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NEMA NU 2-2001标准测试国内部分PET/CT的性能指标.方法 按照NEMA NU 2-2001标准的测试模型和方法,测试PET空间分辨率、散射系数、计数丢失和随机符合性能、灵敏度以及成像质量、衰减和散射校正精度性能指标,探讨PET/CT融合精度测试方法,并对LSO晶体PET/CT的奉底计数率特性作初步测试.结果 各测试指标均在厂家标称值范围内.结论 采用标准的NEMA测试模型是PET性能测试的重要环节,其次是要严格控制测试模型的放射性活度,NEMA NU 2~2001标准中使用的模型或方法对于大多数使用者是可行的,可用于PET/CT安装前后的验收测试,部分测试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与PET/MR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CSCC)的图像,探讨PET/MR在口腔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同时接受体部PET/CT与头颈部MR检查的OCSCC患者,对PET阳性病灶在PET/CT、PET/MR上的图像质量、融合准确度及病灶清晰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22例患者共有35个阳性病灶,包括阳性原发灶22个、阳性淋巴结13个。PET/CT、PET/MR T1WI和PET/MR T2WI在图像质量及融合准确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显示阳性原发灶的清晰度方面,PET/MR T1WI和PET/MR T2WI均优于PET/CT(P<0.05);在显示阳性淋巴结的清晰度方面,PET/CT、PET/MR T1WI和PET/MR T2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PET/CT融合图像对提高PET诊断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103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PET/CT显像.结果PET/CT融合图像可提高54.6%的定位准确性和20.6%的定性准确性;PET/CT发现5例PET显像阴性的恶性肿瘤复发患者.结论PET/CT图像融合不仅增加了解剖定位准确性,也提供了对非恶性氟代脱氧葡萄糖浓聚部位的鉴别,进一步提高了PET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a18F经济型PET/CT(E.PET/CT)融合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可疑骨转移的1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Na^18 F E.PET/CT融合显像,并将E.PET和E.PET/CT对病灶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12例患者的85处可疑骨转移灶E.PET显像诊断阳性51处,阴性34处;E.PET/CT融合显像诊断阳性52处,阴性33处。与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随访结果做出的最终诊断对照,E.PET显像阳性准确率82.35%,阴性准确率73.53%;E.PET/CT融合显像阳性准确率98.08%,阴性准确率100%.E.PET和E.PET/CT对病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18 F E.PET/CT融合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PET/CT一出现就成为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它是PET和CT的完美的结合,PET/CT的核心是可以进行图像融合,提供了来自两台扫描仪的信息。PET/CT的临床应用包括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PET/CT推进了影像医学的进步。微型PET/CT使现代医学基础研究获得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核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PET/CT是同机具有多层螺旋CT和PET的图像融合设备.本文综述了PET/CT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外部定位框的PET和CT图像异机融合新方法,实现PET和CT异机图像的准确融合.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外部定位框,获取C仰ET异机扫描定位图像,利用固定的标记点进行配准,最后运用变分法和小波变换结合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以CT图像为基准用灰度色阶显示,PET图像叠加在CT图像上,用彩色色阶显示,得到基于外部定位架的CT/PET融合后图像.结论 利用该方法获取CT/PET异机扫描定位标记点图像清晰,配准融合后图像准确.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葡萄糖类似物( FDG) PET/CT在胸部肿瘤放疗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12月,42例胸部肿瘤患者在我院接受PET/CT(GE Discovery)定位.图像传至VarianEclipse 8.6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及治疗计划设计.分析PET/CT图像融合对认定肿瘤靶区范围及对总体放疗方案和治疗计划的影响.结果 42例患者共确诊肿瘤病灶109个,其中,80.7%病灶在CT和PET图像均明确显示;19.3%病灶通过融合PET图像而确诊.融合图像在明确小的转移性淋巴结方面有显著优势.在肺部病灶大小和范围的显示上PET图像与CT图像常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呼吸运动或/和化疗影响肿瘤糖代谢有关.通常FDG PET/CT不能有效鉴别肿瘤与合并的炎症和手术创伤.结论 FDG PET/CT应用显著提高了肿瘤的诊断水准,并对放疗方案和治疗计划产生积极影响,但仍需探求排除假阳性信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直肠灌注后PET与CT曾强融合显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高度怀疑直肠癌的病例46例,先用生理盐水进行直肠灌注后,行盆腔CT增强扫描和PET显像,然后将两者图像融合.对直肠病变进行诊断,并将所得结果与肠镜活检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对照,以判断PET与CT增强融合显像对直肠癌诊断的准确率,以及在评估直肠肿块局部浸润情况方面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 46例患者中PET/CT增强融合显像阳性为43例,阴性为3例.其中显示病变侵犯肌层.但未突破浆膜层25例;突破浆膜层10例;周围组织侵犯8例;病理确诊直肠癌42例.PET/CT增强融合显像假阴性1例,假阳性2例,PET/CT增强融合显像对直肠癌诊断的准确性为93.48%,局部侵犯的符合率为98%.结论 直肠灌注后PET与CT增强融合显像在直肠癌的诊断及判断肿瘤局部侵犯情况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对顽固性癫痫进行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术前对癫痫灶进行准确地定位。PET/CT是将PET与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螺旋CT安装在同一机架上,一次扫描可获得PET、CT及PET与CT的融合图像,达到信息互补、取长补短的目的[1]。能显著提高对小病变的诊断,有效降低单纯PET或PET和CT融合图像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使其在癫痫灶定位等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3]。本研究对我院2005-12~2010-12间50例难治性癫痫病人的P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