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现状和存在问题,促进门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进行随机抽取药房2010年1月~2012年1月门诊处方500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做了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有309张,占抽取处方的61.80%。其中使用头孢类处方169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54.69%;使用青霉素类处方75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24.27%;使用大环内酯类处方35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1.33%;使用其它类抗菌药物处方30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9.71%。用一种抗菌药物处方17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55.02%,用二联抗菌药物处方13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4.98%,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者。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应加强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和监管,提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的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评价,为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12月中360份(每月30份)病历,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87.8%,两联以上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数55.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较低。结论我院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建议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以确保抗菌药物的使用经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刘瑶  胡欣  杨莉萍 《药品评价》2013,(16):25-28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专项整治前(2011年1-6月)、后(2012年1-6月)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除门诊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有所增长(增长了21.9%)外,其他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均有所下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使用总金额比例下降了1.5%,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百分率分别下降了1.5%和0.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和使用强度分别下降了10.5%、20.3%和16.7%,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11.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了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在我院的使用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仍未达到卫生部要求,还需加强管控和宣教。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儿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12月所有儿科出院患者病历,统计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分析适应证是否合理。结果:1 352例儿科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60%,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真菌感染性疾病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1.17%,非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31%。抗菌药物单用比例为62.33%。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65.9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8.96,头孢菌素酶抑制药复合制剂使用强度为18.16,为各类抗菌药物中最高。结论: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特别是病毒性感染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无适应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是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未来抗菌药物管理中需要重视和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实施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传染病医院如何管理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并对比分析某传染病专科医院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包括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品种、品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等。结果 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该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达国家规定指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比例由22.41%大幅下降为8.9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整治前的85.35和97.90降为整治后的76.07和57.75,且未能达标(≤40)。结论 专项整治活动对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仍需继续加强监测,积极探索传染病专科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量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下降了42.53%,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从56.78%上升至75.26%。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从80%上升至94.44%,抗菌药物的应用日趋合理。结论:我院通过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软件后对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的影响。方法:在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软件后,统计使用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监测指标值的变化,包括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使用强度等。结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软件使用以后,该院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得到提高,药品使用成本得到控制。结论:合理应用软件的运行使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进一步接近《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的状况,分析我国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方法 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城市15家医院进行抽样调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手术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49.1%,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94.6%;在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人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平均为2种;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平均费用为970.7元,占住院药品总费用的27.8%; 抗菌药物平均治疗疗程为5.8天;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为16.8天;接受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病人数占使用抗菌药物住院病人数的9.7%;门诊病人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5个,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9%,注射剂使用率为10.4%,平均用药金额为200.3元。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国际指标调研比较客观、科学地评估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为促进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各项指标的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章云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71-372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因素很多,要达到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的目标,必须从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因素方面着手应对,多管齐下。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及有关文献报到分析了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普外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分级管理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制度在普外围手术期的预防性使用.方法:随机抽取200份经普外手术治疗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一、二、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及用药时间.结果:抗菌药物分线制度的应用,使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的一线药物使用频度明显增加;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有所下降.结论:抗菌药物分线制度的运用,保证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使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下降,显著增强了使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一直备受关注,滥用抗菌药物,除了造成药品浪费以外,还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增多、耐药菌株出现等严重问题.因此,探讨医院急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我院2011年5000张急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急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每月随机抽取25%具备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生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医生共672名,处方33 600张,并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及医生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排行前3位的科室为急诊科、儿科门诊、妇科门诊。结论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飞跃 《中国药业》2012,21(11):48-49
目的 调查和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总体情况,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至2011年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逐年下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了抗菌药物使用总金额的2/3.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总体上趋于合理,但仍然存在选药档次偏高、价格偏贵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我院住院儿科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41-142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评价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确保本院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儿科出院病例1250份,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50份病例中1000份(80%)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215份病例发现有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占使用抗菌药物的21.5%(215/1000)。表现为无适应证滥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不当、给药途径单一、抗菌药物使用档次较高、无病原学诊断等。结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儿科表现形式多样,应加强干预和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周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1,(19):155+160
目的调查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并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抽查病历,对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抽取住院病历858份,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7.7%,其中使用单一抗菌药物、2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3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分别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总数的58.4%、36.1%和5.5%。结论需要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持续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现象,提出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持续改进措施.结果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培训、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及推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化建设,将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产生促进作用.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探讨其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通过HIS调取了2011年1~6月(整治前)和2012年1~6月(整治后)的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对比分析同期抗菌药物构成情况及各项合理用药指标的变化。结果抗菌药物的品规数下降明显,由原来的128个下降为64个。各项抗菌药物控制指标均明显改善,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平均用药品种数由1.79个下降为1.67个,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下降168.72元。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下降了6.5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4.79,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下降了1.91%。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效果明显,达到了整理临床抗菌药物品种,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患者费用等目的。适当减少临床抗菌药物品种,不影响医生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8.
谢娇  邓利娟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22-1525
目的:分析萍乡地区14家二级医院2016年—2018年间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方法:抽取2016年—2018年3年间萍乡地区14家二级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分析其各医院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合格情况。结果:2016年萍乡地区14家二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合格率为57.14%,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78.57%;2017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57.14%,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71.43%;2018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78.57%,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71.43%;3年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57.1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格率为21.43%;2018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为71.4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格率为35.71%。结论:萍乡地区14家二级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理性欠佳,应加强行政干预力度,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强化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方法 通过制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管理办法,执行抗菌药物分级分线管理、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管理,引导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强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监督,积极开展药物经济学和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 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持续督查,使其使用逐步规范和合理,初步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通过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了操作依据,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强化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2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菊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32-133
目的:了解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出院患者病历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占73.65%,单用抗菌药物为57.21%,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为42.79%,每份病历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数为1.46种。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