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蓥鑫  沈薇 《重庆医学》2011,40(15):1481-1483,1486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前血清钠水平对患者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18例资料和随访结果完整的经EVL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血钠浓度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和MELD指数与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再出血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血清钠大于或等于135 mmol/L(正常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69.11个月,血清钠为大于125~<135 mmol/L(低钠组)患者的生存期平均为63.33个月,血清钠小于或等于125 mmol/L(重度低钠组)患者的平均生存率只有47.42个月。在行第1次EVL后的6年内,术后再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随着血清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分别为58.03%、70.51%和100%。MELD≤7分的患者平均生存期超过70.36个月,>7~<9分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9.86个月,而MELD≥9分的患者平均生存期48.79个月。MELD≥9分的患者结合血清钠水平能够更好地评估术后死因构成。结论 EVL前血清钠水平、MELD评分均能较好地预测术后患者再出血及生存期,血清钠水平对于预测术后短期再出血及死因构成优于MELD评分,并且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破裂出血行胃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6例共接受109次内镜套扎治疗,其中生存期超过3个月的52例患者中,平均套扎次数1.95次(其中1例患者套扎达10次)。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再出血率为A级10%,B级19.2%,C级35%.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肝功能分级是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套扎手术不会对肝脏造成急性肝损伤,内镜套扎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根除或减轻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套扎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远期疗效。方法 EVL治疗326例,每隔2周重复套扎,直至曲张静脉根治。结果 326例共接受1180次内镜结扎治疗,其中295例生存期超过3个月患者中,274例(92.9%)食管静脉曲张被根除(包括减小至I度以下者);1,3,5年累积生存率为77.9%,63.1%,56.4%;复发出血主要发生在曲张静脉根除之前,再出血率为12.9%(42/326),未发生与EVL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死亡62例(19.0%),主要原因是肝功能衰竭。结论 坚持重复内镜套扎治疗能有效的根除食管静脉曲张和预防再出血,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套扎术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及对肝功能、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9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内镜套扎术治疗,研究组在术后服用普萘洛尔.观察比较1个月后两组疗效、...  相似文献   

5.
钱后福  蔡晓健  马茂源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72-1173
目的探讨患者生活方式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性,寻求合理的生活方式。方法将31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病前的生活方式及肝功能Child评级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肝功能Child分级高的患者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大。结论改善生活方式在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起重要作用,积极改善肝功能,降低Child分级可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陈秀江 《吉林医学》2010,(26):4441-4441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胃镜下套扎术,观察组行胃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急诊止血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出血复发率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加心得安可降低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后再出血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再出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5月完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252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出血发生率为9.52%(24/252);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有食管静脉Grade分级(OR=0.024,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OR=0.718,P0.05)、有无红色征(OR=3.297,P0.05)、进食硬质食物(OR=2.583,P0.05)和食管静脉曲张数量(OR=13.115,P0.05)。结论 Grade分级高、APTT时间长、红色征阳性、进食硬质食物和食管静脉曲张数量多是患者的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套扎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Jatod peptide,CGRP)及内皮素(Endothelin-1,ET-1)水平的变化,寻找判断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疗效的简易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40例肝硬化(Liver eirrllosis,LC)合并食管静脉曲张(Esoplhageal varices,EV)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EVL)前后空腹血浆CGRP及ET-1水平.结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前后CGRP及ET-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套扎术后CGRP水平显著高于套扎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部分病例行两次套扎,再次套扎前CGRP水平较上次套扎前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套扎后ET-1水平较套扎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CGRP及ET-1升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起重要作用.套扎后CGRP水平变化情况与临床上套扎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变化相一致,因此CGRP水平可能与出血危险性有相关性.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可降低侧枝循环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改善高动力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实施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对肝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EVL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组,分别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肝功能结果,比较肝功能的变化;再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分析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A级、B级、C级三组患者套扎后肝功能中的ALT,AST,T-Bil,D-Bil较前无显著变化(P>0.05)。共有13例患者EVL后出血,出血率为9.4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EVL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肝硬化患者的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EVL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胃镜食管静脉套扎(EVL)术前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变化,分析EVL对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意义.方法 对所有急诊止血和择期套扎病人手术前、手术后均作食管曲张静脉的直径及长度测量,前后进行比较分析;将观察的近四年分为两个时段,前两年急诊结扎次数与开展择期套扎的后两年急诊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首次手术者315例,术后复查胃镜者共88例.套扎一次复查61例,术前食管曲张静脉长度为(14.59±3.76)cm,直径为(9.16±1.91)mm.追踪平均6个月,术后长度(7.15±5.58)cm,直径为(3.84±3.1 5)mm;套扎多次复查27例,术前长度为(15.00±2.50)cm,直径为(10.22±1.34)mm,追踪平均17月,术后长度为(8.04±6.10)cm,直径为(4.00±2.80)mm,手术前后比较均P<0.01;曲张达Ⅳ度者手术前在扎1次病人中占42%(25/60),每例平均扎8.65点,在结扎多次病人中占71%(19/27),每例平均扎21点,两组比较P<0.01,前二年急诊率33.14%(57/172)明显高于后二年的14.04%(32/228).结论 EVL是目前治疗和预防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选且有效的方法;套扎疗效与套扎次数及点数相关;择期手术可明显减少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肝脏病原学检测(HBV-DNA、HCV-RNA、HDV-RNA、HEV-RNA、肝脏自身免疫抗体)、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甲胎蛋白检测,肝脏彩超(和/或肝脏CT)、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确诊HD 54例,其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19例,Child-Pugh B级25例,Child-Pugh C级10例。在肝硬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血糖变化的关系,以及治疗后血糖与肝功能的关系,分析其治疗机理。结果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19例,血糖平均为(8.1±1.4)mmol/L;Child-Pugh B级25例,血糖平均为(9.4±1.3)mmol/L;Child-Pugh C级10例,血糖平均为(13.1±2.9)mmol/L。治疗后血糖(6.9±0.5)mmol/L,4例C级患者血糖在7.5 mmol/L左右,1例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其余病例伴随着肝功能的改善,通过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肝康Ⅱ号联合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肝硬化并HD机理明确、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与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状况和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52例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为正常组(>135 mmol/L) 102例,轻度低钠组(131~135 mmol/L) 58例,中度低钠组(121~130 mmol/L) 42例,重度低钠组(≤120 mmol/L) 50例.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钠水平与门静脉高血压并发症、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的关系,对患者随访6~22个月,观察患者生存现状.结果 三低钠血症组(轻、中、重度低钠组)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发生率[39.93%(22/58)、59.52%(25/42)、76.00%(42/50)]明显高于正常组[11.76%(12/102)],且重度低钠组也明显高于中度低钠组及轻度低钠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低钠血症组腹水量[(458.36±72.48) ml、(1252.25±245.25) ml、(2453.18±285.96) ml]、MELD评分[(12.92±2.93)分、(19.78±3.92)分、(25.97±4.79)分]、Child-Pugh评分[(9.32±2.18)分、(12.85±2.36)分、(15.86±3.42)分]及病死率[8.62%(5/58)、23.81%(10/42)、28.00%(14/5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58.96±45.23) ml、(9.98±2.15)分、5.18±1.84)分、0.98%(1/102)],而平均生存时间则明显短于正常组[(14.25±2.39)个月、(11.88±1.45)个月、(8.96±063)个月vs (19.82±2.45)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钠水平、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是终末期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钠血症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腹水水平、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有密切的关系,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终末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锌浓度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食管静脉曲张初次破裂出血者血锌浓度,并在3月后随访其是否发生再次破裂出血,并将3个月内发生再次破裂出血者纳入A组,其他的纳入B组,比较两组间的平均血锌浓度。结果 A组患者36人,其平均血锌浓度7.3±1.7μmol/L,B组患者40人,其平均血锌浓度10.5±2.2μmol/L,A组患者平均血锌浓度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低血锌浓度者较高血锌浓度者更易于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再次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短期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接受EVL的乙肝肝硬化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根据OGTT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异常组,检测EVL术后即刻(0 h)、术后1、2、3 h血糖值。结果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肝功能生化指标等均不是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糖代谢正常组中,EVL术后1、2、3 h与0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中,EVL术后1 h 血糖[(8.13±1.89)mmol/L]、2 h 血糖[(8.11±1.57)mmol/L]明显高于EVL术后0 h血糖[(7.04±1.2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常在正常范围,需行OGTT明确是否有糖代谢异常。肝硬化合并糖耐量异常者EVL治疗后2 h内血糖易发生明显变化,应予以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与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Ⅳ胶原(Ⅳ.C)、血清透明质酸(HA)及B超肝纤维化参数积分的相互关系。方法: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依child—pugh分级,测定TBA、HA、Ⅳ.C以及B超肝纤维化参数积分。结果:child-pugh分级A、B、C三组TBA分别为9.00±4.40μmol/L、21.43±14.18μmoL/L、46.27±29.78μmol/L,HA分另4为313.20±104.59ng/ml、366.37±158.46ng/ml、527.00±157.29ng/ml,Ⅳ-C分别为238.05±36.68ng/ml、355.63±27.43ng/ml、493.97±109.58ng/ml,B超积分分别为10.70±3.76分、13.10±3.50分、14.50±3.12分。随肝硬化肝功能受损程度加重,各指标数值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TBA、IV—C、HA、B超积分诸项指标相互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四项指标相互间具有相关性,是判断肝炎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铁及转铁蛋白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2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60例体检正常者血清铁(Fe)、转铁蛋白(TF)浓度;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B级、C级3组,进行Child-Pugh评分,比较3组患者血清Fe及TF水平,分析血清Fe及TF水平变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肝硬化程度相关性.结果:体检正常者血清铁、转铁蛋白浓度分别为(34.07±13.74) μg/L、(2.74±0.68)ng/L,12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浓度分别为(317.28 ±98.42) μg/L、(1.87±0.54) ng/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PughA级、B级、C级,Child-Pugh评分分别为(4.31 ±1.21)分、(7.87±0.85)分、(11.57±1.23)分,血清铁、转铁蛋白浓度分别为(133.28±42.78) μg/L、(2.11 ±0.37) ng/L、(389.28±101.28) μg/L、(1.95 ±0.51) ng/L、(521.28 ± 112.63) μg/L、(1.67±0.28) ng/L; Child-Pugh B级Fe浓度较A组显著升高,TF浓度较A组显著降低(P<0.01),C级Fe浓度较B组显著升高,TF浓度较B组显著降低(P<0.01),乙肝肝硬化患者Fe与Child-Pugh分级相关(r=0.824,P<0.01),TF与Child-Pugh分级相关(r=-0.728,P<0.01).结论:血清Fe及TF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肝硬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血小板衍性生长因子BB和其他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正常的护肝、降酶等综合性治疗的方法,治疗组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进行联合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后,检测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血小板衍性生长因子B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肝功各项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发生改变,肝功的各项指标也都发生改变,都较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凝血功能[PT:(13.25±2.61)s;APTT:(31.27±3.59)s;FIB:(317.58±57.46)U/L]改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PT:(16.83±4.32)s;APTT:(45.64±4.86)s;FIB:(163.15±48.64)U/L](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凝血指标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血清癌抗原125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9例肝硬化患者和58例正常体检者血清CA125的浓度。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B级、C级三组。根据有无腹水将所有患者分为有腹水、无腹水二组。结果正常体检者血清CA125浓度为(18.12±11.45)U/ml,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为(337.95±193.98)U/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例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23例、B级37例、C级19例,Child-Pugh评分分别为(3.57±1.59)、(8.35±0.86)、(10.89±1.05),血清CA125浓度分别为(148.65±89.59)、(324.84±105.85)、(592.63±127.38)U/ml。其中有腹水者41例,无腹水者38例,Child-Pugh评分分别为(9.88±1.89)、(5.08±2.28),血清CA125浓度分别为(491.07±132.55)U/ml、(172.74±79.46)U/ml。Child-Pugh B级患者血清CA125浓度较A级显著升高(P〈0.001),C级患者血清CA125浓度较B级显著升高(P〈0.001)。有腹水者血清CA125浓度较无腹水者显著升高(P〈0.001)。肝硬化组患者血清CA125浓度升高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相关(r=0.841,P〈0.01)。结论血清CA125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