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在大幅度内收前牙后牙槽骨的改建状况。方法:12例正畸治疗患者,上牙槽前突,UD—SN、U1-SN大于正常一个标准差,轻度拥挤,正畸需拔除第一前磨牙,以种植支抗辅助内收切牙。其中,男3例,女9例,年龄20~54岁,平均25岁;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CT、三维重建,确定每颗牙的正中矢状面、牙长轴,分别在牙槽嵴、牙根1/2、根尖3个平面,测量每颗前牙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析牙槽骨随牙移动的改建程度。测量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测量数据显示,牙槽嵴区牙槽骨唇侧增厚,舌侧变薄;在根中和根尖处,唇侧变薄,舌侧增厚。牙相对于牙槽骨作倾斜移动,正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根尖移向唇侧骨皮质,牙根颈部移向牙槽骨舌侧:在个别牙发现牙根的唇侧骨皮质开窗,根尖明显穿破骨皮质,横断面可见根尖处骨皮质断裂、不连续。结论:种植支抗增强了正畸移动牙的能力,但牙移动中仍无法避免倾斜移动,牙槽骨腭侧致密的骨皮质改建缓慢,限制了牙的移动。在种植支抗辅助正畸治疗中,应避免盲目及过度矫正,造成牙周支持组织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运用微种植体支抗结合高位牵引钩大量内收上颌切牙后牙槽骨的改建情况。方法:以22例青少年上颌前突拔牙矫治患者,上颌切牙内收前、内收完成后的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为研究样本,应用Mimics 15.0行CBCT影像三维重建,明确上颌切牙移动方式,利用Invivo5.0三维定点测量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和高度变化。采用SPSS19.0 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 检验。结果:上颌切牙切缘与根尖均发生水平舌侧移动,但切缘的移动距离大于根尖;切缘点发生向下移动,根尖点出现明显的向上移动。上切牙腭侧牙槽骨厚度及唇腭侧总厚度在根颈1/3和根中1/3均显著减小(P<0.05),而根尖1/3显著增加(P<0.05),腭侧牙槽骨高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青少年上颌前突患者微种植体支抗结合高位牵引钩可以实现受控制的倾斜移动。大量内收上颌切牙后,其腭侧牙槽骨吸收远大于唇侧增生,牙槽骨并没有完全跟随牙的移动而改建,提示正畸矫治时不宜过度内收前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内收后牙槽骨的形态变化,以了解牙齿的安全移动限度。方法 选取31例安氏Ι类双颌前突患者,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CBCT图像,测量牙槽骨厚度及高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前牙内收后,除了侧切牙及尖牙根中1/2外,其余唇侧位点牙槽骨厚度均增加;腭侧牙槽骨厚度及高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腭侧骨开裂率均增高,上侧切牙唇侧骨开窗率降低。结论 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后唇侧牙槽骨有一定的增生,腭侧牙槽骨明显吸收,牙槽骨改建能力有限,提示我们在正畸治疗前需明确牙槽骨的结构特点及牙根位于牙槽骨中的位置,避免医源性骨缺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使用MBT托槽关闭拔牙间隙的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为采用3MunitekMBT托槽,对需采用最大强支抗进行矫治的双颌前突或前牙深覆盖患者,通过一步滑动法和两步滑动法关闭上颌拔牙间隙,研究两组之间上颌磨牙及切牙移动量的差异。方法 一步滑动法组包括1 5例患者(男5例,女1 0例,平均年龄1 2 .4±1 .1岁) ,上颌采用强支抗(头帽+TPA) ,上颌牙弓排齐后,滑动法使六个前牙一起后移,关闭上颌拔牙间隙。两步滑动法组包括1 5例患者(男5例,女1 0例,平均年龄1 2 .6±1 .1岁) ,上颌采用强支抗(头帽+TPA) ,上颌牙弓排齐后,向远中牵引尖牙到位,滑动法使四个前牙一起后移,关闭上颌拔牙间隙。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后拍摄头颅侧位片,使用Pancherz头影测量方法分析。结果 一步滑动法组和两步滑动法组上颌切牙切缘舌向移动量分别为4 .2±1 .8mm和4 .5±2 .6mm ;上颌磨牙近中移动量分别为4 .6±1 .7mm和4 .7±3.1mm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一步滑动法组覆盖减少为3.0±2 .6mm ,两步滑动法组覆盖减少为3.6±2 .6mm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MBT直丝弓矫治器以其独特的托槽设计,使一步滑动法组和两步滑动法组上颌磨牙近中移动量及上颌切牙切缘舌向量移动量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内收上颌前牙时,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因上颌前突而行拔牙矫治的患者7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4例,均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技术内收上颌前牙.对其中14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于上颌5、6间颊侧植入种植钉,对另14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于6、7间颊侧植入种植钉.比较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的松动率.结果 两种不同植入部位种植钉松动率的比较,位于上颌5、6间颊侧植入组,松动率为23.38%,位于6、7间颊侧植入组,松动率为6.74%,前者松动率高于后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使用不锈钢种植钉支抗内收上颌前牙时,植入于上颌6、7间颊侧,种植钉稳定性优于植入于上颌5、6间颊侧.  相似文献   

8.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早期安氏Ⅲ类前牙反He的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琼  周香 《口腔医学研究》2002,18(5):352-353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伴功能因素前牙反患者矫治前牙尖交错位、下颌后退至切牙对刃位与矫治结束后牙尖交错位3种不同位置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8例前牙反伴下颌能后退至切对切的患者,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拍摄矫治之前牙尖交错位(T1)、下颌后退至切牙对刃位(T2)及矫治结束牙尖交错位(T3)X 线头颅侧位片。采用方差分析对相关 X 线头影测量项目结果3组数据间进行相互比较,进行检验分析。结果:经平均25个月的治疗,前牙的反得以矫治,磨牙关系为 I 类, SNB、ANB、MP-FH、MP-SN、U1-SN、L1-MP、Y轴角、ANS-Me 这几项测量项目的3组数据之间的 F 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功能性因素前牙反经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后,在矢状向和垂直向上下颌骨位置处于治疗前牙尖交错位与后退至切牙对刃位之间,且更接近于后退位。  相似文献   

10.
吴欣  刘国元 《口腔医学》2015,35(10):842-845
目的 评价微种植体在上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中的支抗作用。方法 15例上颌前突患者,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结合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软硬组织的变化,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后上颌中切牙切缘平均腭向移动6.52 mm,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平均近中移动0.41 mm,上唇突点后移,鼻唇角加大,A点轻微后移,患者侧貌明显改善。结论 微种植体在关闭拔牙间隙过程中具有完全支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作为支抗内收前牙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双颌前突和上颌前突的患者共19例,应用上、下颌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SN为基准重叠治疗前、后头影测量描记图,观察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前牙覆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的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果19例患者中16例患者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顺利完成正畸治疗,均建立了正常的前牙覆覆盖关系,成功纠正了Ⅱ类磨牙关系,面型凸度明显改善,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国产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强支抗方式相比,确保磨牙支抗不丧失的能力更强,几乎达到绝对支抗的能力,可以实现理想的支抗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上颌前牙弓外牙的临床特点,研究矫正治疗,探讨其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46例上颌前牙弓外牙的儿童患者,采用减数拔牙,使用方丝弓,直丝弓固定矫治,结合Ⅰ类、Ⅱ类牵引,方丝控根移动使12、22完全移至牙弓内,关闭牙弓间隙,调正上、下关系正中。治疗前、后经临床检查,X线头影测量分析,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以及治疗前后模型测量分析对照,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46例儿童固定矫治后,ANB角减小0.98°;UI/SN和UI/PP分别减小7.86°和9.82°;LI/MP减小了4.1°;UIA-PTV和UIE-PTV分别减小了2.73mm和5.12mm;LIE-PTV和LIA-PTV分别减小了3.38mm、1.31mm;UM-PTV和LM-PTV分别增加了3.56m和4.38,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在5%上,统计学显著,大部分在差异的P值小于1%。另外,患者面部左右对称,上、下牙弓排列整齐,磨牙中性关系,覆、覆盖关系正常。结论 儿童前牙弓外牙通过临床早期矫治或双期矫治可达到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畸内收上切牙对上颌牙槽骨改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调查上切牙内收过程中牙槽骨的增生与吸收情况。方法 :以 5 5例拔牙治疗病例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期的头颅侧位片为研究样本 ,测量他们在这 3个阶段切牙的位移以及其牙根前方和后方牙槽骨的厚度变化及牙槽突总厚度的变化情况。测量方法采用腭结构重叠法 ,以治疗前的前颅底平面为参照平面建立同一坐标系 ,双人定点取均值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完成测量及重叠计算。结果 :上切牙阻力中心治疗后向腭侧移动了 1.8mm(P <0 .0 0 1) ,向上移动了 0 .4mm(P >0 .0 5 )。阻力中心水平的唇侧牙槽骨厚度增加了 0 .2mm (P<0 .0 1) ,腭侧牙槽骨厚度减小了 0 .8mm(P <0 .0 0 1) ;随访期切牙阻力中心向唇向复发了 0 .8mm(P <0 .0 1) ,阻力中心水平的唇侧牙槽骨厚度相应减小了 0 .2mm(P <0 .0 5 ) ,但腭侧牙槽骨厚度却并没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在上前牙唇腭侧向移动的过程中 ,牙槽骨的生物学改建是以骨吸收为主 ,骨增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initial forces acting on teeth around the arch during en masse retraction using an in vitro Orthodontic SIMulator (OSIM).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OSIM was used to represent the full maxillary arch in a case wherein both first premolars had been extracted. Dental and skeletal anchorage to a posted archwire and skeletal anchorage to a 10-mm power arm were all simulated. A 0.019 × 0.025-inch stainless steel archwire was used in all cases, and 15-mm light nickel-titanium springs were activated to approximately 150 g on both sides of the arch. A sample size of n = 40 springs were tested for each of the three group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α = 0.05) was used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 groups.Results:In the anterior segment, it was found that skeletal anchorage with power arms generated the largest retraction force (P < .001). The largest vertical forces on the unit were generated using skeletal anchorage, followed by skeletal anchorage with power arms, and finally dental anchorage. Power arms were found to generate larger intrusive forces on the lateral incisors and extrusive forces on the canines than on other groups. For the posterior anchorage unit, dental anchorage generated the largest protraction and palatal forces. Negligible forces were measured for both skeletal anchorage groups. Vertical forces on the posterior unit were minimal in all cases (<0.1 N).Conclusions:All retraction methods produced sufficient forces to retract the anterior teeth during en masse retraction. Skeletal anchorage reduced forces on the posterior teeth but introduced greater vertical forces on the anterior teeth.  相似文献   

15.
内收前牙在安氏Ⅱ类错猞畸形(上颌前突)及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内收前牙的关键在于能够高效移动牙齿的同时将对牙齿及其支持组织的损害减小至最低限度,然而临床上牙槽骨吸收、牙根吸收及牙龈退缩等现象在上述患者中很常见,有时甚至影响到正畸治疗的整体效果。本文对正畸内收前牙所导致牙体及牙周组织的不利改建及可能原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有限元法模拟不同程度的后牙牙槽骨吸收状态,分析骨吸收情况下的牙周应力分布和总位移趋势,以便为临床施加合适的矫治力提供指导。方法 在建立正常牙槽骨高度(1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删减单元格获得后牙牙槽骨高度水平均衡降低2、4、6 mm的2、3、4号模型;在各模型上进行模拟加载,加载力1.47 N,分析在施加矫治力的情况下,各模型后牙组牙的牙周膜初应力及牙齿初始总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 随着牙槽骨高度的降低,后牙组牙总位移增加,牙周膜Von Mises应力逐渐增大,当牙槽骨吸收达4 mm时,应力值和牙齿初始总位移值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伴有牙槽骨丧失的患者,应当避免受力或显著减小受力,避免造成牙周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和牙根、牙槽骨的持续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有限元法模拟不同程度的后牙牙槽骨吸收状态,分析骨吸收情况下的牙周应力分布和总位移趋势,以便为临床施加合适的矫治力提供指导。方法 在建立正常牙槽骨高度(1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删减单元格获得后牙牙槽骨高度水平均衡降低2、4、6 mm的2、3、4号模型;在各模型上进行模拟加载,加载力1.47 N,分析在施加矫治力的情况下,各模型后牙组牙的牙周膜初应力及牙齿初始总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 随着牙槽骨高度的降低,后牙组牙总位移增加,牙周膜Von Mises应力逐渐增大,当牙槽骨吸收达4 mm时,应力值和牙齿初始总位移值明显增加。结论 对于伴有牙槽骨丧失的患者,应当避免受力或显著减小受力,避免造成牙周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和牙根、牙槽骨的持续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牙槽外科辅助快速整体内收上颌前牙对实验犬前牙牙根的影响。方法建立牙槽外科辅助快速整体内收上颌前牙的比格犬动物模型后,连续加力12 d,速度0.5 mm/d,分别于加力停止并固定1 d,14 d,28 d后随机处死3只实验犬,拔出一侧上颌第三切牙,制备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加力停止1 d及14 d后牙根吸收明显,停止加力28 d后,牙根吸收面积明显减小:牙根颈部28 d与1 d(t=25.075,P=0.014)、28 d与14 d(t=17.444,P=0.0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根尖部28 d与1 d(t=26.436,P=0.000)、28 d与14 d(t=18.229,P=0.0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槽外科辅助快速整体内收上颌前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牙根吸收,随着加力停止后固定时间的延长,牙根吸收可明显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牙周病正畸治疗中,在严格控制炎症和正畸力的情况下,牙齿松动度仍然增加,本研究旨在从牙槽骨骨密度变化方面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择牙周病正畸治疗者20例,牙周健康正畸者为对照组21例,应用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正畸治疗的第一期排齐阶段前后拍摄,使用头影测量方法原理,在CBCT图像的选定截面定点,对上下颌前牙区牙槽间隔骨密度进行测量,同时记录相关的临床牙周指标,采用SPSSl6.0软件包分析,以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内和组间的牙槽骨密度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骨密度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牙周病组和对照组骨密度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牙槽骨密度降低量为牙周病组(-18.94±30.81)显著大于对照组(-11.35±31.55)(P<0.05),牙周病组牙松动度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 静止期牙周病牙槽骨在正畸力刺激下,牙槽骨密度明显降低.牙槽骨密度降低与牙齿松动度增加有显著相关,推测松动度增加可能由于骨密度降低引起,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23 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自身随机对照设计,实验侧采用尖牙与切牙同步分别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法(即除在后牙区的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外,还在微螺钉与尖牙间用橡皮链单独行尖牙远中移动);对照侧则只通过常规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分别记录两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并观察前牙移动的位置和方式,SPSS 11.0统计软件对实验侧与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6.69±1.07)个月;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9.56±1.19) 个月;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尖牙移动到位后具有更好的生理位置,而对照侧尖牙移动到位后较多发生牙冠远中舌向扭转.结论:微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关闭拔牙间隙,在缩短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的同时,使尖牙能始终在松质骨中移动,因而前牙内收快,矫治效果相对更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