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疆尉犁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流行范围,并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及时遏制疫情的蔓延。方法按中央地方补助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部署及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诊断,对2011─2014年全县8个乡(镇)上报的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血清学分析。结果 2011─2014年尉犁县流行病学调查3 636人,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症状检测疑似者血样1 363份,检出阳性106份,阳性率7.78%;血检阳性率由2011年的3.93%上升至2014年的10.55%;检出布鲁氏菌病患者97例,患病率2.67%,其中85例为新发患者。结论新疆尉犁县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检阳性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疫情形势仍比较严峻;应加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制定中、长期布鲁氏菌病防治规划,遏制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三原县 1998年布病监测点疫情报告 (监测人数2 5 2 4 8人 ,做皮变试验 15 2 9人 ,阳性反应 11人 ,确诊病人 3例 )为线索 ,咸阳市地病办组织市、县卫生专业人员对疫区及周围村庄的相关人群进行个案和线索调查。同时 ,畜牧兽医部门对该区域及其他乡镇的存栏家畜全部进行检疫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三原县防疫站 1998年布病监测资料 ,省防疫站血清学检查报告。1.2 方法 :1.2 .1 个案调查 :对疫区南王村等地监测时查出的皮变阳性者、病人及家属和邻居进行个案调查 ,询问病史及接触史 ,并进行查体 ;对可疑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市布鲁氏菌病患病情况和发病趋势,为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eT)、试管凝集试验(SAT)、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流行病学接触史进行确诊。结果2011—2013年共检测血清1247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8.0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4.65%;确诊布鲁氏菌病患者61例,患病率4.89%,2011、2012年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2012与2013年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74,P〈0.05)。结论塔城市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逐年升高,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并教育群众提高个人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新疆阿克苏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了解发病因素和流行规律,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采用个案调查表核实上报病例,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采用Excel2003分析数据。结果2009--2012年阿克苏地区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438例,各年发病率依次为1.12/10万、2.92/10万、5.10/10万、9.03/10万,覆盖8个县1个市,发病高峰在5~9月,发病人群有农民、牧民、工人、民工、干部职工、学生、离退休人员、散居儿童、家务劳动者及待业者等。结论2009--2012年阿克苏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态势,并呈现农村向城镇扩散的趋势,建议各级政府能够重视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安排专项经费,培养专业防治队伍,切实落实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尽早遏制布鲁氏菌病疫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5-2008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制订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全省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全省共发生布鲁氏菌病病例61例,发病率为0.23/10万,全省范围均有发病,主要分布在25个县区,且人、畜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阳性感染者。结论2005-2008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锦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9~2006年锦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布鲁氏菌病疫情逐步扩散,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市区也占有一定比例;在高度散发的同时,局部地区发病相对集中,出现暴发流行。多发生于春季牛、羊产羔季节之后,有明显的季节性。青壮年农牧民为主要的受危害人群。结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甘肃省临泽县重点人群开展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线索选择与牲畜有密切接触史的7~73岁100人作为重点人群,与重点人群相对应的179只羊作为调查对象;无菌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开展人群和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疫情处置。结果100份人血清,RBPT检出阳性5份;SAT检出强阳性血样3份、弱阳性3份,其中1份由北京医科大学网络报告;检测羊血清179份,确诊阳性31份;流行病学调查确诊患者6例,按疫情要求处置病羊31只。结论甘肃省临泽县本次疫情呈点状暴发流行,家庭聚集性明显,多因引进未经检疫的外地羊只传染而致,对重点人群的布鲁氏菌病防控观念及措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新疆塔城地区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布鲁氏菌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塔城地区布鲁氏菌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塔城地区共报告布鲁氏菌病1 436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发病率为2008年的8倍);上报县(市)数2008年是4个、2009年5个、2010年6个,到2011年覆盖全地区各个县(市);全年各月均有布鲁氏菌病病例发生,流行高峰在3~8月,约占全年病例数的80%;男女发病率分别为40.20/10万和11.41/10万,男女性别比3.52∶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其中45~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35~44岁年龄组次之,发病率最低是≤14岁年龄组,分别为41.61/10万、32.57/10万和2.91/10万;2008~2012年农民发病数(910例,占63.37%)最多,其次是牧民(193例,占13.44%)。结论 2008~2012年塔城地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吉林省流行历史较久,危害严重。20世纪80年代吉林省布病疫情曾得到控制。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吉林省人、畜问疫情出现了反弹,且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布鲁氏菌病监测点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布,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参考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整理2010-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上报的兵团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数及血清学监测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推断的方法对二者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兵团网络直报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分别为4.74/10万、6.57/10万和12.1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监测区域血清学检测人数、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2506人、131例、5.23%;2670人、60例、2.25%和5748人、98例、1.70%;监测区域中血清学阳性率较高地区,其报告发病率也高,两者存在相关性(r=0.88,P〈0.01)。结论新疆兵团布鲁氏菌病疫情处于上升期,开展监测对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评价防治效果和培养、锻炼布鲁氏菌病防治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以监测点为基础,联合农业部门开展疫情处置、患者治疗管理、高危人群干预等综合性防控工作,推动新疆兵团布鲁氏菌病监测和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描述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下一步的防控重点。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锦州市布病疫情进行分析,对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与发病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为0.45/10万-16.53/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7月,占总数的66.89%。2003-2015年共采集重点人群血清5 904份,阳性率为5.01%。2007-2015年从136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63株,其中羊种3型48株、羊种1型12株,羊种变异2株、犬种1株。结论锦州市近年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优势菌株主要是羊种3型。对犬的布鲁氏菌携带情况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及时淘汰病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和掌握新疆克拉玛依市职业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情况. 方法 1990~1999年采用布病皮内变态反应,布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SAT检测克拉玛依市职业人群布病感染情况. 结果 在1 696名职业人群中,布病检测阳性189例,阳性率为11%. 结论 克拉玛依地区在90年代中人间布病疫情有逐年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手段扼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焉耆县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要求进行操作。结果 805名高危人群中检出阳性者72人,阳性率8.9%;血清试管凝集实验滴度1∶100的12人、1∶200的21人、1∶400的33人、1∶800的6人。结论从事接触牛、羊工作的人群,工龄越长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市18个畜产、皮毛加工等单位的职业人群,开展布鲁氏菌病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对职业人群的危害程度,掌握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提出消毒、防护和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控制城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沈阳地区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为制定本地区布病防控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布病监测方法按《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和《沈阳市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进行。2009-2015年人间布病疫情资料来自于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数据库。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疫情特征,进一步结合ArcMAP软件分析布病疫情的时空转换特征,绘制沈阳地区布病的时空分布图。结果 7年间沈阳地区共报告布病患者1 356例,其中2014年沈阳市区出现1例死亡病例;布病年均发病率的波动区间为(0.46~4.59)/10万,趋势性检验χ2=541.44,P<0.001,呈逐年递增趋势,而发病率增幅呈逐年递减趋势;春夏季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以30~59岁男性农民居多。从时空分布图上看,2009年布病发病数和发病率最高的都是新民市,而到2015年发病数最高的是沈阳市区;发病率最高的是紧邻市区的法库县;从地理信息上来看,病例高发区由西部的新民市向东部的沈阳市和法库县推移,疫区范围也由2009年的7个地区,扩大为2015年的13个地区。结论 2009-2015年间沈阳地区布病疫情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疫区由局部地区扩展为整个地区, 病例高发区由西部的新民市向东部的沈阳市和法库县推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地区3个县1个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和疫情动态,遏制重点区域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上升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和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塔城地区3个县1个市进行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以有症状者及与牲畜有密切接触史的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虎红凝集试验和血清学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2 036份,阳性241份,阳性率11.84%;男性阳性率12.05%,女性阳性率12.66%;畜产品收购人员阳性率最高26.66%。结论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需彻底控制畜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切断传染源,提高群众个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运城地区37年布氏菌病疫情分析李杰吕拴过运城地区位于山西省最南端,西、南两面分别与陕西省渭南地区、河南省三门峡市隔河相望。辖13个县、市,430万人,是一个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典型农业区,山区、丘陵面积约占50%,当地群众历来就有养殖牛、羊的习惯。牛、羊... 相似文献