎症反应,促进鼻腔黏膜防御、保护功能的康复,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方便择取该院诊治的13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鼻内镜检查计分(Lund-Kennedy)结果、嗅觉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所接收的3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选取同期在我院接收治疗的3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其鼻内镜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不仅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可以保留鼻腔的正常组织结构,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及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9):899-90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对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3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治愈2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术后出现鼻腔及窦腔粘连2例,经处理后治愈。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组织损伤小,可保存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8.
李峰 《吉林医学》2013,34(21):4327-4328
目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即抽取3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手术来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再手术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再次出现鼻窦炎的患者少于对照组。结论:用鼻内镜手术来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唐强  阮标  段炼  熊玉玲  粱绍伟  范勇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12):101-103,113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无效的原因,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10年2月间住院的426例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如有伴有鼻中隔偏曲或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同期行鼻中隔成形或下鼻甲及中鼻甲整形术.结果术后定期随访1 a,其中有效例数393,有效率92.2%;无效33例,无效率7.8%.结论做好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术后鼻腔冲洗及鼻窦内窥镜下换药,术中微创操作有助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