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居民四项健康指标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四项指标的地区分布差异。方法以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94个县(市、区)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指数和地理分布图分析两周患病率、严重伤害发生率、慢性病患病率、循环系统慢性病患病率的地区差异。结果中国居民健康四项指标的城乡和地域区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除严重伤害发生率外,其余三项指标均高于农村居民,华北、东北和华东患病水平相对较高;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ID=0.13)均衡性较差,农村居民循环系统慢性病患病率(ID=0.11)较不均衡,西北地区的各指标,D较小且分布均匀;地图显示西南地区各项指标的分布很不均匀。结论中国居民健康状况四项:增标存在地区差异,有助于了解各地区卫生服务需要实际情况,为卫生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儿童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地区差异,为确定我国儿童保健工作重点及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资料为基础,采用差异指数和地理分布图方法,分析儿童2周腹泻发病率、2周患病率、2周就诊率和住院率4项指标在不同地区的差异。结果儿童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的4项统计指标均呈现农村高于城市。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儿童2周腹泻发病率较高的是西南(8.5%)和东北(8.0%),最低的是中南(5.1%);2周患病率和2周就诊率最高的都是中南(14.1%和20.9%),最低的均为西北(7.2%和6.9%);住院率最高的是中南(4.6%),最低的是华北(3.1%)。差异指数无论是在行政区域内部还是在全国范围基本都大于0.20,说明地区差异较为显著。结论我国儿童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存在较大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山东和宁夏的2地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分析,了解目前2地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从而为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对于数据的社会经济学特征、慢性病患病率、四周患病率、就诊率、住院率、应就诊未就诊率和应住院未住院率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山东和宁夏2组间。不同的性别组间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结果:慢性病的患病率按照人次计算。山东为19.98%,宁夏为25.93%。明显高于2003年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总调查的12.05%:2地四周患病率分别为27.70%和35.36%,就诊率分别为9.79%和12.30%,住院率分别为4.92%和5.60%,2地住院率都高于第三次卫生服务总调查的3.40%:2地的应就诊未就诊率分别为67.10%和67.20%,应住院未住院率分别为6.33%和11.67%。结论:卫生服务需要程度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慢性病患病率),需要转化成需求的比例低,4周内应就诊而未就诊比例高达60.00%以上,在农村居民中医疗服务利用的门槛还需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 利用2013年8-12月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河南省数据,对其中≥15岁的27 140名居民进行分析,运用收入五分组法计算卫生服务利用集中指数(CI)。结果 河南省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7.37%;其中城市居民为33.43%,农村居民为21.15%;男性为25.65%,女性为28.98%;≥65岁(58.22%),丧偶(58.93%),小学及以下学历(38.32%),离退休(63.99%),最高与最低收入组居民(31.37%、30.36%)两周患病率较高。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1.50%,城市居民为35.19%,农村居民为27.72%;男性为29.03%,女性为33.82%;≥65岁(75.79%),丧偶(74.10%),小学及以下学历(49.94%),离退休(73.73%),最低收入组居民(39.80%)两周患病率较高。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CI值分别为-0.01、0.01;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CI值分别为-0.05、-0.10。不同城乡分布、性别、年龄、婚姻、文化、就业、人均年收入、医保的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城市为25.64%,农村为51.49%;男性为36.64%,女性为34.57%;15~24岁(75.53%)、未婚(54.34%)、技工及中专学历(36.88%)、在校学生(68.89%)两周患病就诊率最高,最高收入组两周患病就诊率最低(30.72%)。不同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应住院而未住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34岁(6.39%)和最高收入组(18.43%)应住院而未住院率最低。城乡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CI值分别为-0.01、0.02;应住院而未住院率CI值分别为-0.05、-0.09。结论 城乡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均存在不公平性,高收入人群利用的更多,经济困难是限制城乡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蒙自县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蒙自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探索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蒙自县两个乡镇944户农户4290人进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分析不同乡镇和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实施新农合后,蒙自县农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8.2%,住院率8.7%,均明显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和基线调查水平。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需住院未住院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乡镇之间和不同人均收入居民之间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农合在筹资水平和补偿比方面都应该考虑向贫困乡镇和贫困人群倾斜,以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7月1—15日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岳西县2112名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公平性现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率、比、Gini系数、集中指数(CI)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点地区5组收入状况居民中,从最低收入组到最高收入组的2周门诊就诊率分别为48.14‰、82.90‰、65.88‰、48.72‰和50.66‰,CI值为-0.026,各组居民就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近一年内住院率分别为59.08‰、67.36‰、51.76‰、58.97‰和52.86‰,CI值为-0.017;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95.40‰、243.52‰、230.59‰、225.64‰和176.21‰,CI值为-0.055,不同收入组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差异(χ^2=18.42,P〈0.01),随收入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5组收入居民中,年人均医药费用占人均家庭支出比例分别为36.12%、26.18%、22.47%、23.26%和15.65%。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措施前后,住院患者的Gini系数分别为0.445和0.448。结论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趋于公平性,但农村居民在卫生筹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面存在不公平性,低收入居民有较高的卫生服务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的地区差异。方法:以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资料为基础,用差异指数和地理分布图比较分析地区差异。结果:产前检查、孕早期检查、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4项指标中,城市妇女的住院分娩率最高(95.10%),产后访视率最低(61.00%);农村妇女的住院分娩率最高(87.10%),产前检查率最低(41.10%)。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产前检查率较高的是东北(59.50%)和华东(55.20%),最低的是西南(41.10%);孕早期检查率最高的是东北(80.30%),较低的是中南(62.30%)和西南(51.10%);住院分娩率较高的是东北(98.70%)和华东(95.70%),较低的是西北(85.00%)和西南(66.10%)。城乡居民的产前检查率分布不均衡性较大(0.12),其它3项指标显示城乡间差异均较小。产前检查率、孕早期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在西南地区差异最大,差异指数分别为0.27、0.19和0.16;最小的都是东北地区,分别为0.15、0.05和0.01。结论:我国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及城乡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宣威市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为制定合理的新农合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2个乡镇1221户农户,共计4540人。调查农民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结果两周患病率8.0%,就诊率11.7%,未就诊比例22.0%;住院率5.8%,未住院率8.4%。两个乡镇的就诊率、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经济发展好的卫生服务利用较高。不同收入农民住院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农合应关注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疆2003-2008年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变化趋势及不同收入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变化。方法利用2003、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5分组法测算卫生服务利用集中指数(CI)分析公平性变化。结果 2次农村卫生服务调查的性别及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由9.1%上升为15.0%,慢性病患病率由9.8%上升到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周就诊率由8.5%提高为11.0%(P<0.001),未就诊率分别为45.0%、45.1%;住院率由5.6%提高为11.6%,未住院率由42.4%下降为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周就诊率CI由0.09变为0.11,未就诊率CI由-0.01降为-0.06,住院率、未住院率CI分别降为0.03、0.01,趋向0。结论 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2周患病率及慢病患病率升高,卫生服务利用量增加,低收入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受到限制,不同收入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趋向公平。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医疗服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调查城市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次调查的两周患病率显著低于全国及其其它地区水平,两周就诊率,住院天数显著较高,未就诊率显著较低,年住院率略高于全国及其它地区水平。居民未就诊的原因主要是医疗费用过高和交通不便。居民就诊时88.24%选择到市及市以上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在三种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下卫生服务利用的不平等性.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拥有不同基本医保的中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员自评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2.74分、2.59分和2.49分;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2.07%、55.66%和57.78%;4周患病率分别为12.74%、16.49%和13.92%.相对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群对门诊服务(OR=0.82)和住院服务(OR=0.79)的利用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对门诊服务(OR=0.77)和住院服务(OR=0.69)的利用均处于较低水平;对其中慢性病参保人群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相似,以上O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医保的中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上存在不平等性,应通过统筹发展城乡医保、提高筹资及报销比例来缩小不同医保保障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杨昕 《中国公共卫生》2018,28(6):781-785
  目的  了解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差异,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市和新疆建设兵团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户籍人口健康档案的政策知晓率和建档率分别达到75.3 %和52.3 %,但流动人口仅为46.2 %和19.6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两个人群建档率进行分省 χ2检验后,得到的结论一致。相较而言,健康教育服务在户籍和流动人口中的普及率均较高,分别达到95.8 %和89.6 %。从教育服务方式上看,81.4 %的流动人口是通过广播电视和宣传栏获得健康教育服务(P < 0.01),低于户籍人口的88.7 %(P < 0.01),但56.6 %的流动人口通过短信、微信等新媒介获得服务(P < 0.01),高于户籍人口的52.5 %(P < 0.01)。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留居时间、医疗保险及就业性质是影响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微观层面的原因,而城市所处经济带、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则是宏观层面的原因。  结论  从全国来看,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方面仍有较大差异,只有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入手,才能有效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劳务工和非劳务工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满意度。方法:在深圳市宝安区随机抽取街道及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拦截调查的方式共调查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8 000人,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务工最近一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次数为3次及以上的比例高于非劳务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劳务工和非劳务工就诊人群满意度前三位分别是服务态度(73.29%,73.46%)、技术水平(65.29%,67.50%)、看病方便(63.16%,64.98%);73.47%的就诊者愿意接受社区首诊制,劳务工人群相比非劳务工人群更愿意接受社区首诊(74.16%,69.71%)。讨论:深圳市劳务工社区首诊制的实施使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有所提高,劳务工和非劳务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且差别不大。以深圳为借鉴,在全国逐步推进社区首诊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认知及利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册管理的453名孕产妇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孕产妇基本情况、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晓情况及接受程度等。结果 75.1%的孕产妇知晓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晓途径前三位的是医院、朋友(家人)和媒体;77.6%的孕产妇接受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选择服务机构前三位的是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收入的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逐渐被认知和接受,但服务延续性不强,有待整合共享,在满足共性服务的同时需要注重个性化服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我国0~17岁人口两周患病就诊与治疗的影响因素,为提高0~17岁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计算1993~2003年0~17岁人口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和未治疗率,分析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993~2003年0~17岁人口的两周患病未就诊率增高,未治疗率有所下降;影响城市与农村服务利用的因素不同,城市自感疾病严重程度轻、所患疾病为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患者年龄大者未就诊或未治疗比例较高,农村除与城市相同的影响因素外,家庭经济状况和离最近医疗点距离也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城市0~17岁人口诊治的主要因素是病情,可采用健康教育等社会干预方式提高卫生服务利用;而农村地区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状况,说明农村地区就医贵、就医难对未成年人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需采取制定特殊医疗政策等政府干预方式,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社区卫生服务(CHS)需求与利用,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对浙江三地的896名社区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三地居民65岁以上人口占10.4%;两周患病人群就诊流向为CHS机构的比例为18.3%。CHS机构知晓率为76.2%;CHS机构利用率为34.6%,获得的服务主要是医疗和购药的占413%;对医务人员水平不放心是不选择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首位原因,了解个人健康档案的社区居民比例为10,5%。结论 (1)加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2)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2年吉林省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吉林省社区慢性病管理及促进慢性病患者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吉林省9个市(州)的21 435名18~79 岁的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采用 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0%(8 484/12 862)的慢性病患者在调查前1年内未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过;城镇(73.5%)、男性(68.8%)、35~44岁(73.0%)、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72.3%)、患有1种慢性病(73.6%)及不享受任何医疗保障(75.7%)的慢性病患者未就诊比例均较高(P<0.001);不同特征慢性病患者一年内未就诊所考虑的原因不尽相同,63.6%的慢性病患者是因为自觉病轻或自购药,21.2%因为相信大医院的医生和各项检查。结论 吉林省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就诊率与国内其他地区基本一致,未就诊的前2位原因分别为自觉病轻或自购药、相信大医院的医生和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现状,并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探索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7月在四川省Z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访谈。运用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为58.42%。倾向因素中,年龄≥75岁(OR = 3.732,95%CI:1.303~10.69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促进资源中,家庭经济情况高水平(OR = 2.206,95%CI:1.211~4.018)会促进农村居民就医,到达最近医疗机构时间<20 min(OR = 0.540,95%CI:0.316~0.922)和≥30 min (OR = 0.418,95%CI:0.213~0.818)会阻碍其就医;需要因素中,自评疾病严重程度为严重(OR = 4.651,95%CI:2.568~8.42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结论 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发生率低。倾向因素、促进资源、需要因素都对四川省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有重要影响,且倾向因素和需要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和分析虹口区外来环卫工人对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服务现状和需求,从而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按比例抽样的方法,以某保洁公司的外来环卫工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1年的医疗保健总费用平均为650元,53.09%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花在医疗保健方面的费用较多,有经济压力.调查对象获得的健康体检服务覆盖率最高,达到80.00%以上,但健康教育讲座、计划生育指导、疫苗接种、健康咨询和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基本都在20.00%以下.结论 外来环卫工人医疗费用支出负担重,社会支持系统援助少,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低,对外来人员应加强沟通和政策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