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皮下移植性H22肝癌模型后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9~18d,以10%水合氯醛(0.4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测肿瘤大小、血常规,取肿瘤组织做病理切片,bax、bcl-2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25I治疗组所有小鼠均存活,肿瘤缩小至平均直径0.44cm(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常规中RBC、plt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O.05),HGB、WBC下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P〈0.05)。病理检查治疗组残存肿瘤细胞呈岛状分布,可见大量凋亡细胞,肿瘤中央呈大片凝固性坏死,周围广泛纤维化,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肿瘤细胞丰富,生长旺盛,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内可见脱落转移的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治疗组bax表达增加平均为18.51%(与对照组比较,P〈0.05),bcl-2表达减少平均为4.94%(与对照组比较,P〈0.05);FCM示治疗12、18d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13%、20.92%(与对照组比较,P〈0.05),G0/G1期比例分别为37.41%、51.01%(与对照组比较,P〈0.05),出现G1期阻滞。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可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出现G1期阻滞,抑制肿瘤增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杨小红 《实用医技》2007,14(35):4860-4861
目的:对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8例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同时调查同期住院的非肿瘤患者家属69例作为对照。结果:肿瘤患者家属与非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配偶组的焦虑、抑郁情绪高于子女组和兄弟姐妹组,父母组高于兄弟姐妹组(P〈0.05,P〈0、01)。结论:应重视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特别是患者的配偶,应给予家属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其释放各种压力,以减少或减轻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急诊内科低钾血症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情绪。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SAS)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护理3h后,观察组SAS得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SAS和SDS量表,对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各7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年人抑郁、焦虑指数高于老年人(P〈0.05),文化程度越高者抑郁、焦虑指数越高(P〈0.05)。结论: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帕罗西汀治疗,连用12周。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12周后,干预组抗抑郁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81,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干预组上升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组治疗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16,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临终关怀对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对住院老年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晚期肿瘤患者7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8)。对研究组患者实施1个月以上的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干预后在生活质量(QOL)总分及其分类指标如食欲、精神、睡眠、家庭理解与配合、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面部表情以及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或P〈0.01);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除在生活质量分类指标中的疼痛、日常生活情况、面部表情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度评分降低外(P〈0.05或P〈0.01),其他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关怀可以提高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观支持度、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生活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较重,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NF.仅和瘦素(LE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初诊32例Graves’病女性患者^131I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女性血清TNF-α和LE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2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血清LE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131I治疗血清FT3,FT4和sTSH恢复正常后,其血清LE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测定血清LEP可作为判断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效果的指标;在^131I治疗前后测定Graves’病患者TNF-α可反映其体内的免疫状态,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与焦虑的联系及缓解或消除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头颈部、胸腹部、脊柱四肢及肿瘤等手术病人121名,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手术前一日评估焦虑水平后再进行心理干预,手术后3~5日再做焦虑评估。结果 各类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水平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焦虑症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类手术患者在术后与焦虑症患者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类手术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过妥善的心理干预和积极完善的心理护理,其焦虑状态获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的焦虑患者4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0例和对照组2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及组间的焦虑例数和SAS评分情况。结果:同期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共793例,发生焦虑476例,发生率为60.03%;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组焦虑减少例数(字2=29.22,P0.01)及SAS评分下降幅度(t=17.49,P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8,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P0.05)。结论:认知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焦虑情绪,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中规范开展认知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将60例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区组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计算机辅助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人文疗法治疗8周.8周后,两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各项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定(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知觉、视运动、思维、注意力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AS、SD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分别为SAS(50±4)与(55±5)、SDS(53 ±4)与(56±5).提示计算机与人文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与^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化学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术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长期随访,对照组生存时间≤2年者35例(63.6%),3—4年者19例(34.5%),≥5年者1例(1.8%);观察组生存时间≤2年者17例(34.0%),3~4年者36例(72.0%),≥5年者7例(14.0%);观察组患者3—4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5年以上生存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灌注化学疗法治疗胰腺癌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淋巴瘤的发生、分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8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及7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CA125测定.结果:初发及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Ⅲ期、Ⅳ期高于Ⅰ期、Ⅱ期水平(P<0.01);缓解者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有症状者(B组)高于无症状者(A组)(P<0.01).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动态监测血清CA125可有助于辅助诊断、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286例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36例)。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术前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并进行音乐疗法、按摩、图文示意卡和做好医护沟通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焦虑值。结果实验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值(46.0±5.1)分低于对照组(61.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认知功能、情感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2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并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支架成形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同时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情感评估。结果术前54.5%患者存在认知障碍;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7.3%、54.5%。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MoCA总分、交替连线试验、复制立方体、画钟、延迟回忆测评得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AMD抑郁、焦虑量表评分降低(P〈0.01)。结论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缺损及情感障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CA125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4年6月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腹膜炎患者36例为治疗组,未合并腹膜炎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透出液CA125水平,并采用4 h腹膜平衡试验(4h D/Pcr)评估腹膜转运功能及其与CA125水平的关系。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透出液CA125水平为(49.51±17.21)×103U·L-1,对照组患者为(11.41±9.24)×103U·L-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腹膜炎治愈后1个月透出液CA125水平为(14.72±10.32)×103U·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高转运者、高平均转运者、低平均转运者、低转运者透出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12,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4h D/Pcr与CA125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004 8,P>0.05)。结论透出液CA125水平能够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间皮细胞的数量及其功能。慢性肾功能不全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患者透出液CA125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腹膜炎的预后、评价腹膜转运功能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情绪的疗效影响。方法:对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情况;并对干预组(40例)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降压药物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情绪症状及降压疗效。结果:1.治疗后干预组、对照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P〈0.05);2.干预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焦虑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1;t=4.29,P〈0.05);3.治疗后干预组对比对照组焦虑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1);4.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对照均有显著下降(P〈0.01);5.治疗后干预组对比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下降(t=4.2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常规降压治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邵兰  招伟贤  陈研生  肖健斌  韦晨浦 《吉林医学》2010,31(13):1742-174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开腹胆管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胆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S组,参附注射液加手术组)及对照组(C组,单纯手术组)各15例,参附组术前予参附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CRP和TNF-α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参附组CD4+细胞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CD8+细胞在两组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两组血清IL-2水平均有降低,参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血清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应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调节胆管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闫华  张志勇 《西部医学》2010,22(4):765-76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腹部手术患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配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常识知识讲解。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4、6天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及肺功能。结果术前两组相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肺功能指标术后2、4、6天与入院初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在术后2、4、6天测得的肺功能多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天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实验组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高外科患者疾病知识水平,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