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肺动脉瓣缺如或发育不良仅有遗迹,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的0.3%,经常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环狭窄,成为法乐四联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还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掼,大血管易位及主动脉弓异常等畸形,组成各种复杂  相似文献   

2.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树祥  张玉顺  代政学 《心脏杂志》2002,14(6):546-547,549
本文综述了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介入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提出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应该首先选择经导管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8例PDA合并心内畸形的病人,5例行经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插管前动脉导管结扎术,3例行经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转流后经肺动脉切口动脉导管缝闭术。结果本组无早期死亡病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治愈出院,随访4个月至5年,无晚期死亡和导管再通。结论同期手术矫治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两次手术创伤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游庆军  丁卫军 《山东医药》2006,46(33):20-20
2000年以来,我们对34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婴幼儿施行外科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乐四联症的外科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刘迎龙法乐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12%~14%),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居首位(占60%~80%)。1888年,Falot对此症作了较完整的阐述,因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小儿CHD复杂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CHD复杂畸形患儿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总结其图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其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手术证实的50例患儿中,超声心动图漏诊3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漏诊1例,仅诊断为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法乐四联症2例,未做动脉导管未闭(PDA)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余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小儿CHD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30例无紫绀型法乐四联症的临床表现,与213例紫绀型法乐四联症,57例室间隔缺损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无紫绀型法乐四联症的主要临床线索:喜蹲踞,心电图电轴右偏>120°,右室大,胸片肺动脉段凹陷,右位主动脉弓。提出法乐四联症的紫绀程度与肺动脉的狭窄范围,狭窄程度、肺动脉发育情况有关,与是否合并动脉导管未闭,血红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收治1例诊断为多系统平滑肌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窗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女性3岁患儿,基因检测发现存在主动脉平滑肌肌动蛋白α2(ACTA2)基因c.536G>A(p.R179H)杂合突变,心血管影像学检查提示窗型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在院期间予抗感染、平喘、降肺高压治疗改善症状后行动脉导管未闭关闭术+肺动脉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门诊规律随访。多系统平滑肌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合并窗型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可通过手术治疗消除主-肺动脉分流去改善患儿心功能并降低肺动脉压力。手术前后的肺动脉压力评估及监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动脉导管未闭术后并发症的监护处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张明芳,种华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林芝本文报告重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后并发症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22岁。单纯动脉导管未闭10例,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Sideris纽扣式补片治疗23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21例堵闭成功,2例因动脉导管过大而失败。21例治疗后左心负荷明显减轻(P<0.01),肺动脉主干、心胸比例缩小(P<0.05),心电图Sv1+Sv5电压下降(P<0.05)。3例术后有轻微胸痛,无严重并发症。表明导管纽扣式补片堵闭成人未闭动脉导管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有外科指征的各种类型、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未闭且近期疗效显著。文中对技术特点、适应症、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259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259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经验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动脉导管结扎或缝合术以及VSD修补术,其中男性121例,女性138例,年龄2个月~38岁;合并畸形有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下狭窄;瓦氏窦破裂;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等;直接分离结扎导管89例;其余病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其中利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3例;合并畸形均同期手术矫治。结果:全组早期5例死亡,病死率1.9%,1例死于顽固心律失常,2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手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合并肺部感染,随访3个月~7年,复查心脏超声均未发现VSD残余分流,无远期死亡病例。结论: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旦明确诊断,应该早期手术治疗,以避免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手术中探查和进行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压力比值测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制定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VSD合并PDA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矫治效果。方法:分析总结我院外科1994年6月至1995年10月间连续对128例先天性心脏畸形婴儿手术矫治情况。结果:128例婴儿,年龄9.1±2.7(2~12)月;体重7.0±1.6(4~12)kg。66例左向右分流心脏畸形,包括:心室间隔缺损37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或)心房间隔缺损15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其他3例,其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47例。紫绀型右向左分流心脏畸形62例,包括:法乐四联症41例、法乐三联症6例、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狭窄2例、复杂心脏畸形13例。128例中6例动脉导管未闭在全麻下行闭合术,余122例婴儿均在中度或深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矫治术,手术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3.12%。结论:先天性心脏畸形在婴儿期行矫治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的动物试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外科创建的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评 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心健^TM)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Gor-tex人造血管缝合在犬降主动脉和左肺动脉之间建立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1周后行经皮穿刺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行降主动脉造影、大体解剖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9只犬成功建立了动物模型,其中8只1次堵闭成功,技术成功率为89%。7只完成1周-3个月随访。堵闭术后即该造影仅1只犬动脉导管残余分流,1周-3个月造影均无残余分流。1-3个月大体解剖可见堵闭器两端完全被一层半透明、肖滑的新生组织所覆盖,扫描电镜检查证实为内皮样细胞。结论:心健^TM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堵闭器关闭外科创建的动脉导管未闭模型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4.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胜病的10%-21%,每2500-5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例。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2]。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正常通道,正常新生儿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即开始发生收缩,在24~48小时内实现功能性闭合。过去外科开胸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方法,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早期诊断、药物干预和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其中经导管介入治疗已逐步成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重要治疗方法并趋于规范化。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微创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们采用微创伤右前胸小切口行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164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全组 164例 ,男性 85例 ,女性 79例。年龄 2~ 58岁 ,平均 11 4岁。病种为 1 继发孔房缺 82例 ,其中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15例 ,合并室间隔缺损 18例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1例 ,合并右肺静脉异位引流 2例 ;2 室间隔缺损 71例 ,其中合并右室双腔心 5例 ,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6例 ;3 肺动脉瓣狭窄 2例 ;4 法乐三联症 3例 ;5 法乐四联症 1例 ;6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4例 ;7 左房粘液瘤 1例。手术方法 气…  相似文献   

16.
698例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外科陈立波,张秀和,张柏民,赵洪序,宋翔翎我院自1960年6月至1993年9月,对698例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了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患者698例,男283例,女415例。年龄2~5...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在重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在重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济南铁路局济南铁路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外科心外科郭巍李凡东重症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或有双向分流,其手术风险大;单纯结扎易造成术中大出血及术后导管再通,手术死亡率偏高。我们自1988...  相似文献   

18.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简称VSD PD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多发畸形,其临床表现与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或动脉导管未闭(PDA)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易漏诊或误诊。因VSD PDA的治疗原则与单纯VSD或PDA迥然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介入组应用心健TM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29例,均为继发孔中央型;治疗动脉导管未闭23例,其中漏斗型9例、管型13例、窗型1例。介入病人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监视下,按照常规方法行封堵术。同期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41例,其中继发孔中央型5例、上腔型22例、下腔型12例、筛孔型2例;动脉导管未闭36例,其中漏斗型9例,管型27例。房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分别采用右前外侧小切口10例、胸腔镜下25例、正中切口11例;动脉导管未闭均采用左后外侧切口结扎术。结果全部病例无死亡。介入组即刻成功率98%(51/52),即刻完全封堵率96%(49/51);窗形动脉导管未闭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在术后有残余分流并血尿,另术后早期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随访1个月~6个月症状均消失。外科组动脉导管未闭1例,在术中有大出血;ASD1例,术后有大量残余分流;动脉导管未闭3例,术后有极少量残余分流;心房扑动和肺不张各1例、胸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别,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比较,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人创伤少,痛苦轻,住院时间短,但费用偏高,非适应证的病人仍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范云霞 《山东医药》2005,45(27):87-87
近年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2例,现就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