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AMI患者早期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6h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6.0%和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早期溶栓24h内T波倒置提示冠脉再通,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的疗效,降低病死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再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术、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内溶栓疗法的广泛开展已证实血栓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占70%~80%)。Mandekorn 等进一步指出,在非透壁性心肌梗塞和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冠脉内血栓亦起主要的病因性作用。Fletcher等于1959年首先采用静脉输注溶栓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960年 Boyles 等证明,局部使用纤溶制剂(链激酶与纤溶酶之混合物)可迅速溶解犬冠脉实验性血栓。1979年 Ren-trop 等采用冠脉内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取得了显著效果。大量研究证明,溶栓疗法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及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溶栓药物1.链激酶(Streptokinase):是目前使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冠脉内常有新鲜血栓形成,如能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则可使梗塞范围缩小或不致扩大,改善心功能,降低AMI的病死率。1960年Boucek等用纤维蛋白溶解素(fibrinolysin)注入冠脉内试图治疗AMI;1979年Rentrop等以经皮导管插入冠脉用链激酶(SK)溶解血栓取得冠脉再通的效果后,冠脉再通术(PTCR)迅速普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溶血栓疗法中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5例AMI患者行溶血栓治疗,13例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6.7%,均发生在溶栓疗法后10~30(平均21.8)分钟。多为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资料还表明,左室射血分数越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会越多;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溶栓效果有关。溶栓效果显著者均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提示其发生可作为冠脉再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和晚期冠状动脉造影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尿激酶和链激酶静脉溶栓后进行早期和晚期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结果发现:100例AMI溶栓再通成功60例,失败40例,再通率60.0%。CAG示有残留血栓的84例(84.0%),其中40例(47.6%)为冠脉完全阻塞。早期溶栓成功的60例及溶栓和补救性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均失败的8例,经3~4周后再次CAG发现,有8例狭窄加重,10例狭窄减轻。表明:AMI是由突然冠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并可用溶栓剂或机械的方法使闭塞的冠脉再通。溶栓通常是不完全的,使用PTCA可作为改善严重残留狭窄病变的重要疗法。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高,尽快恢复闭塞冠脉的血流可降低AMI的死亡率。溶栓酶类药能溶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使阻塞的冠脉得以再通。1955年首先报告了链激酶(SK)的纤溶作用,70年代欧美诸国静注SK治疗AMI疗效可观。采用冠脉内给药时疗效更佳,尿激酶(UK)不同给药途径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近10多年来的溶栓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发生了质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重点已从过去的预防和治疗恶性心律失常转移到减少梗死范围和预防再梗死及心室重构方面,突出了心肌的挽救。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为:大面积梗死导致泵功能衰竭,出现致命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心脏破裂,再梗死,梗死扩展和心室扩张。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早期临床研究提示80%~90%的病人有冠脉血栓堵塞。AMI后如能及时溶解梗死相关冠脉内的血栓,则可降低死亡率,维持左室功能并改善预后。AMI的范围可通过溶解血栓,增加心肌血流,改善氧的供需而缩小。再梗死可  相似文献   

8.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高,尽快恢复闭塞冠脉的血流可降低AMI的死亡率。溶栓酶类药能溶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使阻塞的冠脉得以再通。1955年首先报告了链激酶(SK)的纤溶作用,70年代欧美诸国静注SK治疗AMI疗效可观。采用冠脉内给药时疗效更佳。尿激酶(UK)不同给药途径也取得满意疗效。Dewerf和Relman报道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LMI)静脉溶栓后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及其演变。方法100例AMI病人应用尿激酶和链激酶溶栓后”分钟行早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3~4周后再次行晚期的CAG。结果100例AMI溶栓成功60例,失败40例,再通率%%。CAG提示有残留血栓的84例(84%),其中有40例(48%)为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溶栓再通病人经3~4周后再次CAG发现,8例狭窄加重,10例狭窄减轻。结论AMI是由突然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并可用溶栓剂或机械的方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溶栓通常不能使血栓完全溶解,使用PTCA已被建议为改善严重残留狭窄病变的重要疗法。  相似文献   

10.
对12例,男性。平均65.1岁,老年AMI患者,用国产UK50~60万/i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AMI4周程序以自由步行为主心功能康复医疗,预防再发心梗和心脏事件发生至关重要。溶栓治疗和康复医疗结果:冠脉再通7例58%,对照组1例8%,4周病死率25%,(P<0.01)。2例未形成Q波,溶栓开始距发病时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塞溶栓治疗试验(TIMI)表明,rt-PA静脉内给药同链激酶静脉内给药相比,梗塞区供血冠脉的初始再通率较高。因此,rt-PA在美国已成为首选溶栓剂。当前静脉溶栓治疗的最高再通率是75%。肝素静脉内早期应用和联合溶栓治疗都未能突破此限度。这大概由于以下几个因素所致:血管壁内斑块出血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复杂化;血小板不断沉积于血栓使血栓不易溶解;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方面溶血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即起病3~6小时内,应用溶血栓疗法,及时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是80年代治疗AMI的一大进展。这使AMI病人的急性期病死率从用监护治疗后已降到的15%水平再进一步下降。所用药物有下列五种: 一、链激酶(SK)SK是从C组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过程中提取的蛋白质,通过形成链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复合物,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溶解血栓。SK使血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者如胸痛减轻、抬高的ST段下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减少,可作为梗塞冠脉再通的三项临床标准。本文旨在证实静脉溶血栓疗法后这些指标对梗塞血管再通的预测价值. 方法:对56例透壁AMI病者于胸痛发作6小时内进行溶血栓疗法的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前有2个或2个以上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至少2mm.  相似文献   

14.
急诊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减少医疗环节,缩短AMI患者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使更多的AMI病人及时得到溶栓治疗的有效措施。我院急诊科自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溶栓治疗AMI病人53例。病人到达急诊室至开始溶栓时间由1994年76.8±50.3分钟缩短到1996年以来25.4±19.0分钟(P<0.01),平均40.3±34.2分钟。静脉溶栓病人占同期就诊AMI病人41.7%(53/127),发病6小时内再通率为75%(33/44),总再通率为66.0%(35/53)。5周总病死率11.32%(6/53),再通组和非再通组分别为2.86%和27.78%。对此,…  相似文献   

15.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的早期(3~6h内)应用溶栓治疗法,及时溶解冠状动脉的血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的范围,改善预后,是近年来治疗AMI的主要进展之一。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GISSI研究表明:用链激酶静脉溶栓,起病后1h内开始者,其21天病死率较6h内开始者减低47%(0.086/0.0154)。自1999年开始我科应用尿激酶(UK)溶栓疗效好、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自1989年9月~1998年4月收治的AMI患者906例分别以溶栓冠脉再通、未再通与未溶栓三组的住院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作比较。结果 溶栓再通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未再通组(5.2%,15.5%,P<0.01)。AMI合并室颤、室速、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再通组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未再通组(P<0.01)。而溶栓组死亡率与溶栓未再通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溶栓再通对降低住院病死率具有独立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46例发病于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治疗。结果 经溶解血栓治疗后完全再通24例(52,2%),部分再通7例(15.2%),未通15例(32.6%);溶解血栓治疗后3个月恢复良好的患者22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8例。31例溶通患者中良好、中残者20例(64.5%),15例未溶通患者中良好、中残者4例(26.7%),溶栓后脑出血6例(13%)。结论 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能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4例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14例AMI患者,冠脉再通10例,再通率71.43%,其中10例发病6h以内溶栓再通8例,再通率80%;4例发病6~24h溶栓再通2例,再通率50%。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MI患者选用rt-PA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冠脉内粥样斑块脱落,继发形成血栓,被认为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原因。虽然溶栓治疗AMI有效,但治疗UA的效果不够理想。作者推断在UA和AMI中,冠脉血栓的成分可能存在差别。方法为研究冠脉血栓的外观性状,本文对 15例 UA病人和 16例 AMI病人进行了经皮穿刺冠脉内血管镜检查。UA病人一次静息状态下发病后48小时内,AMI发病后8小时以内,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急性肺栓塞二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例需溶栓的急性肺栓塞病人,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 mg静脉输注,24小时后复查CT肺动脉造影(CTPA)、心脏超声,血栓部分溶解且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室壁运动功能异常,再次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40mg静脉输注行二次溶栓治疗.结果 有效率100%.1例病人出现生殖道出血,无颅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肺栓塞首次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 mg静脉溶栓,血栓部分溶解且心脏超声示右心室室壁运动功能异常者二次溶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