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6具未经固定处理的尸体,采用改良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层次解剖观测腰区外径≥0.5 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另选1具未固定处理的男尸,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并进行CT扫描与三维重建。结果旋髂深动脉穿支(DCIAP)的出现率为92%,平均每侧为1.6支,直径0.7mm,其穿支出现于髂前上棘后方5~10cm,髂嵴上方12~35mm之间,供血范围为31 cm2。结论旋髂深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具备穿支骨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可截取穿支皮瓣(肌皮瓣或骨皮瓣)进行游离移植或转位,用于复合组织缺损的重建。  相似文献   

2.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3D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具新鲜尸体,采用选择性颜料灌注、动脉造影及CT扫描与三维重建,重点观察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及其跨越正中线的有效吻合血管。然后,层次解剖观测腹前外侧壁外径≥0.5 mm 的穿支, 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其供血面积。结果 腹壁下动脉的出现率为100%,平均每侧发出(4.8±1.7)支肌皮穿支,直径(0.7±0.2) mm,单穿支供血面积为33cm2,单个穿支皮瓣大小为20cm×15cm。结论 腹壁下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双侧肌皮穿支间有丰富的、跨越正中线的真性吻合,具备截取跨越中线的横向跨区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横向皮瓣面积可达20cm×42cm。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使用新鲜成人整尸标本10具,7具行改良的明胶-氧化铅造影,3具行聚乙烯醇-氧化铋全身动脉造影。血管造影标本先行螺旋CT扫描,应用Mimics进行3D可视化。扫描后10具尸体标本行应用解剖,经外科平面完整地截取腹前外侧壁皮肤及皮下组织并配合X线拍摄,利用Photoshop及Scion image研究DIEP有关数据。5具普通防腐固定的标本用以层次解剖,全程追踪DIEP及其源动脉。 结果 外径≥0.5 mm的DIEP每侧约6支,内侧穿支约占62%,外侧穿支约占38%。DIEP在腹前正中线两侧存在丰富的横行真性吻合支;脐下4 cm范围内或脐旁两侧,有较恒定的外径≥0.8 mm的穿支。 结论 腹壁下动脉内侧穿支为优势血管;DIEP皮瓣设计时首选近脐穿支;DIEP皮瓣具备切取跨越正中线横行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应用颏下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5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管及神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结果:颏下动脉恒定起自面动脉,在距其起点(27.16±1.21)mm处发出。起点处的直径(1.86±0.96)mm。颏下动脉起点距下颌角和颏部中点的距离分别为(19.34±5.06)mm和(62.88±6.09)mm。颏下静脉的直径(1.97±0.73)mm。结论:本研究提供了颏下区详尽的解剖学数据。揭示了颏下区血管神经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为颏下皮瓣的制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为该皮瓣切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SD大鼠27只,7只行大体解剖,描述该皮瓣的解剖学特点;20只经颈总动脉行明胶-氧化铅灌注,并通过图片处理技术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腹壁浅动脉由股动脉发出后在穿浅筋膜处发出第1个分支,随即分为内外侧支,分别与胸外侧动脉和胸背动脉吻合。其外径在股动脉发出处为(0.46±0.02)mm,在穿经浅筋膜处为(0.46±0.02)mm,其营养面积为(18.37±3.67)cm2,其与胸背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5.34±0.86)cm和(4.38±0.38)cm;与胸外侧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6.28±0.69)cm和(2.04±0.33)cm。结论大鼠腹壁浅动脉解剖位置和外径恒定,是游离皮瓣移植、皮瓣动脉增压、血流动力学研究等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Mimics及CT配套工作站,三维构建以后鞘腹膜瓣为特色的腹壁下动脉血管体,为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多类型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 方法 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行全身一次性明胶/乳胶-氧化铅动脉灌注:① 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在Mimics工作站及CT配套的工作站分别进行三维建模与分析。② 截取腹前壁标本行层次解剖及X线摄片。 结果 腹壁下动脉走行过程中分出后鞘腹膜支、肌支、外侧支以及肌皮穿支。有3支外径≥0.5 mm的后鞘腹膜支,分别与肌支、肌皮穿支共干。 结论 以腹壁下动脉为蒂可制备后鞘腹膜瓣、肌瓣、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人体多处多种类型的复杂缺损,尤其适用于口腔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臀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为臀区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臀区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取下整个臀区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结果:臀上、臀下动脉直径≥0.5mm的穿支数量分别为平均(5±2)支和(8±4)支,所有的臀上动脉和90%的臀下动脉的分支都是肌皮穿支,这些穿支的平均内径为(0.6±0.1)mm。臀上、臀下动脉穿支在皮肤的平均分布范围分别是(69±56)cm2和(177±38)cm2。臀上动脉穿支主要分布在髂后上棘和大转子的连线的内侧2/3;而臀下动脉的穿支多在臀区与臀皱褶平行的水平中部1/3处。结论:臀区的皮肤穿支密集,营养皮肤面积较大,以臀上、臀下动脉穿支为蒂设计的穿支皮瓣可用于乳房重建,骶骨、髋骨及会阴区重建等。  相似文献   

8.
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前臂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的相关解剖参数,为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观测外径≥0.5 mm的前臂背侧骨间后动脉穿支(即有效穿支),自骨间后动脉发出点至肱骨外上髁间距离、发出点处外径、血管蒂长.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中上段发出2~5支肌间隙穿支或肌穿支供应皮肤,其中有效穿支出现率为85%(17/20).最粗的骨间后动脉穿支发出点位于自肱骨外上髁至尺骨小头桡侧缘连线上、距肱骨外上髁 (9.6±3.2)cm范围内,余穿支依次相距3.0~6.0 cm发出,每个穿支斜行0.8~2.7 cm穿过肌间隙后穿入皮下,蒂长(2.5±0.2)cm,穿支外径(0.5±0.2)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结论:以前臂背侧中上段骨间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膝降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在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以股骨内侧髁下缘、收肌结节为观测标志点,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①膝降动脉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②穿支与周围血管间吻合关系。另1侧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膝降动脉穿支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约4cm,在股内侧肌、大收肌腱与股骨内侧髁所围成的三角形凹陷内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邻近的髌骨周围血管网、缝匠肌前缘及后缘的穿血管、股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膝关节内侧上部形成顺沿缝匠肌和股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结论以膝降动脉穿支为蒂,可形成轴型皮瓣或跨区域供血皮瓣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下腹部皮瓣及皮下组织的血供分区尚存在争议,对血供分区、血管及其相互间的吻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穿支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使用改良的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技术,灌注10具新鲜尸体标本。经螺旋CT扫描后,应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对腹壁下动脉及其穿支和腹壁浅动脉进行3D可视化研究,并对下腹壁区域皮肤及皮下组织等进行层次解剖与X线摄像。 结果 腹壁下动脉有3种分支形式,当其分为2支或3支时,发出相对应的内、外两排穿支。腹壁浅动脉的解剖变异度较大,但均与腹壁下动脉穿支间有丰富的吻合。 结论 腹壁血供传统分区的争议与术中选择内排或外排穿支有关。当术前确认腹壁浅动脉管径较大,且所需组织量不超过半腹部时,腹壁浅动脉皮瓣是一种很好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尺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观察10具动脉铸型标本。取新鲜成人尸体25具(50侧),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前臂内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 格式输入Mimics 图像工作站,对尺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该区共有外径≥0.5mm 的穿支(7.0±2.0)支,外径(0.6± 0.2) mm,蒂长(2.7±1.4)cm,单穿支的供血面积(26.0±7.0)cm2。尺动脉除在远端发出粗大的尺动脉腕上皮支,在肱骨内上髁以下8~10cm处也有较粗、恒定的穿支,尺动脉多个穿支相互吻合形成前臂内侧血管链。 结论 可以尺动脉近端穿支为基础设计游离皮瓣,以内侧血管链为基础设计长而窄的增压穿支皮瓣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Scion image,对小腿前外侧区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对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该区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7.0±3.0)支,外径(0.7±0.2) mm,蒂长(3.3±1.7)cm,穿支的供血面积(33.0±8.0)cm2。腓浅动脉起始外径(1.2±0.3) mm,干长(5.6±1.8) cm,与中、下1/3处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吻合构成一条几乎不减少口径的血管链。 结论 腓浅动脉与腓浅下外侧动脉及腓动脉终末穿支相吻合构成的血管链供养小腿前外侧区皮肤,由此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腓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5例新鲜中国成人小腿标本,红色乳胶灌注,观测腓动脉穿支数目、分布、蒂长与外径、走行与类别。 结果 15例标本共出现68个穿支,每侧4.5个穿支,小腿外侧近端穿支呈多源性;腓动脉在腓骨头下10~15 cm节段穿支数所占比例最大,这一区间穿支蒂最长,为(5.23±0.75)cm;腓骨头下5~20 cm 范围内穿支外径较粗,小腿外侧近段穿支以比目鱼肌肌穿支为主,中远段以 长屈肌肌穿支和肌间隙支为主。 结论 腓骨头下10~15 cm节段腓动脉穿支较为恒定,穿支蒂较长,外径较粗,适合设计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  相似文献   

14.
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股前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20具(40侧),行一次性全身乳胶灌注5具,全身动脉造影15具。通过直接层次解剖,应用图像分析和测量系统 Scion image,对股前内侧穿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螺旋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Mimics图像工作站对该区穿支皮瓣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 股前内侧区共有外径≥0.5mm的穿支(21.0±4.0)支,外径 (0.8±0.1)mm,蒂长(4.5±2.1)cm,穿支的平均供血面积(44±4.8)cm2。将股前内侧区分为上、中、下3区,发现三个区域均有穿支供应相应区域皮肤,中1/3区是穿支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多为肌皮穿支,主要由股动脉主干,旋股外侧动脉起始部,以及膝降动脉的穿支供血。 结论 股前内侧区穿支丰富,穿支蒂的来源因解剖部位而不同,在中1/3区穿支出现率较为恒定,设计股前内侧穿支皮瓣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前臂数字化模型,探讨前臂动脉穿支特点,虚拟仿真临床个性化皮瓣设计。 方法 选用新鲜男尸体无器质性损伤前臂标本4只,常温下灌注显影剂,经CT扫描后,将数据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13.1中,分别对骨骼、血管及软组织进行三维构建。测量前臂穿支血管数目、蒂长、管径,距尺、桡骨茎突距离,为穿支皮瓣切取提供依据。根据穿支血管支配区域,对图像进行多次分割,构建数字化穿支皮瓣。 结果 数字化前臂三维构建的图像仿真高,可立体显示前臂各穿支血管及其穿支皮瓣。桡动脉、尺动脉、骨间后动脉穿支血管数是12~17、10~15、5~11支,与实体解剖学数据基本一致。 结论 通过构建数字化前臂模型,测量数据表明各标本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可根据尺桡动脉及骨间后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情况,设计皮瓣的范围,对临床穿支皮瓣的切取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18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1)胫骨上段有胫前返动脉骨膜支1-3支和胫前动脉骨膜支,分布于胫骨外侧髁前面及外侧面骨膜,中、下段为来自胫前动脉的肌骨膜支和直接骨膜支5~7支,分布于胫骨外侧骨膜.骨膜支蒂长(1.2±0.3)cm,外径(0.7±0.2)mm,伴行静脉两条.(2)胫前动脉骨膜支呈节段性分布,于胫骨前缘分出升支、降支和皮支.相邻升、降支彼此吻合成血管链,反复分支形成骨膜动脉网营养骨膜.皮支穿深筋膜入皮,供养小腿前外侧皮肤.结论 可设计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蒂的带监测皮岛的穿支骨膜瓣,通过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为治疗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17.
胫前动脉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4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行乳胶-硫酸钡动脉造影。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自前肌间隔发出穿支的起始部位、外径、伴行静脉、走行、长度、吻合及分布范围。 结果 胫前动脉自小腿前肌间隔主要发出2条穿支:(1)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起始距外踝尖(14.9±3.2)cm,出现率70%,起始外径(1.0±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96.4%,外径分别为(1.1±0.4)mm和(0.8±0.2)mm,偶见1条,占3.6%。穿支水平走行(2.5±0.4)cm分为升、降支,均伴腓浅神经走行,升支与腓浅动脉吻合,吻合处外径(0.6±0.2)mm;(2)腓浅动脉,位于腓骨头下(4.9±2.6)cm,出现率95%,外径(1.4±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76.3%,外径分别为(1.7±0.5)mm和(1.3±0.4)mm,1条者占23.7%,外径(1.7±0.8)mm。两穿支吻合形成小腿前肌间隔动脉弓。 结论 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术式修复小腿皮肤缺损:(1)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向远端旋转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缺损;(2)向内侧旋转修复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3)向近端旋转修复小腿上段及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8.
颏下动脉带蒂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应用颏下动脉为蒂的皮瓣 ,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方法 :对 1 4例成人男性尸体头部标本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 :根据血管走行差异分 :1型 :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浅面到下颌骨下缘表面至皮下占 3 6% ,2型 :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深面到下颌骨下缘深面至皮下占 64% ;1型血管位置表浅 ,易于分离 ,且蒂较长 ,旋转度大 ,2型相比反之。结论 :根据颏下动脉走行设计不同皮瓣的大小来修复面部皮肤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