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5-01~2001-12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36例,均行脑脊液(CSF)置换,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继发于脑实质内出血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9~75岁,平均54岁。均有头痛,呕吐32例,意识障碍25例(嗜睡13例,浅昏迷10例,深昏迷2例),一过性意识丧失8例,颈强直34例,偏瘫18例(15例为脑实质出血,3例为血管痉挛致脑栓塞)。病程4~8周,脑实质内出血者病程较长。腰穿脑脊液均呈均匀…  相似文献   

2.
任志学 《河北医药》1998,20(6):377-37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致残及死亡率很高的脑血管病,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可迅速缓解症状及减少致残率。现将我院自1994~1997年治疗的2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8~71岁,平均40.3岁。另选择1992~1993年收治的2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4~68岁,平均41.4岁。病程均为1~36小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从1997~2010年,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8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在28~62岁,平均45岁。诊断标准为:头痛,呕吐,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腰穿为血性脑脊液。病例中,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术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血管痉挛,(DCVS)发生率较高是引起SAH患者死亡及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的主要原因[1],为此我们在2001年8月~2004年2月应用血舒通和尼莫地平对90例SAH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其对DCVS的防治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血舒通组45例分为:观察组1,30例,观察组2,1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58岁;尼莫地平组45例分为:观察组1,30例,观察组2,1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8-70岁,平均60岁;两组间性别与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显著性(P>0.05)。1.2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诊断①临床症状蛛网膜下…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脑血管病中较常见的,仅次于脑血栓、脑出血而居于第三位,病死率国内统计8~25%,再发率可高达30%。现就我院1975~80年SAH住院病人中,资料较完整者25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36例,女114例,男女之比为1.19:1;年龄38岁以下58例占23.3%,39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心电图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对48例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 H 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预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50~72岁,平均60.25岁,全部病例入院24小时内经腰穿及头颅CT 证实为SAH ,均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1995) ,脑实质内出血、外伤和出血性疾病所至的SAH 、SAH 二次出血及原有各种心脏疾病所致心电图异常者除外。入院24~72小时内行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 并予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护48小时以上。诊断明确后均予以20%甘露醇降颅压,尼莫地平防止脑…  相似文献   

7.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脑卒中。我院2000~2006年收治6例以呼吸、心跳骤停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9~58岁,平均34.22+7.41岁,均无外伤史,突然发病,首发症状即表现呼吸、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0年1月至2000年9月对41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术,并与一般治疗的34例患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75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经头颅CT和腰穿确诊为SAH,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27~70岁,其中有头痛者40例。对照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30~69岁,其中有头痛者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方面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9.
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死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蛛网膜下腔出血(下称SAH)为神经科常见急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年来我院收治56例SAH病人,其中12例死亡,现对其死因进行分析讨论。一、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18~76岁,平均52岁;住院时间2~27天,死因:再出血5例,急性期出血量大脑疝形成2例,脑血管痉挛脑梗塞2例,急性心肌梗塞1例,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二、讨论(一)再出血:SAH再出血病死率甚高,本组死亡12例再出血5例,说明再出血是SAH最危险因素之一。再出血常发生于SAH后第一周末至第二周初,本组5例再出血分别在第5、7、10、14、21天发生,其中4…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以头痛、呕吐、项强和Kernig氏征为主。并发偏瘫时,其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或在SAH发病之后出现者,列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我院1976~1981年共收治609例SAH,其中160例(22.3%)并发偏瘫。本文对此做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性别:男89例,女71例。年龄:2个月~78岁,各年龄组并发偏瘫的百分率经统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应激性溃疡(SU)出血临床多见。对早期应用H2受体拮抗剂预防SAH并发SU出血的认识尚不明了。为此,我们于1996-06~2000-06对同意作SU出血预防治疗的SAH病人的血清胃泌素变化进行了检测,旨在了解甲氰咪呱对SAH病人SU出血的预防作用。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择住我科治疗的SAH病人83例。男58例,女25例。年龄36~57岁,平均(45±2.3)岁。均为首次发病24h内入院的病人,CT或MR证实有SAH,腰穿脑脊液呈阳性,并排除有脑疝形成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特指源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小静脉出血。其临床变化差异较大,容易疏忽。本文总结了自2000年以来经CT证实的54例SAH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4例SAH病人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2小时~120小时,平均48.0小时;顺产41例,难产13例,其中胎吸3例,臀牵引5例,产钳助产5例,产时窒息40例,其中Apgar评分1分钟<3分者10例,~7分者30例,羊水污染21例,早产6例,低体重5例,剖宫产8例,脐带因素9例,过期产2例。1.2 临床表现,见表1。1.3 头颅CT检查所有病例均在起病5天内进行头颅CT扫描、显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例SAH后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塞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2天,平均8.3天;年龄52~81岁,平均65.6岁;临床Hunt-HessⅡ~Ⅲ级12例,Ⅳ~Ⅴ级3例;部分患者梗塞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 SAH后Hunt-HessⅡ~Ⅲ级;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老年人,7~10天左右易发生脑梗塞.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84例60岁以上老年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同时选择同样例数的40岁以下SAH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一、临床资料老年组男45例.女39例;年龄60~78岁。对照组男48例,女36例。既往老年组有高血压史者41例,心脏病史者30例,脑血管病史者26例,肺部疾患者10例,比对照组高。病因方面前者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动脉瘤为主要因素,而对照组则为动静脉畸形(AVM)、烟雾病(Moya-moya)等多见。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病,在脑血管病中仅次于脑梗死和脑出血,居第三位。再出血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近期在发病死率41%-46%,明显高于SAH。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30-85岁,以55-65岁多见,3次在出血8例。  相似文献   

16.
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部血管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临床综合征.血管畸形包括囊性动脉瘤及脑动静脉畸形,是儿童时期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如脑实质出血后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时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本病国内外报道很多,但小儿则较少,现将我科十余年来收治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做临床分析.1一般资料 男23例,女6例,<1岁4例,~5岁6例,~10岁7例,~14岁12例.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14岁,以8岁以上为多.2临床表现 起病急聚者多见.首发症婴儿为呕吐…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若不及时处理,常会继发脑水肿、脑疝而危及生命。传统疗法多采用脱水、止血、腰穿脑脊液置换等,对于出血量大者疗效欠佳。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脑室引流治疗重度SAH13例,由于护理措施得当,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38~75岁;临床病情分级,Ⅲ级4人,Ⅳ级6人,Ⅴ级3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近期并发症中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常被人们所忽视。而对其如何护理更值得探讨,现将我们自1990年1月以来的23例SAH继发AOH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1~64岁,平均41岁。发病时间均在SAH后1周内,其中同时或24h内4例,2~3天12例,4~7天7例。临床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是神经系统的常见危重症,常因严重高颅压脑疝形成或合并脑血管痉挛,再次出血及癫痫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本人经腰椎穿刺以生理盐水置换等量血性脑脊液治疗SAH 18例,并与传统疗法对照研究,疗效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取材于本院近3年收治的SAH病人,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71岁,中位年龄46岁。全部病例均表现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伴呕吐12例,精神异常4例,抽搐3例,腰椎穿刺均引出血性脑脊液,经头颅CT均证实为SAH…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上近几年中年发病呈上升趋势[1]。对2000年4月~2004年3月护理的20例中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均在40~59岁,平均年龄49.5岁,全部为首次出血,急性起病16例,缓慢起病4例。活动时起病15例,安静时起病5例;其中情绪紧张激动,过度劳累兴奋为13例,用力排便1例,饮酒2例。合并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18例。1.2诊断①突发剧烈的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②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