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PT/CT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躯干冠状面为实例试验[PT+CT]二维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躯干结构和代谢状况的互补影像,快捷而清晰.结论:图像融合具有明确放射诊断以及量化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在[P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异机融合是同机融合功用的技术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MRI和CT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MRI和CT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头、膝为实例交叉试验MRI和CT二维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分辨头部软硬组织同时呈现膝部病变性质和位置的互补影像,快捷而清晰。结论这种异机融合手段是对这一目前空缺技术的补充,同时,这一实验也将为医学成像厂家进一步研制MRI和CT同机融合设备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外部定位框的PET和CT图像异机融合新方法,实现PET和CT异机图像的准确融合.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外部定位框,获取C仰ET异机扫描定位图像,利用固定的标记点进行配准,最后运用变分法和小波变换结合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以CT图像为基准用灰度色阶显示,PET图像叠加在CT图像上,用彩色色阶显示,得到基于外部定位架的CT/PET融合后图像.结论 利用该方法获取CT/PET异机扫描定位标记点图像清晰,配准融合后图像准确.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单一的医学影像已经很难反映疾病的真实病理变化过程,将解剖和功能细胞分子变化的影像结合起来对即便进行临床诊断已经成为影像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讨论异机图像融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CT骨重建与SPECT异机融合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0例192处不典型病灶加做SPECT及同部位的CT检查,然后利用异机融合软件进行图像融合,参考融合图像和CT检查分别对不典型病灶进行转移瘤、良性病灶以及不确定可疑病灶的诊断。最后对29例病灶进行良恶性的随访,分别计算CT骨重建和SPECT与CT的融合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漏诊)率、阳性结果预测值、阴性结果预测值。结果 150例共检出192处病灶,其中异机融合显像检出良性病灶74个,恶性病灶89个,最终有29个可疑病灶未能明确诊断;单纯CT骨重建明确良性病灶41个,恶性病灶48个,有103个未能明确诊断或者无阳性改变。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29例已确诊的病例进行随访,异机融合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3.3%、85.7%、89.7%;而单纯CT骨重建为84.6%、68.8%、75.9%。结论 CT骨重建与SPECT异机融合显像在骨转移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鉴别和定性价值,且具有定位精确、早期诊断,指导治疗计划和增强诊断信心等优点,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中老年盆腔肿瘤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盆腔肿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MRI异机非同步扫描.全部CT和MRI图像手工配准后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图像融合.由有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对CT靶区、MRI靶区及CT与MR融合图像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及评价分析.结果 GTVFUSION相对GTVCT提高了6.29%、相对GTVMRI提高了11.84%,融合图像对GTV的勾画明显优于单独CT图像或MRI图像.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盆腔肿瘤靶区的确定,提高了临床对盆腔肿瘤靶区(GTV)勾画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7.
黄华驰  崔惠勤  陈达桂  韦建林  覃丽兰  邓燕云 《重庆医学》2021,50(19):3338-3341,3345
目的 探讨11C-蛋氨酸-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1C-MET PET)与MRI异机融合在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22例行11C-MET PET及MRI检查的胶质瘤术后患者,将MRI与PET图像融合.最终诊断依据为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计算融合图像、MRI诊断残留复发的诊断效能,并用x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对比,将两者诊断效能与最终诊断结果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 MRI、11 C-MET PET与MRI异机融合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5.56%(10/18)、100%(18/18),特异度分别为100%(4/4)、50.00%(2/4),准确度分别为63.64%(14/22)、90.91%(20/22),融合图像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RI(P =0.003、0.031),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29).MRI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313);融合图像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强(Kappa=0.621).结论 11 C-MET PET与MRI异机融合在胶质瘤术后残留复发的评估中灵敏度及准确度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SPECT/CT与双源CT异机融合在肺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行18F-FDGSPECT/CT与双源CT扫描的肺部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首先进行同机融合,然后以同机的Hawkeye CT为桥梁,把核医学图像与双源CT图像进行融合,结果与病理或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 19例肺部肿瘤患者中,18F-FDG SPECT/CT显像真阳性10例,真阴性5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经与双源CT融合后2例假阳性有了较明确的判断,1例假阴性的结果得到了纠正,但误诊1例。结论18F-FDGSPECT/CT与双源CT异机融合后,可以相互补充,对肺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检出肺外的转移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医学影像学分为形态成像和功能成像两大类,形态成像包括X线、CT、MR及超声成像,功能成像主要包括SPECT及PET功能显像两大类,两者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存在着互补关系。我们就CT/SPECT异机图像融合的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魏兴瑜  陆惠玲 《重庆医学》2015,(14):1979-1982
1 PET/CT图像融合概述
  CT图像是建立在X线成像基础上,人体各组织吸收X线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其骨骼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病灶的大小和位置,但却很难显示病灶本身的信息。PET图像是建立在不同的脏器或组织对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吸收,根据射出的光子量不一样,来反映组织细胞的代谢和生理信息,实现功能显像,但是由于PET图像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较低,使得PET图像很难进行精确的解剖定位。由此可见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是从不同角度去反映人体信息,单独从某一种图像中无法获取全面的医学信息[1]。PET/CT 将两种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进行融合,实现分子水平的功能成像与解剖成像的融合,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病理生理变化和形态结构,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是一种“阳性”全身显像方法,即病变部位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在图像上就可以了解全身各器官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情况,结合同机CT图像所提供的精确解剖结构,有利于诊断效能的提高,减少或避免漏诊情况的出现。而常规影像检查一般为局部显像,主要根据病变的解剖形态学特征做出诊断,但是由于一些肿瘤病灶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反差不明显、肿瘤病灶组织形态特点不典型、病灶位置隐蔽、体积小以及临床医师读片经验不同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对肿瘤病灶检出率低[2]。PET/CT图像融合与PET图像相比,其优点是[3]:(1)缩短图像摄取时间;(2)减少CT射束硬化伪影,提高图像融合的精度;(3)提高病变定位的精确性;(4)结合CT的应用可避免FDG摄取阴性肿瘤的漏检;(5) PET/CT融合图像诊断的准确性较高;(6)PET/CT指导制订放疗计划。PET/CT图像融合属于两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早期的PET/CT图像融合的研究主要是异机融合,异机融合成本较低,在临床中的应用空间广阔,但对图像的配准要求高,1999宾夕法尼亚匹兹堡大学Townsend等[4]制出首台PET/CT一体机,实现了一次扫描获得PET 与CT 的两模态融合图像,2012年我国研制出了首台PET/CT 一体机,这为融合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PET/CT一体机必将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并极大地推动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以PET/CT 两模态融合为研究对象,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