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EtOH-H2O,n-PrOH-H2O,i-PrOH-H2O体系在CS膜和PEO/CS共混膜中的渗透蒸发性能。讨论了料液温度、料液浓度、共混膜组成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EO的掺入能大大提高cs膜的渗透通量;而分离因子下降。同时从膜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出发对相关的渗透蒸发行为进行了讨论。对于PEO/CS共混膜,膜内自由体积的大小是影响分离性能的主要因素,小分子在膜中的渗透蒸发行为主要是由扩散过程控制的。本文还研究了PEO的掺入对壳聚塘膜强度的影响以及利用DSC谱研究PEO掺入后壳聚糖膜聚集态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酸处理Slilicalite-Ⅰ沸石对有机溶剂、水的吸附、脱附性质,酸处理Silicalite-Ⅰ填充硅橡胶对低浓度有机溶剂水溶液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以及填充膜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硅橡胶胶膜中填充酸处理Silicalite-Ⅰ沸石能改善膜对有机溶剂-水混合物的分离性能,且分离性能的改善与沸石在膜中的填充量以及硅橡胶的品种有关。另外,沸石的填充也有利于改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聚芳醚砜为膜材料,采用干/湿相转换法.在非挥发性溶剂-挥发性添加剂以及挥发性溶剂/共溶剂-弱挥发性添加剂两种溶剂体系中研究了致密皮层不对称膜的制备和形成条件,并对它们的结构及氮、氢气体透过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前一种溶剂体系。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膜平均孔径的变化,却难以得到致密皮层不对称膜。而后一种溶剂体系,在控制铸膜液组成、适当的制膜条件下可以得到具有海绵状支撑结构的不对称气体分离膜。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乙烯-丙烯共聚物磺酸钠离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力学性质和热稳定性等随离子含量的变化,讨论这些性质与离聚物结构的关系.另外,以离聚物为分离膜,用渗透蒸发方法进行乙醇-水混合液的分离,初步探讨了膜离子浓度、离子种类、实验温度和混合液组成等因素对该膜分离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聚苯基-1,2,4-三嗪(PPT)为膜材料,用相转换法制备了一系列PPT超滤膜,研究了膜对各种标准物质溶液的截留性能,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对膜的耐水解性进行了初步考察;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不对称孔结构。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聚乙烯醇-g-聚丙烯酸接枝聚合物(PVA-g-PAA),分别用KOH、NaOH、LiCl的乙醇-水溶液处理PVA-g-PAA膜。发现离子膜用于乙醇-水的渗透气化分离可以大幅度提高分离系数,特别是用KOH处理,分离系数可达400。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作为大分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在乳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通过激光粒度分析、FTIR、DSC、TGA、表面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乳液及其乳胶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检测,另外,还着重探讨了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的含量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材料具有预期结构,并且表面能及吸水率低,力学性能优异。氟单体的引入使乳胶膜的表面能大大降低,而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氧等离子体对海藻酸钠膜的表面改性,并将该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溶液。通过红外光谱、表面电阻、接触角等手段测试,表明在海藻酸钠膜表面增加了羟基、羧基及羰基,因而更加亲水。当分别用未处理的原始膜,氧等离子体处理膜处理表面对着原料液,以及处理表面对着减压侧用于渗透汽化法分离乙醇-水混和物时,性能明显不同。其结果是:上表面处理后,渗透通量明显增加,分离系数也较未处理略高;下表面处理后,渗透速度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酸处理Silicalite—I沸石对有机溶剂、水的吸附、脱附性质,酸处理Silicalite—I填充硅橡胶膜对低浓度有机溶剂水溶液的渗透蒸发分离性能以及填充膜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硅橡胶膜中填充酸处理Silicalite—I沸石能改善膜对有机溶剂-水混合物的分离性能,且分离性能的改善与沸石在膜中的填充量以及硅橡胶的品种有关。另外,沸石的填充也有利于改善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的结构与表面形态。研究了该膜组成、料液浓度、温度等对乙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不仅对乙醇-水溶液,而且对许多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溶液都具有很高的渗透汽化脱水的选择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微绒毛膜和基底膜联合分离及其蛋白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并对所提取的膜进行电镜观察和酶学鉴定.结果电镜观察两种膜已基本分离开.酶学鉴定:AKP酶绒毛膜为20.064±8.996u·mg-1蛋白,基底膜为0.323±0.146u·mg-1蛋白.绒毛膜AKP较基底膜高约70倍.基底膜含少量AKP表示有少许绒毛膜污染,表明两种膜的提取成功.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联合制备胎盘绒毛膜和基底膜.  相似文献   

12.
王新木  董研  徐量  章卓鸣 《浙江医学》2010,32(3):331-334,F0003
目的以几丁糖和胶原为主要材料制作可吸收膜并对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比较。方法从牛肌腱中提取胶原。将2%几丁糖乙酸溶液风干成膜,在其上流延0.1%胶原乙酸水溶液,风干后制成复合膜;不同量的胶原乙酸水溶液与2%几丁糖乙酸溶液混合,风干后为混合膜;将混合液冷冻干燥制成冻干膜。测定膜表面结构和成分、吸水性及抗张强度。结果复合膜质地不均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质地均匀。随着胶原量及膜厚度的增加,膜均匀性更加。复合膜表面不平整、无孔隙、有胶原聚集,而混合膜和冻干膜表面均匀呈多孔状。与几丁糖膜比较,复合膜的红外透射光谱与几丁糖膜基本一致,但混合膜差异较大。冻干膜的吸水性较其他两种膜高。同样比例的复合膜与混合膜抗张强度无明显差异,但均大于冻干膜;随着胶原量的增加膜的强度增加。结论几丁糖与胶原有良好的成膜性。混合膜和冻干膜适用于引导骨再生膜。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醇与胶原共混支架药膜的结构与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聚乙烯醇(PVA)与胶原共混支架药膜的结构与降解性能.方法采用PVA与胶原原液共混、冷冻干燥成膜的方法制备含PVA的长春新碱胶原药膜.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差热扫描分析对药膜进行理化表征,考察改性后胶原药膜的结构和降解性能.结果加入PVA不会破坏胶原膜的热性能稳定性;含PVA的胶原药膜PVA与胶原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加入PVA后孔隙更加均匀,孔径减小有助于提高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可以改善膜的降解性能,延长膜的降解时间.结论PVA作为一种胶原膜的改性材料,可以改善胶原膜的微观立体结构,延长胶原药膜的降解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一种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力测定方法。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小鼠肝和骨骼肌细胞膜成分,不进行膜胰岛素受体纯化,用单位膜蛋白胰岛素刺激前后的膜TPK活力改变值,作为评估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TPK活力的定量指标,并与传统方法的单位膜蛋白麦胚凝集素(WGA)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胰岛索受体胰岛紊刺激前后的TPK活力改变值进行比较。结果 每mg膜蛋白基础(无胰岛索刺激)TPK活力明显高于每mg膜蛋白纯化后的胰岛素受体TPK活力(P〈0.01);每mg膜蛋白经胰岛素刺激的TPK活力改变值与每mg膜蛋白纯化后的胰岛素受体TPK活力改变值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组织细胞膜上存在TPK,用胰岛素刺激的组织细胞膜TPK活力改变值,可作为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特异TPK活力。本方法不需要纯化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可作为评价组织细胞膜胰岛紊受体功能的实用科研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山羊鼻窦(上颌窦及额窦)黏膜的可承受压强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为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涉及黏膜问题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从获取的每块鼻窦黏膜(上颌窦顶、上颌窦底及额窦黏膜)上切取所需大小黏膜,以推拉力计及自制夹具、压具测得可承受压强数值,采用配对t检验确定参数之间的关系,P<0.05被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山羊上颌窦顶黏膜可承受压强为260.08±80.12 Kpa,窦底黏膜为306.90±94.37 Kpa,额窦黏膜为121.72±31.72 Kpa。上颌窦顶与额窦、上颌窦底与额窦、窦顶与窦底黏膜可承受压强均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窦顶黏膜较额窦可承受压强大,上颌窦底黏膜较额窦可承受压强大,上颌窦底黏膜较窦顶黏膜可承受压强也大。结论 额窦、上颌窦顶、上颌窦底黏膜可承受压强之间存在差异,且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   

16.
小檗碱对兔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蛋白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叶小利  李学刚 《医学争鸣》2009,(17):1627-1629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细胞膜流动性及其膜蛋白荧光的影响.方法:以制备的兔红细胞膜为材料,1,6-diphenyl-1,3,5-hexatriene(DPH)为荧光探针,运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与小檗碱作用后兔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观察小檗碱与兔血红细胞膜蛋白作用后Tyr残基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兔血红细胞膜与小檗碱作用后其荧光偏振P值发生了剂量依赖性的下降;小檗碱使兔血红细胞膜蛋白Tyr残基的荧光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淬灭作用.结论:小檗碱在体外能有效提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可能与小檗碱多种心血管药理活性有关;小檗碱与膜蛋白的作用可能是膜流动性变化的引发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刺激穿孔后对合,局部贴补鸡蛋内膜。结果:共施术230例,2耳术后感染失败,成功228例,愈合及听力提高率为99.1%。结论: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效果明显可靠。  相似文献   

18.
超滤去除清开灵注射液中热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选择适用于清开灵注射液除热原的超滤膜.方法 采用鲎试剂凝胶法,在对超滤膜除细菌内毒素性能初步筛选后,确定一种膜孔径用于清开灵注射液除热原.用含有热原的清开灵注射液通过选定的膜过滤,以热原检查法检查热原,验证超滤膜的除热原效果,并以指标性成分黄芩苷的转移率和膜通量对膜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 用灵敏度0.06 EU/mL的鲎试剂检查,饮用水通过10 KD和30 KD的膜后符合注射用水内毒素标准要求,6批产品超滤前热原检查,3只家兔升温总和最低1.04 ℃,最高2.40 ℃,经过30 KD膜超滤后升温总和最低0.43 ℃,最高0.88 ℃,明显低于1.0 ℃;药液温度为40 ℃、泵转速250 r/min、操作压力为0.10~0.15 MPa时超滤通量最大,效率最高.结论 选择30 KD的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清开灵注射液中的热原,药液温度、泵转速对膜通量有显著影响,超滤后黄芩苷的转移率为97.15%,指标性成分含量符合清开灵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和胎膜完整孕妇羊膜腔内细菌感染状况。方法随机选择胎膜早破-剖宫产和胎膜完整-剖宫产病例,于剖宫产时取羊水10ml做细菌培养,比较二组羊水细菌发生率和细菌种类,并讨论胎膜早破破膜时间与羊水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30例胎膜早破组羊水有细菌20例(66.7%),21例胎膜完整组有细菌2例(9.5%),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胎膜早破羊水细菌最多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肠杆菌,2例胎膜完整羊水细菌均为表皮葡萄球菌。在胎膜早破中,有无羊水细菌的破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大大多于胎膜完整的羊膜腔内细菌感染,胎膜早破的发生较破膜时间对感染的意义可能更重要,应于胎膜早破早期使用主要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或兼顾大肠杆菌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27例围产期婴儿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学观察和分析。发现肺透明膜形态多种多样,透明膜附着处无上皮存在,讨论了肺透明膜的发生机制。认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的基底膜暴露是形成透明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