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在前列腺疾病病理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察PSA、34βE12、p63、p504S在不同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42例BPH、5例LGPIN、3例HGPIN、8例AAH、7例PAH均有34βE12、p63、PSA不同程度阳性表达;p504S在8例前列腺癌和3例HGPIN中具有较好阳性表达.结论 尽管PSA、34βE12、p63、p504S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正确率,在经尿道切除前列腺和根治性前列腺标本中意义不如在穿刺活检中那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AMACR联合P63或CK34βE12在前列腺癌(P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73例前列腺病变标本[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LGPIN)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中AMACR、P63和CK34βE1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MACR在PC中阳性率为96.43%(27/28),在HGPIN、LGPIN、AAH和BPH中阳性率分别为83.33%(10/12)、11.11%(1/9)、16.67%(1/6)和0。癌组化明显高于LGPIN、AAH和BPH(P<0.001),与HGPIN之间无差异(P=0.209);②P63和CK34βE12在BPH、LGPIN和AAH中全部为阳性染色,而在PC中全部为阴性。P63和CK34βE12在HGPIN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10/12)和91.67%(11/12)。癌组化低于HGPIN等其他病变(P<0.001);③AMACR阳性协同P63或CK34βE12阴性两种标记在PC中表达率为96.4%,HGPIN为8.33%,LGPIN、AAH和BPH为0。癌组化明显高于HGPIN等其他病变(P<0001)。结论AMACR是PC较高的敏感特异性瘤标,AMACR联合P63或CK34βE12的检测对P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8例前列腺癌(PCa)、9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5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11例基底细胞增生(BCH)、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标本中P504S、p63、34βEl2的表达情况。结果P504S在PCa、HGPIN、AAH、BCH、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7%、88.9%、20.0%、0、9.4%,PCa、HGPIN显著高于AAH、BCH、BPH(P〈0.05)。p63、34βEl2在PCa中无表达,在HGPIN、AAH、BCH、BPH中100%阳性表达,PCa显著低于HGPIN、AAH、BCH、BPH(P〈0.01)。P504S表达强弱与PCaGleason评分无关(r一0.035,P=0.833)。结论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及小灶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穿刺活检的小标本。  相似文献   

4.
冯小兰  黄喜健 《海南医学》2014,(21):3248-3250
目的探讨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肌上皮标记物p63、细胞角蛋白CK5/6、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前列腺基底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观察34βE12、p63、CK5/6、α-SMA在前列腺增生(PH)、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P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结果 30例PH组标本34βE12、p63、CK5/6大多阳性表达,10例LGPIN组多(++)表达,15例HGPIN组多(+)表达,Pca组大多阴性表达。Pca组与PH组、LGPIN组、HGP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基底细胞少量表达,Pca组与PH组、LGPIN组、HGPI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基底细胞表达34βE12、p65、CK5/6,p65优于34βE12,α-SMA多阴性表达。在前列腺标本中联合检测34βE12、p65、CK5/6有助于对前列腺癌及其他不同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疾病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对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分析。结果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本组40例患者中前列腺增生症27例,前列腺癌(PC)13例,其中3例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免疫组化法分析显示,13例前列腺癌患者CK34βE12、p63表达均为阴性,P504S表达均为阳性,27例前列腺增生症CK34βE12、p63表达均为阳性,P504S均为阴性,全部病例PSA均为阳性。结论前列腺穿刺组织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在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还可用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中联合应用а-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P63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58例,其中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9例(高级别3例,低级别6例),前列腺不典型性腺瘤性增生3例,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3例,结节性增生22例,对以上58例标本进行P504S、PSA、34βE/12、P63的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P504S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上皮中阳性表达,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前列腺不典型性腺瘤性增生中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及结节性增生中阴性表达;34βE/12、P63都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34βE/12表达在基底细胞质中,P63表达在基底细胞的核上。染色显示前列腺癌中基底细胞缺如,上皮内瘤变、前列腺不典型性腺瘤性增生、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及结节性增生均有连续或间断的基底细胞存在。PSA表达于所有前列腺病变的腺上皮中。结论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中联合应用P504S、34βE12、P63、PSA等4种抗体对前列腺的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组织学观察基础上,对321例前列腺穿刺标本进行P504s、P63、CK34βE1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504s在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和良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呈阴性,在上皮内瘤变中呈不连续表达,在良性增生病变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P63、CK34βE12联合标记在前列腺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aveolin-1、P63及CK34βE12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Pca、15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11例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LG-PIN)、7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10例基底细胞增生(BCH)、69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标本中的Caveolin-1和P63及CK34βE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ca、HGPIN、LGPIN、AAH、BCH、BPH中Caveolin-1阳性表达率依次为69.49%、40.00%、45.45%、28.57%、30.00%、8.70%,P63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47%、86.67%、90.91%、85.71%、90.00%、97.10%,CK34βE12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47%、93.33%、90.91%、100%、90.00%、95.65%。Caveolin-1、P63、CK34βE12抗原在Pca与其他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veolin-1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相关(均P〈0.05)。结论 Caveolin-1与Pca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联合检测Caveolin-1、P63及CK34βE12的表达将对Pca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判断病情以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6-8,26,169
目的探讨P504s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前列腺手术或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Ca)患者4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患者13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4例,对存档病理蜡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Ca、PIN中P504s的表达的阳性率与BPH中P504s的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a与PIN中P504s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04s、PSA与PCa的Gleaso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504s具有良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在PCa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组织学基础上,对112例前列腺穿刺标本进行P504s、34βE1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504s在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IN)和良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βE1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呈阴性,在上皮内瘤变中呈不连续表达,在良性增生病变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特异性标记物,与CK 34βE12联合标记在前列腺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水平 ,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参考。方法 酶免法检测 3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2 4例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 ,11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12 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PSA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tPSA检测值为 1 15± 0 95ng/ml,急性尿潴留和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慢性前列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其值仍在较低水平。结论 临床应用血清tPSA诊断前列腺癌时应注意避免盲目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MRI检查,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9例前列腺癌及4例前列腺增生的MRI征象。结果:23例中,术前MRI诊断前列腺癌19例,病理学检查证实15例,前列腺增生4例,假阳性4例,MRI定性诊断准确率78.9%,术前MRI诊断前列腺境生4例,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讨论:目前MRI是诊断前列腺癌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对大多数前列腺癌能够诊断,在术前分期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一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9针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0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9针穿刺活检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检出前列腺癌42例,临床分期A期2例、B期7例、C、D期33例,如按传统6针穿刺法则会漏掉早期前列腺癌4例(4/42,9.5%).结论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9针穿刺活检术可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原(PSA)值小于4ng/ml前列腺部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血清PSA值小于4ng/ml的前列腺癌病例(A期12例,B期2例,C期2例,D期1例),对诊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结果:15例行双侧睾丸切除术,8例如服缓退瘤或氟他胺治疗,结论:血清PSA值<4mg/ml的前列腺癌大多是早期病变,病理分化较好,预后佳,直肠指检(DRE),游离/总PSA(F/T),经直肠超声(TRUS)为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不同前列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比较在不同的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PCA)中PSCA的表达差异,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SP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51例PCA、16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及1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 PSCA及PSA在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者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SCA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分子病理学诊断的新型瘤标,在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为达到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21例患者进行了经直肠超声波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穿刺全部获得成功,无1例产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共检出前列腺癌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9例、前列腺结核1例.认为尽管CT、B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等方法都可作为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但较为切实可靠的是对可疑患者进行前列腺的穿刺活检加病理学检查,还对穿刺活检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及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对 40例前列腺癌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B超、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与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 4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结果 直肠指检 (DRE)阳性率 6 2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4 .4~ 2 75 μg/L。穿刺活检确诊 2 1例 (72 % )。病理以低分化、晚期肿瘤居多。35例经随访 0 .5~ 7年 ,三年生存率 85 .7%。结论 PSA、DRE和穿刺活检联合应用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内分泌治疗是对前列腺癌特别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5月-2010年3月膀胱出口梗阻患者18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为前列腺癌,TNM分期为T1a~b.其中1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5例行内分泌治疗,3例行保守观察.结果 1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3例发生尿道狭窄,1例真性尿失禁.5例内分泌治疗患者3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降至参考范围内.2例于术后1年失访(PSA在参考范围),其余随访2.5~7.0年,平均4.2年,均无瘤存活.3例发生尿道狭窄患者定期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能够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检出,前期电切术不妨碍后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与移行区校正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各19例,就其声像图特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应的PSAD和PSATZ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9例PCa中,超声发现14例,5例仅提示为BPH。14例中,1例为弥漫性病变,13例为结节性病变。共检出16个结节,其中低回声结节占75%(12/16),高回声及混合回声占25%(4/16);13个结节位于外周区,3个位于移行区。PCa的PSA值为8.61-98.65ng/ml,平均(48.79&#177;25.34)ng/ml;BPH的PSA值为0.58-28.36ng/ml平均(9.73&#177;8.19)ng/ml。PCa与BPH两组间的前列腺体积及其移行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AD与PSATZ则PCa组显著高于BPH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对PCa诊断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合PSAD及PSATZ则可提高对PC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MRI和MRS表现,探讨两者对PCa和BPH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随访证实的31例PCa和41例BPH患者的MRI、MRS表现,其中26例行MRS检查。MRI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及肿瘤侵犯范围;MRS观察枸橼酸盐(Cit)、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Cre)的波峰和化学位移,并计算(Cho+Cre)/Cit(CC/C)比值。结果①MRI表现:PCa主要位于周围带(29/31,94%),T2WI均表现为结节状或片状低信号;BPH主要位于中央腺体(39/41,95%),T2WI表现为弥漫性混杂信号(18例)、圆形或结节状的高信号(17例)和低信号(6例)。②MRS表现:BPH的Cit峰升高,CC/C比值(0.79±0.25)下降;PCa的Cit峰下降,Cho峰升高,CC/C比值(2.34土1.21)升高,与BPH比较有显著差异(t=4.327,P〈0.001)。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BPH和PCa的位置和信号特点,MRS能提供前列腺良、恶性组织的代谢信息,两者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PCa和BPH的鉴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