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部位及特殊部位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多部位心脏起搏(Multisitecardiacpacing)是近年来问世的一种全新起搏技术,旨在通过起搏器调整心脏除极路径,恢复心房或心室的电机械同步,以获得良好的抗心律失常和血液动力学效果[1]。多部位心脏起搏可定义为在心房和(或)心室内存在多个...  相似文献   

2.
永久性心脏起搏已成为症状性心动过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基于最大程度恢复心脏正常激动和传导顺序的原则,生理性起搏成为近年来心脏起搏研究的热点。关于起搏部位的研究也有很多新的进展,现综合近年来心脏起搏部位临床研究的结果,对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左心室基底部起搏等 5种不同起搏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5例患者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6 6± 6 4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7例。分别行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左心室基底部及双心室同步起搏 (VVI ,6 0~ 90次 /分 ) ,测定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 (CI)、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QRS波群宽度和电轴。结果 :①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 ,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双部位、左心室基底部、双心室同步起搏的CO、CI显著增加 ,PCWP明显降低 (P均 <0 0 1) ;②右心室双部位、双心室同步起搏较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基底部起搏的CO、CI增高而PCWP降低 (P均 <0 0 5 ) ;③右心室双部位与双心室同步起搏、右心室流出道与左心室基底部起搏之间CO、CI和PCWP无显著差异 ;④右心室双部位、双心室同步起搏的QRS波群宽度较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基底部起搏显著缩短 (P均 <0 0 1) ,而左心室基底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和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 ;双部位起搏的Q  相似文献   

4.
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起搏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 66例因不同类型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行即刻起搏参数及 3个月后的电压阈值测定。结果 :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起搏的感知比右心耳和KOCK三角起搏的感知高 (P <0 .0 1) ,右心耳起搏的电压阈值比右室心尖部起搏的电压阈值高 (P <0 .0 5 ) ,与KOCH三角及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电压阈值无明显差异。三个月后的电压阈值与术中即刻的电压阈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右室流出道与右室心尖部、KOCH三角与右心耳的起搏参数无明显差异 ,临床上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5.
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部位起搏 ,观察房室同步和心室激动顺序对人体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及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心输出量 (CO)的关系。 1 5例射频消融术后的病人分别按顺序进行右房、右室心尖部和室间隔起搏 ,采用心导管法分别测定右房压 (RAP)、肺动脉压 (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CO ,并计算心脏指数 ,记录心电图。结果 :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室间隔起搏较右房起搏时RAP、PAP升高。心尖部起搏时CO较右房起搏降低 1 9.1 5 % (P <0 .0 1 ) ,室间隔起搏时CO较右房起搏降低 7.86% (P <0 .0 5 ) ,而较心尖部起搏提高 1 2 .2 4 % (P <0 .0 5 )。心尖部起搏和室间隔起搏较右房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明显延长 ,而室间隔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比心尖部起搏平均缩短 1 8.6ms(P <0 .0 0 1 )。CO和△QRS波时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r=- 0 .30 ,P <0 .0 5 )。结论 :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与CO呈负相关 ,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不同 ,其中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6.
多部位起搏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 2 0年里 ,虽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理学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但依然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即使采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也阻止不住心力衰竭 (HF)进行性加重 ,5年死亡率高达 5 0 % [1] 。针对难治性心力衰竭 (refractoryheartfailure)人们也提出了多种非药物治疗措施。其中 ,永久性埋植人工心脏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心肌成形术的确切价值亦在研究观察之中 ;而心脏移植无疑是晚期HF治疗的最佳选择 ,但该项技术的应用却因供体心脏缺乏、排斥反应明显和治疗费用昂贵等原因严重受到限制。因此 ,如何拓宽治疗途径、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就成为…  相似文献   

7.
心脏起搏部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 ,起搏部位是决定心脏起搏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心脏的最佳起搏部位 ,许多学者对各种部位的心脏起搏进行了大量的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学研究。1 右房起搏右房起搏可保持房室收缩、舒张的正常顺序及心房、心室各部分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同步 ,较右室起搏更接近生理状态。右心房肌平滑 ,肌小梁缺乏 ,翼状电极难以固定 ,而右心耳位于右房前上方 ,多数具有深凹的肌小梁结构 ,形成一个自然囊袋 ,有利于心房电极的放置与固定。因此 ,心房电极首选安置部位是右心耳 ,但右心耳或右心房游离壁起搏可导致房内和(或…  相似文献   

8.
心脏起搏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2002,21(2):96-97,100
自1958年10月第1台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人体至今尽管仅仅44年 ,但心脏起搏治疗的迅猛进展令人难以想象。就连主攻起搏器专业的医生都会感到起搏新技术的知识日新月异 ,使人目不暇接 ,而一般的内科医师、心电图医师在其爆炸样进展的面前更会感到困惑和力不从心。一、心脏起搏器起搏部位从单腔发展到四腔最初植入的起搏器为心室单腔起搏器 ,起搏电极导线经周围静脉插入 ,最后在右心室心尖部肌小梁处被动固定 ,进行右心室心内膜起搏。此后又有心房电极问世 ,用同样方法植入的心房电极导线在右心耳的梳状肌中固定 ,并进行心房起搏。双…  相似文献   

9.
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起搏治疗的目的已不仅是为了患者的基本心率支持以及挽救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而这与置入起搏器后心肌激动顺序、心肌细胞的重构、心肌电-机械运动的同步性、血流动力学密切相关,在心脏起搏方式、起搏参数一定时,起搏部位是决定以上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间隔上部、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均不同程度的显示了其较传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优越性,本文就不同部位右心室起搏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和双室 (BiV)同步起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并与右室心尖部 (RVA)、右室流出道 (RVOT)、左室基底部 (LVB)起搏相比较 ,明确双部位起搏是否优于单部位起搏。 15例患者中病窦综合征 8例、Ⅲ度房室阻滞 7例。分别行RVA、RVOT、LVB、RV Bi、BiV起搏 (VVI,6 0~ 90次 /分 ) ,测定心输出量 (CO)和心脏指数(CI)、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和QRS波时限 (QRSd)。结果 :①与RVA起搏相比 ,RVOT、LVB、RV Bi、BiV起搏CI分别增加了 7.5 %、11.3%、15 .5 %和 17.2 % ,PCWP分别降低了 14.9%、10 .3%、2 1.7%和 2 0 .0 % (P均 <0 .0 1)。②RV Bi、BiV起搏较RVOT、LVB起搏的CO、CI增高而PCWP降低 (P均 <0 .0 5 )。③RV Bi与BiV起搏、RVOT与LVB起搏之间CO、CI和PCWP无显著差异。④RVOT、RV Bi、BiV起搏的QRSd(分别为 12 8± 11,111± 16 ,10 3± 13ms)较RVA起搏 (146± 18ms)时显著缩短 (P≤ 0 .0 0 1) ,而LVB起搏 (142± 15ms)与RVOT、RVA起搏时无显著差异。结论 :RV Bi起搏和BiV同步起搏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 ;双部位起搏的QRSd也比单部位起搏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成功植入CRT起搏器/除颤器(CRT-P/D)患者41例.根据逆行心脏静脉多体位造影确定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按照右前斜位30°心脏长轴造影分为基底部组(n=15)、室中部组(n=26)和心尖部组(n=0);按照左前斜位45°心脏短轴造影分为前壁组(n=9)、前侧壁组(n=10)、侧壁组(n=12)、后侧壁组(n=10)和后壁组(n=0).随访记录并比较各组基线(术前),术后7d,3、6、12、18、24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QRS时限、心功能(NYHA分级)、6 min步行试验、明尼苏达(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CRT参数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41例患者无应答率为19.5%(8/4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与基线时相比,所有患者LVEF升高、LVEDD下降、QRS时限缩短、心功能改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下降(P<0.05);②随访3个月后各时间点,非前壁(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组在LVEF、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前壁组(P<0.05);LVEDD下降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侧壁、侧壁和后侧壁组间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随访时间点,基底部与室中部组间相比,LVEF、LVEDD、QRS时限、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患者术后随访CRT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正常,无心力衰竭再入院、导线脱位、膈肌起搏、囊袋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 ①CRT可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获益;②左心室导线起搏部位前壁者CRT疗效可能较前侧壁、侧壁或后侧壁者?  相似文献   

13.
自1958年Furman首次经静脉安置心脏起搏器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随着电子、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脏起搏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心脏起搏器功能的不断提高,使心脏起搏的作用从最早仅限于救命,发展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进一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心脏起搏技术已成为医学治疗学上应用高精尖技术最有成效的实例.本文将对传统心脏起搏部位进行一些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多部位组合心脏起搏作为一种全新起搏模式 ,旨在通过实现心脏电 机械活动的再同步 ,提高心室舒张充盈和收缩射血功能 ,产生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达到近似生理性心脏起搏的目的。本文对比研究了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和双心室三点同步起搏时对犬心肌力学和心脏作功的影响。资料和方法 实验动物与分组 健康犬 12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4 3± 2 3)kg。对每只动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按照不同起搏位点随机组合成以下各组起搏方式 (1)近希氏束 右心室尖双点起搏组 (cHisB RVA起搏组 ) ;(2 )右心室尖 左心室后侧壁双心…  相似文献   

15.
右心室选择部位起搏是实现生理性起搏的重要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和植入器械改善,目前相关的临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希氏束或希氏束旁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起搏和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现介绍上述三种起搏部位的导线定位的相关解剖、辅助工具、方法和判断标准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右室单双部位起搏对心功能和QRS宽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 )、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 RQS宽度的变化。方法 :患者 15 (男 10 ,女 5 )例 ,年龄 66± 6岁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SS) 8例 ,三度房室阻滞 ( °AVB) 7例。分别行 RVA,RVOT,RV- Bi起搏 (VVI,60~ 90· min- 1 ,测定心排出量 (CO)和心脏指数 (CI)、平均肺动脉压 (m PAP)和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RCWP) ,QRS宽度 (QRSd)和电轴 (QRSa)。结果 :1与 RVA起搏 (CO:4.16±0 .5 1L/ min;CI:2 .3 9± 0 .3 4L· min- 1 · m- 2 ;PCWP:17.5± 3 .7mm Hg)相比 ,RVOT起搏 (CO:4.42± 0 .63 L/min;CI:2 .5 7± 0 .45 L· min- 1· m- 2 ;PCWP:14.9± 3 .7m m Hg)和 RV- Bi起搏 (CO:4.77± 0 .69L/ min;CI:2 .76± 0 .5 3 L· m in- 1 · m- 2 ;PCWP:13 .7± 3 .1mm Hg) CO,CI显著增加、PCWP明显降低 (P<0 .0 5~ 0 .0 1) ;2 RV - Bi起搏较 RVOT起搏的 CO,CI增高 (P<0 .0 1)而 PCWP降低 (P<0 .0 5 ) ;3 RVOT,RV- Bi起搏的 QRSd(分别为12 8± 11ms;111± 16m s)较 RVA起搏时 (146± 18m s)显著缩短 (P<0 .0 5~ 0 .0 1) ;RV - Bi起搏又比 RVOT起搏明显缩短 (P<0 .0 1)。结论 :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的心功能明显优于 RVA,RVOT等单部位起搏 ;右室双  相似文献   

17.
多部位起搏的作用机制和应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双心房起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  心房起搏能通过多种机制预防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如在慢快综合征患者预防房颤的发作是通过抑制房性早搏和降低心房肌复极化的离散度。双心房起搏预防房颤是基于心房内有功能和/或结构上的传导阻滞区,后者是折返性心律失常的产生机制。在阻滞区的两侧同时起搏心房可消除这种折返机制[1](图1)。房内阻滞区是在Koch三角的后边和/或左、右心房之间,而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常起源于界嵴(cirstaterminal)。因此同步起搏右心耳和低位右心房(双部位起搏,dual-sitepacing)是基于阻滞区在Koch三角的后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15例患者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例 )。分别行RVA、RVOT、RV Bi起搏 (VVI ,6 0~ 90次 /min) ,测定心排血量 (CO)和心排血指数 (CI)、平均肺动脉压 (mPAP)和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 ,QRS宽度 (QRSd)和电轴 (QRSa)。结果 :RV Bi起搏较RVOT、RVA起搏CO、CI明显增加 ,均P<0 .0 1;PCWP显著降低 ,为P <0 .0 5~ 0 .0 1;3个不同部位起搏mPAP无明显变化 ;RV Bi起搏较RVOT起搏的QRS波时限平均缩短 17ms,较RVA平均缩短了 35ms ,均P <0 .0 1。结论 :RV Bi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RVOT ,RVA等单部位起搏。  相似文献   

19.
20.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发展起来的心室三部位起搏CRT(Tri-V CRT)通过同时刺激左右心室壁多个延迟激动位点,最终可使心脏再同步化达到最佳的效果。一系列小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了Tri-V CRT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且该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故目前仅将其作为对传统CRT无应答且室内或室间仍然存在运动失同步心力衰竭患者的补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