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色拉油现吃现买沈阳市卫生防疫站主任医师李力人们膳食烹调中不可缺少的植物油,是以植物的种籽为原料,经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按加工情况的不同,植物油在商品规格上分为毛油、精炼油、色拉油、硬化油四种。毛油是粗制未经加工处理的,含有较多杂质,一般色泽较深、浑浊...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基于常规指标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有效性。方法收集餐厨废弃油脂36份,煎炸废弃油脂22份,食用植物原油12份,食用植物成品油77份和制备"地沟油"精炼油13份,分别检验各样品的透明度、气滋味、色泽、酸价、过氧化值、碘值、折光率、极性物和相对密度等常规指标,按样品类别对上述样品的各指标结果进行配对统计学检验,评估基于上述常规指标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有效性。结果在各项常规指标中,气滋味指标对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有效性最高,能鉴别全部6个组的配对样品。其次为透明度、酸值指标,能鉴别4个组的配对样品。其他指标对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有效性较低。结论除气滋味指标外,基于其他常规指标难以鉴别性状比较接近的配对样品,如煎炸废弃油脂或"地沟油"精炼油与食用植物原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基于辣椒碱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性。方法采集食用植物毛油14份,煎炸废弃油脂24份,餐厨废弃油脂34份,市售食用非花生植物油32份,市售食用花生植物油32份,正常食用油加香精16份和自制"地沟油"精炼油11份,检测样品中天然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合成辣椒碱含量,对上述样品的辣椒碱检测结果以样品类别进行统计学检验,评估基于辣椒碱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性。结果辣椒碱指标检测灵敏度高,判定餐厨废弃油脂及精炼"地沟油"类样品有效性较高,准确率分别达100%及90.1%,但在食用花生植物油中有辣椒碱本底存在。结论辣椒碱在烹饪过程中作为辣椒调料添加引入的成分在油脂中能保留下来,在精炼过程中不能完全被去除,在充分排除本底干扰的情况下,结合其他指标可有效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基于辣椒碱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性。方法采集食用植物毛油14份,煎炸废弃油脂24份,餐厨废弃油脂34份,市售食用非花生植物油32份,市售食用花生植物油32份,正常食用油加香精16份和自制"地沟油"精炼油11份,检测样品中天然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合成辣椒碱含量,对上述样品的辣椒碱检测结果以样品类别进行统计学检验,评估基于辣椒碱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性。结果辣椒碱指标检测灵敏度高,判定餐厨废弃油脂及精炼"地沟油"类样品有效性较高,准确率分别达100%及90.1%,但在食用花生植物油中有辣椒碱本底存在。结论辣椒碱在烹饪过程中作为辣椒调料添加引入的成分在油脂中能保留下来,在精炼过程中不能完全被去除,在充分排除本底干扰的情况下,结合其他指标可有效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5.
说茶油     
正茶油,又称山茶油、油茶籽油、山茶籽油,是从油茶树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可以与橄榄油相媲美。精炼后的茶油色泽呈金黄或浅黄,清澄透明,气味悠长,味道纯正,品质更佳。我国食用茶油历史悠久,公元前三世纪的《山  相似文献   

6.
朱闻慧 《健康博览》2011,(10):55-55
超市里,各种食用油是越来越让我们眼花缭乱,调和油、色拉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初榨油、精炼油……植物油因其取材不同,营养价值、口味也有所差别。芝麻油俗称香油,是植物油中的熟油,它是唯一经过炒熟之后再压榨的植物油,同时也是因为芝麻  相似文献   

7.
食用植物油的发展及分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们食用的植物油大都是土榨油,这种油由于设施简陋、工艺简单、卫生条件差、部分杂质和水分脱不掉,入锅后起沫、冒烟。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卫生健康的要求大大提高,于是出现了色拉油、调和油。色拉油是菜籽油或者豆油  相似文献   

8.
桐油是一种工业用油。因其含有的桐子酸(9,11,13-十八碳三烯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所以,桐油绝对不准食用,否则,就会引起严重中毒。但是,由于桐油易干燥、无异味、色泽好、价格低,且与食用植物油(豆油、花生油)的感官性状极其相似,就有一些个体商贩在食用植物油中掺加桐油,用来炸油条、炸鸡等。如果食用了此类食品,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对此,我们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油炸食品中桐油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食用植物油掺假检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品掺杂施假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毒瓜子事件、毒大米事件、毒饼干事件、食用植物油掺假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似酱油事件、水发食品加甲醛问题、滥用吊白块问题等等经媒体反复暴光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食品掺杂施假中,食用植物油掺假问题非常突出。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必须品。油、盐、酱、醋、荼,油排在首位,说明油在群众生活中的地位。最近几年,不法商贩为谋求利润,向食用植物油中添加矿物油、蓖麻油甚至桐油而导致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用棉籽榨成的油称“棉油”,加工后可食。这种植物油,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南方产棉地区被广泛食用。但食用未经加工的粗制(直接压榨)棉籽油则会引起“棉酚中毒。”  相似文献   

11.
漫谈棕榈油     
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这些植物油您已很熟悉,这里我向您介绍植物油王国中的一位“外来朋友”——棕榈油,通过我的介绍,也许您会喜欢上它。 棕榈油是从油棕树果实中榨出的油脂。油棕树原产于非洲西部,考古发现证明,油棕的使用、食用历史已超过5000年。现在经过改良的油棕树已广泛在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栽种。  相似文献   

12.
地沟油是餐饮业下水道中,由隔油器收集,然后经人工提炼回来的油以及酸败且不能再食用的油品的总称,而煎炸老油是长时间煎炸食物所剩下的油。这2种油近年来在我市餐饮业中时常应用,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此我们将收集到的地沟油、煎炸老油与食用植物油进行酸价、过氧化值及羰基价理化指标的比较,为严控地沟油及煎炸老油流入市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用植物油营养价值高于动物油,其溶点低呈液态易被人体吸收,是人们烹调中最为喜欢的食油之一。食用植物油如贮存保管不当,存放时间过久,就会发生酸败,此外,植物油原料霉变致黄曲霉毒素污染以及在提取精炼过程中残留的溶剂和加入的抗氧化剂都会危害人体。为了解食用植物油的卫生质量,以确保食用卫生安全,长期以来我们不定期的对我市食用植物油进行抽样检测。以下报告1994-1996年对65家186份油样的检测结果。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对本市各食品商场,生产厂家随机抽样及部份厂家送样。种类有花生油、调和油、粟米油、多维营养油、…  相似文献   

14.
食用植物油卫生质量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食用油的质量 ,加强对食用油的监督监测管理 ,现将 1994~ 1998年所检测的 16 5份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调合油 )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与标准  1994年~ 1998年检测食用植物油 (花生油、调合油 ) 16 5份。检验依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5 0 0 9.5 6 - 8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评价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GB - 2 716 - 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凡一项不在标准范围则按不合格计。结果 共检验样品 16 5份食用植物油 ,其中花生油 12 9份 ,调合油 36份 ,所检黄霉毒素B1均合格 ,酸价、过氧化值、砷、铅结果…  相似文献   

15.
买油留点神儿到市场买油,要了解一些有关植物油的色、香、味、透明度等感官检查方法。色泽:正常植物油的色泽因品种而不同,一般为黄色,颜色有浅有深。花生油为淡黄色至橙黄色,大豆油为黄色至橙黄色,菜籽油为黄色至棕色,麻油为深黄色,小磨麻油呈黄褐色,精炼棉子油...  相似文献   

16.
在鱼目混珠的食用植物油市场上,如何鉴别油品才不致于上当受骗呢?现在简要介绍一下。 1、观察色泽。品质好的菜籽油,它是黄中稍绿或金黄色,豆油是深黄色。 2、观察油品透明度。越清亮,油越好。 3、闻一闻气味。用于指沾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味道,无苦、涩、焦臭、酸败、哈喇味或其它异味,即可放心。  相似文献   

17.
毛油不宜食用 毛油是指初步加工处理的粗制油,随着食油加工业的发展,传统的榨油法已逐渐被现代的化学浸出法所代替。经过初步加工处理的毛油中含化学溶剂成分较多,未达到食用标准。残留的化学溶剂对人体有着一定的危害性,甚至有致癌作用,我国食用油卫生标准规定,食用油中溶剂残留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50,因此毛油不可投放市场供消费者食用。  相似文献   

18.
食用植物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烹饪必不可少的主料之一, 那么如何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食用植物油呢?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食物供给各种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代谢,提供每日活动的能量,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保障身体健康。食用植物油更是日常饮食中烹饪必不可少的调料。食用植物油可以使食物的性状发生改善,或柔软或酥脆, 增加菜肴的色泽和香气,提高食物的供应热量:增加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促进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食用油沸点很高,还可以使烹调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食用植物油种类与酸败对溴素-乙醚法定性检测梓油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溴素一乙醚法分组定性检测不同种类正常植物油、酸败豆油及梓油阳性对照系列。结果:豆油、棉子油出现假阳性结果,花生油、菜子油出现可疑阳性结果,酸败植物油出现假阳性结果。结论:用溴素-乙醚法定性检测梓油,空白对照应加入与分析样品同种类的正常植物油,同时对检品应进行酸败指标检测,对于酸败的食用植物油样品,梓油定性检测结果应结合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20.
上海、沈阳两地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须欣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7):320-323
[目的 ] 为修订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 ] 对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现状进行调查 ,将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与国际法典委员会 (CAC)标准进行比较 ,并对 1999~ 2 0 0 1年上海、沈阳两地食用植物油产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提出修订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建议。  [结果 ] 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别适用于三种食用植物油品种 ,且项目指标设置不全。  [结论 ] 建议对我国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进行合并 ,对过氧化值、酸价、铅、砷等指标值进行调整 ,并增加农药残留、标识等项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