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体质指数(BM I)与血脂水平及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于200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成都地区40~79岁5 175名城乡居民进行身高、体重、血脂等测量,并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地区中老年居民肥胖患病率为11.03%,其中男性为8.66%,女性为12.6%,超重率为35.07%,其中男性为35.7%,女性为34.7%;随着BM I的增加,中老年人群甘油三酯(TG)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中老年男性人群高TG血症患病率随BM I增加呈增高趋势;中老年女性人群高TG血症、高总胆固醇(TC)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随BM I增加呈增高趋势。结论中老年人群TG及HDL-C水平、中老年男性高TG血症及女性高TG血症、高TC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与BM 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泗泾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谱现状,探讨泗泾镇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及高脂血症与年龄、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关系,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4—12月在泗泾医院体检的8098例人员资料,并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蚕白胆固醇(non—HDL—C)、AIP,并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C水平最高男性为4.83mmol/L,女性为5.24mmol/L,高水平年龄在61—70岁;TG水平最高男性为2.02mmol/L,女性为1.67mmol/L,年龄在41-70岁:HDL-C最低水平为1.12mmol/L,各年龄段均在合适水平;LDL—C最高男性为2.36mmol/L,女性为2.47mmol/L,年龄在31~70岁.健康人异常脂蛋白血症发生率(按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水平划分方案划1分为TC38.89%、TG32.21%、HDL—C24.92%和LDL—C5.09%。结论该地区健康人TC、TC、HDL—C和LDL—C整体水平明显高于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血脂谱以异常高TC占首位,依次为TG、HDL—C和LDL—C.高TG血症发生率(32.21%)与高TC血症发生率(38.49%)相差不多,应重视高TG血症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延边农村地区汉族和朝鲜族人群血糖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55名50-60岁农村社区内常驻居民,采用面对面询问法收集有关研究变量,观察不同民族体质指数(BMI)、腰围(WC)、德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糖(FBG)等指标。结果:朝鲜族人群的高血糖、高血压、高TC、高TG及低HDL—C患病率均高于汉族。血糖与高TG、低HDL--C、中心型肥胖等关系密切。结论:对糖尿病应及早采取多因素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2010年吉林省监测人群血脂水平,分析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 970名被调查者,使用统一调查表,通过集中方式调查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采集餐前静脉血,检测TC、HDL-C和TG。结果 监测人群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酯(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别为(4.17±1.17)mmol/L、(1.55±1.60)mmol/L、(1.12±0.37)mmol/L、(2.53±0.89)mmol/L,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高LDL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94%、14.42%、45.23%、5.25%。结论 吉林省监测人群2010年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均高于2002年,45岁以上人群是血脂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方法:根据近3年1395例血脂分析资料(男/女=813/582,年龄17-89岁),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作血脂分类及分型。结果:本组人群中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都在合适水平的大致为30%-40%。高TG者多于高TC者,即高TG血症(Ⅳ型)多于高TC血症(Ⅱa型),多于混合型高脂血症(Ⅱb型)。男性及老年女性中约近半数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中青年女性中也有约1/3的人降低,并呈现随年龄的增长低HDL—C比例的人数增加的趋势。高HDL—C除青年组外,男性(约占15%)多于女性,并有高HDL—C多见于高TC者,低HDL—C多见于高TG者。结论:本文统计结果显示各年龄组中血脂异常者近2/3,患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很高。预防冠心病和脑中风应从防治血脂异常开始。  相似文献   

6.
社区高血压病人体质指数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体质指数(BMI)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冠心病发病风险、及它们间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全人群现场调查和血压测量发现疑似病例,2w后对疑似病例复查来确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检和血液的化验检查。对2015例确诊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女性的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分别为57.2%、55.4%,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BMI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G/HDL—C、血糖的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BMI与未来10a冠心病的预测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危险因素水平、异常率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高血压患者伴发超重或肥胖时,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增加,为了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及早控制并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深圳市坪山区50岁以上人群的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治血脂异常、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对深圳市坪山区中老年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检测血脂,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910名研究对象,男性308人,女性602人,平均年龄为(63.4 ± 7.2)岁。血脂异常者共386例,患病率为42.4%,其中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6.5%、17.0%、21.4%和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为高LDL-C血症的危险因素(OR=1.03);与男性相比,女性易患高TC血症(OR=2.11),不易患低HDL-C血症(OR=0.39);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初中及以上者易患高TC血症、高LDL-C血症(OR=1.52、1.50);腹型肥胖为患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42)。结论 深圳市坪山区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建议高龄者定期体检,并积极预防超重、肥胖,降低腰围,控制血脂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天津市学龄前正常健康儿童与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血糖、血脂、尿酸水平及相关性,并以此为依据为肥胖儿童制定相应治疗措施及干预方法。【方法】采集全部筛选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随机抽取的正常儿童的清晨空腹末梢指血0.5ml,离心后分离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AI),血糖(GLU),尿酸(UA)。【结果】肥胖儿童GLU、TG、LDDC、UA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HDL—C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TG、UA水平随肥胖度的增加而增加,HDL—C水平随肥胖度的增加而降低,肥胖男童的GLU、HDL—C水平高于女童,差异有显著性;GLU还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肥胖组儿童的GLU、TG,HDL-C、LDL—C、U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肥胖组儿童患冠心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危险性高于对照组儿童,TG、HDL—C和UA能很好地预测这种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18岁以下人群血脂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市18岁以下人群血脂水平的现状,为以后该人群的血脂水平跟踪提供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广州市1390例(男/女=701/689)18岁以下人群,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总胆固醇(TC)异常率为7.1%(98/1390),甘油三酯(TG)升高率为6.3%(88/139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率为8.8%(122/139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率为7.1%(99/1390);TC、HDL—C、LDL—C与年龄存在正相关,TG与年龄存在负相关;TC、HDL—C、LDL—C、TG、年龄这5项之间呈显著性相关,性别与这些指标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本调查结果示广州市18岁以下人群中,绝大部分血脂水平处于正常状态,但也有一定比例的青少年存在血脂异常状况,该调查数据对日后的该人群血脂水平跟踪调查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膳食因素、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和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和膳食频数问卷法相结合,采用偏相关分析、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膳食因素、WC、WHtR与血脂关系。结果 偏相关分析显示,谷类、总能量、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与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正相关,水产品、锌、硒和铜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负相关(均有P<0.05)。WC或WHtR异常时的TG水平及其患病率高于WC或WHtR正常时(均有P<0.05);同时对于女性来说,WC异常时的TC水平及其患病率高于WC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35;χ2=7.93,P=0.005)。WC、WHtR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TC血症患病风险分别增加26%和43%,高TG血症患病风险分别增加30%和35%。结论 降低谷类、总能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同时增加蔬菜、水产品、维生素C、锌、硒和铜的摄入量有利于降低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WC和WHtR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血脂异常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北京市城区儿童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含量及腰围与血脂谱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852名北京市城区9~10岁学生,血脂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Fisher确切概率法,有序资料的趋势性检验及中位数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其中847份有效样本。结果随BMI、体脂百分含量和腰围的增加,总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升高的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降低的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G主要受腰围(t=686)、性别(t=3.96)、体脂百分含量(t=1.85)影响;TC受体脂百分含量(t=5.31)影响;LDL—C受腰围(t=4.65)、身高(t=-2.79)、体脂百分含量(t=2.77)影响;HDL-C主要受腰围(t=-12.24)、性别(t=-5.83)影响。结论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儿童血脂水平上升,且腰围对血脂水平的预测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7~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界值点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根据儿童不同腰围水平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研究中同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的适宜界值点.方法 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从全国汇总的65 898名7~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及其相关代谢指征数据,探索预测心血管疾病的腰围最佳界值点.结果 儿童青少年腰围值小于第75百分位数(P75)时,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压升高率、血糖升高率、血脂异常率随腰围变化趋势不明显,当腰围大于P75后,上述指标逐渐增加,从P90开始,增加趋势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趋势相反.ROC曲线结果表明,预测血压增加的腰围最佳界值点为P75;预测至少两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最佳界值点为P90.与腰围低于P75,的儿童青少年相比,在腰围处于P75~P90者中至少聚集两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增加了1倍,腰围大于P90者中该比例则增加了5倍.按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分层后,儿童青少年血压升高率仍然随腰围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 建议将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的年龄别性别P7,和P90作为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病危险开始增加和明显增加的界值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腰围(WC)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2006年,在青岛市市南、市北、四方、黄岛、胶南和即墨6个区(市)抽取35岁以上常住居民4 078人进行调查。调查4 078人,WC超过正常标准的占57.20%。WC超标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均高于WC正常者(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WC正常者(P<0.01)。全部调查对象的WC与BMI、SBP、DBP、TC、TG、HDL-C、LDL-C、FPG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0.338、0.338、0.131、0.250、-0.235、0.131、0.182(P<0.01)。[结论]青岛市35岁以上人群中心性肥胖罹患率较高,中心性肥胖可增加罹患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r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major causes of health risk factors such as high blood cholesterol, high fasting blood sugar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This analysis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WC, BMI and each health risk factor in suitable cut-off points for WC and BMI among middle aged men and women of Thai population. Cross sectional data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Health Survey in Thailand was analysed. This set of data collected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from 1996 to 1997 was obtained from a total of 998 subjects (comprising 396 men and 602 women) aged 45-50. Results from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curve) identified those with health risk factors demonstrating cut-off points for WC between 81.5-84 centimeters for men and 76-80.5 centimeters for women and BMI between 23.3-23.9 kg/m2 for both genders, respectively. Results from th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lower risks of having high blood cholesterol, high fasting blood sugar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with cutoff points 84 cm for men, 80 cm for women and BMI 23 kg/m2 for both genders compared to cut-off points 102 cm for men, 88 cm for women and BMI 25 kg/m2 for both genders as specified for the popul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This study has proposed a waist circumference of 84 cm (33.6 inches) for middle aged Thai men and 80 cm (32 inches) for middle aged Thai women and BMI of 23 kg/m2 for both genders.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 waist circumference over time along with BMI may be convenient and useful for middle aged Thais to prevent health risk condition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a change in BM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易体质参数(BMI、WC、WHR)预测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533名能代表郴州市一般人群生活水平的三个不同社区中的人群。结果:三个社区中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13.38%、21.39%、63.16%。体质参数BMI、WC与男女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密切相关(P<0.05),而WHR仅与男性舒张压密切相关(P<0.05)。结论:BMI、WC、WHR是高血压重要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高血压病的生理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35岁以上人群腰围与糖耐量情况,探讨影响糖耐量正常人群糖耐量转归的因素,为糖尿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青岛市城乡选取2006年糖耐量正常的684名35~74岁人群,测量其腰围值,3年后进行随访。[结果]2006年684名糖耐量正常者中,腹型肥胖罹患率为53.22%。3年后随访上述684人,IGR累积发病率为28.07%,其中腹型肥胖组为34.89%,腰围正常组为20.31%(P<0.01);DM累积发病率为3.51%,其中腹型肥胖者为4.67%,腰围正常组为2.19%(P>0.05)。684人中,2006年腰围为82.38±9.23cm,2009年腰围为85.29±9.45cm(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糖耐量情况的因素有收缩压(SBP)、腰围(W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尿酸(UA),OR值分别为1.011、1.047、0.643、1.584、1.003。[结论]腹型肥胖者较腰围正常者易发生IGR;收缩压高、腰围值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总胆固醇含量高、尿酸高的人容易转归为IGR和/或D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对相关测量指标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某农村1661名中老年人(男612人,女1049人)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1661名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3.4%,高血糖检出率为23.8%,贫血患病率为35.3%。中老年女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均高于男性(P〈0.05),男性腰围/臀围比(WHR)高于女性(P〈0.05)。65岁之前BMI、WC均较高(BMI〉25kg/m^2,WC〉85cm),65岁以后随年龄升高BMI、WC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BMI、WC、WHR、WHtR4者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的正相关系数均为WHtR最大(P〈0.01)。结论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贫血患病率均较高,中老年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高于男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高血糖,同时45~65岁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较高;WHtR与BMI、WC、WHR、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的相关性均较强,可以作为有效的腹型肥胖指标和预测高血糖与高血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深圳市成人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与血脂各组分的水平及其脂代谢异常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深圳市8个行政区中抽取12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75户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脂测定。结果不同BMI组和不同腰围组的TG、TC、HDL-c、LDL-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随着BMI和WC的增加,TG、TC、LDL-c水平均呈递增趋势(P<0.05),HDL-c水平均呈递减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随着BMI的增加,罹患高TG、高TC、低HDL-c、高LDL-c和血脂异常的风险呈增加趋势(P<0.05),随着WC的增加,罹患高TG、高TC、高LDL-c和血脂异常的风险呈增加趋势(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与HDL-c的相关性比WC大(P<0.05),WC与TC的相关性比BMI大(P<0.05)。结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血脂各组分的水平独立相关,高体质指数和腰围是血脂各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肥胖相关身体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连云港农村社区9 991名45 ~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测量血压,并计算身体测量指标,包括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锥削度指数等.结果 除了女性锥削度指数,舒张压在其他各项肥胖指标四分位数组的分布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均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调整了年龄、血糖、血脂、吸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后,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腰臀比与男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相关,其中体质指数影响最大(β=1.011,R2=0.052,P=0.002);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腰围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相关,以体质指数影响最大(β=0.870,R2=0.040,P<0.001).各肥胖指标对男女性舒张压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以体质指数影响最大(β=2.001,R2=0.147,P<0.001).结论 各项肥胖指标均能不同程度的反映农村社区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其中体质指数与其血压水平关联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寻上海市35-74 岁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相关肥胖程度的腰围切点。 [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35~74 岁居民中进行横断面调查,共调查7 414 名个体。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腰围水平与MS 其他因素的关系,以获得检出2 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腰围切点。 [结果] 随腰围增大,MS 危险因素聚集的比值比(OR)也随之升高,检出2 个及以上MS 危险因素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逐渐增高,而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逐渐下降。当男性腰围≥ 85 cm、女性腰围≥ 80 cm,检出2 个及以上MS 危险因素的敏感度为68.33%(男性)、70.17%(女性),特异度为58.48%(男性)、58.36%(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距离最短,分别为男性0.522 1、女性0.512 2。 [结论] 当男性腰围≥ 85 cm、女性腰围≥ 80 cm时,能较好反映MS 危险因素的聚集,为本研究人群代谢综合征肥胖的腰围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