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RP心动过速是指RP间期≥50%心动过速的RR间期,主要包括房速、PJRT、FS-AVNRT、2:1心房扑动(符合Bix法则)、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长RP心动过速通常为窄QRS波心动过速,即前向经房室结下传。通过心电图判别心动过速的性质时,QRS波的形态及时限无鉴别价值,RP关系以及P波形态具有主要鉴别价值,除此,心动过速的频率、电交替现象、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2.
长RP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中,需要重视窦性心动过速与房速、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FS-AVNRT和PJRT相鉴别。一.窦性心动过速1.定义窦性心律起源于窦房结,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的频率60~100bpm,>100bpm称窦性心动过速。2.诱因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是影响窦性心率的主要因素。运动、激动、发热、感染、贫血、低氧、脱水、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都是诱发窦速的原因。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能导致一过性窦速。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1.定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通过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简称房速 )发作时的P波形态初步诊断左房或右房房速。方法 入选 33例房速病人 ,经成功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证实其中 10例起源于左房 ,2 3例起源于右房。回顾分析这些病例房速发作时的体表 12导联心电图 ,研究各导联P波形态与左房房速的相关性。结果 I导联和aVL导联P波负向预测左房房速的特异性分别达到了 10 0 %和 95 % ,但敏感性分别仅有 30 %和 5 0 % ;而V1导联P波正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87%和 80 %。结论 通过房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分析 ,可初步预测房速的起源部位 ,为术前准备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例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示窄QRS波 ,PR间期相似文献   

5.
一图解概念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17(4):317-317
左房房速的P波特点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时,PR间期的长短,P波与QRS波的传导比.决定于异位房波的形成和房室结的传导功能。房速时,异位P波位于QRS波之前,通过P波的形态、电轴、时限分析.可以推测房速的起源。左房房速可以起源于左房肌或肺静脉。典型的左房房速的P波在Ⅰ导联为负向。Ⅱ、Ⅲ导联为正向,Ⅲ导联的P波振幅最高时,提示房速起源于左房上部,P波时限较宽时,说明从左房向右房的激动时间较长.激动起源靠近左房侧壁。  相似文献   

6.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时,心室波(QRS波)起点与其后心房波(P波)起点之间的时间间期为RP间期。当RP间期≥50%心动过速RR间期,即RP>PR时,称长RP心动过速。长RP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FS-AVNRT)、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房扑伴2:1房室传导、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速。上述多  相似文献   

7.
<正> 临床及心电图资料患者男性,5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源性哮喘。心电图为连续记录的Ⅱ、V_5、V_6导联,P_Ⅱ直立窦性频率50次/分(见图Ⅱ导联倒数第1,2个P波),提示窦性心律过缓。Ⅱ导联倒数第2个心搏的P-R间期延长考虑房室干扰。第2~11个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4秒,频率125次/分。结合此病人平时心电图为频发房性早搏故考虑为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并三位相左束支传导阻滞。Ⅱ导联第12个QRS波群正常化可能是一个文氏周期结束的缘故。V_5导联为房速,T与P重叠不易辩认,P-P相等,QRS时限逐次增宽,呈典型的文氏型左束支阻滞图形。V_5导联仍为房速。心电图系在用药过程中记录,所见Ⅱ与V_5、V_6导联频率略有不同。讨论本例心动过速时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8.
解答部分     
答案一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频率为136 bpm,由未下传的房性早搏(PAB)终止。由于完全性室房(VA)传导伴长VA传导时间,以致于心房起搏的不应期后才出现逆行P波。每一QBS波后跟随的心房活动(如图1箭头示),被起搏器心房电极感知,触发心室起搏,心室起搏后又逆传入心房,再被感知后,触发心室起搏,如此循环不已,形成PMT。故此心动过速是心房感知、触发心室所致。这种心动过速的诊断应考虑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和PMT。但窦速或房速可通过P波的形态区别于PMT。PMT在下肢导联有倒置P波。窦速时,颈动脉窦按压可降低窦率和心室起搏频率,房速则无反应。因为按压颈动脉窦可产生VA传导阻滞,PMT则可被终止。磁铁试验可使DDD起搏器转  相似文献   

9.
对150例射频消融明确诊断的窄QRS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律和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从而归纳出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心电图特征的差异.结果 5项心电图指标对区分这两种心动过速类型有意义.认为对于AVNRT有预测作用的为伪r′波(V1导联)和伪S波(Ⅱ、Ⅲ、aVF导联).对于AVRT有预测作用的为逆传P波,RP′间期≥70 ms及ST段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RP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依据。方法采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35例长RP心动过速患者进行监测,对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诱发及终止状态、持续时间、频率,P波极性及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持续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AVRT)、房性心动过速(AT)及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F-S-AVNRT)三组患者中,心动过速发生时P波于Ⅱ、Ⅲ、a VF导联倒置,a VR导联直立,RP间期均>PR间期。6例PAVRT发作时均呈无休止状态,心动过速发作占24 h总心跳的32.8%~50.0%,由室早诱发,发作时频率110~160次/min。15例房速均由房早诱发,发作阵数在1~186阵,发作时频率107~150次/min;两例F-S-AVNRT由房早伴PR间期延长所诱发,发作时频率127~182次/min。12例房扑伴2∶1房室传导由房早诱发,发作时心室率120~165次/min,符合Bix定律时心室率150次/min。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长RP心动过速发作时的诱发及终止状态、持续时间、频率等有鉴别诊断意义,有助于诊断长RP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网和电生理检查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特点,旨在为临床长RP。心动过速鉴别提供帮助。方法1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心动过速表现为窄QRs波心动过速,RP’〉P’R,P。在Ⅱ、Ⅲ、aVF导联倒置,RP’间期为350±25ms,心率为1664-30bpm。11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室房逆传跳跃现象。心房程序刺激无明显跳跃现象,11例均可由心房StS: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发作,且容易诱发,容易终止。心动过速发作时,5例CS9.10A波最早,6例HiS的A波最早,其中1例静推ATP心动过速终止。11例患者中9例经房室结改良消融传统慢径获得成功,2例在冠状静脉窦内消融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均未再发作心动过速。结论长RP’心动过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如能排除慢旁道和房速,应考虑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反复心悸、胸闷,深呼气时心悸消失。门诊心电图检查为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收入住院。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心电图检查《附图A、B)分别为V_1、V_3、V_5 3个导联同步连续记录。图中所示,屏气时窦性心律60次/min左右。吸气时出现连续提前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P′-R间期逐渐延长,  相似文献   

13.
长RP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概述如下:1.根据概率判断长RP心动过速多为房速,PJRT和FS-AVNRT均较为少见,如果仅从一份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判断的话,一般直接诊断为房速,当然不能完全排除后两者。2.根据病史中多份心电图记录判断房速在不同时间发作时,可因自主神经张力不同、刺激迷走神经、抑制房室结传导药物等的影响表现出房室文氏传导现象,可完全排除PJRT,也几乎  相似文献   

14.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2):137-137
征解43答案:1.房性心动过速;2.房性早搏未下传,并引起房性心动过速重整。 诊断要点:本征解题标有二个星号,提示本例心电图的难度相对较低,容易诊断和解释。 一.房性心动过速:本例心电图诊断相对容易,即本例心电图中的主导节律为房性心动过速,该房速的频率为166ppm,律齐,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在V1导联呈正负双向,在V2导联直立,房速下传的PR间期240ms,下传的QRS波时限正常,该心动过速诊断房性心动过速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15.
4例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消融成功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其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4例Ⅰ和aVL导联P′波正向;2例Ⅱ、Ⅲ、aVF导联P波呈负正双向,1例呈浅倒置,1例在基线水平;4例V1导联P′波呈负正双向。房速时无冠状窦标测到最早的A波,较His束电位提前15~20ms,较体表P波起始领先32~40ms。在无冠状窦内消融成功,随访3~21个月,房速无复发。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20岁,以受凉后偶发心悸1天就诊。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附图,见第102页):上行P_(1、2)为正常窦性激动,65次/分,P—R间期呈0.1秒;短阵心动过速时P波频率97次/分,其P波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部分伴有P-R间期逐渐延长,以P波脱漏而终止。窦性心律与心动过速P波之后的QRS波波形相同,宽0.11秒,起始部位有δ波。QRS波在V_1导联主波向下,V_5导联主波向上,心动过速每阵3~7个QRS波不等,突起突止,终止后间期可明显长于1个窦性间期ST-T无明显变化。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B型预激综合征,3.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3岁。临床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附图为Ⅱ及V_1导联,非同步描记。窦性P波快速发生,略有不齐,频率108次/分,半数以上埋藏于非阵发性室速(频率54次/分)伴室早之QRS或ST-T内,另有一部分P波虽在QRS波之前,但二者显然无关,仅Ⅱ导联的R_((?)、11)由窦性P波下传产生,从而发生了长阵房室分离。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速伴轻度不齐,非阵发性室速伴室早二联律引起长阵干扰性房室分离。  相似文献   

18.
本组评价V1导联伪r′,Ⅰ、Ⅱ、aVF导联异常伪S波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中的诊断价值.共130例。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8例。心电图V1导联伪r′以心动过速时出现r′波,窦性心律时缺如为标准;Ⅰ、Ⅱ、aVF伪S波以心动过速时出现S波,窦性心律时缺如为标准。合并束支阻滞者除外。  相似文献   

19.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_1导联rSr’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 146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慢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和 12 0例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病人的窦性心律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 ,总结具有特异性改变的图形 ,提高体表心电图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准确率。方法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窦律下和心动过速时 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找出心动过速时逆传P’波在不同导联的位置及与QRS波的关系。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的病人心动过速时 ,体表心电图 12导联均无逆传P’波 30例 ,发生率 2 0 5 % ;肢体导联无逆传P’波 ,而V1导联呈rSr’波 84例 ,发生率 5 7 5 % ;肢导有假s波 ,V1导联呈rSr’波 2 9例 ,发生率 19 9% ;12导联有假 q波 3例 ,发生率 2 1%。隐匿性预激的病人V1导联仅 1例出现rSr’图形。结论 体表心电图V1导联的rSr’波对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速的诊断特异性强 ,准确性高 ,是快速、准确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极为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房间隔起搏(ASP)对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和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一年疗效。方法对46例有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采用ASP和室间隔起搏方式植入DDD45例和AAI1例。植入前检查24h动态心电图(DCG)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植入后1周复查ASP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植入后1周、3个月和12个月复查DCG,用以测量起搏前窦性心律时和ASP时的最大P波时限,以及观察起搏前和起搏后一年内房早和房速的发作情况。结果①与起搏前窦性心律心电图比较:ASP时的最大P波时限明显缩短(76.00±14.59msvs98.00±14.07ms,P0.01)。②与起搏器植入前相比:起搏器植入后1周、3个月和12个月时,DCG检出的房早发作次数和房速发作阵数均明显减少(P均0.05),术后3个月时DCG检出的房速发作例数也有减少(P0.05)。结论 ASP能缩短房间传导时间,减少术后房早和房速的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