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俊梅  陈洁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1):1504-1505
世界银行报告认为,未来20年中国> 40岁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肺癌等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2~3倍[1].影响人们生活的慢性病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其生活方式不仅影响大学期间的健康,更会延伸到成年期,影响一生健康[2].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其科学健康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项任务.本研究于2011年对上海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意识进行调查,为进一步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还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中间疾病,或是吸烟、不合理膳食、少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都说明,慢性病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对中国人群生命和健康的最大威胁,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3].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健康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高血压、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消耗有限卫生资源的一个主要因素.上海市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健康管理为理念,在社区慢性病联动式综合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慢性病综合管理做法[2-3].  相似文献   

4.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并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众多研究均表明,其发生发展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密切相关[1].尽管慢性病在中年人群高发,但当今社会慢性病风险行为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我国青少年中还有上升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2].  相似文献   

5.
大同市30岁以上人群血压及高血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之一,亦是导致其它一些较严重疾病如脑卒中等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过高、长期维持正常稳定的血压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是致关重要的.通过实施对高血压病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1,2,3].30 a以上人群是我市城镇居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4].本文对我市城镇居民30 a以上人群血压及高血压病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其中大多数是环境相关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国人群的疾病谱及死因构成已发生显著的变化,其疾病模式正在从以罹患营养不良和传染病为主向以罹患慢性病为主转变.慢性病已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数据显示,慢性病占我国公民总死亡数的80.0%[1]和疾病负担(残疾调整生命年损失)的68.6%[2].  相似文献   

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但目前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薄弱,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尚不完善等[2-3].有人对寻求既大大提高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又节省人力、物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4],也有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的意义与服务模式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个人、社区、政府的支持及良好的慢性疾病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5].但很少有人对慢性病患者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上海市民健康的主要危害,且发病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1].这意味着慢性病带来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年代[2].由此可见,预防慢性病和健康管理应成为上海医改工作的重要环节.大量研究证明医疗服务不能解决健康的所有问题,需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改变环境和个人行为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3-4].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成人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国内疾病的流行模式已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病转变,且转变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1].鞍山汤岗子疗养院是以治疗慢性病为主的康复理疗专科医院,通过实施科技兴院发展战略,引进健康管理理念,形成了以治疗慢性病为中心,兼有健康管理(体检)、康复理疗等功能的疗养新模式.这种疗养院发展新模式适应了疗养员从慢性病康复治疗,寻找到一套个性化的健康维护策略的实际需求[2].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目前严重影响人群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其致残率、致死率位居世界第3位[1].我们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40例,并以常规治疗40例作为对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病已逐渐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死亡率占总死亡的60%且不断增长[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群因慢性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如何预防和管理老年人慢性病,采用综合治理和预防慢性病,合理使用有限医药资源已成为目前就医模式关注的热点.本文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方式对扬州市老城区琼花观和荷花池两社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进行慢性病调查,旨在准确了解社区人群慢性病发生率,提高和指导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和健康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开展人群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科学的制定干预措施,有效的实施居民健康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发病的有效策略[1].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下,笔者于2007年9-12月对闵行区社区居民进行了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  相似文献   

13.
魏常友  杨晓虹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82-3684
[目的]通过对城镇居民慢性病分布情况进行公平性探讨,并分析社区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卫生服务政策支持。[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访谈调查样本,吉尼指数计算公平性,统计学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慢病人群的家庭收入吉尼系数为0.2796,非慢病人群为0.242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为年龄、家庭功能、性别、是否在业、是否有医疗保障及家庭类型(P均﹤0.05)。[结论]城镇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不同收入人群中存在着不公平性,慢性病加剧了这种不公平性程度。加强对女性、老年人口、未在业人员以及困难户家庭成员等高患病率群体的健康关注和健康干预,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健康不公平性,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膳食、营养与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的科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病呈持续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表明,膳食不合理、缺乏身体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多数慢性病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预防80%的心脏病、卒中、2型糖尿病和超过40%的恶性肿瘤[2].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和世界人口健康的头号杀手.不健康的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身体活动不足、不健康饮食、有害饮酒等,会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生物危险因素的变化,进而导致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这些行为危险因素不仅会导致慢性病的发生,还会加剧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并影响治疗的效果,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  相似文献   

16.
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水平是影响个体健康重要的、可干预的因素之一[1].个体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水平能够有效降低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发病风险[2,3].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指人为建设改造的各种建筑物、场所,尤其指那些可以通过政策、人为行为改变的环境[4].建成环境不仅包括公园、公共绿地,还包括人行道、交通流量、公共场所的清洁和维护、社区及社会安全感、区域划分及土地综合利用、人口密度等各个方面[5].近年来,人们的关注点逐渐集中于建成环境与个体体力活动关系的探讨[6,7].国外研究显示[8,9],良好的运动环境会促进人们更多地进行体力活动.围绕建成环境与个体及人群健康间关系的研究证据必将成为日后健康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重要决策依据.而在此类研究中,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评价方法及其测量工具是影响研究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习惯与健康密切相关,有些疾病直接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比如三餐饮食不规律、进食方法及偏好,睡眠质量低,失眠等,这些都是致病的原因[1].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这些慢性病很多都与不良的生活或饮食习惯如饮酒、吸烟、高糖高脂低纤维素饮食等相关[2].有研究显示我国居民整体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其中健康生活方式知晓率仅为11.6%[3],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存质量也存在差异[4].本研究旨在了解云南彝族成年人生活习惯,并与同地区的汉族人进行比较,发现彝族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潜在的致病因素,已达到早期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病.我国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研究表明肥胖与健康密切相关[2].我们欲通过肥胖与正常体重组的配对资料,来探讨肥胖与慢性病及其聚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变化规律,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999名15~69岁宝山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监测,分析比较慢性病患者与普通人群健康素养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在未对率进行标准化的情况下,除健康技能外,522名慢性病患者与1,477名普通人群的基本健康素养及各个维度、各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人群高于慢性病患者。相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病患者与普通人群的基本健康素养及3个维度、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绝大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素养变化规律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几乎全部低于同等文化程度普通人群,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普遍高于同等文化程度普通人群。结论慢性病患者患病后的健康素养提升幅度高于普通人群。应重点关注低文化人群,加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而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越来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有研究显示,不良生活方式是引起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3].因此,了解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发展趋势,对于制定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绍兴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等5种慢性病患病情况、流行特征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绍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9-10月进行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