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门冬胰岛素应用于胰岛素泵对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与可溶性人胰岛素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中对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以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组173例)和可溶性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组172例)作为泵用胰岛素进行CSII强化治疗,监测1d 9次末梢血糖(三餐前后、22:00、0:00和3:00),比较两组餐后血糖和血糖波动情况.结果 门冬胰岛素组较人胰岛素组对空腹和早、晚餐后血糖控制更好,餐后血糖波动更小,达标时间较短[分别为(4.40±2.16)、(5.68±2.29)d](P<0.05),且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CSII强化治疗中,门冬胰岛素可更快、更有效降低血糖,尤其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和减少整体的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2.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简称胰岛素泵,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采用基础量和餐前量相结合的输注方式模拟正常胰腺的分泌,有利于糖尿病的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甘精胰岛素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用于II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血糖控制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1例接受外科手术后的II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LAN组)16例,常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19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16例。LAN组患者术后使用甘精胰岛素,视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调整其剂量,患者如进食则于餐前给予短效胰岛素。MSII组术后用静脉胰岛素输注,患者进食后可逐渐采用传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R+R+R+NPH)。CSII组每天24 h持续泵入短效胰岛素,禁食期只给予基础量,进食后给予基础和餐时量。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酮症发生率。结果:各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LAN组治疗后血糖低于MSII组,与CSII组无明显差异;LAN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而与CSI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禁食或进食不规律阶段,使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较大且患者依从性差;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手术后降糖效果显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且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患者易接受的用于II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iasion,CSII)注射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注射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与每日多次注射(multipledaily injection,MDI)胰岛素治疗0~18岁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卫生经济学获益.方法 ...  相似文献   

7.
郑慧  赵凤丛 《现代保健》2010,(21):64-6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tI)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并比较CSII与MSII对T2DM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52例,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MSII组(22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输入门冬胰岛素;MSII组采用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分别于三餐前及睡前皮下注射。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h血糖(PPG)〈8.0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达标后巩固治疗2周停药,停药后第2天复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胰岛素(INS),记录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CSII组与MSII组治疗前后FPG、PPG、HbAle、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HOMA—β明显升高,而且CSII组HOMA—IR和HOMA—β变化幅度均较MSII组明显。CSII组较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结论CSII与MSII治疗均可改善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II较MSII效果好,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更为符合生理性状况,因此初诊T2DM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泵可以快速控制高血糖,避免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对于远期的血糖控制益处匪浅。建议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为早期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双“C”治疗)联合应用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C组(33例)和单纯CSII组(35例)。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单纯CSII组采用血糖仪每日8次监测指尖血糖(SMBG);两组患者均应用CSII治疗2周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两组强化治疗两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但双C组血糖控制达标更快[(3.36±0.49)dvs(4.37±0.65)d,P〈0.05],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更少[(45.06±5.04)u/dVS(53.63±4.58)u/d,P〈0.05],低血糖发生明显减少。结论两组患者的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双“C”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短期内理想而稳定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静脉连续胰岛素输注(CVII)在糖尿病酮症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120例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两组,CSII组和CVII各60例,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尿酮体均能恢复正常,CSII组优于CV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SII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为(42.5±6.3)U/d明显少于CVII组(57.8±6.6)U/d(P<0 05);CSII组尿酮体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为(18.5±5.9)h明显短于CVII组(39.8±8.4)h(P<0 01);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41±0.13)次/例,显著低于CVII组的(0.96±0.45)次/例(P<0 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CSII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控制高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法对 1型和 2型糖尿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糖尿病病人 48例 ( 1型糖尿病 14例 ,2型糖尿病人 3 4例 ) ,随机分为CSII组和对照组 ,CSII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 ,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和睡前注射中效诺和灵。结果 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 ,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的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 ,更快、更有效的控制高血糖 ,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我科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或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能显著快速控制血糖。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可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是Ⅱ型糖尿病短期强化血糖控制的理想治疗方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血糖的稳定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治疗过程中使用动态血糖仪(CGMS)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和研究组70例(采用CGMS监测血糖),两组患者均行CSII治疗控制血糖.经医治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及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2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MDI组,各61例,比较组间血糖达标时间、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小于MDI组(p<0.05)。结论 CSII泵胰岛素给药更符合生理规律,是目前最优秀的强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迅猛增长[1],其治疗成为临床重要问题。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已经不能满足糖尿病患者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要求,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其治疗方式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笔者于2007年1月—2009年10月分别应用CSII和MSII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CGMS与CSII联合应用为实验组,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而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却为14.6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胰岛素泵因能快速稳定控制血糖,CGMS能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二者联用能够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直接加入全营养混合液中进行肠外营养对病人血糖浓度的影响. 方法:在53例共647例次肠外营养中,胰岛素直接加入全营养混合液输注,胰岛素与葡萄糖开始配比为1:10,在肠外营养期间,观察营养液中胰岛素与葡萄糖配比均值和平均输注速度,营养液输注前1 h、输注后6 h及12 h的各时段血糖变化值,并根据血糖测定值调整胰岛素与葡萄糖配比. 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肠外营养治疗,无一例发生低血糖昏迷及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营养液中胰岛素与葡萄糖的平均比值为1:8;输注速度为140 mL/h;输注前1 h血糖值为(6.043±1.210)mmol/L,输注后6 h为(6.470±1.359)mmol/L,12 h为(6.262±0.966)mmol/L,营养液输注后,各时段所测血糖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将胰岛素直接加入全营养混合液中输注,能有效地维持病人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波动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东阳市人民医院分娩的高龄GDM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CSII和MDI降糖,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孕妇进行血糖波动检测,观察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平均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记录两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分析血糖水平、血糖波动、血脂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及其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根据新生儿是否为巨大儿将孕妇分为两组,即巨大儿组和非巨大儿组。比较两组孕妇血糖、血脂及血糖波动。结果 MDI和CSII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及血糖波动,入组8周比入组时血糖波动明显下降,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水平标准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以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下降(均P0. 05),且CSII组降低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优于MDI组(均P0. 05)。MDI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CSII组(均P0. 05)。CSII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高于MDI组(均P0. 05)。巨大儿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血糖波动幅度包括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水平标准差、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高于非巨大儿组(均P0. 05)。新生儿体质量与高龄GDM孕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之间存在正相关,与总胆固醇无关。结论高龄GDM孕妇应用CSII比MDI更能显著降低血糖波动幅度,新生儿体质量与血糖波动幅度以及血糖、血脂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在急性胰腺炎高血糖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控制急性胰腺炎高血糖的效果。方法将54例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CSII组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对照组通过静脉给予基础量胰岛素。结果两组在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血糖控制的时间、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采用胰岛素泵的方法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的发生率低,并可促进胰腺病变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CGMS与CSII联合应用为实验组,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而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却为14.6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胰岛素泵因能快速稳定控制血糖,CGMS能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二者联用能够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人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赖脯胰岛素(优泌乐)在使用胰岛素泵行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诺和锐组、优泌乐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诺和锐和优泌乐的用量,比较两组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血糖达标所需的天数、血糖达标时每日所需的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的频率。结果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的用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均无低血糖的发生。结论诺和锐和优泌乐在CSII治疗中均能有效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