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西城乡男性居民饮酒量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男性居民酒精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2年广西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4个城市和4个县分别抽取城乡15岁及以上男性居民1322人,分别对城乡居民开展医学体检、饮酒和行为因素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1322人中确定278例高血压患者,15岁及以上城乡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0%,其中农村男性居民患病率为22.8%,城市为19.2%(P>0.05);男性居民饮酒率农村为50.07%,城市为44.05%,农村男性居民总的酒精摄入量为20.07±40.06g/d,略高于城市男性居民(15.37±50.45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城乡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文化、经济收入、吸烟、民族、BMI、向心性肥胖等因素,显示城市男性居民酒精摄入量≥25.0s/d、农村≥50.0s/d,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从不饮酒组(P<0.05).结论 酒精摄入≥25.0S/d、≥50.0g/a分别是广西城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0~2011年贵州省6市县≥18岁居民高血压流行趋势,为当地居民高血压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00、2004、2006、2009、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资料,对贵州省6市县≥18岁居民根据不同年份、年龄、地区、性别分析高血压的流行趋势。结果:贵州省6市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从2000年的13.2%(标化率为15.6%)增至2011年的20.1%(标化率为18.2%),增长速度为52.3%,11年间平均增长率为3.9%。在各调查年份中,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60岁~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居民(P<0.05)。在2000~2011年间农村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高于城市居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低于女性居民。结论:贵州省6市县≥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本省居民开展高血压防控措施的健康宣教,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射阳县农村18~69岁居民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该地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该县4个镇8个村18~69岁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共计调查1 598人,射阳县农村18~69岁居民高血压前期患者428人,患病率26.8%,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3.8%,女性患病率为21.6%,男性高于女性(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8~60岁这个年龄段内,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逐步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年龄、腰围大、高BMI是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通过多种途径,落实控制体重和腰围、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饮酒,是预防高血压前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鄂州市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及以上辖区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共调查4 440人。结果鄂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9.46%,男性患病率为21.85%,高于女性的17.19%(P0.05),农村居民患病率为23.20%,高于城区居民的16.3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年龄大(≥35岁)、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已婚、丧偶或离异、BMI≥24 kg/m2、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和患糖尿病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干预,普及慢病防控知识,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0—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共调查5 059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3.2%。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治疗者控制率分别为61.7%、57.2%、23.3%、40.7%,以上4率城市均高于农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P_(for trend)0.001);农村、女性、大专及以上学历相对于城市、男性、小学以下学历,高血压发病风险降低;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血压风险增加43%(OR=1.43,95%CI:1.27~1.61)和47%(OR=1.47,95%CI:1.30~1.66)。结论南京市≥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者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大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6.
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居民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按性别、年龄分层,抽取呼伦贝尔市新右旗阿镇18岁以上居民453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体质指数,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被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4.5%,标化率为45.4%,其中男性为48.9%,女性为25.4%,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超重肥胖者(P<0.001);腹型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腰围正常者(P<0.001);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饮酒者(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质指数(OR=2.255,95%CI:1.180~4.311)、性别(OR=2.788,95%CI:1.461~5.323)、饮酒(OR=2.306,95%CI:1.287~4.134)和年龄大于50岁(OR=11.312,95%CI:4.309~22.132)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较高,高龄、超重与肥胖、男性和饮酒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政府和卫生部门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5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240名5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城乡居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粗患病率为50.4%(年龄标化患病率为50.1%),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渝西地区患病率(61.4%)高于渝东(48.1%)和城区(44.5%);50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41.7% ~66.3%)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农村女性患病率(55.5%)高于男性(50.1%),城市男女性别之间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高血压家庭史者的患病率(59.7%)高于无家族史者(4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豆制品摄入不足、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和体质指数是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男性、文化程度低、食用泡菜或咸菜习惯、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体质指数是农村居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5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和体质指数是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城市还包括缺乏体育锻炼和豆制品摄入不足,农村则为吸烟、食用泡菜或咸菜的习惯和文化程度偏低.应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患病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肇庆市≥18岁常住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检出情况,分析高血压前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前期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肇庆市8个县(市、区)≥18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以及血生化检测,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状况、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与血脂等。对可能影响高血压前期检出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有效人群3 269人,其中男性1 244人(占38.05%)、女性2 025人(占61.95%),城市1 131人(占34.60%)、农村2 138人(占65.40%)。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37.17%,标化检出率为36.99%。农村高血压前期标化检出率(41.03%)高于城市(30.34%)(P0.01),男性高血压前期标化检出率(44.49%)高于女性(31.4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979)、40~49岁(OR=2.084)、50~59岁(OR=3.211)、60~69岁(OR=4.471)、≥70岁(OR=3.793)、农村(OR=1.710)、中心型肥胖(OR=1.274)、超重/肥胖(OR=1.476)为人群高血压前期主要危险因素,经常锻炼(OR=0.762)为保护因素。结论肇庆市成年居民高血压前期检出率较高,应加大开展控制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天津市抽取的8 968名≥18周岁成年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88%,标化患病率为26.70%;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63%,高于女性的19.98%(χ2=223.5,P=0.000);18~29、30~39、40~49、50~59、60~69和≥70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17.55%、24.49%、31.33%、37.40%、32.35%和28.36%,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χ2趋势=105.4,P=0.000);天津市成年居民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53±1.23)、(4.91±1.10)、(1.43±0.37)和(2.86±0.80)mmol/L;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5.16%、8.95%、6.50%和12.61%,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4.05%、7.42%、5.36%和12.6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的保护因素;女性、年龄≥3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T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40岁、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是天津市成年居民高LDL-C血症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和体重过轻是天津市成年居民低HDL-C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低,但性别、年龄差异较大;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和血尿酸是天津市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市≥40岁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现况,分析患病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城市5 424例≥4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血脂异常流行现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辽宁省城市≥40岁居民血脂异常的粗患病率为49.53%,男性高于女性(51.64%vs 48.42%,P0.05)。标化患病率为47.8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6.52%、43.49%。50~59岁(OR=1.239)、家庭年收入低(10 000~19 999元,OR=1.366;5 000~9 999元,OR=1.514)、现饮酒(OR=1.174)、高血压(OR=1.349)、糖尿病(OR=1.717)、超重或肥胖(OR=1.527)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4.88%、5.93%和2.20%。结论辽宁省城市≥40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但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较低,亟待针对主要患病危险因素开展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探索MS人群分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生化检测,有效调查人数为4328人,并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2005)对Ms进行诊断,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调查人群MS患病率为14.5%(标化率为9.5%)。女性人群MS患病率(16.5%)明显高于男性(11.8%),城市人群MS患病率(17.4%)明显高于农村(12.0%),而农村人群MS患病率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高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论男女和城乡,随着人群年龄的增加,MS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趋势检验:X^2=137.579,P〈0.01),特别是女性在45岁以后更为明显。调查人群MS组分中高血压检出率最高(40.1%),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28.7%)和中心性肥胖(28.4%);在中心性肥胖和超重肥胖人群中,MS其他组分聚集的检出率分别为51.2%、52.4%,显著高于非中心性肥胖和体重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MS患病风险增加(OR=1.525,95%CI:1.406—1.654),超重肥胖人群患MS的风险高于体重正常人群(OR=1.452,95%CI:1.172~1.798),城市居民患MS的风险高于农村居民(OR=1.275,95%CI:1.019~1.595),男性患MS的风险低于女性(OR=0.599,95%CI:0.485~0.741),中等强度及以上职业活动人群患MS的风险低于轻度体力职业活动人群(OR=0.767,95%CI:0.613~0.960)。结论广西城乡人群MS患病率较高。建议采取重点保护高风险人群如中老年妇女、年长者以及长时间静坐或站立的轻体力劳动者,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降低人群MS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天津市居民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于2006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3个城区、3个郊区共20 346名≥18岁且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分析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和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SDH)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天津市≥18岁居民高血压实际调查患病率,ISH为7.16%(标化患病率为5.33%),IDH为7.09%(标化患病率为6.50%),SDH为13.61%(标化患病率为9.94%),其中ISH患病率低于全国成年人ISH患病率(7.6%),但IDH和SDH的患病率高于全国IDH患病率(4.4%)和SDH患病率(7.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SH、IDH和SDH三种类型高血压共同可疑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农村分别为1.291(1.114~1.497)、1.790(1.533~2.091)和2.117(1.879~2.386),年龄分别为1.080(1.073~1.086)、1.015(1.010~1.020)和1.055(1.050~1.060),饮酒分别为1.244(1.036~1.492)、1.199(1.024~1.404)和1.532(1.345~1.744),超重分别为1.560(1.358~1.792)、1.634(1.429~1.869)和2.104(1.890~2.342),肥胖分别为2.216(1.861~2.640)、3.125(2.658~3.674)和3.852(3.383~4.385),空腹血糖受损分别为1.666(1.327~2.092)、1.440(1.126~1.841)和1.872(1.572~2.230)及文化程度较低.结论 天津市居民各亚型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针对不同亚型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the different subtypes of hypertension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adults from Tianjin.Methods With multi-stage randomiz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20 346 people aged 18 years and over were selected from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six geographical regions in Tianjin in 2006.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The prevalence rate of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ISH),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IDH),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SDH)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17.0 software.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hypertension in adults of Tianjin were 7.16% for ISH (standardized rate was 5.33%),7.09% for IDH (standardized rate was 6.50%),and 13.61% for SDH (standardized rate was 9.94%) respectively.The ISH prevalence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ational rate of 7.6%,but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IDH and SDH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ational rates of 4.4% and 7.4%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from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odds ratio (ORs) for combined risk factors of ISH,IDH and SDH in Tianjin that associated with factors as:lower level of education,living in rural areas were 1.291 (95%CI:1.114-1.497),1.790 (95%CI:1.533-2.091) and 2.117(95%CI:1.879-2.386) respectively;ageing were 1.080(95%CI:1.073-1.086),1.015(95%CI:1.010-1.020) and 1.055(95%CI:1.050-1.060) respectively;alcohol assumption were 1.244(95%CI:1.036-1.492),1.199(95%CI:1.024-1.404) and 1.532(95%CI:1.345-1.744) respectively;overweight were 1.560 (95% CI:1.358-1.792),1.634 (95% CI:1.429-1.869) and 2.104 (95% CI:1.890-2.342) respectively;obesity were 2.216 (95%CI:1.861-2.640),3.125 (95%CI:2.658-3.674) and 3.852 (95% CI:3.383-4.385) respectively;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were 1.666 (95% CI:1.327-2.092),1.440 (95% CI:1.126-1.841) and 1.872 (95% CI:1.572-2.23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the different subtypes of hypertension was quite high in the population of Tianjin city and different measurement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btypes of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天津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06年采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城区、3个郊县19 271名18岁及以上成年人进行现况调查.经培训考试合格的调查员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获得基本资料和身高、体重测量值,计算BMI.描述该人群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性别、地区分布,并进行超重、肥胖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 天津市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2.8%(95%CI:32.1%~33.5%)、11.7%(95%CI:11.2%~12.2%),标化率分别为33.1%、12.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超重率、肥胖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超重率在50~59岁达高峰,肥胖率在60~69岁达高峰.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农村肥胖率高于城市;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每周中等程度锻炼是超重和肥胖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天津市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应尽快采取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现状。[方法]于2010年8—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概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808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5732份。[结果]通过人口加权,被调查人群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29.05mmHg(95%CI:128.47-129.63mmHg)、79.71mmHg(95%C,:79.44~79.99mmHg);高血压患病率为31.15%(95%CI:29.79%-32.54%)、疾病知晓率为74.19%(95%CI:71.93%。76-33%)、治疗率为59.95%(95%C1:57.58%-62.28%)、控制率为30.59%(95%C1:28.32%~32.96%)。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中心城区高于非中心城区、女性高于男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市15岁以上居民平均血压偏高,患病情况严重。知晓率水平较高,治疗率、控制率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广西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营养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市和4个农村县共3026名18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被调查居民中代谢综合征(MS)患者107人,患病率为3.54%,其中城市居民MS患病率为5.21%,农村为1.9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MS患者能量、铁营养素摄入与正常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经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发现,膳食蛋白质(OR=1.256,95%CI:1.042~1.514)、铁(OR=1.432,95%CI:1.127—1.820)摄入过多是城市居民MS重要的膳食危险因素,而维生素B2是保护因素(OR=0.712.95%CI:0.590~0.860);而农村居民MS患者能量、蛋白质、钠、钾、硒和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蛋白质(OR=1.854,95%CI:1.435—2.396)摄入过多是农村居民MS危险因素,而膳食钙(OR=0.612,95%CI:0.398-0.939)是保护因素。结论膳食营养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发生MS关系密切,膳食蛋白质摄入过多是广西城乡居民MS的危险因素,其他膳食营养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对城乡居民采取针对性膳食营养干预措施将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农村居民的肥胖现状及不同类型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于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在延边农村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先抽取3个镇,然后在各镇内分别抽取2个村作为研究社区,最后在研究社区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5838人,其中朝鲜族2852人(占48.9%),汉族2986人(占51.1%),其平均年龄分别为(53.4±10.8)岁和(47.5±11.4)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血压等指标,分析不同类型肥胖指标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类型肥胖组的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体质指数和不同类型腹型肥胖指标均异常组高血压患病危险性高于任何一种肥胖指标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调整年龄、性别、学历、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朝鲜族人群的超重、周身型肥胖和以腰围身高比值(WHtR)作为判断标准的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其OR(95%CI)分别为1.736(1.400~2.152)、3.320(2.373~4.647)、1.425(1.161~1.749);汉族人群的超重、周身型肥胖和分别以WC和腰围臀围比值(WHR)作为判断标准的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其OR(95%CI)分别为1.591(1.286~1.969)、2.364(1.758~3.179)、1.396(1.120~1.740)、1.227(0.999~1.634);汉族和朝鲜族合并人群的超重、整体型肥胖和分别以WHR和WHtR作为判断标准的腹型肥胖与高血压患病呈正相关,其OR(95%CI)分别为1.680(1.444~1.955)、2.77(2.230~3.457)、1.268(1.096~1.466)和1.263(1.069~1.492),且均随着体质指数水平的增高,高血压患病危险性增高。结论不同类型肥胖指标均与高血压患病密切相关,周身型肥胖合并不同类型腹型肥胖均使高血压患病危险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某高校教职工性别、年龄、病史、饮食和行为习惯等,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同时进行腹部B超、血糖、血脂的检查。结果1348名高校教职工中,脂肪肝患病率为16.69%,男性(19.67%)高于女性(13.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P〈0.01),45~64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质指数(χ^2=13.471,OR=I.841,95%CI:1.232~2.748)、糖尿病(χ^2=8.326,OR=I.622,95%CI:1.050~2.504)、高脂血症(X2=26.312,OR=3.161,95%cf:2.101—4.754)、高血压(χ^2=11.392,OR=I.748,95%CI:1.171—2.611)、饮酒(χ^2=14.574,OR=I.867,95%CI:1.251~2.789)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等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云南彝族健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0—12月将云南省楚雄市和郊区以及大过口乡的彝族健康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大学生、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等人群。共调查2 500人,收回问卷2 438份,收回率97.52%,有效问卷2 355份,有效率96.9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彝族健康成年人超重率为29.26%(689/2 355),肥胖率为8.41%(198/2 355);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处于45~64岁(OR=13.308,95%CI:1.420~124.683)、饮酒(OR=2.306,95%CI:1.565~4.760)、三餐饮食不规律(OR=1.394,95%CI:1.075~3.752)和饮食偏甜(OR=6.603,95%CI:1.216~35.855)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OR1);睡眠质量很好(OR=0.599,95%CI:0.174~0.745)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OR1)。结论云南彝族健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相对较高,彝族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饮食和睡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北京市昌平区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在全区范围内,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1岁以上各年龄组自然人群,对538名对象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每名对象静脉血,利用雅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结果乙肝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V总感染率分别为3.16%(95%CI:1.68-4.64),39.22%(95%CI:35.09-43.35),29.74%(95%CI:25.88-33.60),30.11%(95%CI:26.23-33.99);年龄标化率分别为2.94%、47.5%、22.96%和23.21%。HBV感染率的年龄组、城乡及职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1和0.000)。结论 0-14岁儿童的HBsAg阳性率大幅下降;应加强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居民超重和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000人,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江西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25.90%,标化率25.09%,男、女性超重率分别为28.36%和23.64%,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率分别为29.17%和23.72%;调查对象肥胖率8.13%,标化率为7.94%,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9.06%和7.28%,18岁以上城乡居民肥胖率分别为10.33%和6.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超重与肥胖的保护性因素(OR=0.65,95%CI:0.42~0.78),而植物油摄入过多为危险因素(OR=1.43,95%CI:1.21~1.69)。结论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水平较高,应加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等梏旆讲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