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晓杰  李玥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72-4773
目的:探讨腹泻和正常婴幼儿血锌含量变化,并分析补锌治疗腹泻效果,为临床防治婴幼儿腹泻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腹泻婴幼儿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同时选取体检的正常健康婴幼儿50例作为正常组。主要评估治疗效果、止泻时间、正常患儿和腹泻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血锌水平、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锌水平分别为(7.42±1.63)μmol/L和(7.50±1.57)μmol/L,均低于正常组(10.18±2.04)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血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锌水平〔(9.22±0.84)μ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8.09±0.79)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70.97%,高于对照组(5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为(5.17±0.86)天,低于对照组〔(6.95±1.0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血清锌浓度明显低于正常患儿,补锌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效果较好,可缩患儿短治疗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锌对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补锌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补锌组口服葡萄糖酸锌10 ml,每日2次,共10~14 d,对照组不补锌,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锌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Ig G、Ig M、Ig A、IL-2、IFN-γ等。结果补锌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对照组与补锌组血锌水平分别为(4.85±1.34)μg/ml和(4.88±1.42)μg/ml,两组血锌水平相似,治疗后分别为(4.96±1.51)μg/ml和(7.23±2.12)μ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升高(P0.05),CD8~+水平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Ig G、Ig A以及Ig M水平升高(P0.01),而治疗前后两组IL-2、IFN-γ水平无变化(P0.05)。结论补锌明显提高迁延性腹泻患儿的治愈率,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补锌治疗前后血清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轮状病毒感染腹泻患儿105例,随机分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补锌前后血清锌水平.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剂、微生态制剂、补液及指导合理饮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元素锌20mg(6个月以上)和10mg(6个月以下),连续治疗14天.结果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补锌后血清锌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在腹泻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7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而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锌治疗,分析3组观察对象治疗前血锌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血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与健康组比较血锌水平有所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随访3个月腹泻发生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锌治疗有助于减少患儿腹泻发生几率,提高患儿血锌水平,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患儿血锌含量及锌缺乏发生率,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10月儿科住院的≤3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97例(呼吸道感染"腹泻组"44例,呼吸道感染"无腹泻组"153例);另选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348名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空腹采集静脉血2mL,测定锌含量,对结果分组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腹泻组"和"无腹泻组"患儿血锌值(μmol/L)分别为(19.51±4.67)、(15.47±4.98)和(14.94±6.34),锌缺乏发生率分别为0.6%、13.6%和19.0%;"腹泻组"、"无腹泻组"患儿血锌含量均比"对照组"低;腹泻组"与"无腹泻组"间血锌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泻组"与"无腹泻组"患儿缺锌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而"腹泻组"与"无腹泻组"间锌缺乏的发生率类似。结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时应常规检测血锌,指导临床合理补锌,改善患儿锌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时血清锌含量变化,改善腹泻患儿锌营养状况,提高婴幼儿腹泻病防治水平。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0月诊治的1个月至3岁腹泻患儿95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271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化学发光检测法测定血锌含量,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急性腹泻组和迁延性腹泻组患儿血清锌含量(x珋±s)分别为:19.64±2.82μmol/L,13.15±3.18μmol/L,14.11±3.06μmol/L,锌缺乏发生率分别0,12.98%,5.56%,急性腹泻组及迁延性腹泻组患儿血清锌含量显著降低,锌缺乏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腹泻婴幼儿血清锌含量显著降低,锌缺乏发生率明显升高。婴幼儿腹泻可常规检测体内锌值,指导临床合理补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肠炎时血锌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发病的52例新生儿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31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予粪常规检查、轮状病毒测定和血锌水平测定.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轮状病毒-IgM均为阳性,对照组新生儿轮状病毒-IgM有3例为阳性,观察组新生儿血锌水平(76.4±11.3)μmol/L,对照组新生儿血锌水平(102.7±16.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P<0.01).结论 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血锌水平明显降低,在腹泻的常规治疗上佐以补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腹泻儿童的血锌水平进行检测,探讨腹泻患儿血锌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余姚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160例和同期余姚市妇幼保健所体检的健康儿童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腹泻患儿分为腹泻组,健康体检儿童分为对照组。比较腹泻组和对照组不同年龄段锌缺乏率及血锌水平,分析腹泻组儿童临床因素和实验室化验结果与血锌的关系。结果腹泻组0~1岁、1~3岁和3~14岁患儿锌缺乏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1岁患儿锌缺乏的发生率最高,为37.1%。腹泻组0~1岁、1~3岁和3~14岁患儿锌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组随着年龄的增长锌水平逐渐升高,0~1岁患儿锌水平最低,为(49.87±12.34)μmol/L。血锌缺乏组的病程和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锌缺乏组病程2周~2月及2月所占的比例高于锌正常组;血锌缺乏组的病情程度和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锌缺乏组中度脱水和重度脱水所占的比例较锌正常组高;血锌缺乏组贫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锌正常组高(P0.05)。血锌缺乏组大便常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锌正常组高(P0.05);血锌缺乏组C-反应蛋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锌正常组高(P0.05);血锌缺乏组白细胞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锌正常组高(P0.05);血锌缺乏组轮状病毒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锌正常组高(P0.05)。结论腹泻儿童的缺锌的发生率和血锌水平低于正常健康儿童,腹泻儿童年龄越小锌缺乏越严重,腹泻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贫血以及大便常规异常、C-反应蛋白升高、血白细胞升高、轮状病毒阳性均影响腹泻患儿的血锌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喂养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以缩短腹泻的病程.方法 将10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住院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微生态制剂)和腹泻一般喂养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葡萄糖酸锌进行联合喂养,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纠正脱水时间、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纠正脱水时间(2.40±0.32)d,治愈时间(5.40±0.65)d;对照组纠正脱水时间(2.75±1.15)d,治愈时间(5.85±1.2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喂养能较早纠正脱水,缩短腹泻病程,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锌制剂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和对其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德清县人民医院200例小儿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和饮食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锌制剂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检测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情况和体内锌的水平及免疫功能,观察并记录患儿腹泻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肠道菌群正常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4.0%,腹泻持续时间(3.26±0.53) 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5.42±0.75) d,退热时间(0.71±0.22) 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1.14±0.36) d,呕吐消失时间(1.42±0.25) 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2.58±0.48) d,住院时间(6.82±1.22) 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8.96±1.36) 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锌水平为(68.36±3.9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58.63±2.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锌制剂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治疗小儿腹泻患儿可提高血清锌水平和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内菌群恢复正常,加速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缺乏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吉林市丰满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共80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健康儿童5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D3)水平。将病例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补充VitD组,每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补充VitD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法骨化醇补充VitD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25-OH-VD3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结果治疗前病例组血清25-OH-VD3水平为(23.41±7.13)n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76.23±8.90)nmol/L(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常规治疗组25-OH-VD3水平较治疗前基本无改变,而补充VitD组血清25-OH-VD3水平由治疗前的(23.29±6.15)nmol/L上升至(58.95±10.87)nmol/L,2组儿童治疗后25-OH-V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补充VitD组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经过补充VitD,血清25-OH-VD3水平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并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高渗盐水,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97.50%)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咳嗽、气喘(4.25±1.25)d,哮鸣音(3.50±0.76)d、湿啰音消失时间(3.50±0.76)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静脉营养治疗34例低出生体重儿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低出生体重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体重增长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15.2±7.4g),对照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8.3±5.1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存活率97.1%(33/34),对照组存活率83.3%(25/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营养对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非常重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近期疗效。方法13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配合黄芪、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6%,72.5%(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CHF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蒙脱石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将患儿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3,P〈0.05)。实验组的止泻、退热、止吐、纠正脱水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3.923、10.283、11.023、14.831和18.532,均P〈0.05)。结论在蒙脱石散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小儿急性腹泻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和易坦静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平喘、祛痰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干扰素联合易坦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干扰素和易坦静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疗程短,疗效可靠,给药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和联合治疗组(3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单纯的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氨氯地平治疗同时给予二甲双胍,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BM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而且能降低患者BMI,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杨艳华  张中华 《职业与健康》2013,(24):3366-3367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4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8)与干预组(n=58)。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采用总的痛经评分(T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黄体末期血清雌孕激素浓度,随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2%)(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TDS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孕激素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黄葵胶囊对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安全无毒,其作用可能与调节雌孕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思密达联合肠泰合剂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0例,按照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思密达联合肠泰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平均病程、腹泻改善时间及病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肠泰合剂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三种不同供能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的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肠内供能组、肠外供能组和肠内外联合供能组,每组30例。采集各组患者治疗后第1、14天的外周静脉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及血清蛋白、前蛋白,同时记录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呕吐及腹泻等)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供能治疗第14天,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免疫球蛋白、前蛋白及白蛋白与肠外供能组、肠内供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6例,肠外功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4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3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肠内外联合供能是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